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中,总有一个最最知心的妹妹,她比我小三四岁,但是,她的思想是和我一起成长的,她,不止是我年少时的玩伴,更是最知我心的人,我心里的每一件事情,她都会知道……
故事要从十几年前开始,那时的我,才三四岁,你刚刚出生不久,我们年龄很相近,很玩得来,所以,你在我家的时间会很长,我们每个月都会有大部分时间在一起玩,那时候,你很粘人,我们也很爱吵架,我们一吵架,两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房间里看电视,可是没过一会儿,我们和好了,好得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走到哪里,你就更我走到哪里,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命中注定会成为最知心的姐妹。
我上小学了,那时的你才上幼儿园,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你都住在我家,我们睡在一起,每一天早上睡到很迟才肯起床,起来后,我们交流着前一天晚上做的是什么梦,梦到那个那个,看见什么奇怪的的事情,我们有的时候还会梦到彼此……我上三年级了,你才上一年级,那时候,你每一个周六周日都会来我家,仿佛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情,偶尔你没有来,我们都会觉得很奇怪,你这个星期为什么没有来?……每一次,我们都会躺在床上聊天,聊聊自己的未来,而我们从未想过要分开……
我小学毕业了,那时候,你才上小学三年级,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经常见面,每个星期的周末我们都会在一起,讲着一个星期以来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互相听着对方的唠叨,却一点都不嫌烦,有些心事,不能和父母讲,不是不能讲,而是我更加愿意相信这个最知心的朋友和姐妹,(写到这儿,居然不动声色的流泪了……道的,我脾气是真的坏么??我自己都不知道了……
每一个人都不了解我,只有你知道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你了解我,每一次我和家人闹矛盾了,你虽然都不讲什么,我也知道你内心的想法……
然而,时间在悄悄的过去,我初中毕业了,在我初中的三年里,我们见面的次数逐渐减少了,但是,我们之间的感情却一点都没有变淡,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一见面,总是习惯了听彼此唠叨,听听对方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加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们遇见了困难,彼此都会给彼此一些建议,该怎么去做,我们还和小时候一样,很爱闹,很爱斗嘴,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彼此鼓励和安慰,彼此做错事情了,我们都不会不理对方,等别人都走了,才开始念叨彼此哪里哪里错了,应该怎么样怎样做……
一直到今天,我初中毕业了,你小学毕业了,我步入高中生活,你迈进了初中的大门,我们又长大了很多,我们两个人在分开的时候,会变得冷静,成熟,每当我们“重逢”了,心里的话匣子就“哗”的一下子打开了,即使我们没有了话题,也会很安静,很怕再一次的分开,就是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再见面。
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我心里的话可以很放心的对你说,你也是如此,我们之间有的是十多年的感情和信任,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见面次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感情不会变淡的原因。
从现在,我可以依稀的看得见以后,我们的感情依然不会变淡,我们还是那个小时候的我们……我们在彼此的面前,永远不会遗失彼此……
三十四年前,母亲是坐着花轿出嫁的。听隔壁白头发的三奶奶说,那时母亲头上一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可震动了半村子的人,都说我爹好福气。母亲过门不久,奶奶就病倒了,听算命的说是金木相克、水火不容。从此,奶奶便疏远了母亲,可是母亲还是跑前跑后、送汤送饭,从不间断。为给奶奶治病,母亲连心爱的辫子都卖了,但那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没有挽住奶奶的命。
从我懂事起,爷爷便用独轮车推着我走村串巷卖香烟。我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粗布褂,母亲在褂子里边做了个“偷不着”的小口袋,在外面绣上“鲤鱼跳龙门”。香烟换来的一毛一毛的钱就塞进“偷不着”的小口袋里。当那些买烟的爷爷、奶奶们用手摸着“鲤鱼跳龙门”夸赞做工是如何的精细时,我总是带着疑惑的眼神去审视她们,可心里却像灌了蜜――美!日子长了,爷爷落了个腰酸腿疼的毛病。有一次,爷爷在炕上一躺就是几天,母亲用仅有的一点白面,和上玉米面,烙包皮子饼。母亲说饼是给爷爷吃的,别人不能动。我却实在抵挡不住那热气腾腾的饼,于是趁母亲不注意,拿起一块撒腿就跑。母亲拿起鸡毛掸子紧追。我吓的一路猛跑,直到出了村子,才不见了母亲。独自在村边的老柳树下喘粗气,心里冲荡的是委屈、怨恨。我越想越气,你疼爷爷却不管我,哼!我在外面躲了一整天。夜渐渐落下了帷幕,炊烟开始遮盖了变的模糊的屋顶。“春儿,你在哪儿……?”满胡同都是母亲、父亲的吆喝声,还有爷爷的,都带着哭腔,我再也忍不住“哇”地哭出声来。
有一天,从父亲和母亲的谈话里我知道爷爷还有一个没有圆的梦:希望家里出一个秀才――教书先生。说起这些,父亲总是低下头,喃喃自语。似乎有太多的惭愧压在心里。我知道了整天为别人排忧解难的父亲也有自己的难处。我把誓言刻进心底:当一个教书先生。父母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没白没黑劳作,虽然他们知道劳作的结果并不丰盈,但他们却满怀希望――我知道是因为我。在昏暗的油灯下我编织着全家的梦。
当我把那纸师范通知书捧会回家的时候,父亲却因积劳成疾离开我们。就像冬天里倒了一堵挡风的墙,我和弟弟只能依偎着瘦弱的母亲。在别人的叹息里,在别人的白眼里,母亲硬是擦干眼泪,将父亲留下的一本队里的帐目和结算余下的一百多元交给村支书。别人说母亲傻,母亲说:“孩子他爹一辈子正,不能死后留个坏名声”。我深深明白在母亲心中,名声高过一切。母亲四处求亲告友凑了三百元钱,将我送上了求学之路。为了我,母亲把上五年级的弟弟拉回家,母子俩在那片贫瘠的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犁尖、锄把上沾满了母亲多少期盼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盼啊、盼啊!母亲啊!什么时候我能为你挑起肩头那副生活的重担?
