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神舟7号作文900字

栏目:三年级作文

中学生观看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有感篇1

在古老的中国,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故事中的嫦娥是借助神药飞上月亮,而今天的中华,借助高科技实现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当“嫦娥一号”载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愿直冲云霄时,中国也随之腾飞。

中国是继美国,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大国。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毅然决然的踏入“神州五号”,从飞船发射成功到顺利着陆,杨利伟俨然是个英雄。是他,帮助中华民族一飞冲天;是他,让中国人有了“太空人”的美誉;是他,让龙的光彩熠熠生辉!时隔三年,2006年,中华民族有迎来了第二个举国欢庆的日子,“神州六号”载着两名优秀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再次飞往深不可测的宇宙。他们这次的飞天承载了太多的“如果”:如果这次飞天失败该怎么办?如果在这次飞天中丧生怎么办?如果不能顺利着陆,成为宇宙中的一粒浮尘该怎么办。。。。。。背负着如此大压力的两人仍然勇敢的踏上通往太空的征途。最终,他们成功了,龙的传人果然名不虚传,炎黄子孙果然英雄辈出!

在这之后,中国人意识到作为一个航天大国,中国人不可能仅凭载人航天技术称霸航天界,所以向月球发射探测卫星这个大胆的构想成了所有航天人的梦想。其实这颗探测卫星在之前也有很多名字,但是最终它以“嫦娥号”的身份带着所有中国人的骄傲飞向月球,去实现那个古老的神话。

2007年10月24日,是“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的日子。这必将成为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的日子。185,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在发射过程中,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直到“嫦娥一号”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划破湛蓝的天空,打破宇宙的宁静时,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中国航天历史上又添了亮丽的一笔。

静静的宇宙,沉寂的月球,因为“嫦娥一号”的到来,不再死气沉沉。月球不寂寞,它有“嫦娥”的陪伴,“嫦娥”不寂寞,它有无数人为它牵挂。古老神话,一朝实现,嫦娥奔月,中华腾飞!

据后续报道,“嫦娥一号”每天都会和地上检测站失去45分钟的联系,仅因为卫星在月球背面运行。可见,我国的航天业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我希望更多的高材者能走入航天领域,为今后的“嫦娥二号”“嫦娥三号”。。。。。。贡献微薄的力量。

神舟7号篇2

ChinaonThursdaysuccessfullylaunchedathree-mancrewintospacewhereoneofthemwillmakethecountry'sfirstspacewalkthecountry'smostchallengingspacemissionsincefirstlaunchingapersonintospacein2003.

中国在周四成功的将三人小组送入太空,其中一人将进行该国首次太空行走,这是自2003年首次将一人送入太空后中国最具挑战的太空任务。

TheShenzhou7spacecraftChina'sthirdmannedmissionblastedoffatopaLongMarch2Frocketshortlyafter9:00p.m.(1300GMT)underclearnightskiesinnorthwesternChina.ThespacewalkbyoneoftheastronautsisexpectedtotakeplaceeitheronFridayorSaturday.

晚上九点后(格林威治时间13:00),在中国西北方晴朗的夜空下,神舟七号飞船,这个中国第三个载人项目,由长征2F号火箭发射升空。

Themissionexpectedtolastthreetofourdaysisdevotedalmostentirelytotheexecutionofthespacewalkknownformallyasanextra-vehicularactivityorEVAisexpectedtohelpChinamasterthetechnologyfordockingtwoorbiterstocreateChina'sfirstorbitingspacestationinthenextfewyears.

这次任务预计持续三到四天,主要用于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太空行走正式的名称是“出舱活动(EVA)”,它将有助于中国掌握两颗卫星的对接技术,在未来几年建立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

ThetwoastronautswhodonspacesuitsfortheShengzhou7spacewalkwillbesupportedbyRussianexpertsthroughoutthemission.Onlyonewillactuallyleavetheorbitermoduletoretrievescientificexperimentsplacedoutside.OneoftheastronautswillwearChina'shomemadeFeitiansuitwhiletheotherwillwearaRussian-madesuit.

两名身穿神舟七号太空行走航天服的宇航员将由俄罗斯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只有一个人将实实在在的离开卫星舱在太空中进行实验。其中一名宇航员穿的是中国自制的“飞天”航天服,另一名穿的是俄罗斯制造的。

FighterpilotZhaiZhiganganunsuccessfulcandidatefortheprevioustwomannedmissionshasbeentoutedbytheofficialXinhuaNewsAgencyastheleadingastronauttocarryoutthespacewalkexpectedtolastabout40minutes.

