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利,被认为是导致1840年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将错误归咎于清朝闭关锁国、妄自尊大。其实马戛尔尼使团来访本身就是不怀好意,是西方殖民者进行对外扩张的一贯套路罢了。
当马戛尔尼看透清朝腐朽虚弱、外强中干的本质之后,不论乾隆皇帝怎么接待英国使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毕竟弱国无外交,谈判要靠武力支撑。
自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殖民者对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都有一个套路,先以传教士、贸易商团、外交使团等和平的面貌出现侦查目标国的情报,当发现对方实力不如自己的时候立马进行武装侵略,西班牙毁灭印加帝国、英国侵略印度地区都是这么干的。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也不是带着和平的诚意访华,而是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清王朝的试探。在英国使团交给乾隆帝的国书上虽然写着“互惠互利”,但是从马戛尔尼提的要求来看基本上都是单方面索取好处。
比如英国要求清朝将珠山附近不设防的小岛交给英国使用,这是割地;英国要求清朝按照欧洲的法律处置英国商人在华事务,这叫治外法权;英国要求清朝废除进出口货物关税,但关税是当时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1612年开始,英国就在印度地区进行殖民活动,不断兼并各王国、土邦,而清朝与廓尔喀、锡金、不丹等国一直有外交联系,再加上清朝中任职的欧洲人,因此乾隆皇帝对于英国在亚洲的扩张是有一定了解的。
当乾隆帝看到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提出的要求后,感觉到了英国对清朝的威胁,对于英国使团的态度也从热烈欢迎,变为立马赶其走人,中英两国在礼仪方面的矛盾更像是乾隆找的一个体面收场的借口。对于英国人可能的战争行为,乾隆也有警惕,要求各沿海口岸做好军事准备;并严令各地官员不能敲诈、勒索英国商人,以免给英国人开战的借口。
实际上当时英国各界对于马戛尔尼使团的谈判失败是有预期的,在马戛尔尼离开英国之前,英国就有各种渲染清朝“磕头礼仪”、清朝皇帝自高自大的漫画、文章出现。
等到马戛尔尼从清朝回到英国,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称清朝虚弱不堪,要击败它并不困难后,英国更是各种渲染自己使团受到的“不平等对待”、清朝在羞辱英国等观点,这属于典型的开战前舆论准备。
只不过英国距离中国确实太远,以当时的航海技术难以大规模出兵中国。等到英国完成对印度殖民,拥有对中国出兵的后勤基地之后,英国已经做好了开战的一切准备。因此英国人才敢明目张胆的向清朝贩卖鸦片,并在清朝行使正当权利大规模硝烟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用战争解决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因为1793年清朝慢待马戛尔尼使团,也不是因为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些都只是英国掩饰侵略行为的借口,本质就是清朝实力不行,英国认为侵略中国能获得比和平交往更大的利益。
1793年清政府拒绝马戛尔尼使团的各种要求并不是大错误,但在认识到英国的威胁性后只是被动防守,而不是主动去了解英国、了解世界就是大错特错,这一错就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