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材料包一看,嘿,窜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东西怎么这么少呢?该不会是商家漏了什么吧?那根长棍是干嘛用的?一连串的想法就像鲤鱼吐泡一样冒出来。
在做竹节人的时候,我遇到的困难有:第一、很难从连接手部的小孔抽出那根线,怎么办呢?有了,慢工出细活,我慢慢地反复调整位置,用我的虎头单钩一次又一次小心地挑出,经过我不懈努力,终于把它挑出来了!第二、我经常忘记把腿穿到线中,然后导致好不容易把线穿进小孔后又无可奈何地把它拔出来,真的是记性太差了!
接着该做武器了,一开始,我给我的竹节人找的武器是一只空心圆珠笔,但是完工后发现太短了,影响发挥,于是我想拿吸管代替,可是那个吸管的表面太平滑了,卡不住容易掉,这个时候,我进入厕所沉思,刚好一抬头突然发现了一支铅笔,我十分高兴,终于找到可用的武器了。我不敢怠慢,抓起铅笔来到外面,发现它太脏了,怎么配的上我的竹节人呢?于是我便拿了一块抹布,把它擦干净,我又在笔身分别打出两个小凹槽,系上绳子,打上结,一个完美的竹节人诞生了!
做完竹节人后,我寻思着还挺威风的,这么威风的竹节人可不能是无名小卒,该起个什么名字呢?书上竹节人取的名字,都跟它们的武器有关系。我也照着这个思路来,嘿,我这个竹节人的武器是一只铅笔,但这可不是一只凡笔,是铠甲勇士铅笔,还是粉红色的,那就给竹节人取个“铠甲女魔”吧。
看着这个竹节人,我想我得拿出去耍耍威风。有了,带着它向我旁桌的“关羽”下挑战书,到时候一定要先来个黑虎掏心,再来个劈头盖脸,上挑后来个横扫千军,搞定“关羽”!
昨天,我学习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竹节人》。直到现在,我耳边仍回响着“咚锵咚将咚咚锵”的节拍声,我也感受到了传统玩具给孩子们带来的那浓浓的传统的乐趣!
瞧呀!竹节人一个个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它们叉着腿张着胳膊,挺着那肚皮,和那些参加举重比赛的运动员差不多,是那么英资飒爽呀!在它们搏斗时,又是那么威武,那么可爱,那么可笑呀!手舞动着,脚也左右走着,身子也不停地左右摆动着。它们有的手里拿着武器,向对方进攻着,双方没头没脑地对打着,显出了一副呆头呆脑的蛮样子,让人忍後不已。我看着不由自主地捧腹大笑起来!竹节人们的搏斗是那么精彩!
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懂,并且材料也简单,只是一根毛笔杆,这是多么传统的材料,多么传统的做法!
竹节人也属于一种传统的观玩具。走进《竹节人》中,我仿佛来到了二十世纪末期,也一同感受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人们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灵活的思维,创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好玩易懂的玩具。在一个视频里,那时的孩子们玩挑冰棍棒,打四角牌………那么的不亦乐乎!虽然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但传统给人们带来的却是无穷的乐趣!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那属于人们的传统乐趣,会永远留落在人们心中!
篇一:仿写竹节人写一种玩具
多米诺骨牌
蒋宝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名句,很久以前我就读过,但一直体会不深。直到那次我自己亲手制作“多米诺骨牌”后才明白:只有自己动手去做,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快乐。
一天晚上,电视中有人在表演“多米诺”:成千上万张骨牌,摆成各种有趣的图案,设计了无数巧妙的机关。一张骨牌倒下,随后一串骨牌倒下,一会儿,无数骨牌秩序井然地倒下……那宏大场面让我感到震撼。
我的心里痒痒的,我也想完成那样的“创举”。
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骨牌。估计爸妈也不会答应给我买这种玩具――不光费钱,而且占地方。
怎么办?我冥思苦想,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不能买,就自己做呗!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几个小伙伴,还信誓旦旦地对他们说:一旦成功,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
几个好朋友一听我的主意,马上表示支持,至于吉尼斯,他们无所谓。
周六上午,大家如约来到我家。还带来了几个大纸箱,准备了剪刀、胶水等工具。
我们把做纸箱用的瓦楞纸拆下来。大家拿起剪刀,准备开剪。思颖说:“不急不急,据我观察,制作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整齐规划,不能有的大有的小。”
思齐说:“有道理,我们统一一个规矩,一律高6厘米、宽3厘米。”
“你们用剪刀剪吧,我来画图纸。”我打开抽屉,找出笔和尺子。
大家分工合作,不一会就诞生了十几个“多米诺”。他们大小一致,整整齐齐。
正当大家准备庆祝首战告捷,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多米诺骨牌倒是整齐,可是太薄,好容易竖起来,一点风吹草动就倒下来。
“看来,吉尼斯没戏了!连鸭尼斯都别想!”思齐叹了口气。
“别灰心,我有办法!”思颖把两块“多米诺”拼在一起,“用胶水把两块纸板胶起来,不就竖起来了吗?”
