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个读书人,当官晋升的唯一道路,那么一个人考试到了什么程度才能当官。
一句话,想要在清朝当官,要比现在高考难多了,
清朝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是没有考试当官的可能的。
因为努尔哈赤十分憎恨明朝的知识分子,俘虏中凡是知识分子的,有功名在身的,一经查出,尽量处死。
直到清朝顺治之后,才有正式的科举制度,可以通过科举来当官。
下面看看清朝科举有哪些等级。
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童试,第二是正试。
童试十分的难,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考不过。
童试一共分为三场,分别是县试和府试,最后是院试,院试考完之后,一般只录取四十个人左右,这四十个人才被称为是秀才。
所以在古代,秀才十分的受尊敬,也是十分难考的原因。
秀才之后才能参加正试。
正试
也分为三场,第一场是乡试,考中之后被称为是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但一般是比较低级别的官。
乡试之后是会试,这是十分重要的一场,考中之后就是进士了,基本上都能做官。
第三场试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自当主考官,考完后皇帝当场选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所以在古代想当官,必须靠上举人才可以,在古代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分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