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寂寞的时节,绵延不绝的雨,远行的大雁,寒风中飘零的枯叶,笔墨交织,共同勾勒出秋的韵味。
丰收后的田野重新显露出大地的脊梁,蚂蚁们忙着拾取遗落的食粮,虽不是独自一人,虽不曾中断与同伴的交流,蚂蚁仍是孤单的动物。一只蚂蚁,从不曾停止工作,即使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可在这代表丰收喜悦的秋,它却陷入了一滴酝酿许久的蜜糖,这是绝望的食物,可孤独的蚂蚁是不会得到拯救的啊,它只会被秋封存,成为她发簪上寂寞的宝石。
如果可以,蚂蚁更希望成为蟋蟀吧,让心中的寂寞,化为歌声在原野上流淌。
雨丝细密寒冷,从天空织成覆盖大地的绸缎,那是世上最细密光滑的丝啊,不同于春夜的轻柔与夏日的粗犷,它孤独而凌利,带着淡淡的凄凉。秋雨是最危险的啊,因为只要一根雨丝,便可直达至心灵深处,激起淡淡的哀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大概是中了秋的暗器吧,往事在眼前浮现,她想流泪,可泪早已经干了啊。秋雨散落时万籁俱寂,这是对于被尘世所扰之人而言。只有与秋一同沉浸于寂寞的人儿,才能听见秋的韵律吧。至于我啊,虽不能听得十分真切,但我也可漫步雨中,寻找秋的五线谱,不信?抬头看看吧。
秋的色彩或许是四季中最为沉郁的,那是代表毁灭的枯黄,其中夹杂着未干涸的热血,可那耀眼的金色中何物?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带着不曾凋零的信念顽强地活着。可在傲视秋霜的同时,也只有它才知晓秋的韵味啊。陶渊明采菊东篱,在南山下悠然自得之时,那份哀伤和寂寞,大概是被他藏在手中怒放的菊中了。
现代人讲究生活的快节奏,空调使四季的变迁变得越来越模糊,头顶着灰色的天空,钢筋混凝土中的人类文明,是否还能在秋雨到来之际,听闻久违的旋律?
或许,我们还有机会走近自然,去感受那份独特的寂寞与哀伤。
“蒙蒙细雨,月落乌啼,那是我一生最美丽的回忆。幽幽曲笛声,应着窃窃琵琶语。”一首《姑苏行》道出了那蕴含着淡淡哀愁的江南景色。
摇舟的船夫一身古装打扮,竟有点儿古人风韵。那乌篷船更是历经沧桑,修修补补不知几何。清澈绵长的河水,在船桨的晃动中一步步地后退。两岸人家以及飞檐之间不时穿梭的鸟儿,显得安静祥和……
到了岸上,触到那斑驳的枫桥,更似穿越了千年。台阶很低,一步步地踏着,竟体验到古人的悠闲与自在,心情也莫名地跟着悠扬起来,似杨柳,似清风……耳边又响起了清幽的钟声,寒山寺的那口古钟已有千年,敲钟的游客络绎不绝。仔细聆听,便会发现每次的钟声总是连续三下,这三声象征着“福、禄、寿”,传闻“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信步来到距寒山寺仅一墙之隔的陈列馆,一进去便望见了那高大的铜像——诗人张继。他坐在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头额微扬,侧脸作倾听状,左臂搁于书箧,右手就膝计数,一副怡然自得之状。张继塑像通体呈铜黄色,却唯独右手食指闪闪发光,不知为何。一番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游人为沾得诗人灵气,便摸一下他的手指,这其中有即将考试的学子,有为子女祈福的父母,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站在铜像前,我在片刻之间,仿佛走近了千年前的张继。
望着同窗好友各个榜上有名,唯独自己名落孙山在忧伤难耐中来到苏州的张继,本想借这姑苏美景散心,谁知游了一天园林之后,非但没有减轻愁苦,却更是增添了几分。
小舟在微风中轻摇,湖水荡起阵阵涟漪,张继本想闭目休息,忘了这忧,解了这愁。可一闭上眼睛,往事便一幕幕涌上脑际:十年的寒窗苦读,家人的殷切盼望……他长叹一声,走出船篷,一片静寂无声……
江畔渔火点点,每一处渔火就是一户人家,一直延伸到很远。月亮此时渐渐西沉,最终在树梢上隐去,独留那寒鸦在枝头兀自啼鸣着,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凄凉。“乌鸦啊乌鸦!你为什么在深夜中独自鸣叫?你是否与我一样有着百般愁肠?”张继在心中念道,忽然一阵阵格外纯净、悠然的钟声,似从天边传来,缭绕于耳,久久不散。此时一股说不清的思绪涌上张继心头,他不禁吟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将我从神游中唤醒,如今几岁小儿都能背诵这首《枫桥夜泊》,但又有几人能忆起惆怅失落的张继呢?