我打开抽屉找胶水,思齐看到抽屉里的水彩笔:“我还可以美化我们的作品。”
于是,我画尺寸;思颖沿着线条一张一张剪纸块;思齐用胶水把两片纸块胶起来,再用颜料把骨牌涂成了黑红黄绿蓝等各种颜色。经过一上午的奋战,我们做好了300多张“多米诺”。虽然没有几千上万张那么夸张,却也够我们玩的了。
我们先搭了几个空心的几何图形,用到的骨牌还不到100张,搭一个图案的时间也只要十几分钟。大家觉得不过瘾,便决定搭一个实心的、复杂的怪诞笑脸。在“笑脸”的头顶处设计一个辫子,作为“多米诺”的开端。接着把骨牌盘旋着一圈圈往里面搭。绿色的左脸,红色的左眼;黄色的右脸,蓝色的右眼,黑色的嘴巴,红色的牙齿。两个小时后,300张骨牌差不多用完了,这张怪诞的笑脸新鲜出炉。它虽然没有传统笑脸那样让人感觉温暖,却足够让我们所有人感到自豪。
“怪诞笑脸多米诺”建成了。谁来做那个“最爽的人”――推倒第一片多米诺的人?大家互不相让,争论好久。最后,一致认为:还是“石头、剪刀、布”最公平。结果,我光荣地赢得了推倒第一张骨牌的资格,我兴奋地竖起两个手指,一连比划了好几个“耶!”
我小心翼翼地碰倒第一张骨牌,后面的骨牌一张接一张地倒下,随后速度越来越快,像是一条色泽鲜艳的小鱼在弯弯曲曲的小溪中急速穿梭,那略带沉闷的“噗噗声”也越来越密集。当最后一张骨牌倒下时,一张放大了的“怪诞笑脸”呈现在我们眼前!
“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欢呼雀跃、热血沸腾。这真是太好玩、太有趣了!
为了倒塌时那十几秒的精彩,我们付出数小时的艰苦努力。但是,我们都觉得物有所值。这份快乐,远远超过了去购买现成的多米诺骨牌,即使我们制作的“彩色多米诺”并不漂亮。
篇二:仿写竹节人写一种玩具
不倒翁
李紫嫣
“不倒翁,翁不倒,怀里抱着小宝宝。左摇摇,右摇摇,风吹雨打都不倒。”
幼儿园时,老师常给我们念的歌谣,又一次回响在我耳边,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摇摇晃晃的不倒翁,让我又一次回想起那快乐童年的时光。
六年级的课文中,有一篇《竹节人》。读完此文,我想:何不学学作者,自动手,制作一个不倒翁,来纪念我的童年生活呢?
说干就干,我上网查找资料,知道了不倒翁可以用鸡蛋制作,方法也很简单。于是,我在家里挑了一个圆头大脑的鸡蛋。用剪刀在鸡蛋顶部戳了一个洞,将黄白相间的蛋液小心翼翼地倒出,再将蛋壳冲洗干净。当我学着网上的教程,抓了一把小米,从顶部塞进鸡蛋。一不小心,鸡蛋壳从手中滑落,蛋壳便碎了一半,真是弱不禁风啊!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马上进行第二次制作。我再次挑选了一个大鸡蛋,倒蛋液,洗蛋壳,塞小米,挤胶水……每一个环节我都格外谨慎,特别小心。上帝保佑,一切顺利!不过,贴纸帽的时候胶水没挤够,我就用了点力想捏紧一点――结果,不倒翁的头扁了……这一下,我觉得自己的心也被捏扁了。
看着那容易受伤的蛋壳,我陷入了沉思:蛋壳这么易碎,就算我小心行事,顺利完工,是不是也只是做了一个弱不禁风的不倒翁呢?
我这边愁眉不展,弟弟却在旁边幸灾乐祸,还把我的“杰作”当靶子,用乒乓球去扔它。
看着那白色的小球在房间跳跃,我脑中灵机一动――可以用乒乓球代替鸡蛋啊!我再找出一个乒乓球,用螺丝钉钻出一个洞,然后塞入一些沙子。做这些时,我既不需要小心翼翼,也没有破碎的风险,当我在乒乓球上画完脸谱,一个威风凛凛的不倒翁站在我面前了,它任由我肆意推搡,摇摇晃晃,怎么也不会破碎。
我把不倒翁带到了学校,下课后就跟同学们一起玩。无论大家怎么推、拉、弹,我的不倒翁摇晃一阵后,就会稳稳站着,露出它威风凛凛的表情,即使掉到地上,也安然无恙。同学们都争着来玩我自己制作的不倒翁,都夸我心灵手巧,让我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