盼啊盼,盼白天盼黑夜,终于盼到了研学这一天。
清早,我听到了闹钟的响声,立马起床换好衣服。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过早餐,飞速跑到楼下。路上,爷爷知道我的激动心情,在安全的情况下把车开到最快,一会我就到达了学校。
到校后我飞速的跑到教室与同学们会合,待所有的同学都到齐后,老师交代了安全事项我们就排队上了一辆大巴车。
刚上高速时,车上还挺安静,待车子进入到武汉市区后,一阵阵“呜”“哇”“哦”的声音时时把我吵醒,因为太多的事物和景象在平时我们没有见到过,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我们的车子到达了基地,一进大门,一股严肃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顿时感到了军训的严格。
到达目的地后,老师先划分好寝室,让我们把行李和随身物品放好,每个同学领到迷彩训练服后迅速换装,就都到楼下集合了。
不愧是军训的场地,没有草的地方被太阳晒得都裂开了,有草的地方也不像平时看到的草那样湿润,再看教官脸上严肃的表情,我咽下了口水,心里立刻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开始训练了,那感受,我的妈呀!又累又渴又热,尽管我们被教官训得快“没有人形了”,这太阳公公也毫不留情,嘴里喷出火焰,身上不停的散发着热量;尽管我们已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但太阳公公却玩得很开心,汗水从它身上不停的流,蒸发成强烈的热气往我们身上贴。
令我印象最深的事,是在军训中场休息时,我的喉咙干的冒烟了,就在这时,一位同学拍了拍我的肩膀:“嘿!你没有带水对不对,要我借你吗?”说着,她把水杯往我手里塞。像往常,我还会客气的还给人家,但现在我已经忍不住了,说声“谢谢”后,大口的喝了起来。
这位助人为乐的同学让我感动,但是酷热难耐之时,训练依然必须坚持。此时的我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就盼望着早日结束这残酷的军训。
转眼,残酷的训练结束了。虽然累,但我还是很怀念这三天被教官训和同学一起受苦受累的日子。在即将踏上返程车时,三天来接受军训的每一幕都历历在目,心里又莫名的怀念。
我们到达学校,在校门口见到了家长,不曾离开过家长的同学,与家长们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一次分别,让我们长大了许多,倍加珍惜有家长呵护的日子。
前几天,老师对我们说,我们要去英德研学,直到前天晚上,我们买好了零食,我激动得睡不着觉。
终于,研学的那天到了,我一大早就回到学校,激动地和同学们讨论关于研学的事,等了好久,才等到研学的真正开始。我们在去英德的路上十分激动,等待了四小时,终于到了。到了英德,先吃完饭,整个下午的毅行开始了。
我们来到出发点,随着教练的一声开始,十公里的毅行正式开始。这次活动叫毅行的原因是在农村——山间的徒步。首先,我们抵达了第一个休息点——笔架山附近,笔架山一共有四座山峰,的确像一个巨大无比,能通天的毛笔架,从上往下看有说不出的宏伟,壮观。在这儿休息了一会,我们又踏上了毅行的路途。
没走一会,我们看到了高大的茶壶山和酷似金蟾的金蟾山,茶壶山虽然与茶壶相似,可是没有提茶壶的把手,也没有盖在茶壶上的盖子。还有在一旁的金蟾山,它在最左边,可也是三座山中最高的一座,就像一个蹲在地上的,准备跳的蟾蜍,它象征着富有。离开这些地方,我还在回忆这山的雄伟时,我们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吸人眼球的地方——一个宽阔无比的山洞。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班都会照一张合照,所以我们就在洞口等待。
在等待时,我突然发现了几只鸭子,在右手边那条清澈见底,浅浅的小溪中,鸭子们嘎嘎的叫着,似乎在责骂我们的突然到来打扰了他们平静、舒适的生活,它们时不时会突然把头扎进水里,喝几口水。终于进山洞了,我们一进山洞,就看见了形态各异,有挂在洞顶的,有垂下来的,还有已经落在地上的。一条又一条,一块又一块,垂在地上,聚在一起,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钟乳石山洞。不过一会,我们拍完照,就离开了。
第二天是去爬山,我们重重的舒了一口气,站在一旁的教练见到我们舒了口气,说到:不要放松,爬山要耗费的精力比毅行还多。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我们一点也不信,直到开始爬山,我们才相信他的话。在爬山的途中,我们才爬到一半就汗流浃背,开始大口呼气,喝水。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我们就像掉进了水坑似的,全身都是水,蹲在山顶拍照时,连蹲都蹲不稳,腿都在发抖。
经过这两天的艰苦研学,我终于体会到了辛苦,这次研学,使我更加坚强。
听到老师说,我们会去方特旅游。同学们欣喜若狂,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有的说:“耶!总算可以去旅游了!”有的说:“我就说嘛!上个学期我们没去旅游,这个学期肯定会去。”还有人说:“我们带这什么吃的呢?”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收拾好东西,高高兴兴地到学校。我们上了车,聊完后,发一些照片到同学们的QQ群,不一会,我们到了方特梦幻王国,拍完集体照后,同学们像饿狼一样开始捕食。