航天员翟志刚曾落选前两次的载人任务,据新华社消息称他极有可能执行这次预计持续40分钟左右的太空行走任务。

"TheShenzhou7missionmarksahistoricbreakthroughinChina'smannedspaceprogram"Zhaisaid."Itisagreathonorforallthreeofustoflythemissionandwearefullypreparedforthechallenge."

翟志刚说:“神舟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我们三人能出征太空是我们的最高荣耀,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挑战。”

神舟7号篇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并为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壮行。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广大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向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费俊龙同志、聂海胜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向大力支持和热情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我们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篇章,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奏响的又一壮丽凯歌,也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荣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再一次雄辩地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航天工作者团结奋斗的结果。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群体的形成,特别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广大航天工作者为祖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主要表现为: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广大航天工作者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多年的情况下,广大航天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广大航天工作者始终坚持把确保成功作为最高原则,坚持把质量建设作为生命工程,以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中心,依靠科学,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成就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篇4

6月20日早上我特地观看了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特别是听了王亚平姐姐关于太空知识的讲课,让我懂得了更多更深入的太空知识,并且向我们展示我国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普及学生的航天知识,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外太空环境的打开了一道门。我深有体会,也激发了我们从小学好文化科技知识,将来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梦想。激发同学们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夏季的夜空,星光闪烁,美丽的银河倾泻而下,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太阳系的一颗湛蓝的星球。……”多美的太空啊,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也要飞到太空去遨游。

地球的万有引力真的非常好奇。对在宇宙中运动的物体很好奇。比如,太阳,月亮,流星。太空中不是没有引力吗?那人类是怎么判断流星会洒向地球呢?

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科技装备,无不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不畏艰苦的付出。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中国在各领域迅速发展,科技实力稳步上升,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也昭示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强大。

作为对太空梦的美好延续,神十升天见证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掘起。对于空间的利用和空间技术的运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象征。当我们一步步接近太空的梦想之时,那也是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有力证明。

一代代航天人共同奋斗,构建中国飞天梦想的花园。在这万紫千红的花园中,王亚平是炫目的那朵太空玫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她绽放出最耀眼的美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无名英雄在默默的奉献着,“神十”的腾空才不再是梦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日日夜夜辛劳的工作,才有了我们中国人自豪的这一天。在金钱与利益面前他们毅然选择了投身与祖国的科研事业中,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及生命无私的奉献给了他们心爱的事业。到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只力。作为背负着祖国明天和希望的青年人,应当抛掉自己的盲目乐观以及精神的懈怠,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发扬创新精神,吃苦耐劳,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奋斗。

观看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活动,想着我国一次次的航天飞船进入太空,我很深刻的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确信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

看神舟7号感受篇5

看神舟7号感受

北京时间21点10分,神舟七号飞船点火起飞。21点32分,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现场发表了重要讲话。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的,“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神七”带给我们的则是更大的惊喜。因为与前两次载人航天不同的是,神七将诞生中国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太空人,茫茫宇宙中将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这也是中国人和太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所以,被胡锦涛总书记称之为“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探索奥秘的太空,一直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1957年,毛泽东主席满怀信心地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于是,中国人开始了真正的圆飞天梦想的艰难跋涉。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1999年“神一”无人飞船首访太空,中国人民正是凭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勇气和精神,用极短的时间奇迹般地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能实现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神五”、“神六”的相继升空,见证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蒸蒸日上,也赢来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而神舟七号的顺利升空再次向世人昭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因此,当21点33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与神舟七号一起在太空自由地飞翔、遨游,以“零距离”的方式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所带来的骄傲和自豪。我们翘首以待,等待着中华航天英雄凯旋;我们翘首以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宇航员们乘坐着中国自己制造的飞船飞向空间站,飞向月球,飞向火星,飞向茫茫宇宙,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造更多的辉煌……我们为“神七”祝福,为中国喝彩。

神舟7号篇6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一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正是航天员出舱维修,使科学家们至今仍能享受1990年4月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的宝贵资源,而设计寿命5年的“和平号空间站”超期服役10年,开展科学试验16500余项的奇迹,更是与航天员不断的出舱维修密不可分……实现太空行走,在任何国家的载人航天历程中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它意味着航天员可以自主出舱来维修价值高昂的航天器,建设和组装空间站。

