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整理10篇)

栏目: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

在我心中一本好书的标准:一是读完后意犹未尽,令人遐想;二是给予人积极正面的思想启迪。而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这样一本书。

读完一本书,往往有很多想说的话,该从何说起呢?为了有一个思路,就从刚翻开书的那一刻说起吧!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一位九十岁的老者,以讲故事的口吻拉开了本书的序幕。原来,这位老人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鄂温克族。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个民族的风俗人情也许能够给我们当下的生活带来某些思考。

初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给我的感受是:与《百年孤独》有点相像,当时感受到的相像只在表层:一是书中人物的名字不易记住,且很难理清人物关系;二是和《百年孤独》一样充满了离奇荒诞的情节,有时无法用正常思维理解,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当我读完整本书后发现,这两本书对于孤独都做过注解,这里我引用《百年孤独》中的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我们常常期望别人理解自己,殊不知,别人的出现只是辅助自己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逝在我们看来是顶重要的事,可在鄂温克族这里,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敬畏生命,在我看来,他们尊重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只是他们看透了生命终将逝去这一规律,因而无惧它。书中这样描述死亡:“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书中对苍老的描写,读完让人在一瞬间不那么惧怕衰老了。或许本书传达的另一个思想就是:人应该平静地对待生命中突如其来的意外、分离、得失……

眼前的苟且与诸多不如意常常令我们痛苦不堪,而迟子建老师《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一些文字,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现实的.纷扰,回归大自然的静谧与舒适。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就是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动情刻画:山野间绽放的花儿,徐徐吹拂的晚风,夜空忽明忽暗的繁星,驯鹿脖子上欢快的铃声,人们围着篝火欢快舞动的身影……这里的人与物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好!

一本书不能帮我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却可以在我们面临困难时给予正确的向导,给我们鼓励。

书中人物直率纯真简单的性格我也很喜欢,他们爱憎分明,悲人之悲,乐人之乐,他们的爱恨是那样简单,他们的生活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他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生活的那片地方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读这本书,也让我感叹个体之渺小,在永不停息的时间与奔流不止的江水面前如沧海一粟。这大概就是苏东坡《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要表达的意思。

故事讲完了,生活还在继续,那就让我们都好好热爱生活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2

森林是人类的故乡。人类从森林中走出,开启了文明,与自然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带领读者重返森林,通过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视角,看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最后一个游猎民族——鄂温克族的历史变迁,在阅读这一民族与自然同生存共命运的历史中,感悟人性与自然的交融。

森林有着人与自然共生之美。鄂温克人有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捕猎、熟皮子、晒肉干、做桦皮篓等技艺不一而足。他们还有着与驯鹿族群共同生活的习俗。驯鹿性格温顺又通人性,它们珍惜地吃着蘑菇、青草,舔着盐粒,“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

然而,自然并不总是温柔的,鄂温克人还要对抗大自然未知的风险。瘟疫悄然蔓延至驯鹿族群,人们将其隔离,以此保留“火种”。他们深深地埋葬病逝的驯鹿,以防传染到其他族群。暴风雪来袭,人们带着驯鹿一起寻找新的营地,这一过程中,族群中的成员也离“我”而去。

迟子建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真实自然。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了向狼群报断腿之仇的达西与他训练的猎鹰“奥木列”,坤德和伊芙琳之间的憎恨与冷漠,在喧嚣城市和远离尘世的家乡之间徘徊的伊莲娜等,读者从第一视角,仿佛共同生活于这一族群之中:看着每个人物情感的转变,看着生命的诞生和流逝,在回望历史中,仿佛触碰到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人类的战争和现代文明也影响着这一部落,从左岸到右岸,从森林到山下居住点,既有微观视角下的个人命运发展,也有宏观历史变迁视角下的族群演变。

这是一个温顺的族群,他们会为其他生灵祈祷、提供救助;这是一个果敢的族群,他们直面未知的命运,失去挚爱又迎接新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人物群像的方式,描写鄂温克族近百年的时代史书,让远离自然的“游子”回到故乡,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而我也在阅读中逐渐明白:只有在回望中同情历史,才能予未来以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3