我们这一组,拿了地图就奔向最刺激的丛林飞龙,可惜我们到了那,丛林飞龙竟然没开放,我又往前走,来到了漂流,我们买了雨衣,开始上船,上船没多久,一个浪向我们涌来,一波水全溅到了李扬洋和王钧祥身上,我们哈哈大笑,又有一个浪想我们打来,我小声的说:“完了,完了,这次肯定到我了!”没想到刹那间,船转了个弯,东山学校的同学的雨衣被水给溅破了,我们说:“这水的威力真大!”又来了一个浪……
我们玩了漂流后,来到了开心蛙蛙跳,我和刘瑾晨在排队时,我说:“我们坐后排吧!前排很恐怖。”刘瑾晨说:“我们坐前排,前排很刺激,再说了,这也没多高啊!”我抬头,觉得她说的对,我们就坐在了前排,开始升高了,刚刚开始,我说:“这一点也不刺激。”刘瑾晨一笑,说:“好戏在后头呢!”说完,高潮来了,起降机就像不受控制,突然之间掉了下去,又升起来,到达了最顶端,我看了一下下面,“啊!这么高!”突然,起降机不动了,我说:“这……怎么不动了?是不是坏了?”刘瑾晨什么也没说,起降机就像100米冲刺一样降了下去。玩完后,我惊魂未定。
吃完饭后,我们来到了旋转迪斯高,我坐在上面,对刘瑾晨说:“为什么要完这个?”刘瑾晨开心的说:“因为刺激啊,好了,别打扰我享受。”开始了,我觉得不太刺激,慢慢的,开始快了起来,快达到顶尖,我闭上眼睛说:“妈呀!待会回不会掉下去呀!”过了一会儿,我张开眼,“我怎么是悬空的呀!”我生怕会掉下去,我用力抓住手柄,直到结束。
后来我们还玩了:音乐船,海盗船,秦陵历险……
我们依依不舍得上了车,再车上还在交流哪些很好玩,虽然这是小学最后一次旅游,但这次旅游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研学就是“研究性学习”是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我们发现事物提出问题,从而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今天,我们学校也举行了一次研学活动,我非常激动。坐上大巴车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在研学基地,我们学习了很多在学校没有的课程,如有趣捏彩陶、大胆的拓展训练等等。我最喜欢的课程当然要数磨炼毅力的工程搭建和神奇好玩的草木之痕了。
在工程搭建这堂课上,老师给我们7个小组各发了一箱长方形的原木色木条,它的名字叫KEVA,它曾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人共搭建了十五米左右的高度呢!这堂课上我们就体验了这种积木,你可千万不要看这不起眼的小小的木条,它虽然很小,但是它可以承受很多的重量。只要摆放的位置有一定的科学性,它就不会倒塌。当我拿到KEVA积木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可是经过几次实验,换来的全是一次次的跌落声,我有点儿丧气,还有点愤怒,心情一下子变得糟糕了起来。但是我又转念一想:“为什么别人就可以搭到15米,而我不行?是不是别人也是经过了很多次的失败才换来成功?难道是我不够坚持?不经历暴风雨怎么能换来彩虹?”想到这儿,我又一次打起精神和同学们一起搭建。终于,一个“摩天大楼”从我们的手中拔地而起!这不正如古人所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吗?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留给我印象深刻的课程还有“草木之痕”这堂课。顾名思义,这堂课是跟植物有关的。老师让我们采集花瓣树叶,不用任何的化学物质把植物的颜色拓印在白布上。我开始疑惑了,不用化学物质就可以拓印?难道还有其他东西可以给植物染色吗?后来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每种植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颜色,只要用一种特殊的技术就可以把颜色拓印在其他物体上。这堂课上我们学会了大自然染料的萃取,一幅幅“水墨画”在同学们的手中栩栩如生,天然染料如此环保,色彩鲜艳多姿。
这次的研学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第一次离开妈妈和同学们老师们同吃同住,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这次研学行,不仅是一次游历,更是一次自我挑战,在发现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旅程,令我终生难忘。
自从老师告诉我们要去沈阳棋盘山野生动物园搞研学活动,我们就一直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我连做梦都在想动物园里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带着新奇,开始了我们的研学之旅。一进野生动物园,我就被大小动物们吸引。我们先去看的斑海豹,它们正在睡觉。只有一两只在快活地游动,很是可爱。接着我看到了羊驼,我终于知道了,我妈妈穿的羊驼绒大衣就是用它们的皮毛做成的了。它们看上去很温顺,同学们都买了胡萝卜喂它们,它们一边吃一边“咩咩”地叫两声,好像在感谢我们。我和王一淇也买来胡萝卜一起喂羊驼,看到我们举着一盘子胡萝卜,有一只羊驼像饿狼似的,向我们飞来,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最有趣的是它边吃边吐,吐了我俩一脸,难道这是羊驼对人友好的表达方式吗?
