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身边有九成的同学爱吃零食,常吃的零食几乎全部是膨化小食品,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而这些“垃圾食品”又多为三无产品。我在电视上看过在“3.15”前夕,就一项学生零食调查结果中,我知道了三无产品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我呼吁同学们告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因为在“3.15”这个活动中主要围绕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做报道。该校的九成同学都喜欢吃零食,受访的60多人仅一人在最喜欢的零食中选择了蔬菜和水果,其他人则选择了饮料和虾条等膨化食品。从这项调查中,我知道了这些食品大多来自学校周边的小卖部与个体摊贩,大多数学生购买来的零食根本不看食品的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日期,地址等标识,而在学校旁边小卖部检查的部分“三无”食品中,色素和添加剂普遍超标,其中一些小食品大肠杆菌严重超标,个别的小食品中还含有亚硝酸盐。因为这些食品外表光鲜,价钱十分便宜,所以它们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但它们严重的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我作为学校的一名少先队的大队长,我呼吁工商部门在对此类“垃圾食品”清理整顿的同时,也要对那些小黑作坊清理整顿。我决定和我的队员们对“垃圾食品”做一系列的宣传,使全校的学生不要光顾街边的流动摊点、校门口的小卖部购买食品。要养成购买食品时查看商品标签的习惯,正确食用各类安全食品。
我呼吁全校的同学们告别“垃圾食品”。
我对垃圾食品说“不”
什么是垃圾食品呢?现在,我对此有了一点新的认识。垃圾食品就是热量高,含盐高,几乎没有任何营养和维生素的一类食品。
以前,我最喜欢吃什么“周扒皮”、“油炸火腿”、“弹恋爱”(糖)、“打泡馒头”……那次,妈妈给了我五元钱,让我在放学时买两个大饼吃。我高兴地直点头,心想,啊哈!又可以吃上小食品喽!我连蹦带跳地飞出了家门,像一只迷恋飞虫的燕子一样,向小食品铺“飞”去。我用五元钱买了几根果冻条,又买了三包“卫龙”和五包“周扒皮”装在口袋里,然后又摸出周扒皮撕开,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满口流油地品尝着香香的味道,吃完了又舔了舔手指,生怕被浪费。吃完了还沉浸在美味之中,我又拿出一包卫龙,撕不开口,我又咬又拧,终于撕开了,我为自己失去的体力惋惜,忙用卫龙将失去的体力补上。最后全吃完了。我不禁感叹:“真爽呀!美味极了!真是天下第一的美昧,无物能比呀!”
后来,我听一则报告,我对小食品改变了看法:由以前的爱不释手,现在变成毫无兴趣,甚至对其恨之入骨。一次,同学给了我半包“周扒皮”,我想都没想就扔到了水里,同学心痛地问我:“你以前不是很喜欢吃它的吗?现在为何把它给扔了呢?”我对他说:“等一会答案说揭晓了,你耐心等待!”口语中充满了对小食品的厌恶。果然,过了几分钟之后,那‘周扒皮’被水泡得比筷子还粗,这时,我对他说:“这就是膨化食品,里面有大量的膨化剂,对人体伤害很大!”
现在,我知道了吃什么样的食品才能使身体健康。首先,要吃有营养的食品,如:低脂肪,多吃蔬菜、瓜果,荤素搭配合理。不吃那些对身体有害的烧烤类、油炸类食品,多吃一些含维生素高的食品。
所以,我要向垃圾食品说“不”,垃圾食品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太大了!垃圾食品,从此我要和它一刀两断!
--------------------------------------------------------------------------------
油炸食品,加工类食品,奶油制品,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碳酸饮料汽水可乐类食品等等都是垃圾食品。长期食用垃圾食品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应该尽量少量食用或者不食用。
有些人为了赚钱,就在学校附近开了许多杂货店。一放学,许多学生就会成群结队地直径跑去。
我们学校旁就有家小店,小店里陈列着零食、玩具、等等,这些东西成了同学们的最爱。
每当放学,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朝小店走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一位朋友,放学买了几片霸王丝,他就感觉肚子疼。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妈,妈就带着他去和店主讲道理,最后竟和店主吵了起来。
为了赚钱,有些商家会全然不顾学生的健康。那些小垃圾食品,就像定时炸弹那样恐怖。如:刨冰、牛肉粉丝、饮料……大部分都含有铅,有的已经过期……对身体有害。
我借这次机会,奉劝大家:不要在吃零食了!好吗?