“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从女儿到妻子、母亲、祖母、外祖母,这位九十多岁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用她目睹过的生死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他们以打猎,驯鹿为生,这个汉人眼中的“四不像”,在他们眼中却是神赐给他们的宝物,他们随驯鹿的生存环境而迁徙,营地中从未熄灭的`火种是这个古老民族的信仰。神奇的萨满文化又似乎让我看到了万物有灵,自然平衡的生命无差。他们被神灵之力保护,同自然对话,却同样向死而生,他们逐山水而居,仰望日月星辰,却也难逃被现代文明同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唯有山河湖海见证生命来过,唯有雨雪风霜看老了我。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木,还有一群驯鹿,一群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4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单是这开头,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读书很慢,有时搞不清人物关系还要再翻回来。每天抽点时间与这里的山林对话,享受那片刻的安宁,是件极美的事情。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前些天无意间看到董宇辉的直播,听到他对这本书的介绍,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买了一本。很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那亲切的山川河流,那善良勇敢的鄂温克人,那神秘又悲哀的萨满……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跳舞,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这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住在用松杆和帆布做成的希楞柱里,与山林为伍,与驯鹿为伴。驯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只吃新鲜的苔藓,使得他们要跟着驯鹿不停的搬迁。习惯了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定会觉得这日子无聊又寂寞,可他们过的开心快乐!

最神秘的莫过于他们的萨满。我们或许以为跳神只是一种迷信,可他们的萨满却拥有一股神力,真的可以救人。

尼都萨满穿上他神圣的衣服,跳上一阵就可以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可以让日本人腿上的伤痕消失,妮浩萨满可以让将死的孩子恢复生机……使得书本前的我不得不对这神秘的力量心生敬畏。

治病救人的萨满受人爱戴,却也有自己的悲伤。萨满每救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日本人腿上的伤口好了,他的'战马却倒下了,将死的少年活了,妮浩萨满的孩子却死了。只因万物皆生而平等,一个人重新获得了健康,就有一个人替他受过。尽管如此,妮浩萨满依然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啊!

在这里生存的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妮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安道尔被瓦霞欺骗,怕她再去骗别人,坚决不同意解除婚约;达西看到歪嘴女孩结婚当天死了老公,觉得可怜执意娶她;杰夫林娜为了不让老公为难,从山坡上摔下来流产了那个婆婆不想要的孩子;拉吉米听到马厩里有婴儿的哭声,毅然抱回了家里……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温暖。喜欢这样的日子,大家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安静祥和,健康快乐。

人的出生大抵相同,人的死亡各有不同。这本书时间跨度很长,像《百年孤独》一样叙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落,不可避免的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列娜在搬迁途中趴在驯鹿上睡着了,掉在雪地中冻死了,达西和老鹰与狼搏斗战死了,林克在换取驯鹿途中遭遇暴风雨被雷击中,瓦罗加为救自己的同伴被熊打死……这一个个生命的意外逝去仿佛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许是他们的后代不愿再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生活在丛林里,就不会有这些意外的发生,那些自己爱的人就不会在本不该逝去的年龄凋零。

如今,额尔古纳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安静而又神秘,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已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年轻人因为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离开了这里,如今的鄂温克人不足三百人。一个民族就这样悄然离去,仅剩的几百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又多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也能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看看日月星辰,聆听泉水叮咚,听听是否还有那串串鹿铃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5

我认为,之于读者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本让自己“欲罢不能”、可于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精神“多巴胺”的优秀作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

本书以一位自称为风与雪的老熟人、最后一届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用富有神奇宗教色彩、浪漫温情的”万物有灵论“,分上中下和尾声,即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部分娓娓道出鄂温克部族的百年沧桑和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传奇故事,作者用根植于生命骨血的敬畏”自然“属性,用通透灵动的精妙语言描绘出了一代代有血有肉、饱满纯粹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部落人物,以及整个部族一次次与命运殊死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最终没落的无奈现实。

鄂温克,一个出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百年部族,一个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以驯鹿为图腾、以萨满为信仰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一群逐驯鹿而搬迁,生存于严酷大自然、住在乌力楞中希楞柱里的原始部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受自然灾害、物资贫乏、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受时代变革的侵犯,像日寇铁蹄、文革风云、森林破坏等现代文明的挤压下,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团结抗争精神。

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感觉方面总是苍白,因为喜欢,我不停把书转借亲朋好友;也因为喜欢,我总是舍不得快速看完,以至于接连看了两遍;同样因为喜欢,满腔的激荡难以言表,总是由她而联想到《狼图腾》和《穆斯林的葬礼》。

如果说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那驯鹿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图腾,她们以驯鹿逐食而迁徙,以白色驯鹿为驮载玛鲁神的“玛鲁王”,驯鹿如同她们的孩子一样珍贵。

如果说穆斯林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那么萨满就是鄂温克族的神性信仰。《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同样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同样是实力女选手,同样有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悲情爱情故事。

