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山洪的爆发,带走了我太多太多童年美好的记忆,也带走了我的朋友们。每次醒来后,我总要问自己,为什么这世界上会有洪水?是它,带给我悲伤;是它,让我离开家乡;是它,让我恐惧……
十年前,我们全家搬到福州来;十年前,武夷还是个不具盛名的小城镇;十年前,那儿经常有地质灾害;十年前,那场山洪带给我永世难忘的记忆……
火车的长啸,惊醒了我逐渐飘远的思绪。抬头,是离开时一样的蓝天;聆听,是离开时一样的长鸣。十年了,武夷呵,我的故乡,我有十年没见过你啦……在回武夷山的火车上,我问着自己:那儿还是个不具盛名的小城镇吗?那儿的交通,还会是那么闭塞吗?那儿还会经常爆发山洪而致人死亡吗?那儿还会带给我充满悲伤的回忆吗?或许是吧……
飞驰的火车带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我伫立在九曲溪水的竹排上,眺望着故乡的美景。古人曰:“山不在高,有仙则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夷山水正好照应了这句话。郭沫若爷爷曾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我虽然没有游览过桂林山水,但武夷山独具风格的碧水丹山也称得上是奇秀甲东南了。这里奇峰秀水,丹岩翠壁,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她的四周都是溪谷,与其他山脉没有连接,其外围的小山,像众多卫士一样,环绕守卫着她。一条九曲的溪水,碧绿又弯曲,陪衬着无数斑驳陆离的各色峰岩,有的如雄鹰展翅,跃跃欲飞;有的如虎跃龙腾,风骨刚健;有的如瀑布垂帘,壁立凌空;有的如孤柱傲立,冷峻威严……峰峦岩壑与溪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碧水丹山”的美丽奇景。
“武夷,还是十年之前的那个样吗?”当排工正滔滔不绝地向我和其他游客描绘武夷的美景时,我问他。“哪儿能呢?”他的脸上洋溢开了笑容,“你可不知道吧?武夷这些年来变化可大着呢!以前这里还是个小城镇,可是现在却是旅游胜地啊!城区里的高楼大厦、马路、立交桥,也都建起来了!现在的武夷啊,可不是以前的武夷了呢!”“真的吗?”我半信半疑,“只有十年啊,变化怎么会那么大?”“当然是真的,我哪能骗你啊?你若不信,去看看呐!”这时,坐在我后面的一位老爷爷也开口了:“小姑娘啊,你是不知道,这些年来,武夷真的是变化很大,都是海西建设的功劳啊!你看,现在武夷的四周,也建起了高速公路,城区里,也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就连以前伤亡率极其高的地质灾害,现在在政府努力的控制下,竟然也五年内都没有因为地质灾害而伤亡的人员了!”我感叹着,仍旧是有些不相信。
然而,当我望见一条条平坦的马路,当我看见一幢幢高楼大厦,当我看到有许许多多游客来到这里,当我望着眼前这陌生的环境,熟悉的土地时,我才发现:武夷变了,她真的变了。我知道,她不再是那个不具盛名的小城镇了;我知道,她不再是那个经常因为地质灾害而导致人员伤亡的城镇了;我知道,她不再是那个交通闭塞的城镇了;我知道,她不再是那个带给我悲伤与恐惧的城镇了。因为海西建设的春风早已吹拂这里,因为海西建设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因为海西建设的计划,早已被人们逐一实现!
