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洛阳是怎么没落的?为何繁华一朝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洛阳被称为千年古都,历史上洛阳是十分繁华且重要的一座城市,单单是武则天定都洛阳,就使得洛阳急速发展,那么为何曾经十分繁华的洛阳,到了北宋就没落了呢?
我们都知道,隋炀帝劳民伤财,斥巨资下令开凿了大运河,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它的用处到底有多大。其实,运河自春秋时期就多有开凿,但那时的运河都比较小型,只是用于军事。如吴王夫差为伐齐国,命人开凿邗沟运送军队至齐,又如魏惠王开凿鸿沟,也是为了军事战略。随着历史的发展,运河的功能也在发生转变,水上运输由一开始的运送军队发展到运送战略物资,再到后来拓展为运送各种物资,而运河也由一开始的短途直流发展为四通八达的运河体系。隋炀帝即位后,在前人开凿的运河基础上,以洛阳作为中心,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这项浩大的工程让隋炀帝的暴君形象彻底坐实,同时加剧了隋朝的灭亡。但不可否认,运河对沿途各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的城市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衰。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城市的兴衰来看看大运河在古代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
洛阳——没落的十三朝古都四千年历史,十三个王朝,一百零五位帝王。这份属于洛阳的成绩单,让洛阳拥有非凡的地位。此言之意,华夏文明的源头正是出自洛水,而洛阳位于洛水之北,由此得名。但就是这样一座古都,却在五代之后悄然没落,再无王朝定都于此。这让人在唏嘘的同时不禁感到疑惑,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其实洛阳的遭遇,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兴也洛水,衰也洛水。”凭借洛水的优势,洛阳很早便开始发展水运贸易。
公元605年,隋炀帝将洛阳作为东都,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条河道,洛阳的水运贸易往来开始频繁。公元691年,武则天迁都洛阳,赐洛阳“神都”封号。两年后下令于洛阳开建新潭,以为各州府停泊船只之用。一时间,洛阳漕运千里不绝。公元749年,洛阳的粮食储备量几乎占到了全国的一半,近58万石。这些粮食都是通过船只走水路运至洛阳。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大乱斗的五代十国,洛阳作为政权割据的中心,自然是战火不断。而这几十年间,由于无人管理,河道淤积,导致漕运不兴,水运事业一度搁浅。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权。洛阳作为古都名城,赵匡胤自然有定都洛阳的想法。但此时的洛阳城,因饱受战乱,早已没有了唐朝的辉煌。更重要的是,隋唐大运河河道淤塞严重,难以疏通,船只早已不能把各地的物资运至洛阳。无奈之下,赵匡胤只得把汴梁作为首都,把洛阳定为附都。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汴河开始成为朝廷运输物资的生命线,以汴河为中心的新的漕运系统逐渐形成。同时洛阳水运地位也逐渐下降,经济也因此日渐衰落。元朝灭宋以后,将都城定北京,紧接着开始对隋唐大运河进行改道,河道南北取直,不再通过洛阳,而是直达北京,南北运河距离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其实从汉朝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开始渐渐南移。但是直到隋末唐初,北方还是占优势。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和南方的人口当时差不多是三比二。但这个比例还在变化。安史之乱前夕,这个比例已到达了一个关键点:一比一。安史之乱的爆发骤然打破了平衡,南方在经济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北方则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到了宋朝盛时,北方与南方的人口比例已经翻转为二比三。
这背后当然有各种深层原因:战乱、河渠失修、水土流失等等。不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是气候的改变。传统历史学家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二十世纪的科学家研究了中国的气候变化,他们发现唐朝的气候要比今天高些,而且要湿润得多。但到了唐末宋初,中国气候开始变冷,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开始南移,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清朝初期。北方的衰落,西北的凋敝、游牧民族的再度兴起,这些现象背后都受这个力量的支配。这个力量也许比成吉思汗和朱元璋更加强大,更加无可抵御。
在这个大背景下,洛阳衰落了,到唐末残破已极,最糟糕的时候整个城市人口不满百户,恍若鬼城。而在争夺运河的过程中,汴州脱颖而出。它控制着汴河到黄河的入口,是运河的一个关键点。控制它就可以截留漕运的财富。最终,军阀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灭亡了唐朝,建立了后梁。
洛阳就这样被放弃。赵匡胤曾有过一度的犹豫,考虑将首都移到洛阳,并最终转移到长安。但这个方案最终没有实行。从长远看也无法实行。没有人能对抗缓慢的大趋势。日渐寒冷的气候、凋敝的西北、东北方敌人的崛起,以及黄河水文的恶化,使得帝国再也不可能通过大运河供养一个庞大的西北都城。洛阳和长安也再没能成为任何王朝的首都。
随着运河航线的东移,洛阳的枢纽地位越来越低。当某一城市丧失政治资源时,当其又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资源时,就会逐渐丧失一切。北宋之后,洛阳逐渐退出了的历史主场。到了北宋末年,洛阳又遭南下的金兵“洗礼”,之后彻底衰败,只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