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你吃过“钱”饺吗?哦!也许你还不知道“钱”饺是什么东西,就是包着钱的饺子。我家过年时就包这种饺子,现在想起这个饺子,我还垂涎三尺呢。不过并不是饺子的鲜美,而是可以吃到钱,并且可以体会到那种喜悦的心情。下面我就给你讲一下我们过年吃“钱”饺的事情吧!
对了,你知道过年吃“钱”饺的寓意吗?如果吃到包着钱的饺子,表示新的一年里大人鸿运当头,小孩子更聪明,所以过年时才会包“钱”饺。
大年初一的早上,随着一团团白色的热烟飘在空中,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盛出来了。饺子端到桌子上,我和爸爸就各抢一碗。我们一口吃掉一个饺子,仔细嚼着,生怕把钱币吞进肚子。我叹了一口气:“唉,怎么没有钱呀。”正当我准备问爸爸的收获怎么样时,发现爸爸的脸上带着得意的微笑看着我,手里举着一个带着几粒饺子馅的一元硬币。哇!竟然第一个饺子就吃到了钱,并且还是这次一角、五角和一元“钱”饺中最大面值的,太幸运了!
既然爸爸第一个就吃到了,那我吃着钱的机会也绝对不会小。于是,我飞快地吃着。可是我一连吃了五个也没有见到钱的影儿,这时我的舌头都烫麻了。我的运气怎么那么差啊!忽然我脑中灵光一闪,我要智取!饺子是软的,硬币是硬的,所以我可以用筷子扎一扎嘛!嘿嘿,我可真聪明啊!便拿起筷子一个一个地扎起来,碗里只剩下两个完整的饺子了,可是筷子还没有碰到硬币。看着一碗千疮百孔的饺子,我有些失落,但是也要坚持扎下去。筷子穿透饺子的第一层皮,碰到了硬硬的东西,哈哈,皇天不负聪明人,我终于“吃”到了一个“钱”饺,虽然是个五角的,但我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呼小叫的宣扬,……
这是我吃“钱”饺的春节习俗趣事,你也来与我分享一下吧!
今天,汪老师给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做吃瓜子比赛。
汪老师首先叫会吃瓜子的人站起来,我和一些同学站了起来,汪老师说比吃瓜子的速度,我想:“我平时没怎么吃过瓜子,速度怎么比得过人家呢!”想着想着,汪老师已经走到我身边了,手伸过来在我的纸上放了十个瓜子。等汪老师一声令下,我低下了头,埋头吃了起来,首先我把瓜子放进“超大功率切割机”里把瓜子切碎,然后再用手把“芯片”取出来吃掉。正当我在弄第六颗瓜子的时候,金俊航以非凡的速度吃完了,唉!气死我了!
接下来的游戏也很有趣,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我和闫韬的比赛,我和他一起来到台上,来比十颗瓜子谁吃得快。闫韬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他快吃完了,我还有三颗,怎么办?我一急就干脆把剩下的三颗瓜子全塞进了嘴巴,唉!我这明显的耍赖的行为遭到了同学们的谴责,最后,汪老师宣布闫韬胜。
吃瓜子比赛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友谊!
除夕夜,在星光闪烁的陪衬下,在礼花纷飞的照耀下,我温馨的小家里,一家三口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家可能要问了,吃饺子平平常常,你们这么认真、这么高兴干嘛?(*^__^*)嘻嘻,不知道吧,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2010年的一个告别,对明年的一个迎接。而且,今晚的饺子中还有六个放着银光闪闪的钢镚儿,人们称它为“福饺”,谁吃到谁有福哦!所以,这顿饭人人都吃得格外小心,用筷子夹一个饺子,慢慢地放进嘴里,心里默默祈祷着上天保佑,我是一个幸福孩子,一定能吃到“福饺”。
勤劳的女主人招呼大家吃饭了,贪吃的男主人不等女主人端来饺子,就已经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准备第一个将好吃的饺子“下肚”,孩子呢,是个小“醋”迷,早已在自己面前的小碗里倒上了醋,他们都在等待这一神圣的时刻,等待女主人把饺子端来。“喵呜,喵呜”,饺子端上来后,男主人一阵狼吞虎咽,不过一、二分钟就已经吃了五个饺子,他想多吃一些,这样,有“福”的几率就会增长好多。不一会儿,只听见“嘎嘣”“嘎嘣”的声音响起,果然不出所料,一个闪亮的钢镚“脱口而出”,女主人和孩子看到第一个“福饺”落入别人嘴里,自然不甘示弱,发誓第二个被自己吃到。只见女主人细嚼慢咽,吃每个饺子都很细心“揣摩”好一会儿才下肚;孩子想了个主意,她把自己碗里的饺子都用筷子扎一遍,先看有没有钱再吃。瞧这一家三口,个个都是“财迷”!