化隆县扎巴镇夸什吉完小四年级:杨淑玉
现在有些中学生追求时尚,要求父母给他们买名牌服装、新款手机和MP4等。多数老师和家长认为:
1。这种现象与创建节约型社会不符;
2。学生应集中精力于学习上;
3。学生应体谅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请根据以上要点写一篇关于中学生攀比消费的英语短文。
注意:1。不要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以使行文连贯;
2。词数:100左右;
3。参考词汇:节约型社会aneconomicalsociety
Onepossibleversion:
Nowadays,manystudentsinmiddleschoolasktheirparentstobuythemfamousbrandclothes,moderncellphonesandfashionableMP4players,etc。Theyaskforthesethingsinordertofollowthefashion。
Mostteachersandparentsthinkit’snotrightformiddleschoolstudentstospendsomuchmoneyontheseluxuriousthings。Firstly,itdoesnotfitinwiththeideaofbuildinganeconomicalsociety。Secondly,asstudents,theyshouldconcentrateontheirstudiesandnotpaytoomuchattentiontofashion。Finally,it’snoteasyfortheirparentstosupportthemduringtheirschooleducation。So,theyshouldn’tspendtoomuchmoneyontheseexpensivethings。
垃圾食品的自述
一小三年级6班李昶锐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垃圾食品,我天天穿着美丽的衣裳,坐在小商店最显眼的位置上,等待着被别人买走。我们有许多时髦的名字,比如——神厨小富贵、唐僧肉、猫和老鼠、爆椒虾片……够诱人吧!其实,我们的成分与这些名字大不相同。嘿嘿,告诉你吧,我们其实是用一些用过的油炸成的,要原料嘛,就是一个字——面!再撒上一些劣质的调料和一些能把你的肠子染上颜色的色素,再来点辣椒面,就成了香喷喷的我!
我们身上布满了害人的病菌,被人咽下肚以后,我们身上那些令人厌烦的病菌就会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开始繁殖,等病菌多了以后,就一拥而上,让这个人得病。害得他又打针又吃药,哈哈哈。
我们身上不光有害人的病菌,还有很多食品添加剂呢!比如说色素、日落黄、山梨酸钾、安赛蜜等,这些都是对人体有害的东西。
可别把我的秘密说出去,我的职业只有两个字——害人。如果小朋友都知道了我的秘密,我早就被开除公职了。
现在,许多学校的广播天天都在揭穿我的秘密,我被大人骂得体无完肤,喜爱我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真是生不如死啊!
大家好,我是好吃的拖肥。今天,我就先来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的颜色十分鲜艳,也好吃得要命,再加上香气扑鼻,让人一见到我就口水直流!小朋友们总是禁不住诱惑,一包一包地买我,津津有味地吃,还会边吃边说:“真好吃!真好吃!比白米饭好吃一百倍!拖肥又便宜又美味,下次我就买它了!”可是他们那里知道我是怎么诞生的!
现在,大家请听听我的制作过程吧!工人们为我放的油呀,可不一般,那些都叫“地沟油”。每次制作前,他们都会去吸那些地沟里的油。然后,再经过加工提炼、加工,就把油浇到我的“身上”。不光是油不好,而且制作我的原料也稀奇古怪,都是那些已经烂掉的椰子,再加上诱惑红、日落黄等一些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添加剂。最后,工人们把调料一洒,就把我制作好了。这时,那些烂椰子已经变成了小朋友口中味道鲜美的拖肥了!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加工我的工人们非常不讲卫生,他们有的头发上沾满碎泥,有的手上沾着粉笔灰,有的手臂上淌着污水……
小朋友们,其实我对人体的危害可大啦!吃我的人可能会拉肚子,可能会呕吐,可能会发热,他们都会非常难受,严重的甚至要上医院打吊针呢!
小朋友们,现在你一定知道吃我过多的后果了吧!以后少吃我,才能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垃圾食品其实就是中小学生口中所谓的美味——小食品。小食品是一种休闲食品,在课余闲暇时间可以食用,可是同学们却不知道他们口中的美味早已变异了。
这些花花绿绿的小食品对还未成年的学生是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的,作为家长的也不会狠心的阻止孩子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食用一些休闲食品,可是,在这些休闲食品的背后却隐藏着危害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隐患。
近期国家有关检疫部门查出的不合格食品中,小食品不合格率最高。小食品中经常出现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凉果蜜饯类中的糖精、甜糖素以及色素超标;膨化剂中病菌指数、色素超标;肉干鱼干类中防腐剂、色素、香精超标;果冻类食品中香精、色素、细菌指数超标等。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少小食品里面都使用了添加剂。有关儿童营养学家认为,这些添加剂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而且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还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儿童营养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高糖饮食会引起儿童肥胖。高盐饮食也会增加儿童的肾脏负担,并对其心血管系统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担心孩子营养不良,这都与孩子经常食用垃圾小食品有关。小食品中没有营养成分,孩子食用量多,就不愿意吃饭,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身体不适。
有些同学为了食用小食品,把自己的午饭钱都买了小食品,导致同学们盲目消费,为了一时的口感而放弃自己对营养的追求。盲目消费也会误导未成年人的理财观念。
有许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的“零食依赖病”发愁,其实这也很简单。有关专家总结出了几种方法,经过许多家庭孩子的试验,已经证明了方法的正确。
1.
在孩子面前不要提关于零食的字眼。
2.
家长的饮食直接影响着孩子对饮食的观念,所以,如果家长喜欢吃高糖、膨化、油炸、腌制类等食品,一定要克制自己,如果无法克制,那也千万别在孩子面前食用。
3.