现在正在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就需要航天员在太空的参与。而人类“重返月球”和更远的深空探测中,航天员空间行走更是必不可少。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无论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因如此,自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首次踏足太空,43度春秋过去,世界上依然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完整的出舱行走技术和经验。

然而,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的一样,在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之路上大步前进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来迎接这样的挑战。

如果此次航天员出舱行走顺利,下一步的神舟飞行就将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然后,就是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再往后,就是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现实的辉煌,从来始于伟大的梦想。从渔船、出租车上的GPS全球定位导航仪到几乎家家都有的卫星广播电视,从气象预报、信息网络到餐桌上的“太空稻米”、“太空蔬菜”……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广泛应用“太空文明”所带来成果的时代

太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高度资源、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甚至能够为我们开拓出无穷的生存空间,为我们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但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开发才刚刚起步。即使我们顺利实现了出舱行走的历史性突破,无垠的宇宙依然有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破译。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舟七号,预祝你圆梦而归。

神舟7号篇7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观看神舟7号发射有感篇8

这个金秋,2008年9月,号角再度吹响,我们期待中国宇航员的脚步在广袤的太空踏响,神舟七号将彪炳下中国航天新的历史坐标。

人类第一个尝试飞天梦想的是中国人--600多年前的明朝士大夫万户,他坐在绑有47个自制火箭的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想着利用火箭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飞翔的风筝着陆。虽然,他的生命随着轰鸣化作了一缕轻烟,然而他的名字记录在人类飞天梦想的起点上。

600年后,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翻越飞天道路上一个又个障碍,将先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每一次壮丽腾飞,托举起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腾飞之所以是壮丽的,是因为实现历程的弥足艰难。

回望新中国的航天路,在别国已经迈入航天时代之时,我们的共和国刚诞生10年。

那时,没有大型计算机,就用手摇式计算机;没有办公桌,就伴着微茫的烛光和手电筒的光亮,趴在地上画图……"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张爱萍将军生前这样描写过位于西北的"两弹"研制基地。

老一辈航天人就是这样创造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技术的一次次突破,为实现飞天梦想奠定着基石。那个激情燃烧的六七十年代,锻造出我们自己的"两弹一星"!

而航天发达国家更大步地走在了我国的前面。1961年4月,"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3天后,美国也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因此,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送上了天空时,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也进入了航天时代。举国振奋,热情高涨!

然而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工业设计、制造水平,当时的中国还远不具备开展载人航天的条件。

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一个国力贫弱的国家,无法支撑起一个航天大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的共和国,也在积聚着实现飞天的力量。

航天技术与空间探索,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战略影响。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1992年,党中央果断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向航天科技中最具挑战性领域进军的号角。

从此,向前!向前!向前!世界听到了中国航天人矢志追赶的脚步。

从此,飞天!飞天!飞天!中国航天人在太空完成一次次壮丽的旅程。

苍凉戈壁滩上,航天城高耸入云;

茫茫大草原上,回荡着神舟飞船六度凯旋的豪迈与激情……

十几年时间里,中国人完成了别国几十年的跨越:中国不仅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不管是谁上天--不管是第一次的我还是这次的俊龙、海胜,都是我们大家一起上天。"这是杨利伟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诚恳的表达。

从神一到神六,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数字的变化,标志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前进的一大步又一大步。

正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辉实践,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时,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比两年前发射神五时平均年轻了5岁,飞船、火箭系统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已占80%……

这个数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勃勃生机,这个数字让我们相信中国航天成果荣誉在途。

2005年11月26日,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书写着中国航天科技的自豪、中华民族的荣耀;

中国航天人一系列的腾飞,标志着是一个国家的高度,彰显出一个大国的地位。

神舟七号之后,还有神八、神九、神十……

我们相信,我们祝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的神舟飞船,飞得更高、更远。

“神舟7号”的启示篇9

就在不久前,“神舟7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且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有三位飞行员参与了这次伟大的壮举,其中还有一位是黑龙江人。这对我们黑龙江人,乃至全中国人,是多么大的鼓舞啊!相信以后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国家一定还可以研制出“神8”、“神9”……

当然了,这些成功都离不开在幕后默默工作的科学家们,有了他们,火箭才得以成功发射。

但是,这些科学家不是长生不老的。他们的艰巨任务总有一天会落到我们的身上,可是,在我们的身边,还是有很多同学整天只想着玩,不思进取,这样怎么能接过建设祖国的艰巨任务呢?

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报效祖国。

神舟7号(转载)篇10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老师,只有您站着作文4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