记得当时喜马拉雅听《穆斯林的葬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心痛不已,对于穆斯林的信仰束缚使主人公们痛苦、纠结和无奈,只是更侧重于爱情故事是本书的魔力之一。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母亲与父亲和伯父的爱情故事只是本书之河的一个分支。最吸引人还是萨满文化的神秘和神奇,读完全书你会有一种向往的魔力让你不断想了解更多,“万物有灵论”使得鄂温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平等又和谐,人与人、驯鹿与人、树与万物、风雨雷电都有各自的神,所以才会有一命换一命的萨满文化。

其实仔细回味本书,各种不容易和苦难很容易让人崩溃,犹如我们读了《活着》,读了《平凡的世界》,总是会产生万般的不忍,万般的愤懑,强烈感受到“为什么人活得这么难、这么苦”。然而这本书通体读起来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的怨对和苦痛,最多的是崇敬和温暖,不由感叹鄂温克人为什么可以对自然万物如何敬仰,对生命苦难全情接纳,把这一切都归为天神、雷神、树神等各万物之神和萨满的召唤。

“接纳”是现如今灵性课程和自然法则的推崇生活方式,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炼来使人取消相较心,有接纳的力量来适应生活。

然而书中鄂温克人却天生有接纳之力,像主人公的儿子安道尔、孙子安草儿和“隐秘”孙子西班,他们天生愚笨、痴憨和善良,主人公并不以为负担,而是称他们是驯鹿之子,是大森林的儿子。

安道儿:“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她爱撒谎,我把她放走,她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放走它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它吃人。”

安草儿: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

西班:爱啃树皮,只讲鄂温克语,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6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并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玻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慈悲,尽管得到别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类的脍子手。

我认为,一个正真无私奉献的人,是将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对待。除非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否则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否则,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是个英雄,但实际你已深深影响了某些人美满的一生,那你的无私奉又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为别人牺牲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未经别人同意就牺牲别人的任何东西,尽管那是你的至亲。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7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以回忆录的方式,呈现了以“我”(最后酋长的女人)为时间轴上溯到父母(林克和达玛拉)等父辈和祖辈的岁月静好,和“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弟弟(鲁尼)和同伴等的生离死别,下到自己的子女(维克特、安道尔、达吉亚娜)孙子孙女(九月、安草儿、伊莲娜)等后辈在时代的潮流中各自的分散。

书中以平缓的笔调述说了鄂温克人对生与死、爱与恨、快乐与悲伤、聪明和愚昧等的见解。相对于余华的《活着》和萧红的《生死场》,作者的定位较为含糊。作者隐藏在叙述者的后边,用较为华丽的语言呈现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美”,对鄂温克人的“悲”似乎集中于现代文明的“胁迫”下的伤春悲秋,忽略了鄂温克人在自然环境(严寒、猛兽、瘟疫等)的“压迫”下平淡看待生存死亡更是一种“悲”。文后的跋似乎也强调了这一点,似乎鄂温克人就应该保持渔猎、萨满和驯鹿,以满足所谓的“传统情怀”,不应该被请出山林,不应该被现代化,从而在内心保持一种文化高地对文化低地的“怜悯”。

额尔古纳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汇入黑龙江,现代版的地图是以北为参照,作为中俄两国的天然分界线。但是古代地图多为上南下北,作者真的想追寻传统的话,建议改为“额尔古纳河以东”会好一些。

文中描写了太多的死亡,有夭折的.孩子,被装在布袋里,放在向阳的坡上,照着阳光,贴近土地和花朵;还有成年人的逝去,有因尊严而自杀的人,也有因为情感而绝望的人,更有为救人而舍命的人,还用被野兽伤害、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

如维克特在列斯元科山因鹿哨而误杀自己“愚钝”的弟弟安道尔,最终难过自己心里的那一关,酗酒身亡。用书中人物伊万那句话:“他们逃走了。你们不要去找,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生命就是这样,对于死,鄂温克人似乎早已在自然的驯服下变得“习以为常”。鄂温克族人他们在丛林中生活,生于丛林,死后风葬,又还归于丛林。

婚礼与葬礼

鄂温克人对于成年人的死亡采取风葬,即找出四棵相对平行的松树,把人放在上边,以此安葬。但对于夭折的孩子,通常用白布袋装起来,安葬在向阳坡。

婚礼通常需要萨满主持,同时两个人的父母同意。相对较为自由,一般以驯鹿为嫁妆。

书中唯一一个婚礼和葬礼合二为一的人是金得(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自杀)。作者把一些人的逝去通常安排在婚礼上,比如达玛拉的死亡是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人的离开没有痛苦,在一片热闹中悄然离去。

