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7日甘肃少儿频道转播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有关中小学生教育的讲座,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孝心、爱心和如何让我们自信、自爱、自强、自立。于丹老师讲得十分生动,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我们要知道感恩;老师象园丁一样培育我们,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们要知道感恩;我们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工人作的衣服,我们要知道感恩;是解放军叔叔守卫着边防我们才有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知道感恩……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记得《增广贤文》里就有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连这些畜禽们都知道感恩,我们怎么能不知道感恩呢?
我们生活在竟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如果不能自强自立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看完电视爸爸还一再给我叮咛说:要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有助人为乐的品格。/爸爸还说:不管是上小学、上中学还是上大学,即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要记住新加坡总统李显龙在一所学校给学生演讲时语重心长地说过的话:‘我们不能为了教育你们,刻意设置一个你们父母所经历的动荡与变迁,但是你们必须明白你们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你们必须学会和掌握在这个时代求生存所必须的知识与本领……’
通过今天的讲座,使我不仅对感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强、自立的重要。我们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一个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的人。
甘肃陇南康县康县城关一小四年级:姜致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诗词,抚慰了我的心伤。
题记
观夜空,一颗闪亮的星星,却无月光的照耀,旁无他星,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
太多忧伤,太多苦痛,无人理会,无人安慰。为何不倾诉呢?因为它也不懂得是什么牵绕着内心。
太多快乐,太多美好,无人分享,无人欣赏。为何不展示呢?因为它也不知道是什么迷乱着思想。
高居一处,却藏匿于背后,只待转身相看。
望晴空,从云里冲出了一个身影。是一只身姿矫健的雄鹰!它终于来了!再看,它已伤痕累累。谁知其因?
在晴空出现之前,雄鹰翱翔于黑色空间里。身后袭来一团乌云,它要驱逐黑暗。雄鹰上下飞蹿,翅膀用力地扑打着。最后,它全力一鸣,声震天地,海水泛滥,凝聚世间最强大的力量,爆发在狂风暴雨之中。终于,乌云被驱散,海阔天空。
雄鹰搏击长空之势,对其赞叹,千古不断。
品味人生,情意连绵。伤痛过后,又是感悟。即使独行长路,也有爱之感触。又吟一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为了明天,要散发不一样的星之光,怀有不一样的鹰之志,一定要自强!
初三:李信哲
面对困难要有自信自强的精神,要有勇于克服苦难的勇气,就一定成功找到幸福。这就是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后的感悟。鲁滨逊将永远成为我的楷模,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达到成功的彼岸!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鲁滨逊的精神感染了。于是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我的脾气就是决心做好一件事,不成功绝不放手,这句话总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我深深感受到了鲁滨逊那种自信自强,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他流落荒岛,无住处,用木头和船帆搭建帐篷;食物吃光了,就去打猎、捕鱼、养牲畜、种麦子;遇野人袭击,勇敢斗争,救下星期五;发现英国船只叛乱,救出船长,回到英国。
由于在荒岛什么工具也没有,他做一块木板都要四十多天,可他却没有放弃,直到做到为止,然后再实现下一个目标。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困难克服,一个一个问题解决。鲁滨逊就是这样在孤岛上过了二十八年时间,可以想象这二十八年来他吃了多少苦,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认真克服,从不放弃。鲁滨逊这种高尚的品格,使我想到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就是缺乏自行自强的精神,现在生活越过越好了。而我们却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一点点小挫折都经受不起,面对困难,束手无策。记得在三年级的暑假,爸爸妈妈为了锻炼我,不让我到外婆家度假,而让我自己在家过几天,并且是要我自己做饭洗衣,做好自己的事情。当时我害怕自己一个人在家,而且还要自己做饭洗衣,于是我哭闹不停,令到妈妈恼火。现在想想才明白爸爸妈妈的用意,他们是想锻炼我的独立能力,并且让我懂得在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面对困难,应该如何克服困难。他们是希望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坚强面对,有较强的自立能力。就是要培养我有鲁滨逊的精神。
面对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吗?能!回答得这么坚决是因为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激励着我。如今我在困难中仍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憧憬。其实,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时不计其数的,只要我们能像鲁滨逊那样,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以乐观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秀全外国语学校六年级:紫色の蔚蓝
作文https://www.zuowenku.net
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有的很容易解决,有的很难解决,难解决得让我们退缩,不敢向前迈进,做个缩头乌龟,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该学会自强。
自强是一种精神。梁启超说过“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所谓自强以开民智为第一义,就是要人们做到自强,才不会让别人欺负。我们知道在梁启超那个年代,政府腐败、列强入侵,使得中华儿女的斗志一落千丈,正是有这样的遭遇,人们才重视自强的作用,并把自强的精神宣扬出去。后来才有了风风火火的革命,为神州大地带来一个新未来,可见,自强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斗志激增,使我们勇往直前。
自强可以使人获得斗志。“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梭罗。梭罗告诉我们,失败和挫折在人生中会遇到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学会自强,就好比成功了一大截。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你给自己定了目标,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地去做同等重要。这也是自强的一种说法。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就是一个例子,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但这样并没有阻止她对学术的爱好,理想的追求,最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一个自强的好榜样。所以说,自强是可以使人获得斗志的。
要做到自强,要从小事做起。有人说过:坚持的今天叫自强,坚持的明天叫成功。其实,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着自强不息的性格,这种性格,正是源于他们平时的所做所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树立起自强的精神,不要畏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上,只有这样坚持着,自强的精神才会深深的扎在你的心里。
去寻找属于你的自强吧,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的话,你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做人当自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诗词,抚慰了我的心伤。
——题记
观夜空,一颗闪亮的星星,却无月光的照耀,旁无他星,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
太多忧伤,太多苦痛,无人理会,无人安慰。为何不倾诉呢?因为它也不懂得是什么牵绕着内心。
太多快乐,太多美好,无人分享,无人欣赏。为何不展示呢?因为它也不知道是什么迷乱着思想。
高居一处,却藏匿于背后,只待转身相看。
望晴空,从云里冲出了一个身影。是一只身姿矫健的雄鹰!它终于来了!再看,它已伤痕累累。谁知其因?
