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新年的气氛已被悄悄抹去。
整个寒假似乎在白驹蹄间穿过,一去不复返。又好像在弯腰的一瞬间飞去,如梭又如箭。
回顾整个寒假,最令人咀嚼难以忘怀的便是春节期间,妈妈的几个妹妹和我们一同回家,外婆则是最高兴的。面对一群孩子,不知怎么做才好。被岁月折磨,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也只有在这新年,才可以放下担子,舒口气。
除夕当晚,我们在炕上烘火,闲谈。
外祖母此时将一年中的琐事倾泻出来,似乎是一麻袋,母亲则认真地聆听,按老家的规定,除夕夜要守岁,我们一直聊到凌晨,才上床休息。
春节是甜蜜的,却是短暂的;是长期的,却是宝贵的;是质朴的,却是充满亲情的。
晃眼,正月初五了,母亲让我们好好收心,明早出发回合肥,外婆这时安静的不像话,像一座孤岛屹立于喧嚣之中。第二天早上,正准备回家时,发现包不见了!古灵精怪的我不一会儿便把包找出。外婆看着我们,眼神几乎哀求。转身走到门外,轻轻的用指尖来回擦试眼角的泪水,母亲说:“中午吃完饭再走吧。”
春节,亲情之节。
也许寒假对一些人来说必然重要。以及说寒假包括春节,不如说春节占满寒假。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春节放入糖浆里,拿出来再放入嘴,尽是甜蜜。
我的寒假生活因为春节,灌满了蜜……
寒假来了,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因为在寒假生活中我们可以玩电脑,看电视,串亲戚,当然我的寒假生活也别有一番风味。在众多快乐的事情中,让我仍然记忆犹新的是过春节。
虽然我们这里穷乡僻壤,但是在过春节的时候也喜气洋洋。早晨,东方刚刚发白,就开始热闹了,噼里啪啦的鞭炮接连入耳,使人震耳欲聋的轰天炮更是接连不断。人们也都穿上了新衣服,忙活了。一派新的气象!
临近晌午,鞭炮声平息了许多,人们都在吃饭了。热气腾腾的腊肉……应有尽有,这些菜肴可让你垂涎三尺了。
然而最热闹的还是傍晚。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全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其乐融融,欢笑声充满了整间屋子。吃完饺子,找同伴去放烟花。哇,好美啊,红的,橙的,黄的,蓝的,紫的,各个像把撑天的大伞,美不胜收。此时放烟花的人越来越多,黑夜如同白昼一般,到处是姹紫嫣红的色彩,到处是耀眼夺目的光点,他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烟花图。
后来我们决定去散步,弟弟连蹦带跳的跑在了前面,妹妹也跟了上去,我,哥哥,姐姐,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说说笑笑,伙伴们的欢笑声响彻整个天空。在灯光下看出伙伴们的笑脸比吃了蜜还要甜。渐渐地,我们都有些困了,只有弟弟还兴致勃勃,连蹦带跳。我们只好回家睡觉,渐渐地,月亮公公也闭上了眼睛……
我盼望着下一个寒假生活的到来。
说起我的寒假生活嘛,一不香,二不辣。是什么滋味呢?
今年的寒假,我们去了农村,在那里,我们展开了一次“鸡鸡表演活动”。我们要在鸡中选出两只受苦受难者。
我和妹妹选好了鸡后,就开始排练了。我和妹妹把鸡牵住。
第一个节目:飞!我和妹妹抱着鸡往空中扔去。“扑啦”,两只鸡摔了个“狗啃屎”。“不行,不行!”妹妹说。第二个回合,“扑通!”两只鸡又摔了个倒栽葱。“不行,不行!”妹妹又说。就这样鸡经过了多次“风雨兼程”终于完工,不过完工的是1/3。
第二个节目:尾巴“昂”起来!我和妹妹各自抱着鸡。这个节目是让大家看鸡的尾巴。我们一会儿把鸡放下,一会儿把鸡倒着。这样尾巴上的毛就一“昂”一“昂”的了。突然,只听见“扑”的一声。“我的妈呀,鸡屎拉到我的鞋子上啦!”大家哄堂大笑。我赶紧跑到水龙头边上。左边洗一洗,右边擦一擦。没办法,我这个神气十足的训鸡人,现在也得到了鸡的报复。
第三个节目到了,第三个节目:“在竹竿上唱歌”。我们把鸡放在一个很细的竹竿上,然后高高举起。我发现,每打一下鸡的尖嘴,鸡就会把嘴张开,于是我就唱起了“字母歌”。每唱一个字母,就打一下鸡的嘴,可是我发现打久了,鸡就会张两下嘴,这怎么办呢?我正想着呢,突然妹妹大喊一声:“姐姐,鸡跑了!”只见两只鸡“扑”地一下子跳进了田里。我和妹妹气得直跳,最后一个节目了,两只鸡就跑了!哼!
唉!大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