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游缝山针公园作文400字

栏目:三年级作文

游缝山针公园

那天,我和妈妈去缝山针公园啦!那里空气新鲜,可真好玩!

我们先来到缝山针公园的喷泉广场。随着音乐的响起,喷泉开始喷水啦,水形成了一个大的水柱,水柱随着音乐声响忽高忽低。我和妈妈在水柱下玩得非常开心!

我们在喷泉广场玩了一会儿就开始爬山了。我站在山脚下往高处望,那里的山郁郁葱葱,就像一个巨人躺在那里。我们爬啊爬,爬啊爬,爬到半路我有点想放弃了。妈妈对我说:你看你的身后多美啊!我转过身向后看了看,一天蜿蜒的阶梯想一条长龙爬行在山坡上,阶梯两边的路灯五颜六色的,心想:晚上走到这里,五颜六色的路灯发出绚烂的光,那是不是会更美!想着想着,我不觉得就有了力量,走到最顶端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再说,到最上面还有卖冰淇淋的叫我妈妈给我买一个又能欣赏美景,又能吃冰淇淋,真的是两全其美啊!

我又爬啊爬。终于爬到最顶端了。往下看,顿时感觉自己就是那个高大的巨人,几乎看不见山下的人,就连山下的汽车也变成了甲壳虫。

山顶的最高处矗立着一个大大的针,这针形就是医院里缝伤口的针形,怪不得叫缝山针呢!原来是为了禁止开山,给大山缝伤口呢!

欣赏着缝山针公园的美景,我竟忘了买冰激淋吃了,哈哈……

游石花山公园

游石花山公园

李尚珂

去年的一个暑假,我和同学们去了石花山公园游玩,至今仍难以忘怀。

我们刚一到石花山公园门口,便眼前一亮:门口有三堵大墙,一堵墙居中,两堵墙“护”在一旁,上面分别刻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石花山公园”。哇!中间的墙上方有一对貌似海马的雕像,它们口中吐出两股清澈的山泉。之后又由中间栩栩如生的孔雀头接着又喷出清泉,其他公园的大门与此大门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呢!健步走上两侧的台阶,倾听着这淙淙的流水声,仿佛置身于一个乐池中。

随后,来到了山腰间。突然,一只聪明机智的小老鼠“跑”出来了。再登上几级石阶,“牛”又出现。所以我猜想,每登上几级台阶,就有一个十二生肖的雕像,可事情并非这样……

不知不觉中,我们登上了山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随着凉爽的海风,我们站在“?望台”向远眺望。啊!水天一色,使我总有一种“离天三尺高”的感觉。往下俯视,人们成了一只只忙碌的小蚂蚁,而汽车也成了五颜六色的甲虫,。再回首望望我们走过的山路,绿树葱茏,掩映着山道;从远处看,宛如一条绿色隧道一样;细细一看,又好似一条绿色的巨龙。

最迷人的还要属“姜太公钓鱼”呢。那发须皆白的姜太公悠闲地坐在石头上,昂首挺胸,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湖里波光粼粼,几条小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动着。原来这就是当时的迷人仙境啊!再看看姜太公的鱼杆:鱼钩上没有饵料,垂直向下,而且还离水三尺!从这里便引出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而姜太公真的是在钓鱼吗?

说起石花山,那就不能不说花儿了。,如果你想看见那一大片美丽、绚丽多姿的玫瑰花的话,来石花山,算你找对了。这山顶的玫瑰园让人赞叹不绝:这儿有含苞欲放的、早早就开放的、刚开了几瓣的……这些玫瑰花五颜六色,但最独特的还是那黄里透红,红里透白,白里透黄的品种。鲜艳的玫瑰花像是把土地这块暗淡无色、“棕”不溜秋的丝绸转眼间装饰成了一条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绸缎。

啊!石花山公园,你是多么的美丽啊!

游团城山公园

下午,我和妈妈去团城山公园游玩。车在去公园的杭州路上行驶,车外的景色非常美,路两边有很多的树,形成一条绿色的长廊。透过行道树,可以看到清清的湖水,湖面上偶尔有些游船。

团城山公园依山傍湖,山清水秀。宽广的公园门前高耸着牌楼,上面写着“团城山公园”五个大字,非常引人注目。牌楼下面有两只雄伟的石狮立在门前,吸引了不少的小朋友。

我们沿着山路走去。在半山腰看见了三匹马,一匹白的两匹黄的,白的像西游记里面的白龙马,黄的像隋唐英雄传中将军骑的马,它们在很专心地吃草。黄马一大一小像母子俩,小的吃饱后躺在地上。我看见很有趣,轻轻地走到小马身后,伸手去摸了一下它的屁股,它一动也不动,真好玩。突然大马嗷的一声走来,吓我一跳。

我们继续向山上走去,看见许多的翠绿修长的竹子、争奇斗艳的映山红和希奇古怪的岩石,吸引了很多人在那里照像、骑马、游玩。由于游人太多,妈妈给我照了张像就匆匆地离开了。

我们沿盘旋的山路而下,来到湖边,租了一艘游船。船在湖面上信马由缰地飘荡,微风将镜子一样的湖面吹起了许多小小的皱纹。岸边成堆的夹竹桃开着红的、白的花儿,成排的垂柳舞动着长长的辫子,几个钓鱼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时地扬起鱼竿。远处的山一片苍绿,山林间时隐时现出星星点点的亭顶屋角。天近黄昏,一片斜阳照在山林中,湖面上,一种金色的光线衬着公园,整个公园像披上了妈妈的金色纱巾,真美丽,真好看。

我爱团城山公园,下次我还要来玩,要带好多好多的小朋友来玩。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窗外作文作文45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