接着,我们又去了黑熊的领地。我们纷纷把自己带来的食物向里面扔,黑熊看到飞来的美食马上就站立起来,它们举着两只大熊掌,头向上仰着,准备迎接空中美食。接到美食后,它们马上就开始吃起来。这时,我发现有一只黑熊接到食物后并没有马上吃,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两只熊掌不停地在向我们作揖,仿佛在说:“谢谢你们的美食”。我在想,黑熊是不是传说中功夫熊猫的化身呢?
紧接着我们去了白虎区。我看到有一只大老虎在石头上静静地躺着,一幅慵懒的样子。我看它一点也不快乐,而且很孤独。从它的眼神中我再也看不到草原上那虎视眈眈、威风凛凛、目光如电、奔如疾风、快如闪电的。
最后我们观看的是犀牛。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犀牛就是亚军。犀牛身体粗大,肩高1。5到1。8米,体重1。4到5。0吨。印度犀牛约3500头、苏门答腊犀牛约100头、爪哇犀牛约60头,北方白犀牛已灭绝了。这些数字表明,犀牛快灭绝了。这些数字也同样告诉我们,这些动物现在濒临灭绝,是人类的欲望加快了它们灭绝的速度。
今天的游学让我增长了知识,更明白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如果我们不善待它们,很可能明天就没有动物啦,我们看到的将是全人类。
今天一大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的研学之旅。
坐在车里,欣赏着窗外的美景,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合肥野生动物园。那里的动物有很多:凶猛的黑猩猩、活泼的日本雪猴、高个子的长颈鹿、穿着粉红衣裙的火烈鸟、还有正在打哈欠的大河马……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孔雀园里的孔雀。一进去,就看见它们纷纷开着美丽的孔雀屏,那屏开得犹如一把把五彩斑斓的大扇子,真是美丽极了!除了孔雀,我还看见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瞧,它穿着黑白相间的礼服,迈着悠闲的步伐,多像一位绅士在草地上散步啊!我一直以为大熊猫是温顺的动物,可今天我通过专业人员的介绍,才知道大熊猫也是凶猛的动物。此时的我,看着它,心里想:大家竟然被你们的蠢萌外表所迷惑了。
离开了动物园,我们又来到了历史博物馆。一进门,我们就跟着讲解员阿姨先来到了恐龙厅。在那里,我看到了好多恐龙化石和模型,其中有一只恐龙的骨骸让我记忆深刻。这只恐龙光腿骨就足足有1.7米长,站在那些模型下面,我幻想着要是在2亿年前,一只巨大的恐龙屹立在我的面前,那我对于它们来说,就像一只蚂蚁般渺小吧!随着讲解员阿姨的介绍,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比我手掌还小的恐龙,这些袖珍恐龙化石竟又打破了我对恐龙的想象。我一直以为恐龙都是高大、凶猛的,没想到还有袖珍可爱的。在介绍中,我知道了,原来天空中飞的恐龙并不是真的恐龙,其中翼龙因为体型庞大,又会飞,所以它才是当之无愧的空中霸主。讲解员阿姨说到这里时,突然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猜恐龙到底有没有灭绝呀?”这时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灭绝了。”听到答案的讲解员阿姨突然笑着说:“那你们就跟着我去地球厅寻找答案吧。”到了地球厅,我才了解到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变成鸟飞走了。讲解员阿姨还说:“你们现在吃的鸭蛋和鹅蛋,也有可能是恐龙下的蛋哦。”听到这里,我不禁在想:也许有一天,一只大白鹅孵化出来的不再是鹅,而是一只幼小的恐龙哦……
研学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我们该回家的时刻了。通过这次旅行,我学习了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今后我要多看课外书,来充实我的生活。
老师要组织我们去秋游了,这次秋游是一次研学之旅!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遍全班,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也有很多疑问,什么是研学?我们要去哪里研学?大家期盼着等待着,老师终于公布了我们这次的研学主题“黄河啊,我们的黄河!”
