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1世纪的社会来讲,电脑已普遍成为人们便利的工具。甚至每家每户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对于电脑这一类东西,有些家长甚是反感,总说网络会给孩子带来危害。其实,在这里,我要向各位家长澄清一下,网络并不完全是一个有弊端的世界,家长们不应该完全隔绝孩子们上网。现在,就由我来讲讲吧。
网上的信息量大,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网上的范围广泛,消息灵通,可以很快的得到世界各地的消息,网上的速度快,可以随时开机就学;网上交友方便,可以与远方朋友进行交流。上网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但要有分寸。这就是上网的利。
但是,家长们也不应该让自己的宝贝儿女不分时间的坐在电脑面前,毕竟我们还是未成年热门,没有太多的自制能力,家长们要加以约束。
网上的信息鱼目混杂,中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如:黄色网站、上网成瘾……有些人在网吧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或是夜不归宿,一直呆在有强烈辐射的网吧里过夜,有人因此而诱发疾病甚至猝死。
网络上的游戏更是吸引人的眼球,已开启电脑,登上世界上最流行的QQ,就立即进入网络游戏,现在不仅男生迷恋,还有女生沉迷,那种枪战激烈的拼杀,会导致一些人去模仿。同学们,呼吁起来吧,劝告自己身边的朋友不要沉迷了。
上网既有利,也有弊。只是看同学们用什么态度去对待罢了。我们都是未成年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自制力,所以,还需要家长们的完美配合。让我们上网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不是沉迷于其中。
同学们,虽然网络吸引力无限,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正确对待,争取让他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他成为我们获取更多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天元初二:李雪宁
一说起上网,大概有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网络的出现是社会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上网已成为一个21世纪流行趋势。在中国的13亿人里,网民就已经达到了1。1亿人。随着上网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学生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也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就本人观点而言中学生应该上网,但应适可而止。说到上网,上网不仅可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现在自己动手做主页已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无论何事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当今许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1、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近视。2、怕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3、怕上当受骗。的确,长时间的上网会引起视疲劳,而且,近视的度数还会逐渐增加;而玩网络游戏,轻的会导致近视,重的还会导致学业的荒废;而在网络世界里,可信度不是100%的,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在我们的身边,网络受骗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
虽然上网的坏处不少,但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上网,争取让它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上获取更多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小学生上网利弊谈
苏苑实验小学储心润辅导老师:王蓓蕾
小学生上网是好?还是坏?上网的好处其实也有,比如说:上火网可以查找资料,可以获得我们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我觉得上网并不好,有些网吧想多赚一点钱,就把学生骗进来,还把一些不良信息放到网上,所以我认为上网不好。
朱元昊说:“我认为网络的初衷是不错,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有些人专门做网络游戏,让人着迷,有友人还开了黑网吧,吸引小学生去玩。”
赵章?此担骸拔揖醯眯⊙??贤?蠖嗍谴蛴蜗罚??Q。许多会助长我们的暴力情绪,而且,一些小学生一打起来就没完,这会伤害眼睛影响健康。聊QQ也不太好,如果交了不好的朋友就会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上网不好。”
于南希说:“我认为上网的本意是好的,可是要用好它,不能晚不健康的游戏,不看黄色图片等。网络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可以帮我们快速发电子邮件,还可以在网上对某件事发表意见,所以,还是觉的网络好的一面多于坏的一面。”
王老师在班上举行的讨论会,让同学了解了上网的利弊,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宜用网络。
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也不例外。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起初它只是用于军事,随后,通过“互联网之父”约瑟夫等人的改进,互联网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互联网使信息浏览更加快,更加方便。如果在1990年,想查一下关于美国各方面的资料,我们要到图书馆或者是打个长途电话去问美国的亲友。现在不同啦,有了互联网,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查到关于“美国”的各种资料,不用十秒钟。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近、更快。古代,住在东莞的你想写信给北京的亲友,那就要把信攀山涉水用马送过去,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在近代,你可以打长途电话,但是价格不菲,也不能传送文件或者图片;现在,有了Internet,我们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跟远方的亲友沟通,跟美国的客户联系,聊一个小时不过是花费1元左右,而且还能用视频电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变得越来越近了。
但是,互联网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它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犯罪分子最好的武器。
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而又辽阔的世界,进行犯罪活动。他们披着互联网的保护衣,使人们看不见他们丑恶的心灵。经常有报纸报导“一位女子因上QQ受骗在XX被杀”,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另外,还有很多“黑客”,他们到处散播病毒,使互联网的速度大大减低,严重阻塞互联网这条高速公路。更可恶的是一些不法网站竟然在网上提供色情、暴力等图片、文字,严重毒害着人们的心灵。
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片无限广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各位网友,不要使这片土地荒废,用它来耕耘出丰硕的果实吧!
