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有着这样一个形象:他衣衫褴褛、不修边幅,浑身只穿着一件破袈裟,头上戴一顶造型滑稽的帽子,手中则摇着一把残缺的蒲扇。在民间的传说中,他是降龙罗汉转世,在凡间惩恶扬善、普渡众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济公和尚。
身为和尚,他却不避酒肉,常常一副疯癫的模样,但每当贫苦的人们遇到困难,他便会伸出援手。这一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引来了说书人和影视工作者的青睐,于是济公的故事不断被改编、创造。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实际上,济公不但存在历史上,还大有来头。济公一词是后人爱戴他所以使用的尊称,他本来的俗世名字叫做李修缘,出家后法号道济。他是中国佛教禅宗门下临济宗的杨岐派第六代,同时也是从佛教西来算起的第五十代,民间有的人称之为第五十祖。
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济公出生在天台山永宁村,今天的浙江省台州市仍然保留着这一地名,并修建有济公故居。上文已经说到,济公原本姓李,而他的家族在宋朝名臣辈出,称得上是名门望族。此外,李家世代信佛,也早早埋下了济公与佛门的善缘。
济公所在的李家成为宋代名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先祖李崇矩。后唐同光二年(924),李崇矩出生于潞州上党,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长治,身处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他曾经先后在后汉、后周两朝做官。北宋建立后,他又跟随宋太祖赵匡胤讨伐后周的残余势力,征讨北汉。
北宋初年,李崇矩便凭借过人的能力和显赫的军功历任右监门卫大将军、三司使、宣徽北院使、枢密使、检校太傅、镇国军节度等要职。端拱元年(988),李崇矩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他死后被追赠为太尉,并得到皇帝赐予的谥号元靖。
后来,李崇矩的儿子李继昌也是自小便得到皇帝的垂青,等到李继昌年长一些后,太祖皇帝便提出要让他当驸马,不过被李继昌推辞了。后来,李继昌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员武将,并最终做到了左神武军大将军、权判右金吾街仗。
到了李继昌之子李遵勖这一代,宋真宗将妹妹万寿公主嫁给了他,而李遵勖文武双全,历任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团练使,泽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等职,他治军有方,凡事亲力亲为,很有威严。
李遵勖的儿子李端懿在训练士兵上也有一套,但他更加为史所记的还是参与编撰《宋史本传》、《欧阳文忠公集》等典籍。此后传了数代,到了李茂春,他为官正直,后辞官归隐。李茂春和妻子王氏乐善好施,但年近半百仍没有子嗣,于是便前往国清寺拜佛求子,终于喜获一子。
夫妻二人感恩于佛,便让国清寺住持为孩子取名为修缘。李修缘从小便在附近赤城山的瑞霞洞读书,学习儒家、佛家学问。后来李茂春夫妇不幸去世,无依无靠的李修缘便拜入佛门,在天台宗高僧慧远门下学法,并取法名为道济。
年长一些后,道济开始四处云游,最终来到了杭州灵隐寺。抛开在寺院里念经拜佛,道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游历中度过的,他继承了父亲的乐于助人,常常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尤其是穷苦的社会底层百姓,再加上他通晓医术,便常常治病救人。
久而久之,道济这个其貌不扬,但学问渊深、慈悲为怀的高僧便被四处颂扬。南宋初年,社会草创,许多百姓对未来感到不安,朝廷又有奸臣当道,盘剥黎民,于是人民便寻找英雄,道济就成为了他们的赞颂对象。
有人说,道济出生时,国清寺的罗汉堂中,降龙罗汉的雕像无故掉落,这是道济身为降龙罗汉转世的体现;有的人则将他与南宋初年的奸相秦桧相联系,创造了他戏弄奸臣的精彩故事。这些民间流传的奇闻异事到了小说创作发达的明朝,终于被总结成了《济公传》一书。
历史上的道济当然没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也没有降妖除魔,或是惩治奸臣。历史上的道济留下了不少诗作和短文,他人也将其语录编写成了《镌峰语录》一书。历史上真的存在济公,他也确实在民间做了许多好事,无愧于高僧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