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吃货到底有多可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大家伙儿都知道东北大米好吃,但是你们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东北就产大米了吗?据北宋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唐书·渤海传》记载:早在唐代,东北地区就已经引进了中原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开始产大米了。
由于地理环境优越,当时的东北种植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米——响水大米,据说此米不仅营养丰富,吃后可以快速恢复体力,因为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女子养颜美容还有一定的功效之效,所以深受当地王公贵族喜爱。渤海国和唐朝交好以后,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品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其中的“卢城之稻”指的就是响水大米,据说武则天就很喜欢吃这种大米,响水大米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周,杀营州都督赵文翙。事发后,武周女皇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被击败,其后周军联合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才把营州之乱平定了。营州之乱是平定了,但是响水大米却吃不上了。原来营州之乱后,靺鞨的大祚荣趁机在(今吉林敦化县敖东城)建立政权,自称“震国王”,并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唐军,两国成了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在建国之后便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成为东北的一大新兴势力。为了能重新吃上响水大米,唐朝跟渤海国打了7年仗,未能占到什么便宜。
705年,唐中宗复位后,才重新招抚大祚荣,但因为“会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的713年,渤海国的响水大米才再次出现的唐朝宫廷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