武夷山呵,我美丽的故乡,曾几何时的你,被落后的经济遮蔽了你原来的面容,现如今,卓越的经济建设使你更加容光焕发!我相信,在海西建设的推动下,你一定会更加美丽!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明星人物,他们中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有给人类奉献出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家。
倾心于景色,体验自然的情趣;倾心于色彩,发现艺术的美丽;倾心于音乐,聆听乐曲的美好;倾心于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
“他就在那边,在那个阳台上,她瞥见了,是他,她的朋友,她的主宰,弗比斯,她生命的另一个影子!法官撒了谎!教士撒了谎!正是他,她无可怀疑,他就在那儿,英俊,神采奕奕,穿着那身鲜艳的军服,头上佩着翎毛,要上佩着宝剑!”我不觉又读起《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一部经典绝伦,百看不厌,众人皆知的文学巨著,法国雨果的不朽之作。
雨果,使我知道了什么是激动,雄伟,气势,身临其境,什么是构思,无畏,完整完美,什么是推敲,准确,无可挑剔,引人注目。
雨果,文学的启蒙,文学的创始,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一块颗明珠,一个不朽的伟大人物,法国最引以为傲的儿子。
雨果,你引导我走向博览群书,指导我站在一个新的语文高度,告诉我有一个梦想等待我去实现,启示我一切皆有可能。
雨果是一个传奇,雨果是一个神话,雨果是一个明星。
追星就追雨果。
老外滩位于三江口东面,是一条古老的老街。
走进老外滩,脚下是高低不平的石块路,身边是两层楼的建筑,据说这里曾经是被英国人划分为“外国人居留地”。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屋子里,可以看到一张小桌子和摆放整齐的椅子,好像住在这里的人只是出去玩了,等一会就会回来似的。再往里走,就到姚江了。
走在江边,任凭一阵阵清凉的江风扑上脸颊,真让人神清气爽。来到一片草地边,看到那边有一座天主教堂,里面传来阵阵钟声。再走近一点,天主教堂的样子就长相在眼前了:尖尖的屋顶上立着一个“十”字架,青灰色的墙壁仿佛在演绎着它曾经的辉煌。
通过参观老外滩,使我的视野又开阔了许多。
环保
——现代社会中璀璨的明珠
青州市西书院初中七年级十班温正14岁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我们要自觉的行动,并坚持在随时随地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生存的最宝贵的地方。
人类不仅来自于自然,也受之与自然。自然环境是使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平衡现象日趋严重。我国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与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滥垦草原,以及环境污染,造成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再加上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肆意捕杀,使世界上许多种野生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世界现存4500种哺乳动物中,面临绝种的已占24%,而现存约9500种鸟类中,有12%即将灭绝。在已知的大约1万种木本植物中,也有6%濒临绝种,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使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使许多地区受到了水资源的威胁。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如果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其听力往往不及一般人,所以说噪声严重影响到人的生活及健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一系列的后果是在向人类重锤敲击保护环境的警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毁地球就是毁灭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已成为全世界各人民的共同要求。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今非昔比圆明园》,作者两次参观圆明园,景色截然不同。对圆明园环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环保在如今生活条件好的情况下的重要性。
所谓环保,就是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国家建设发展所建立的一项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对环保也是越来越重视了。“绿色奥运”是北京奥组委的一大承诺。从中不难发现世界环保的普遍性。而环保在现代社会中是以怎样的面貌来展现的呢?
当今社会,旅游业是热门工作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把旅游列作为经济发展支柱。而旅游业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环保——除了有自然资源,还要有配以人文资源。这一点欧洲西部结合较好:幽阴深邃,阳光妩媚,惊险刺激,古典浓厚,自然景观多种多样;经典在保其原本的前提下,适量增添旅游设备,更重要的是保持环境原始化,再配以传统的旅游源人文风光丰富多彩游客在此环境下,心中怎能不生出心旷神怡之感?怎能不歌颂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上面提到的“绿色奥运”,顾名思义,环保占据相当重要的分量,我们从电视新闻中也了解了一些“绿色”,像被未知离北京的环境大气和交通,实行《单双行车制》,鼓励人们坐公共汽车,北京市实行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施工秩序减少施工噪声扰民的通知》、《关于机动车防盗报警器噪声扰民的通知》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如今的白色污染已得到了较好控制,人们也逐渐体会到环保带给我们的舒心。
当然,环保与旅游相结合很不错。反正,不管是清风鸣蝉,还是枫叶荻花秋瑟瑟;不管是高山流水,还是万里无云;不管是袅袅绕指柔,还是仅仅几弦间;甚至是全球型首脑会议,奥运会……环保都是必不可少的。
青岛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城市,青岛的山、大海、广场、公园,所到之处定会给你朝气蓬勃之感。尤其是海边那些参差不齐洁白的颗粒状岩石,相依相偎,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海浪冲击,阳光照耀,给人以气势磅礴,顽强不息之感。
为了宣传环保知识,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觉醒吧,夕日破坏大自然环境的人们,保护环境的艰巨任务刻不容缓,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未晚。每个人向前迈出一小步,那么我们大家迈出的将是一大步!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吧,每个人都加入到我们的环保行列中来吧,这样一个美丽温馨的自然环境将会离我们不远了,人们的生活也定能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随着环保的普及,定能增加无数个沁人心脾的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我正在去上海的旅途中,前一个小时我正在劝说全家一起去,费尽口舌地说上海如何的好,我从没在晚上去上海老外滩的遗憾。
我想着上海灯光辉煌的景象,不知不觉陷入梦境……
“嘀——”急刹车把我晃醒了,我揉了揉眼睛,看见头顶的大桥,我的眼睛一下子滴溜的圆。我贴在窗子上,觉得现在犹如白昼一样,蓝色、白色的灯聚在一起,虽如白昼却不刺眼。我模模糊糊的说了一句:“今天的白天可真长……”
可是天上的星星已经眨起了眼睛。
到了老外滩,我们遇到了堵车。这下子我可以好好领略这一番美景了。上海啊上海,外滩啊外滩,你果然名不虚传!就连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成了外滩的一道风景——几乎每个人的头上都戴着变色龙般的头饰。
终于找到了车位,我来到楼梯口,随人流挤到东到西,更加清晰的看见了老外滩的风景。
老外滩虽然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却也是中国科技令人兴奋的进步!这是科技的美。东方明珠的最顶端的球也清晰可见,被灯光点缀得耀眼、绚丽夺目,彩色的灯光一闪一闪的,还有什么楼能比这上海的明珠更耀眼呢?