突然阻止孩子食用小食品,孩子一定会有强烈的反抗。所以,家长不能一下子对孩子断货,要慢慢来。尽量少买,即使是少买也要买名牌产的食品,还要让孩子多的吃一些无公害的食品和绿色食品,来抑制孩子对零食的欲望。
4.
要戒掉孩子的“零食依赖病”,家长的一件一定要一致,不要溺爱孩子。要明白溺爱就是另一种虐待。
5.
在家千万不要出现十大垃圾食品:油炸类、腌制类、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汽水可乐类、罐头类、方便类、话梅蜜饯类、冷冻甜品类、烧烤类食品。
6.
不要带孩子去超市、商店等销售零食的地方。
一句话:戒掉孩子的“零食依赖病”不要着急,要慢慢来。
我做为彰武第二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中学生,我衷心的希望每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
乃至全世界的未成年人远离垃圾食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放弃对营养的追求和对正确的消费观念。总之,不要让垃圾食品祸害下一代,不要让未成年人盲目消费,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别让盲目消费误导未成年人的理财观念。
愿世间再无垃圾食品,愿未成年人正确消费
上个星期五,我们班晨曦同学因为吃了学校旁边的垃圾食品,导致食物中毒。中午回到家后上吐下泻,下午没来上学。
星期一上午,老班张先生当着全班同学让晨曦下午的班会课说说自己的感想。
下午,老班真的让晨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自我检讨。开头的一句话让全班捧腹大笑,他是这么说的“各位兄弟姐妹们,下午好!”这句话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检讨没有稿子,内容很短很短,只用了几句话就结束了检讨。虽然很短,但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而有些同学却不把这当一回事,若无其事地继续选购既便宜又心仪的垃圾食品,还有的同学抵挡不住诱惑,一闻到香辣的味道,便不由自主的称赞这食品物美价廉,买几袋尝尝那熟悉的味道,把晨曦中毒事件,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色香味俱全的垃圾食品真是害人不浅!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学生们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学生消费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
有些同学,他们穿着所谓的流行新款服装,脚上穿着几百元的运动鞋……面对这些部分学生感到羡慕,然后纷纷效仿,我觉得其主要原因是想住那种追逐潮流时尚的感觉。
从有关资料上知道,我国目前中学生的消费人数高达7300万,因此他们的消费趋势及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据初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每月零用钱人均为100至300多元,有甚至达到500多元;而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和文化用品的中学生约占了80%,其中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的占了50%,而30%至40%的女声则热衷于书店和商店,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25%左右的中学生其印象最深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等。
长期以来,假期消费在学生生活中一直扮演看调剂品的角色,他被认为是文化生活的一种补充。60%的中学生认为假期消费本来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余恢复体力和放松精神的主要手段之一,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但在我们目前看来,多数区县城市中,因环境的局限,除少数学生能够走出家庭,进入社会,文娱,体育领域之外,大部分学生的假期活动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的小天地了被动的进行,如闲聊,闲玩,看电视等,另有相当于50%的中学生则沉浸在无所事事的消费之中,如打扑克,打电子游戏机等,还有50%的中学生则从事消极的甚至有害的活动。而在一些专门为学生提供的消费活动中心看到的中学生,简直少的可怜。
其次,中学生的“人情消费”也在日趋加温。就拿我们就读的实验学校中学生消费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物的同学很少,男生一般都请吃饭,而女生都是送小礼品或小玩意。学生用在“人情消费”的费用1年之中,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据了解,学生这些人情费的支出,主要向家长要。面对学生这一消费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学生的消费怎样才能合理进行?政治开放的大好形势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富先富孩子”。是不少家长的共同心愿。家长对孩子的收入和关注往往是超过对自身的关爱,使他们在孩子身上大把花钱也在所不惜。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下长大的孩,吃要好,穿要名牌,用要新奇,享受高档消费,成为理所当然的要求。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校园里刮起了超前消费之风,而同学间的互相攀比更主张了“风”势。可是,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的同学,各有个家的不同的经济状况,面对收入微薄的父母,面对下岗的父母,面对经济负担沉重的父母,“穷孩子”怎能伸出手要钱?于是“寒酸”“不潇洒”,使这类孩子觉得“脸上无光”,心理不平衡。有条件高消费的同学,物质上的优越对他们未必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玩物丧志”。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抵消了精神上的追求,害怕吃苦,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使青少年意志消沉,害怕困难。他们很难接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中学生应有怎样的消费观念呢?
首先,应树立适应的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应中学生正常需求量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合学生的消费需求之度,这就是说,提倡学生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在享乐方面不过份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养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时髦地去吃,去穿,去玩互相攀比看花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是很不合情理的。
其次,中学生还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着个。”“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观,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
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如有的同学进营业性舞厅,玩游戏机赌博。这都是不好的消费,行为。抵制不良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应当是合乎社会的文明程度,健康有益的,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应当走向发展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等,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持警惕,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在中学生中要提倡勤劳简朴的生活观。应当从消费行为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