在晴空出现之前,雄鹰翱翔于黑色空间里。身后袭来一团乌云,它要驱逐黑暗。雄鹰上下飞蹿,翅膀用力地扑打着。最后,它全力一鸣,声震天地,海水泛滥,凝聚世间最强大的力量,爆发在狂风暴雨之中。终于,乌云被驱散,海阔天空。
雄鹰搏击长空之势,对其赞叹,千古不断。
品味人生,情意连绵。伤痛过后,又是感悟。即使独行长路,也有爱之感触。又吟一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为了明天,要散发不一样的星之光,怀有不一样的鹰之志,一定要自强!
近几年,中学生出国留学温持续上升。于是关于中学生出国留学利与弊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而我认为,中学生出国留学关键在与自身。我们必须要自强。
外国的教育模式在于“寓教娱乐”,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时间学习、进步。中学生出国留学从呆板的中国式教育解脱出来,进入一个新模式,将自己潜在的创造思维发掘出来。
但并不是没个出国留学的中学生都能够成功。着名作家刘镛的儿子刘轩现在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而且还获得过全美音乐艺术优异奖。但在他的着作也写过,与他一同到美国的朋友,并不像他一样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反而有好几位朋友忍不住外国文化的侵入,走上了黑道;更有的终日无所事事,无心向学,后来因为成绩太差而被学校辞退。同样在外国读书,同样的教育,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异呢?这就是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
外国有其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但在五光十色的外过文化中。一些中学生就容易迷失自己。使自己深陷在物质的漩涡中不可自拔。中学生的自制能力差。所以到了环境宽松的外国就很容易走进思想的误区,如赌博、偷窃,有的甚至犯下更严重的错误。
一位准留学生的母亲对记者这样说:“近年来,关于海外留学生的负面报道常常见诸报端,从生活习惯不良、学业欠佳,甚至升级到打架、勒索等。作为家长,我为他们感到痛心,也为我的孩子担忧,不知道把孩子送出去究竟是令他开阔眼界早日成才,还是把他推进了‘火坑’。”
中学生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把学到的东西带回祖国学以致用。俗语说:哪里的月光都一样。只有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就像在中国学英语与在美国学英语一样,如果是刻苦学习,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能学的很好。只是美国多了一个语言环境和习惯罢了!只有我们自强自立,不要迷失在物质里,即使利用别人的环境,知识加上自己的基础和自身的刻苦学习也会取得成就!
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思曾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是呀,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不用搀扶》这篇文章中的帕尔曼,正是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一真理。
文中最令我感动的片段是:一曲终了,他用拐杖支撑着自己试图站起来。起来——跌坐在椅子上;再起来——又没有成功;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终于,第四次的时候,他成功了!同时也让在场的观众感到震撼!
记得有一次,爸爸出差了,妈妈又发高烧,病得很严重,但是她还硬撑着像平常一样给我做早饭。看着妈妈那苍白的脸,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心想:平时我太过于依赖妈妈了,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妈妈生病了,该由我来照顾他了,我要学会独立。于是我把她劝回了房间。
接着,我照着妈妈平时的做法去煮粉,可是,从没做过饭的我还是把粉煮糊了,妈妈说道:“还是我来吧。”可是我还是坚持说:“妈,别担心了,相信我,我可以的!”第二次的时候,我听从妈妈的建议,小心翼翼地煮着粉。终于,热腾腾的早餐做好了!我的尝试成功了!