旁边的环球金茂大厦更是气派,虽没有灯光绚丽的装点,却高雅,给人望而生畏的感觉。据说这是世界的第三高楼呢!它有点像一个手袋,一个玻璃做的手袋。
我痴痴的望着对岸的美景,一艘小游轮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从没有看见过颜色这么鲜艳的船。我大开眼界。船上的灯一会儿变红的,一会儿又变成蓝的。游轮似乎是用慢动作的镜头驶向远方,渐渐地隐现成一个会变色的点。
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可江夏的美景怎么能和上海比呢?灯光下的老外滩让我大饱眼福。
古往今来,说起外滩,不得不提宁波老外滩,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滩。老外滩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沿着小路,你会发现脚下踩着的是不规则而有规律的青砖,再看看四周,洋气而大小不一的各式建筑,显露出古老历史和城市发展愿望的完美结合。走到小路尽头,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甬江。风平浪静,甬江尤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风起时,荡起层层波浪,宛如少女时髦的卷发。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停靠在码头,偶尔一艘大船鸣起一声汽笛,勾起老爷爷、老奶奶往日的回忆。把目光往左右两侧一移,两座宏伟的大桥便映入眼帘,桥面上,车辆三三两两驶过。环视江面,另一头是宁波书城和零零散散的红瓦房子。
绕到另一条小路上,不一会儿,就到了天主教堂,神圣的教堂是那么宏伟,那么高大,那么朴素。这座教堂是谁设计的呢?看了介绍,才知道是法国籍苏凤文建造的。2006年被确定为“历史保护文物”。天主教堂与其他现代建筑的结合,不正是老外滩独具一格的特征吗?看!一对新人正在教堂前拍婚纱照呢!洁白的婚纱趁着古老的教堂,多么漂亮和时尚!
老外滩,是宁波人眼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宁波人的骄傲!
说到上海的外滩,应该是没人不知道,但说到宁波的外滩,却很少有人知晓,其实这个宁波的这个外滩,才算是真正意义上了的上海外滩的前身在1843年了的时候,根据当时了的中英《南京条约》了的相关规定,英国强迫当时了的清政府在宁波设立租界,于是就有了中国最早设立的外滩——宁波老外滩而这个外滩,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了的上海外滩了的先祖,或者说是可以视作是上海外滩了的父辈。
正因为是上海外滩了的父辈,所以才使得它有一种完全不同于上海外滩了的一种别样了的一种韵味在里面这就是宁波的外滩,他有一种完全不同于上海外滩的一种独特的味道,这或许就是他完全不同于上海外滩的一个原因之所在。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气势磅礴的活字印刷术?我想,大家一定被那变幻多姿的“和”字所吸引了吧。和,不仅展现了我们泱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展现了中华名族对和平美好的未来的向往。
汉字,它是语言国度的一朵奇葩,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汉字,它传承了鼎盛辉煌的华夏文明,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华彩乐章。
汉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种语言、文字能与汉字、汉语相媲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高山之巅吟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黄河之畔赞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荡气回肠的诗句,字字珠玑。汉字展现了它非比寻常的魅力。
不过在21世纪,英语成为了我们汉语之外,最重要的一门语言。或许现在有人会说:英语是通往国际的桥梁,它的作用更大,甚至比汉语更重要。
我又要发问了:同学们看过“汉语桥”这个电视栏目吗?对那些外国友人精彩的中文答辩,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连外国人都被汉字的魅力俘虏了,更何况我们自己呢?