三十四年后,母亲是沿着徒骇河堤跑了二十多里路来看我的,因为她得知她的儿子生病躺了好几天,担心儿子无人照看。靠着母亲并不宽厚的肩,我内心涌动着情感的狂潮。望见母亲头上的一缕缕白发,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泪水夺眶而出。母亲用粗糙的手抚着我的头:“傻孩子,怎么这样小性子。坚强点,妈这下半辈子还指望你哩!”我点点头,在心里默默祈祷――为母亲,为天下那些含辛茹苦的人……
每次回到家里,总想解读母亲的深情厚意。她的每一次眼神与每一次问候。都会勾起我无限的思绪。
早在去年寒假临近期间,母亲便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来询问我的归期,等到我把日期准确告知以后,母亲才安下心来,并祝福我一路平安。这么平凡的事情。似乎不值得牺牲笔墨,可是一等我回到家后父亲告诉我,母亲在我回家的那天差点得了风寒。原来,母亲盼儿心切,每当听到有人从门口经过的脚步声就打开房门,出来看看,几次三番下来,母亲并未见到我的身影,可她不灰心,索性坐在家门口等待我的归来!那时已是寒冬天气,而那天又正巧下雨,冷风刺骨,寒气逼人,向来怕冷的母亲竟然无视环境的恶劣-------,听着父亲的讲述,我沉默了,并非无言,可一时,叫我说什么才好呢?我望了望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突然感悟:母亲其实就是一种岁月。
是的,母亲是一种岁月。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岁月,从江河向大海的岁月,从沙漠走向绿洲的岁月,也是从苦难走到幸福的岁月。在这些岁月里面,究竟包含着什么,包含了多少,我想,纵使最伟大的诗人也无法抒写出诗篇,最优美的音乐也难以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只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慢慢地由幼年长到了童年,再从童年长成了青年,也告别了花季、度过了雨季,现今的我正如日中天;我也知道,这种岁月值得我时时回味,值得我用一生来感激!
母亲是一种岁月。因为在人世间忍受最多苦难、咽下最多泪水、包容最多无知、体贴最多心灵的是母亲,是伟大的母亲。
岁月无情,而母亲有情。小的时候,当别家的小孩起早摸黑起来放牛的时候,母亲却叫我起来上学;长大后我成了壮小伙子,而别的伙伴都纷纷背起了行囊南下打工,母亲却嘱咐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本该在毕业后好好孝敬父母,可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岁月的流逝总是无情的,它夺去了母亲的青春,还在母亲的额头刻下沧桑的印记。这是怎样的一种岁月啊,我把她解读成爱的象征!