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

鄂温克族人日常以驯鹿为骑,以桦树为器,以枯木为火,以山野为食,信奉玛鲁神,医病救人依靠萨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力量悄然介入,正如书中所说:“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伊莲娜从丛林到现代社会再到丛林的矛盾心理就是证明。

正是因为:“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才有画家伊莲娜最终在无法调节心理状态下,走向以我的毁灭(回归自然)。

自然与科学

文中自述者说:“我的一生能健康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萨满对鄂温克族人来说是治愈一切的。尼都萨满让日本人吉田伤口愈合,战马死亡。妮浩萨满每救一个人,自己的孩子就会死亡一个,即使这样她也义无反顾。面对科学,部落族人一开始是排斥的,从一开始去漂流乡定居,再到去布苏定居。然而,一些人也选择相信了科学。但作者对于想得到孩子的那对夫妇(达西和杰芙琳娜)去医院检查治疗持一种怀疑态度。

善与恶

书中人物都是善良的,即使是一开始有瑕疵后边也都会改邪归正(如马粪包、偷盗者、伊芙琳)。

面对母亲(伊芙琳)强行安排的婚礼,金得竭力反对(最后婚礼当天晚上自杀),小达西却坚持去娶了这个歪嘴的寡妇。另外还有安道尔娶了瓦霞(说谎霸道),当想为他们解除婚约时,他一口否决了。安道尔说:“瓦霞高兴了要挠人,她还爱撒谎,我把她放走了,她又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她吃人!”

书中虽无完人,但是人人都闪耀着“圣母玛利亚”的光辉。既然是鄂温克人面对自然的丛林法则,也就有族人自己的残酷现实,显然作者没有着墨。甚至连日本侵略者都是相对温和善良,但是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作者倒是颇有微词,接近揶揄,伤痕文学的遗风。

尾声(总结)

所有的恩恩怨怨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随风而逝,西班想为鄂温克族人创造文字,想记录下那如林间清风轻拂般的历史。萨满从尼都到妮浩再到后来的部族分散,个人的群体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丛林和缓缓的河水中。

这些是是非非有对自由的追求但无奈束缚于时代和自然,事件极尽浪漫主义色彩,生活又单调危险。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和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都是一部家族自述史,书中记述的鄂温克族在自然和现代化的浪潮中的坚守,展现了民族生存的磨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文中记述文化较单一,前半部分对游猎、日常劳动等的描写相对生动,后半部分主要集中于事件;人物描写也较为单一,在阅读中无法看清楚和区分人物的“脸”,但环境描写相对丰富,值得学习。

有些把本书与《百年孤独》并列,显然不敢苟同。当然,读者角度不一样,体悟也不一。以上言论也仅是一家之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8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罢“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第一句话,我的心灵就被这厚重而安详的语言吸引住了,我不由自主地走进那“雨雪交加的山头上”,一眼就看到了夜幕里正围着篝火跳舞的一群人。

他们住在北方辽阔的山野中,白天游猎,夜晚跳舞,睡在特色的帐篷“希楞柱”里,一抬头就可以通过顶部的孔看到闪耀的星星。他们是鄂温克族人最神秘的分支,是土地的孩子。但如此简单欢快的部落,也总是遭到各种灾难:瘟疫、野兽、暴雨。特殊时期的多灾多难压迫着这些朴素的人民,看着身边亲友逐渐离世,他们该如何有信心生活下去?

“以一颗朴实的心熬过冬天。”这是他们简单而朴素的生活哲理。酋长和人民团结一心,几十人的小部落,一直奔波在他们的母亲河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季节变化,世事变迁。无论是女酋长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寻找驯鹿的路上失温冻死,还是第二任丈夫瓦罗加,为了保护族人葬身熊腹,他们从出生到离去,都一直热爱着脚下的土地。正如他们的前辈,曝霜露、斩荆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群最朴实的人,在最热爱的土地上安静地生老病死,朴实而安详。

书里说: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这或许是迟子建老师的初心。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书中的小部落踏踏实实地走着地上的路,经历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式的普通生活,熬过生活的一个个难关。而另一边,作为读者的我,也和小部落一起,走在飘浮在天上的精神之路,与云霞为伍,感受心灵的起起伏伏,感受共鸣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世事浮沉后的处事不惊。

随着伐木声取代了鸟鸣,工业化找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部落。小部落经历了几年的雨雪,有了安稳的日子,便再也不想继续奔波。