如果同学们还有疑虑,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请问,有哪位同学能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翻译成英语呢?(Nothingistoohard,ifyouputyourheartintoit.)我们再将它翻译成中文,变成了:没有事情是难的,如果你把心放进去。
你看!全变样了,意思变了,韵味更是荡然无存。所以,汉语是无可替代的!汉字是无可替代的!
亲爱的同学们,喜爱我们的汉语吧!喜爱我们的汉语,就是喜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汉语,就是喜爱我们祖国!
是智慧凝结了汉字,是汗水浇灌了汉字,是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哺育了最美丽的汉语!让华夏文明连绵不息,让中华精神永垂不朽!
夏季达沃斯已经进入倒计时,迈克的父母作为论坛精英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他。这个小家伙天天缠着我要去看大连最美的海。
周末,妈妈带着我们来到东海公园。站在游艇前方扶栏远望,波澜壮阔的大海真是旖旎迷人。这一望无际的海洋,闪着晶莹碧透的海水,仿佛是面无边的明镜,映射着湛蓝的天色;那清清凉凉的的水气,伴随着爽爽清风,送入我们的怀抱,沁人心脾,令人神驰。
东海,本有着蓝莹莹、娇滴滴的妩媚,又加上湛蓝的天色映射在水中,就愈见其蓝了,仿佛有无数蓝色的光带,天地交相辉映,水天融作一体,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乾坤朗朗水天一色,我们好像走进了蓝色的气场。海水好像厚厚的蓝毯微微地涌动着,仿佛向蔚蓝的天空争彩夺艳,。此时海面平静得像一位温柔的女孩,披着一身蓝纱。一波波随风而动的浪花就像女孩那一丝丝的秀发。她放出淡蓝的光,使人感到满眼清光蓝影,好像走进蓝色的世界。这清澈、碧绿、恬静的海洋虽然没有惊涛骇浪的壮阔雄伟、脱缰烈马的奔腾气势,却仍不减她的媚丽、娇艳。她披着厚厚的蓝色,她蓝的那么年轻,那么富有活力,好像一个朝气勃勃的青春少女。
这蓝色的大海有着纯洁的美德,始终是清清一色,一尘不染。她又有着刚毅勇猛的性格,敢于同风暴搏斗。这蓝色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升腾起淡蓝的雾气,浮光耀金。这蓝,多么深厚,多么奇奥!她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小学三年级林思宇
去年,爸爸他们公司把办公室搬到了外滩的中山东一路27号罗斯福公馆,所以放暑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他们公司去玩,并给我讲了很多外滩老建筑的故事。
那天早上,天气不错,蓝天白云,爸爸带我漫步外滩。从苏州河南岸的外滩源一直走到延安路的华尔道夫饭店。爸爸告诉我,外滩见证了上海开埠以后被英国殖民者殖民的历史,外滩的这些老建筑都是英国人建造的。英式风格的历史建筑一字排开,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上海的那段历史和文化。
仔细观察这些建筑,每幢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放在一起又显得特别和谐。爸爸给我介绍了很多建筑的风格,比如巴洛克风格、哥特风格、古罗马风格等等,所以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我不是很懂,爸爸说以后有机会再带我去欧洲的时候我可以看到这些风格的历史文化来源。
在这些建筑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浦发银行总行的所在地,爸爸说这幢楼原来叫汇丰银行大楼,建于1923年,门口的三扇青铜大门和两个黑色狮子是英国人制造。推门而入,大理石圆柱环抱着门厅穹顶,顶上描写汇丰银行在全世界各地分行的壁画灿烂辉煌。爸爸说上海解放的时候上海市政府搬进这幢楼办公。有人认为这些壁画太西方化,建议敲掉。后来有人建议刷上涂料覆盖,逃过一劫,也躲过后来的文革。1997年,浦发银行搬进来的时候,壁画才被发现,并引起了轰动,壁画才得以重见天日。这段上海的历史让我听的身临其境。
上海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这里不但是发达的国际大都市,还有像外滩建筑群这样有着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故事。我爱我的故乡---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