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武将和谋士最多的时期之一,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曹操统一北方,各地的军阀都被逐一消灭。在初期,曹操和刘备都只能算是小人物,他们能够建立各自的政权,都要归结于帐下的能人异士。如曹营的郭嘉、贾诩、许褚、夏侯家族等,刘备帐下诸葛亮、庞统、法正、关羽、赵云等,这些都是他们建立政权的根基。水镜先生的一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足以说明谋士在三国时期的作用。
三国时期能够被称为第一谋士的,笔者认为诸葛亮、周瑜、郭嘉等有资格。其中周瑜是被演义丑化,郭嘉和他都是英年早逝。如果郭嘉不死,三国鼎立的局面可能不会出现,诸葛亮也很难出山。唯有诸葛亮一人活的时间最长,照理说刘备政权的存活时间也会更长,那为何蜀国还是最先灭亡的?
从诸葛亮初出茅庐开始,刘备的“事业”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后来还在汉中称王,这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可为何刘备后来建立的蜀汉政权会开始走了下坡路?因为诸葛亮犯了三个错误,这三点也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一点,诸葛亮选人用人错误
笔者认为,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欠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也不是“神”,他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人认为,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就是诸葛亮的错误,其实并非如此。以当时天下的形势,如果直接杀了曹操,北方肯定会动乱,唯有曹操真正能够稳定北方。同时刘备势力还比较弱小,这也是为了防止孙权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可是在荆州问题上,诸葛亮确实有些欠考虑。
蜀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其实也可以说是关羽丢失荆州开始的,诸葛亮明知关羽太傲,仍派关羽镇守荆州。最后导致荆州丢失、关羽父子战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并间接害死张飞,蜀国再无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选择让关羽镇守荆州也是无奈之举,刘备的存在让他无法反驳。除此之外,在“失街亭”这一点来看,诸葛亮也确实欠考虑。此后,蜀国深陷北伐泥潭。
第二点,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未亲临战场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这次战争让曹魏有些措手不及。诸葛亮的北伐让曹魏的三个郡反叛,这让魏明帝曹叡有些震惊,他不得不亲自到长安督战。蜀汉第一次北伐是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如果第一次失利,后面就会更难打。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而是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为先锋,并且镇守军事重地街亭。
因为马谡的愚蠢,最终丢失了街亭,最终导致北伐进退无据,诸葛亮只能撤兵。夷陵之战后,曹魏政权本以为蜀汉无力北进,于是放松了警惕。这一次北伐让曹魏有些惊慌失措,但因为街亭的丢失而不战自败。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曹魏提高警惕,此后诸葛亮多次北伐毫无战果。
夷陵之战后,蜀国本已经元气大伤,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利让蜀国的局势更加危机。在此战之后,诸葛亮几乎都是亲自带军。毛主席曾总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诸葛亮)必在军。”
第三点,诸葛亮总战略制定的错误
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以说是千古名篇,其中的战略思想确实让人敬佩,诸葛亮出山后也基本按照其内容进行,可也有些出入。对此毛主席曾评价:“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这也直接表明诸葛亮的最初战略思想是存在问题的。
在《隆中对》中有句:“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也是诸葛亮兵分两路的思想,但这一点太具有争议,荆州和益州相隔非常远。分兵两地很明显让刘备集团失去了优势,并且最终的结果是关羽失荆州,并且兵败被杀。
诸葛亮的三个失误,使蜀汉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但这所有的问题也不能全归结于诸葛亮。从地位来看,刘备始终是他的顶头上司,诸葛亮的所有想法不能完全实行。比如将镇守荆州的将领换成别人,怎奈关羽太傲,还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夷陵之战诸葛亮已经劝刘备,但刘备仍不听,最终导致蜀国国力急剧下降,再无统一天下的实力,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也让蜀国损失巨大。
蜀国后期国力衰微,东吴则依据地理优势和政治手段等方式存活更久。诸葛亮不是“神”,他独自担起发展蜀国的重任,再加上蜀国后期的人才凋敝,和几次重大的失误,早已经是回天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