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别样的端午节,一直是我期盼的,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大家随我来看看吧。
早上一起来,便是美妙的读书会,主持人就是程世龙。第一环节是好书介绍,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介绍好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升升介绍的《大森林与小木屋》。听着小升升的讲说,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我介绍的书,就是《红脖颈的林中悲歌》,书中的红脖颈十分感人,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儿女。在讲的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子的紧张:“一定要坚持住啊。”除了最后的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的。
接下来又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大家纷纷发言。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方少数民族先开始过的节日。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环节,自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我之前也没有准备,一到这个环节,腿肚子可有点转筋。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好办的才艺——讲评书。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大家说了一点百年风云的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的开始了。先是两盘开胃西瓜、后是程世龙母亲包的粽子、然后可乐鸡翅,大家吃到兴头上,大人们包的饺子也热腾腾的出锅了,又是对着饺子一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饭后就开始玩了。快乐一心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的味道。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的当了主持人不说,还给大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学一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了。还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美国日报关于端午节的报道,给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都会想到春节和端午节!说起端午节的特色,人们往往都会想到粽子与龙舟!
佳节来临,一家人团圆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起了美味的粽子,同样是端午节同样是包粽子,而今的端午节与曾经却大有不同!永永远远少了她的背影,是我这一生中非常大的遗憾!我的外婆多年以前,因为病痛的折磨而离开了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开始了她的旅行,曾经的外婆在我们老家是出了名的包粽子高手!每逢端午节到来时,村民们总是来请教外婆如何包粽子,外婆耐心亲切的教导他们如何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为外婆粽子的美味,从小以来我一直不肯吃别人家里包的粽子,也不愿意吃街边买,只愿意吃外婆一心一意美味充满爱的味道的粽子。
年年的端午节我都从城里坐车回到乡下,亲切的外婆总是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夕准备好了材料,我每当到外婆家时,便可以闻到粽香飘飘的味道!那些年的端午节,与外婆的悉心照顾,与我在乡下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都已是童年的回忆再也回不去了!外婆离开之前,虽然把如何包粽子秘方留给了我们!如今吃的粽子仍然还是往年的美味,如今的端午节,仍然还是往年的忙碌,但是永永远远少了外婆的味道与背影!我没有忘记从小外婆陪伴我的时间是最久的未曾忘记外婆从小对我的养育之恩!外婆啊外婆,你悄然无息的离开了我们去向了远方旅游!您可曾知道我们对你的思念?但愿在远方的您可否看到如今的我已经渐渐长大,慢慢懂事,再也不会让您操心了?
端午节和粽子虽然是非常平凡的美食但是它的美味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童年的味道与回忆!也突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所以每逢的端午节满满都是爱!
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被院子里散发的阵阵粽叶清香唤醒,我猜一定是奶奶在院子里包粽子。我跑到院子里看到奶奶果然在包粽子。我高兴坏了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可想粽子了。我撸起袖子正准备包粽子,奶奶拍了我的手,笑眯眯地说:“包粽子前先要把手洗干净。”我飞快地跑进厕所三下两下就把手洗完了,又拿来一个小板凳坐着和奶奶学习包粽子。
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有很多技巧。首先,把粽叶围成三角形,然后再放入糯米,放到一半的时候再放入几颗蜜枣,把粽叶口封好,最后把线绕在粽子上封好粽子。听完奶奶的话,我飞快地包了一个粽子,拿起来向奶奶炫耀,不想粽叶散开,糯米洒了一地。我有一些灰心丧气,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身边,妈妈爱怜地拍拍我的头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出比奶奶包得更好看的粽子。”听了妈妈的话,我认真地包起了粽子。终于,我包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后面的粽子我一个比一个包的好。开始煮粽子了,奶奶把水烧开再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去,粽子煮熟了,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粽子,爸爸说:“快吃,吃完了我们去看赛龙舟。”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河边,只见河边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们穿过人群,看到河面上停着各式各样的龙舟,龙舟上有划船手、鼓手,都憋着一口气要争第一。突然一声哨响,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划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终一直领先的黄队获胜。
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观赏了龙舟比赛,在玩耍的同时学会了一项技能,我觉得特别开心、收获满满。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包着各式各样的粽子。
这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早早地将过节所需的材料准备好——粽子、糯米、鲜肉、蜜枣,样样齐全。我在那时也一直期盼着端午节的到来,也不知在等什么,或许是为了放假,或许是为了别的吧。
终于,我盼星星盼月亮,把这一天盼来了。我兴奋地来到奶奶家。看奶奶取出干粽叶,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一个铁盆子里,接着取出滚烫的热水,往粽叶上一浇,顿时,整间屋子里都飘散着一股粽叶的清香,让人心安,让人宁静,我仿佛看见满屋子都是淡雅的绿色,在暗处悄然开放了一朵又一朵绿色的小花。到处都是绿色。奶奶笑了,她静静地站在那,脸上的皱纹,浅灰色的头发也变得黑而油亮。
原来,粽叶还有这功能!