我们的研学目的地是黄河博物馆和花园口记事广场。从坐上大巴车的那一刻起,同学们就开始激动起来,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从网上搜集到的资料,一个个热情高涨,我的心也开始砰砰地跳了起来,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研学活动。
来到黄河博物馆,我们参观了黄河边出土的一些古生物化石、矿石等,其中有一大块石板上布满了黑色的图案,看起来就像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燕子”,被称为燕子石。但事实上,这些“小燕子”是三叶虫的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让我们知道了古时候黄河边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与现在截然不同。神奇的地壳运动就像一个法力无边的魔法师,轻而易举地改变了黄河的气候。
这里还展览了一些古人用过的彩陶、工具等生活用品,看着这些虽然稍显粗陋但却充满质朴之美的陶器,我仿佛看到黄河先民们在滔滔黄河边制陶、捕鱼,一副幸福祥和的画面。但黄河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安康富足,还有频繁的洪涝灾害。正是一代代黄河先民的积淀和探索,才形成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黄河文化和璀璨的中华文明。
花园口记事广场有一排浮雕,上面记载着花园口决堤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在我看来,这一幅幅浮雕、一段段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苦难。站在花园口记事广场,我仿佛看到浑浊的黄河水拍打着它所遇到的一切障碍,漫天卷地,吞没了房屋、农田、牲畜和一个个挣扎的人,这冰冷的浮雕背后,是89万人的死亡和390万人的流离失所,以及大面积的黄泛区。
现在,在黄河上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有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黄河大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这些水利工程让黄河兴利去害,变得温顺起来,人们再也不用整天担惊受怕了。
这次研学之旅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我们的求知欲,让我们在探究中让我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让我们对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两岸三度营地”位于黄岩的一个小地方,那里风调雨顺,空气清新,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个很好的营地。
一大早我们就坐车出发,起得早有点困,车里十分清净,等大家休息得差不多了,老师组织大家唱歌、朗诵,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目的地。
欢迎我们的是教官,刚一进去,如同来到了世外桃源,后面的山穿越了云雾。边上有两条小河,还有几间好似军营的房子。教官给我们大家讲解了一天的行程,之后就组织大家一起在一片空地上玩游戏,刚开始没听明白,结果出来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机智如神的我说出来一个成语。当教官说出分队、选择队旗和挑选队长时,我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和自信,举起了手,就这样,我成功的成为了一名队长。教官说我们有团体项目,共有三种,但是要算总分的。
刚开始还有一些不适应,慢慢的大家适应了,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成功地拿了冠军。去吃饭的路上,我问了教官一些问题。吃完了饭,我跟教官比了一下力气,但我不如他,他好比一头公牛,而我却是一只小绵羊。
下午的活动开始了,第一个就是“支援前线”,我负责运送东西,而其他队员就要帮我找“前线”需要的物品,在这个游戏中我明白了,以后我们做事情得讲速度。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就要到最后一个游戏了——攀岩和走钢丝。攀岩是一个力量和技巧共存的游戏,我本身就有经常去攀岩,再加上手臂上的肌肉发达,很快攀了上去。我爬上了十格,已经顶端了,可我却不想下去,因为我的体力还可以让我继续,但已经上了顶峰,我只能听教官的,紧拽绳子,慢慢地,我下来了。我与教官聊了好一会儿,走向了走钢丝场地。走钢丝时我向前走了一步,发现绳子十分不稳定,我退了回来,慢慢回去了。正打算放弃时,想想我已走出了一步,就不要再回去了,我只能走向未知的前方,我走向前去,我发现我过去了,在考虑要不要走回去时,同学们的鼓励,我下决心返程,我成功了!
