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大节,它代表全家团圆,寓意美满幸福。据说,中秋节这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大、最圆、最漂亮的一天。在外不能回家的游子会很思念家人,因此中秋节的风俗有:吃月饼和赏月。
中秋节那天,爸爸端来了我们都爱吃的香喷喷的月饼。因为好吃,所以我和妈妈唯恐落后,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眼看只剩下一个月饼了,我眼疾手快地夺了过来。刚想吃,突然想到:“我不能太贪吃,妈妈才吃了两个,给她吃吧!”我把月饼给妈妈吃,妈妈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月饼后,我们开始望天赏月。圆圆的月亮,使我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它像一颗硕大无比的宝石,在天空上利用星星的照耀发出万丈柔和的银白色光芒,给大地铺上银色的地毯,朦朦胧胧的银光让大地显得更加变化莫测。
此时,我仿佛隐隐约约看见了月中嫦娥。只见她迈着轻盈的脚步,穿着七彩的衣服,系着五色的彩带,抱着白如雪的玉兔,用优雅的嗓音轻轻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
我们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下个中秋节什么时候才能到呢?这时候耳旁好像传来了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月月儿圆呀,爷爷教我打月饼啊,月饼香又甜又香啊……”。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所以,我非常喜欢中秋节。
记得去年的中秋节正好和国庆节是同一天,而这一天我和姐姐都在姥姥家。晚饭后,姥姥准备了月饼、苹果、香蕉、葡萄等一堆好吃的摆到院子里的小桌子上,用来赏月。
我和姐姐趴在桌边馋极了!因为我俩特别想吃桌子上的月饼。今年的月饼形状各异,有的像凶猛的小螃蟹,有的像活泼的小兔子,还有的像美丽的花朵,漂亮极了!因为姥爷说要等月亮出来了才能吃月饼,所以我和姐姐只好一边说笑,一边抬头盼着月亮。我们等啊等啊,终于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从东方徐徐升起,仿佛一个大圆盘挂在夜空,明亮极了!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吃起月饼,月饼形状不同,味道也不一样,有豆沙馅的,有咸蛋黄馅的,还有黑芝麻馅儿的……真是美味呀!
就这样,我和姐姐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的中秋节。我非常期待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最期盼的日子,因为那天是我最喜欢的中秋节。
每到那时,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会一起到阳台上吃月饼、赏月。大家静静的望着天空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这时,一朵云轻轻的飘过来,把月亮给遮住了,这时的月亮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害羞的躲在那片“轻纱”后面。过了一会儿,云散了,月亮又像一个调皮的小女孩,时隐时现,跟我们捉迷藏呢!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我仔细的瞅了瞅月亮,它上面的“黑斑”还真像嫦娥一样正急切的看着人间,希望找到她心爱的伴侣呢!
过中秋节对于那些爱吃月饼的同学无疑是一件快事,月饼的馅儿有很多种,比如:豆沙馅儿、蛋黄馅儿、杏仁馅儿、果脯馅儿等等,让人回味无穷。
中秋节是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节日,它象征着幸福、团圆与美满,在这一天普天下的中国人无论身在何方,心都想着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祖国妈妈,我衷心的祝愿天下人都能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每到这天,我们一家会团聚到一起,一边观赏那大圆盘似的月亮,一边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月饼有很多馅,有肉馅的、巧克力馅的、冰淇淋馅的、豆沙馅的、云腿馅的……多的数都数不清。我拿了一个肉馅的,一口咬下去,月饼里面露出肉丝,顿时一阵香味涌进了我的鼻子。不光是吃,我闻着都香。哇!香喷喷的月饼太好吃了,真是美味无穷。
吃完了美味无穷的月饼,我们一家开始赏月了,看着圆圆的月亮,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和月兔在上面玩耍。这时我问爸爸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爸爸回答:“中秋节是古人对月亮的尊敬和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古老的习俗”。听完爸爸的话,我终于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
我们赏了月,吃了月饼。不过中秋节还有拜月、饮桂花酒、玩花灯、观潮、追月、扎灯笼……
我喜欢过中秋节,因为我能尝到美味的月饼,还能欣赏到又大又圆的月亮。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回农村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我们一回到家,就看见爷爷和奶奶忙里忙外的:奶奶做菜,包饺子,爷爷烧火,家中顿时热闹起来了……我到街上和小朋友们玩要。街头上浮现出灿烂的阳光,同时也能看见街边的人们都忙活着,互相打招呼。各家房子上的烟筒也都冒着烟,整个小山村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最热闹的就是晚上,等到月亮快要出来的时候,大家把桌椅摆放在院子中,等待月亮升起来……月亮出来了,它却只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探出半个小脑袋,一会整个脑袋都探出来了,它可能是看到这么多人看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吧!
吃上那香甜可口的月饼,甜甜的,酥酥的,香香的,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有人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节,有人喜欢热热闹闹的端午节,还有人喜欢举国欢庆的国庆节,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家团圆的国庆节。
相传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唐朝初期,中秋节称为固定的节日。它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那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一轮圆日高挂天空,仿佛一个金黄色的大圆盘。它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一般温柔。月亮一会儿钻进云朵里和云朵说悄悄话,一会儿跑到树爷爷旁边听他讲故事,一会儿又露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细细观赏,真像一个既害羞又调皮的小姑娘。看着绝美绝伦的月亮,不仅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让我和大家讲讲月饼吧,月饼形状繁多,有圆形的,有花朵形的,还有车轮型的。口味也是应有尽有,有火腿味月饼,有蛋黄味月饼,还有杏仁果味月饼
这就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也对中秋节有了了解呢?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都是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过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喜欢带上中秋月饼串门探亲访友,交流思想感情。
中秋月饼的外形是圆圆的,别看它体积小小的,制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要选好材料,要用一等的面粉,最讲究的还是馅料,比如:蛋黄、莲蓉、五仁等等都要精心炮制,这样吃起来才可口。
中秋节这天的晚上却不比寻常了,家家户户都满怀喜悦,喜气洋洋地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这天晚上的月亮异常圆,也异常亮,人们的心境也异常开心。
晚上八点正,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齐畅谈各种月饼的口味,边讲边想吃;爷爷说:“我喜欢吃叉烧的。”奶奶说:“我喜欢五仁的。”爸爸说:“我喜欢双黄白莲蓉的”妈妈说:“我喜欢单黄白莲蓉的”叔叔婶婶说:“我喜欢吃冰心的。”最贪吃的还是弟弟,他高声喊道:“我要吃团圆的月饼。”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在笑声中,爷爷打开了一盒盒的月饼宣布:“每人的喜饼来了!”我们津津有味地吃了个开心。
我们就是在这热热闹闹的气氛中欢乐地度过了中秋节的这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