等到香味散去,奶奶将泡好的糯米分成两种,一种做肉粽,另一种是用来做蜜枣粽的。
奶奶将鲜肉和蜜枣放入各自的糯米中,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拿起一片青翠的粽叶,将它卷成锥子状,然后将糯米填入其中,用粽叶封住,绑上绳子。我也参与其中,享受着这快乐的时光。还记得小时候,我与奶奶一起包粽子,一双小手握住粽叶,然后往里面填米,结果底是漏的,于是糯米就掉了出来,撒了一地。奶奶“咯咯咯”地大笑,拿来笤帚,把糯米重新拾起,放进水里,重新冲洗了一遍,又放进了米碗里。接着她握住我的手,手把手地教我,一个丑陋却饱含着快乐的粽子就安然地躺在了盆子里。
等到所有粽子都包完了,我们将它们放进锅里,开始蒸起来。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粽子。奶奶听了,笑了:“因为你们爱吃呀,爱吃就多包点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清香渐渐从锅里飘散来,像一缕细丝,钻进我的鼻孔,弥漫在整个厨房。
出锅了!打开锅盖,一股清香伴随着热气从锅中喷涌而出。香气更加浓郁了。
说到端午,我们便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等常见的习俗。但是,我家不同。除了这些,我们还有一道必备“佳肴”。
说起这道必备“佳肴”,我们这人年年吃的人真不多。每次我们在制作或是品尝的时候,一些邻居总会来问问这道菜的名字。想必他们是不吃的吧!说来也奇怪,每逢端午,我从没在这看见别人吃过呢!倒是我外婆家,年年都烧。也许就是从外婆家——当然,那儿引过来的吧!
既然每年我们都吃葫酥饼,那这葫酥饼怎么做呢?哈,顾名思义,这饼里头肯定有葫芦咯!你也许会奇怪,这“饼”里怎么放葫芦呀?味道多怪!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葫酥饼可以称为“饼”,也可以冠以其他的称谓。因为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先勺一些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放进切成丝的葫芦,一个劲的拌呀拌。直到面粉糊拌到可以下锅的状态,就行啦!接着就是在普通不过的步骤啦!起油锅,倒油。你也许会纳闷,这饼不用塑形吗?别着急,这才是葫酥饼最大的乐趣!你可以用勺子随意捞起一些面粉糊,或多或少,然后把它倒入锅中。这时,“调皮”的葫酥饼就开始造型了!这时便不用理会,接着倒面粉糊。有时,一些“重情义”的葫酥饼会粘在一起,你得将其分开,否则,就会诞生一个超级大的葫酥饼啦!待到两面金黄,捞出就可以吃。
每次,我都是最贪吃的食客。当然了,我也会发挥我的想象力,来想象葫酥饼像些什么东西,虽然大多数时候葫酥饼还是写不规则的图案,可我却也乐此不疲!
啊,端午的葫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