母亲是一种岁月。因为岁月没有轮回,也不着边际,而母亲的爱正是这样的浩无涯际。母亲有时甘愿做一根甘蔗,任凭儿女吮吸着甘甜的蔗汁;母亲有时又是一座大山,用坚实的臂膀抚平儿女的创伤。母亲为了我的将来,曾两度搬迁:从农村搬到城郊,再从市郊搬到市中心,而唯一的理由是为了我读书方便。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也顿时明白,这种母爱其实更是一种拯救。它拯救孟轲于顽劣的孩童之时,将他引向知识与思想之路。它是人类的摇篮,也是引导人性至善至真的北斗。即使人性的堕落如高山滚石,母亲也会用她的身躯拦住,并用爱心去鼓舞它、激励它、并陪伴它远离深渊,重新攀登。
当然,这种浩无涯际的母爱,也是女性自身的拯救者。当她为世俗所诱或为生计所迫而丧失本性时,当她囿于环境沉湎于声色犬马而难以自拔时,只要她想到儿女,想到要做儿女的榜样,想到儿女决不能过自己这样的生活,她就会升腾起战胜自我的力量,从善从真从美。虽然我成不了像孟子那样伟大的人物,但是我的母亲,乃至普天之下的母亲,都可以与孟母相媲美……
母亲是一种岁月。岁月如歌,母爱无限……
我是在还沉浸在分班悲痛的泪水中时第一次好好打量梁sir的,虽然在这之前他已做了两个月我们的化学老师,我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他很快乐,他总能在讲课时捎出1mol1mol的笑话,让整个教室的人笑翻,很年轻,瘦削,不高,也不帅,2001年11月17日,是我们这个班级成立的日子,也正是在这一天,这个被我们唤做梁sir的人,在我们许多人的生命中,变得重要了起来、
梁sir是狂妄的,这种狂妄在老师身上似乎很少见,他的狂妄来自他的才华,他的聪明,他算题的迅捷常常让我们瞠目结舌,他在教室后面贴的横幅是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说,他希望我们永远做到最好,
梁sir是认真而敬业的,同时带四个进度不同的班级,还每堂课都能笑得出,他能连续讲上一上午加一下午,讲到嗓子哑掉,只为在竞赛前把所有课程讲完、
梁sir在会教室中口气严肃的要死的向我们训话,说你们不要总是理想很高,梦想很美,却又做得很少!说一切软弱与纵情,都是逃避,说你们高三了,要戒网,谁让我逮到的话,格杀勿论……但他,也会在同学生日时,送包果冻,写张贺卡今天你生日,早点休息吧!
梁sir会在我们成功时,比我们自己还要高兴,也会在我们失败时,告诉我们人遇逆境要从容、
梁sir有时象哲人一样深沉:用塌实代替浮躁,在成长的道路上,脚印端正即精彩有时又象孩子一样骄傲地宣布我已经戒烟一个月了然后等待我们噼里啪啦为他鼓掌、
不知不觉中,我们提到梁sir时,已习惯于说,我们梁sir了、我们为我们这个班级骄傲,更为拥有梁sir骄傲、
我们骗出梁sir的身份证查出他的生日,那天,我们在黑板上写满了祝福的话,在讲桌上点了3支心型的红蜡烛,那天是梁sir的30大寿,他走进教室,由惊愕到惊喜,烛光下,他笑得那样幸福,他用照相机把黑板照了下来,后来,我还在他的办公室看见了我们送他的那3个蜡烛,排成一圈,如三个被娇宠的孩子、
我们为让梁sir 在生日时如此高兴而得意,在近一年后,我们才知道那天并不是他的生日,原来,他身份证上写得是阴历生日,但是,梁sir并不计较,原来、我们才是他最简单的快乐的源泉、
梁sir总说,他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我们——他的学生,过得幸福,快乐,但,我总觉的,他时常退却,他好象越来越明哲保身,越来越喜欢紧守中庸之道了、
新年联欢会之前,我们费劲了唇舌和高一一个班级的学生争布置教室用的绒窗帘,他们抬出了他们的老师,气势汹汹地去办公室找梁sir,梁sir居然笑笑说,让给他们吧、
我们去海边野炊,有人围海收费,说我们带了西瓜,怕污染环境,让我们交押金以保证不乱扔西瓜皮,我们下午要走时,把周围收拾干净,把垃圾扔进他们拿来的垃圾带里,走到门口,居然不给退押金了,理由是,押金押的是西瓜皮的,必须拿西瓜皮来领、我们和这种不讲理的人争辩,梁sir居然拉着我们走……
有时,我们觉得梁sir 是在社会的沉浮中逐渐磨掉了他自己棱角、
下乡时,我们坐在田间休息,几天工夫,梁sir就已和负责我们活动的村长混得很熟了,我们听他们聊天,听梁sir讲他那在农村的家,讲家乡的老墙,讲他的父亲,讲他的童年,讲他在初中前没见过火车,农村的婚丧嫁娶,份子钱……许多许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陌生的词汇、我终于了解了梁sir走过的路,那条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安静走向繁华的路,那条靠自己的奋斗走出的路,也终于明白了梁sir身上的永不服输同时却也质朴宽容的品质的来源、
许多天后的一天,打开好久没开的电子邮箱,里面居然有一封邮件,是梁sir发来的,看看日期,恰是那次野炊的晚上、Sir说;echo,不知今天的事情你怎么想的,但我只能做那个决定,因为我不想你们受到伤害、我想你觉得很委屈,可是,我们无法阻止丑陋的人和事继续存在、我们只能等以后,你们有所作为,让这些社会的败类全部下岗……
这就是梁sir,一个还在信仰着师道无尘的人,他用他独特的方式陪我们走过成长的道路,他希望我们懂得做人要大气,学会宽容,他知道社会的黑暗,却用了全部力量保护我们少受到污染,少受到伤害、
祝梁sir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