那景,美到沁人心脾,幽幽曲巷,柳下瑶琴;那人,忧到百般惆怅,无人解识,独自徘徊;那诗,意蕴犹存,恰似一潭湖水,圈圈氤氲而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词将盛春描写得淋漓尽致,使春多了一份娇艳。可在这还有些许凉意的三月,春总是和我捉迷藏,需要我用心去寻找。
嗅,是何处,传来了淡淡的油菜花香?我深吸一口气,想找到花的方向。谁知,扑鼻而来的却是桃花的芬芳、李花的清新、牡丹的浓郁、杏花的淡雅……四面八方都充满了春的气息,繁密却不紊乱。一时间,我仿佛置身于花海,俯下身子顺手一摘,几十瓣花瓣停留手心,随即又在风的牵引下,飘向远方,像一只只空中飞舞的蝴蝶。
听,是何处,传来了叮咚泉水在欢快嬉戏的声音?好似钢琴的灵动,又不乏架子鼓的动感。我再凝神一听,听到的却是小溪的欢腾、湖泊的细语、江河的汹涌、大海的澎湃……“嗡嗡”的鸣声是勤劳的见证,“呼呼”的风声是生机的体现。“哞哞”的牛叫声是播种的前奏,好一首欢快的春日乐章,它时而高歌,时而低吟。时而优雅宛转,时而沉郁厚重,真不愧是一场“听觉盛宴”。
触,是何处,传来了微弱的触碰?是谁在我的指尖上,留下不深不浅的一记亲吻,待我伸出手想去触碰她,她却害羞逃走了。不知是我惊吓了她,还是她另寻新欢,但我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待我再次触碰,感知到的却是一棵稚嫩的树苗。在它的枝叶上,我感受到了生机与活力。我以前从未发现:静静地抚摸春,竞别有一番风味,像与一位神秘之客交流。会带给你无限惊喜。
看,是何处,传来了丝丝光亮?抬头,热情的朝阳与深邃的天空相互映衬,阳光荡漾在湖面上,闪烁的金光随着涟漪向外扩散,一圈一圈……鱼鳞泛着银光,点缀着闪亮的湖面,好似一颗颗剔透的宝石,张扬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光彩;蝌蚪在柔顺的水草间畅游,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闲适、淡雅。那如同发丝般的小尾巴在水中奋力摆动着,形成了一道道曲线。我不禁感叹:原来春还有如此独特的一面。
我渐渐寻找,才发现,春天哪是在和我捉迷藏?我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春的足迹,只是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
中国有句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诚然,每一位成功的人士背后,总有一段坚强自立、艰苦奋斗的过程。当今的青年,亦应该如此,所以我们呼吁,放开你们温暖的大手,让我们自己勇敢地飞。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那一步离开父母、老师、社会的帮助与扶持。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见证了他们的扶持的过程。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让我们学习,助我们成长。可是,亲爱的人啊,我们是鸟儿,终有一天要飞出巢儿,要拥抱蓝天,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接受磨难,为我们飞向蓝天做好准备。
当我们摔跤的时候,亲爱的人啊,别紧张,别担心,不摔跤,是学不会走路的,让我们自己爬起来,摔的跟斗越多,就积累了我们将来走路的经验,为学会走路做好基础,当我们真正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就不会频频出错,因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的多了,就有了技巧。路,是自己的,别人谁也代替不了,所以你们要放开手,别担心,让我们自己去飞,去勇敢地飞。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亲爱的人,别紧张,别担心。人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是这样吗?人生路上,难免出现挫折、失败,正是这些失败、挫折的垫脚石,才筑成明日的辉煌。我们是你们的小孩、学生、一份子,我们的喜怒哀乐牵着你们,可是,亲爱的人,不要把我们的事看作是多大的事,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别担心,要放开手,要让我们自己去飞,去勇敢地飞。要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因为将来的路,我们自己必须走,你们不能永远陪我们。
我们这些作孩子的也要明白,让父母放手,让老师放手,让自己勇敢去飞。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我们身上,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他们希望是他们,由他们来承担痛苦。我们要明白他们的心,那颗爱子之心,所以,自己解决好自己的事,别让家长、老师担心,让他们明白,放手,是让爱飞翔,传递爱的另一种形式,我们自己也要敢于挑战,敢于应战,让自己的梦想放飞于青天白云之间。
亲爱的人,放开你们充满爱意的双手,让我们勇敢地飞。
放开手,勇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