最后,男主人吃到了四个“福饺”,女主人和孩子各吃到了一个“福饺”,好吃懒做的男主人总结道:“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
年夜饭吃“福饺”好有趣呀!
过年了,放鞭炮,哎哟哎,真高兴,习俗呢自然是少不了的。
年三十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回了奶奶家。一路上看到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红的对联,可奶奶家就没贴对联,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好奇就问:“奶奶,为什么别人家都贴对联我们家不贴呢?
奶奶说:“因为咱们家有人去世了,所以不能贴红对联,否则对去世者不尊敬。”
噢!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规矩还挺多啊!
到了下午,奶奶、姑姑、妈妈就开始包饺子了。我说:“奶奶,我也想包饺子,让我给你帮忙包饺子吧!”
奶奶笑的合不拢嘴地说:“我孙子真是长大懂事啊!知道帮忙包饺子了,不过不用你帮忙啦!我们几个就行啦!你去玩吧!”
我央求着奶奶说:“没事的,你就让我包吧!说着我就洗好了手,坐下来就包起饺子来。”可我不会包,奶奶就教我,首先将馅放在皮上,再将馅儿慢慢的往里推一点,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步,稍微分神一点就将馅儿给推出去啦!因此我就失败了好多次。
晚上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联欢晚会,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初一早晨我还在睡梦中,就听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炮声!我就赶快起床,出来一看爷爷也正在放鞭炮,大街上真是热闹非繁啊!吃饺子了,饺子里有的还包着钱,象征着今后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没想到我一个也没吃到,真伤心啊!“哎哟好痛啊!”爸爸喊着说,大家惊讶的探过头一看,啊!原来爸爸不小心吃到了一个钱,差点没把他的牙咯掉,哎呀!爸爸再次吃到一个钱,不过这次更加惊险,差一点把钱给咽下去,不然的话就真成财神啦!妈妈笑着说,你真是“钱”途无量啊!大家听了都哈哈笑起来。
紧接着又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节,每年的元宵节都有舞狮舞龙、秧歌等文艺表演,那场面真的很壮观!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像征着团圆、幸福、安康!晚上,人们不约而同的走向了中心广场,一簇簇烟花射向天空,十分美丽,有扇形、圆形......真是美丽极了!它是蓝色加紫色混合而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天上下起了流星雨呢!
随着美丽的烟花,让我们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过年,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过年期间,有着许多平日没有的活动,例如:拿压岁钱、做年糕、放鞭炮……等等,都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活动,也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事,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拿压岁钱是个大人伤心、小孩开心的时候,因为大人在过年时都要包许多红包,使得“荷包大失血”,但是对小孩子们来说,这段期间可是赚钱的好日子,因为我平常没有压岁钱,所以过年是我唯一可以拿到钱的日子,因此每当我和家人到亲戚家拜年时,我都会异常的兴奋,因为我知道待会儿啊,又可以领到一个红包了!
每年过年,我们家一定会做年糕,这是我们家的习惯,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如此,好像如果不做年糕,就不像是过年了!做年糕时,要先将生料放进糖水中,接着用棍子将生料打到黏在一起后,就大功告成了!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忘记那香喷喷的味道和美味的口感!
每逢过年期间,不论是白天或是夜晚,都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鞭炮声,今年我们家也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鞭炮,从沖天炮到蝴蝶炮,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我们准备要放个过瘾,那天晚上我们就带着鞭炮到公园,我们玩得好开心啊!公园里不时传出阵阵的笑声呢!放鞭炮真好玩,现在我已经开始在期待下一次放鞭炮的时候了!
过年是我一整年中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过年是个团圆的日子,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放下工作、一同团聚,大家一块放松几天,好好的玩一玩,储备精力,一起迎接下一个新的一年!
你可能也喜欢:鸡年春节来了我在春节学礼仪我最期待的节日: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