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三国时期军事家
周瑜
175~210 三国时期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出身士族。少年时与迁居舒县的孙策相好。汉献帝兴平二年(195),随叔父丹阳太守周尚。时为袁术部将的孙策,欲独立发展,率军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周瑜领兵接应,从此为孙氏出谋划策,统军征战。 同年,与孙策迅速渡过横江津、当利口,进入江东, 夺取牛渚(今当涂西北)、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又克湖孰(今江宁湖熟镇)、江乘(今南京东),击败据曲阿(今丹阳)的扬州刺史刘繇,威震江东。为稳定后方,奉命还镇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州),并向前方筹送兵员、军粮,为夺取江东建立卓著功勋(见孙策攻取江东)。不久, 周尚免官, 周瑜随其还寿春(今寿县)。袁术欲以周瑜为将,周瑜深感袁术难于成事,自请出任居巢长,以便相机归孙策。曹操遣蒋幹往说,欲诱去北方,也遭拒绝。 建安三年(198)还江东,任建威中郎将,屯牛渚,准备西进。时年24岁,吴中皆呼“周郎”。次年升中护军,随孙策怂恿庐江太守刘勋出兵上缭(今江西永修)后,率兵2万乘虚袭得其皖城(庐江郡治所,今安徽潜山)。继进击刘表部将黄祖于沙羡(今武汉境),歼敌数万。转而取豫章郡(约今江西),助孙策开拓了东吴疆土,留镇巴丘(今江西峡江)。 五年,孙策死,与长史张昭等共辅孙权,并广招鲁肃等军政人才。七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众臣犹豫不决,周瑜力主拒曹,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避免了曹操的控制。十一年,又率兵西进,攻麻、保二屯(今湖北嘉鱼县境),俘万余人,还屯宫亭(今江西鄱阳湖畔)。十三年春,为前部大督,率军再次攻夏口,一举克城,追杀黄祖,打通西入荆州、进窥巴蜀的咽喉。秋,曹操统军轻取荆州后,号称80万大军,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坚决主战,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远道劳师、不习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与刘备联盟抗曹的决心。并与程普奉命为左右督,率精兵3万,联合刘备军,溯江西进,巧用部将黄盖火攻计,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迫其退回北方。随即率军破曹军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境),继攻曹仁岁余,带伤督战,终取江陵,任偏将军兼南郡太守。 十五年,上疏反对割地给刘备,主张羁其于吴地,未被采纳。尔后,周瑜还京(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向孙权献计:乘曹操新败而未敢南进之机,发兵取蜀地,并汉中,西结马超,然后吴军主力据襄阳,伺机北取中原。得孙权赞许。赶回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备战,于途中病发,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周瑜文武兼备,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对三国的鼎立和孙吴政权的巩固影响很大。他指挥若定,善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作战不畏艰险。精音乐。待人宽宏大度。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