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也不例外。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起初它只是用于军事,随后,通过互联网之父约瑟夫等人的改进,互联网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互联网使信息浏览更加快,更加方便。如果在1990年,想查一下关于美国各方面的资料,我们要到图书馆或者是打个长途电话去问美国的亲友。现在不同啦,有了互联网,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查到关于美国的各种资料,不用十秒钟。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近、更快。古代,住在东莞的你想写信给北京的亲友,那就要把信攀山涉水用马送过去,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在近代,你可以打长途电话,但是价格不菲,也不能传送文件或者图片;现在,有了Internet,我们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跟远方的亲友沟通,跟美国的客户联系,聊一个小时不过是花费1元左右,而且还能用视频电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变得越来越近了。
但是,互联网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它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犯罪分子最好的武器。
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而又辽阔的世界,进行犯罪活动。他们披着互联网的保护衣,使人们看不见他们丑恶的心灵。经常有报纸报导一位女子因上QQ受骗在XX被杀,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另外,还有很多黑客,他们到处散播病毒,使互联网的速度大大减低,严重阻塞互联网这条高速公路。更可恶的是一些不法网站竟然在网上提供色情、暴力等图片、文字,严重毒害着人们的心灵。
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片无限广阔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各位网友,不要使这片土地荒废,用它来耕耘出丰硕的果实吧!
小学生上网是好?还是坏?上网的好处其实也有,比如说:上火网可以查找资料,可以获得我们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我觉得上网并不好,有些网吧想多赚一点钱,就把学生骗进来,还把一些不良信息放到网上,所以我认为上网不好。
朱元昊说:“我认为网络的初衷是不错,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有些人专门做网络游戏,让人着迷,有友人还开了黑网吧,吸引小学生去玩。”
赵章喆说:“我觉得小学生上网大多是打游戏,聊QQ。许多会助长我们的暴力情绪,而且,一些小学生一打起来就没完,这会伤害眼睛影响健康。聊QQ也不太好,如果交了不好的朋友就会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上网不好。”
于南希说:“我认为上网的本意是好的,可是要用好它,不能晚不健康的游戏,不看黄色图片等。网络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可以帮我们快速发电子邮件,还可以在网上对某件事发表意见,所以,还是觉的网络好的一面多于坏的一面。”
王老师在班上举行的讨论会,让同学了解了上网的利弊,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宜用网络。
网络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首先,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办事效率,准确无误的同时也改善了工作环境;网络学校对我们学生来说是最受益的,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接受到老师的指导;E-mail与信件和电话等联络方式相比较更具其独一无二的优势,无论你是在地球的哪里都可以立即与你联系上,它不但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而且也不会浪费你太多的金钱;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上网冲浪可以使我们获得任何我们所需要的大量信息;网上购物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既节省了时间又高效快捷;网络还可以提供很多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游戏、电影、音乐、读书等。
网络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益处,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而导致网络的飞速发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它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一定的弊端。有些网站更多的受到利益的驱使,传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上聊天交友是很多人所喜爱的,广交朋友是每个人美好的心愿,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就给一部分骗子以可乘之机;适当的娱乐休闲对人有益,但物极必反,一些青少年由于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网上游戏,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对身体健康不利,更重要的是荒废了学业,等等。
网络有利有弊,我们应该自觉地扬长避短。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随着网络发展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相信它的弊端会被不断地解决,当然这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去实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就要努力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为社会、人类和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当今世界资讯发达。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近年来兴起的国际互联网络,到了现在可以说是广为普及了。人们常说的上网,指的就是通过电脑网络与外界沟通。我想,这种科技是先进的,亦很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每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上网也不例外。
先谈上网的利吧。上网。无疑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的与外界接触的好方法。通过上网,我们可以把电子邮件发给别人,相对写信来说,这无疑更快捷准确方便。另外,通过上网我们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最新实事消息,使人们增广见闻,更深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而使我们最受益的,莫过于网络世界提供我们所需的资料了,不是吗?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所需要的资料,题材大多都能从上网中获得,这确实为我们获取详实,可靠的资讯节省了时间。可以说,上网真使我们获益匪浅。
再谈网络的影响。最明显的是例子就是上网聊天,联系外界不相识的人,并以假名相称,成天闲聊,无所事事。若说是正常的交谈,或与人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对我们绝对有益的。可是特么大都是漫无目的,满足于情绪的宣泄,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这只会养成自己荒废时间,不负责任的坏习惯而已。再说,很多人喜欢上网聊天到深夜,到天亮,玩电子游戏成瘾。试想我们学业已经够繁重的了,回家后还要用大量时间上网聊天。这样健康,学习还不会受到影响吗?在调查显示,喜欢整天上网聊天的人,看上去似乎很外向,但反而久之他们大多数都有可能患上自闭症。这大概跟他们经常沉迷于虚幻世界有关系吧。
我们应好好认识这两方面,加以善用和改进,那才真的算得上是获益良多。
初三:欧阳冰恒
一说起上网,大概有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网络的出现是社会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上网已成为一个21世纪流行趋势。在中国的13亿人里,网民就已经达到了1.1亿人。随着上网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学生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也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就本人观点而言中学生应该上网,但应适可而止。说到上网,上网不仅可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现在自己动手做主页已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无论何事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当今许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1.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近视。2.怕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3.怕上当受骗。的确,长时间的上网会引起视疲劳,而且,近视的度数还会逐渐增加;而玩网络游戏,轻的会导致近视,重的还会导致学业的荒废;而在网络世界里,可信度不是100%的,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在我们的身边,网络受骗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
虽然上网的坏处不少,但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上网,争取让它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上获取更多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都有哪些影响呢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以上四点都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有没有负面影响呢?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二、加大力度,逐步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
三、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七、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总体而言,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