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包括君主在内有权有地位的男子拥有妻妾特别多。因此,绝大多数都会生出一个班以上编制的儿子,极个别的甚至能生出一个加强排来。儿子太多也是麻烦,因为继承人只能有一个,为了避免出现争夺遗产的内斗,古人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第一个儿子(正妻无子的话换庶长子)为约定俗成的法定继承人。
这种制度虽然太过于迂腐顽固,且存在很多弊端,但他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政权的平稳交接,减少内乱出现的概率,中国两千多年基本都在严格遵守这个规则。而把继承权转给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的做法,叫做废长立幼。
纵观历史,君主废长立幼的做法经常会引发宗室之间的内斗,流血牺牲是小事,闹大了国家都会跟着遭殃。所以,自古以来,有“废长立幼,取祸之道”的警示之言。但凡事都会有例外,历史上也有很多君主不仅废长立幼没有招来祸乱,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废长立幼获得成功呢?
成功的标志是:没有引发内乱、后代未留下隐患、所立的继承人是合格的。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绝情果断。
废长立幼无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长子一方吃亏,幼子一方得利,而内斗的隐患就在于两方势同水火。因此,君主一旦废长立幼,就不能存有妇人之仁,必须果断将长子那方势力削弱殆尽,追求稳妥的话更是要做到绝情,将长子处死,釜底抽薪。
最为典型的对比案例就是赵武灵王和汉景帝。
赵武灵王因为思念死去的爱人吴娃,废了长子赵章,立了吴娃的儿子赵何。而且做的特别出格,别的君主废长立幼都是废了长子的太子位,立幼子为新太子,他可倒好,废了长子的太子位,直接一步到位立幼子做国君,他自称主父退居二线。本来都在掌握之中,问题是赵武灵王在带着两个儿子去沙丘宫巡视的时候,看到跪在自己跟小儿子下面,唯唯诺诺的长子赵章时心疼了,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长子没犯啥错就这么把他废了。于是,想到了一个补偿办法,把赵国分为南北两块,南面归小儿子赵何,北面归长子赵章,自己管理两个王。这算是埋下了祸根,已经做了国君的小儿子和重臣们不同意,便想要先下手为强除掉赵章,结果将赵章逼急了,起兵造反失败,无奈逃到了赵武灵王的寝宫里,最终的结果是在赵何的授意下,赵章被杀,赵武灵王被兵围三月活活饿死。
反观汉景帝,仅仅因为长子刘荣的母亲栗姬爱吃醋,不够大度就把刘荣的太子位废黜。刘荣后来因为修建宫殿的事触犯了法律,被当时著名的酷吏郅都抓了。结果刘荣求见汉景帝被拒,写书信又受阻,走投无路之下居然自杀了。
从事情的过程结果上来看,史学界普遍认为,刘荣是被汉景帝故意逼死的。汉景帝是历史上公认的仁君,但为了给幼子刘彻顺利即位扫清障碍,他逼死了亲生儿子刘荣,后来又逼死了战功赫赫的名将周亚夫。汉景帝的做法虽然绝情,但却保证了其死后政权的顺利交接,而刘彻即位后也没让汉景帝失望,其治国成就辉煌,堪称千古一帝,即汉武帝。
第二,理由充分。
历史上绝大多数君主废长立幼都是因为宠爱幼子的母亲,但这个理由肯定不充分,总不能公开对朝野上下说,自己因为太喜欢某某妃子,所以立她的儿子做太子吧。但是国人总能想到变通的方法,那就是所谓的 “立贤不立长”。不过这种办法自欺欺人的表现太过明显,因为幼子究竟贤不贤往往是君主本人说了算。要想理由足够充分,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要么幼子确实足够贤,要么长子足够混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废长子李承乾,立第九子李治。
李承乾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长子,年仅八岁就被立为太子。唐太宗对他寄予厚望,极为重视这个儿子的教育,年少时的李承乾表现得挺像一个优秀储君。
但随着母亲长孙皇后的去世、李承乾因病瘸了一条腿、唐太宗过度宠爱其弟李泰,唐太宗太过于望子成龙的教育方式失当等等因素的综合下,李承乾变得越来越混蛋,养男宠、刺杀老师……最后更是举兵造反。
唐太宗最终不得不把他给废了,原本按顺序应该立嫡次子李泰为太子,但唐太宗最终却立了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原因是李泰的性格不够温和,唐太宗怕他即位以后会出现兄弟、父子相残的悲剧。为保全几个儿子,唐太宗便立了性格宅心仁厚的李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也没让唐太宗失望,即位以后善待兄弟姐妹,而且治国有方,缔造了“永徽之治”,至于晚年政权交接不当,引发了武则天篡位就是后话了。唐太宗这次废长立幼理由足够充分——李承乾确实混蛋,李治也确实算得上贤,因而实施的比较成功。
第三,运气好。
如果君主的运气好,摊上一群懂事大度的老婆孩子,家庭和睦幸福,不会因为继承权的问题而伤感情的话,废长立幼就十分自然了。不过,这种情况实在是凤毛麟角,翻遍史书,恐怕只有汉光武帝刘秀废长子刘疆,立四子刘庄的废长立幼符合这个条件。
汉光武帝的这次废长立幼,实在是没什么波澜,除了刘疆的母亲郭圣通皇后被废以后有所不满以外,几乎全是一片祥和。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是长子刘疆有自知之明,别的太子被废都是被动的,他却主动谦让辞去太子之位,甚至在多次被外人鼓动谋反时完全不为所动,主动交代。而且,刘庄的母亲阴丽华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和儿子刘庄十分宽松大度,掌权以后对待郭圣通、刘疆母子好的不能再好。最终的结果是除了极个别人的小动作之外,这次废长立幼的五个当事人关系一直都比较和睦融洽,只能说刘秀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第四,君主的权力够大。
废长立幼基本都会招来宗室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有时候甚至是集体反对。如果君主的权力不够大,很容易受到他人左右,最后也就搞不成了。
可以对比看一下明朝万历帝和清朝康熙帝,万历迟迟不肯立太子,原因就在于他想立幼子朱常洵,而大臣们集体反对,要求立长子朱常洛。这个事双方前后吵了十五年,最后以万历妥协,立长子朱常洛而告终。再看看康熙,在对待嫡长子胤礽的问题上可谓是反复无常,两次立为太子,又两次废掉太子,而且一直不明确其他人选,结果导致“九子夺嫡”的出现。直到康熙去世之际才指定皇四子胤禛为接班人,然而雍正帝即位的合法性至今存疑。不过,奇怪的是,朝野上下几乎很少出现反对的声音。
万历与康熙面对同样的事情,遭遇天壤之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同为皇帝,所能掌握的权力大小不同。明朝中后期,文官势力很大,已经开始制约皇权。以万历为代表的明朝皇帝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尤其是在废长立幼这样的大事上,更是束手束脚。而清朝从康熙清除鳌拜开始,皇权不断加强,最终达到了君主专制的顶峰,康熙在执政的后期甚至得不到一丁点的制约,所以他想搞几次废长立幼都不会受到什么大的阻力。
从成功的案例上可以看出,古代废长立幼绝对是个技术活,而且失败的概率太大,导致很多君主望而却步。但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嫡长子继承制还是废长立幼,都存在极大弊端,这是封建专制时代“家天下”的必然结果,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