是呀,稳重的帕尔曼不也是这样吗,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都没有放弃,而是坚强地克服了苦难,帕尔曼成功的站了起来,而我经过失败后,成功地煮了粉。
我也要像作者一样感谢帕尔曼,不仅因为他杰出的音乐,更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因为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有自强的精神,并要去克服困难。
90后,想必大家一定觉得自己了解十分透彻,你们眼中的90后是个性、偶像、叛逆、自我。。。。。。说实话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深有同感,因为我自己也是90后。但读完之后,我又深有感触。
90后的我们,不想申辩什么,只是想要告诉大家,90后并不是如此不堪的一代,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骄傲,而这骄傲与自私无关。在“5。12”大地震中,一位90后女孩——李月。她是一位芭蕾女孩,要知道双腿对她是如此重要。她被一块大水泥板压着,当她得知要锯掉腿才能救出她来时,她十分坚强,没有掉一滴泪。而这份坚强却感动了救援人员,她反而安慰救援人员。
——90后的坚强。快乐的追星族们,一定都熟悉曾轶可吧!没错,她就是快乐女生10强,她也是90后!她依靠自己独特的音乐征服了许多的评委,连我这个从来都没兴趣追星的人,也渐渐喜欢上了她的歌曲。听说,她的歌全是原唱,被称为“原唱小天使”。——90后的大胆与阳光。13岁的马鹏飞,他是一个从小就失去父母亲爱的孩子,和奶奶相依为命。但因为奶奶体弱多病,逼迫了他不得不过早地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他还要生活,还要学习哪!懂事的鹏飞一直都细心照顾着奶奶,照料着家中的一切。——90后的感恩与分担。
大地震中坚强乐观的90后,诠释了我们“奋斗”的含义,当灾难来临时,这些少年们一次又一次的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顽强不屈的灵魂,多少不停奋斗的90后——90后的不屈与奋斗。我们无疑是最幸福的孩子,祖国火速发展的时刻。我们这些90后经历了春秋风雨,我们在这个时代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事情。。。。。可是这些事都让我们磨练了,我们是90后,幸福的90后,经历了风雨,我们坚强了,我们大胆与阳光了,我们感恩与分担了,我们不屈与奋斗了!
朋友们,我今天我要写的题目是我要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关系到我们一生的命运也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们可知道,你像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我们爹娘管我们,找工作也不例外,如果条件好的子女还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良好习惯,对我来说,如果你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我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在以后会不会害了我们呢,你像现在这个年代赚钱越来越难像有些外地的朋友离开爹娘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工无依无靠有时还找不到工作,那这么办啊你,那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强自立来解决了,再说了,有些人靠爹娘靠亲戚靠朋友,为何怎么说因为他的命好啊,可是有些人生来命不好一个也靠不老,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靠山山有倒,靠海海要干,就那我来做比喻吧,我这个人生来就命不好我爹娘比我还苦,我20岁没了弟弟,我能还有一个性格我喜欢闯事业喜欢做生意,要喜欢自强自立去闯,也不服输。
所以说,我们要像雄鹰一样飞向天空,去学习它的本领这样才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呢,那让我们一起去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吧,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将来,成为国家的人才,也为了幸幸苦苦养我们的爹娘呢也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奋斗。
初三:活泼的凤儿
中国人,要自立自强
商州镇幸福小学五年级:胡小琴
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它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的灵魂,是关乎中华民族能否立于民族之林的关键。
怎样才能自立自强呢?首先要学会自立,自立就是自己能靠自己的能力站立起来,不借助外来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下。不怕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进而不懈努力。现在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荣誉。我们只要不再懒惰,永不放弃就会离成功近一些,更近一些,甚至到达成功的顶点,领略自立的精神所在,让自立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我人生的字典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懂得自立,只要你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执著追求,不言放弃,锲而不舍,一切都有可能。
自立自强是兄妹,是孪生的。自立促进自强,自强便能自立。从哪里摔倒了就从哪里站起来,面对种种困难,我们要自强。自强这两个字就像一粒种子在我们的心里慢慢发芽,让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强。汶川的人们在地震的威胁下重新站了起来。刘亚春校长,向倩老师,八九岁的二年级班长林浩,他们在地震的废墟的满目疮痍中站起来了,他们是人,他们是铁骨铮铮的大写的人。在地震中定格的教师姿势,是那么的完美……时间不可以倒流,但自立自强可以再塑。他们这一群人诠释了坚强,他们在自立自强中奏响的是强音,他们的精神影响四川,影响中国,影响世界,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多彩折射。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坚强,像他们一样的勇敢,不怕困难的威胁,坚强地走下去。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会遇到挫折,但是只要坚强,勇敢就可以战胜困难。你只要比别人多一点点坚强,别人就会成为小溪,你就会成为大江、甚至海洋。自强是一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很微妙,很丰富。只有具有自立自强精神的中国人才领悟其真正内涵。
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生活,都要懂得自立自强。每个人都经历过恐慌,经历过痛苦,但是却在恐慌与痛苦中选择了自立,选择了坚强,选择了面对。一个中国人,不应该软弱,要坚强,要自立自强,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其在十几亿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每一个中国人没有弯曲的脊梁,永远自立,永远坚强。
(指导教师:陈发扬)
2009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