眼看就要离开了,我向教官要电话,可教官说“有缘自会相见”,虽然依依不舍,但还是很高兴地对教官说“再见”!
今天,我们整个四年级都一起出去研学。研学的地点在哪儿呢?当然是南京市大名鼎鼎的紫金山天文台了。
在一摇一晃,平稳不定的公交车上,导游一共教给了我们两句口号,一句叫:点燃科学梦想,享受生命成长;另一句叫:1、2、3,请安静。他还让我们好好记住,下车后经常会说到这两句经典的话。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科技馆我跟着“蟹黄汤包”来到了明伦少科院,天文小讲堂一起来学习天文知识,虽然我大部分都没听懂,但是,我依然听得很入迷,长大还准备当一名天文学家,在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里面游玩呢!
上完了天文小课堂,我们便在科技馆里四处游荡,我在里面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但它是怎么样形成的,怎么样能从里面逃出来那个我还没仔仔细细地研究过。
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大家已经饿得肚子都扁了,一看到食堂像发了疯似的,一溜烟儿就溜了进去,我估计:如果当时项羽在门口提着大刀,我们一起冲上去,项羽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我们踩成肉泥了。
到了下午,也是到了我最爱的天文台,还没等到老师说:“解散。”我、王雨萱、张琳心、张龙和陈锦鸿已经迫不及待地上去看了。过了一会儿我们的队伍才到楼上来,这时,所有的路我们已经了如指掌了。导游拿出平板用平板向我们解说了许多以前留下来的遗物,如:折半天球星仪浑仪、黄道环、圭表……其中,我最熟悉折半天球星仪:它一共有1114颗铜钉,一颗铜钉就表示一个恒星,铜钉越大,就说明恒星越亮。
拍照的时候,也是最好玩的时候,当导游告诉我们第九节台阶是毛泽东曾经站在上面拍过照片。这句话刚说出来,全班都炸开了锅:谁不想站在毛泽东的位置拍照片呀?我从前往后数了数,我正好在第九节台阶。我好幸运,我暗暗兴奋。这时,有人推了我一下,我刚想骂人,陈瑞就说:“我个子不高,所以要站前面,你让开。”我一听火了:“凭什么让?先到先得不懂呀?”就在我们的争论中导游问我们:“今天的西瓜甜不甜?”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和同学们一起喊:“不!甜!”……
最后,我们随着自己的歌声一起返回了我们的家……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沉淀,我终于从一名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懂事的大孩子。八年级开学没多久,我参加了一次研学活动,在我看来,这次研学活动更像一场旅行,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时光易逝,需珍惜
“丁零零”,初秋的夜晚,一阵干脆利落的哨声响起,原来是宿舍的熄灯铃。我多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多希望自己可以晚一点睡觉。你看,宿舍卫生间的两名女生还在手忙脚乱地收拾,阳台上的盆子、杯子都没放回原位,床上铺满了从行李箱抖落出来的衣服。我本来有半个小时可以整理衣物的,刚刚与室友聊得起劲,竟忘记了时间。
时间悄无声息地从我们的笑声中溜走,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一点声响,也正是这一刻,我猛然意识到,时光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永远不能重来。军纪严明,需遵守。
5天的研学之旅,我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同吃同睡同训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军队纪律的严明。我与小伙伴们常常因为某个笑话或者某件趣事在宿舍里肆无忌惮地嬉笑、打闹,因为不守纪律,我们为此受到了惩罚。
炎炎烈日下,我们站军姿、做俯卧撑等,在严格的训练中,我们学会了自律,学会了守规矩。岁月静好,需感恩。
“当你习惯性地向父母、长辈和老师提出各种要求时,你理解他们的无奈吗?当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付出时,内心有一丝不安吗?”在研学第五天的课堂上,教官义正词严地向我们发问。
“哦,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哦,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歌声中,眼里噙满泪花的妈妈走过来紧紧抱住了我。
我似乎看见为了让我生活得更好,爸爸深夜加班的身影;为了让我有个好身体,妈妈不厌其烦研究各种菜式;为了让我学习更进一步,老师们对我悉心教导。
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现在的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带上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奋勇前行。
短暂的5天,我和同学们在教官的指导下,不仅学会了稍息、立正,更学会了自律、勤勉和团队协作。同时,我们也丢掉了平日里的娇气、懒惰、任性和斤斤计较。
这场研学之旅让我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