很多人都走了,走向那看起来恢宏的城市。但女酋长没有。她留下来了,坐在希楞柱里,最后一次看着天上的星星,抚摸着最亲昵的驯鹿。

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风与雪的老熟人,告诉了人们一条信念:淡然。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但终会回归风平浪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9

嗨,你好,我是小米,很高兴通过文字与你相遇~

这是一篇完全由书中情绪引导所写的读后感受,难得让人一气写就,全然因为这本书,让人读后难掩情思。

合上《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一口气读完的酣畅淋漓,更多是一种悲凉,仿佛亲眼看着一个民族消亡,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传统氏族部落文明湮灭,一点一点走向尽头。

作者描绘了生活在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深处,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最后一支狩猎部落(驯鹿部落)鄂温克族的故事。他们狩猎为生,和放养的驯鹿为伴,独特构造的房屋希楞柱让他们方便迁徙,储藏物品的“靠老保”是他们迁徙的保障,神奇的.萨满为他们治病救人,传统的丧葬、婚礼、生育文化延续着独属部落的文明。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暮年的老人,回首生命中过往的人事,始终围绕着活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这是全部的“我”所认知的世界。年少时的好奇朝气,为人妻时的坚韧柔情,为人母后的坚强沉静,“我”和乌力愣一起成长,当我行至暮年时,我的乌力愣也在文明的发展中消散,“我”能做些什么呢?只留回忆和讲述罢了。

生命中依次出现过的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父母、亲人、爱人、朋友、儿女、孙辈,在原始的传统生活中,渐行渐远,部落一点点没落,人生在不断失去旧人和迎接新生命中成长,岁月的长河里重复着死亡与新生,接替中奔流向前,流淌在那片遥远的、神秘的原野……

当读完这个故事,合上书后反复咀嚼体味,这本书带给我的个中滋味,我该如何形容表达,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个词最为贴切:苍凉悲壮、沉郁悲凉。

一种平静处起波澜,于静寂中直击人心的美与悲。

董宇辉形容这本书带给他一种平静的美,他曾这样介绍《额尔古纳河右岸》——

“驯鹿逐苔藓而栖,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也在森林中分离;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我们就如自然的精灵一样。你看到水鸟从湖面上飞起,你牵爱人的手,在山巅看漫山红叶;架起了篝火,月光下,萨满起舞,人们饮酒纵歌,直至天亮。”多么美好的图画,多么让人动容,又是多么让人向往。

美好的画面,如今读来却觉悲凉。鄂温克族的故事该怎样继续上演?森林植被的破坏,驯鹿可食的苔藓越来越少,老一辈人对新定居点的不适应,游猎民族的明天会走向哪里?《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多美,读后的感受就有多么悲。

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的离世,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民族,迟子建以此为原型写下这本动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该庆幸,有更多人看到,还有人、还有文字能记录描绘属于这个民族的美,让更多人看见。

最近,用这篇读后感做了一次读书分享,其实当自己读出来后发现了许多遣词造句问题,但仍然想以最初写成的文字推送出来,只因这是完全随所思所想流露而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10

自从去年从董宇辉老师的直播间买回这本书,一年了,我才徐徐翻开,这一翻,我竟沉入其中,久久不能离开,泪水不自觉溢满了双眼,它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惊叹和感动,我无法用自己匮乏的语言去形容,去描述。整部小说分成四个时段,清晨,正午,黄昏,尾声。以一个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阐述了这个游牧家族百年来的兴衰故事。故事充满了情节,文笔优美细腻到我每一句都想记下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看老了它们”。开篇第一句话我就感受到了沧桑,是一种醇厚的沉稳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强烈的画面感。我相信在这之后她说讲述的故事一定让人内心充满力量和感动。事实告诉我,在我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感染力很强,在她的笔下山林,驯鹿,河流,石头仿佛都有了灵性,但却没有丝毫刻意的修辞。每一句话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且舒服。能沟通过“我”明澈的双眼和纯净的.心灵去和自然对话,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对大自然有些满满的敬畏。

这个鄂温克氏族深爱着那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林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是神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我”漫长的一生中,迎来了许多人,也送走了许多人。许多人来时欢欢喜喜,走时悄无声息,甚至于那样突然,突然到我们没有预感也来不及道别。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不曾见过的驯鹿和堪那翰,我知道了鄂温克人生活的希楞柱,以及不被人所知的萨满……我感叹生命的无奈,人情的温暖与薄凉,惋惜生命的脆弱,痛惜命运的不公……一个家族四代人,近百年的故事在我合上书的一刻“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读书心得(整理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