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培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康熙应该是第一等的英主,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一生丰功伟绩无数,灭鳌拜、平三藩、驱逐沙俄、收复台湾、三征葛尔丹、康熙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康熙皇帝的伟大离不开大臣的辅佐,康熙皇帝对待人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康熙皇帝重用的人才有,姚启圣、施琅、明珠、于成龙、李光地、张廷玉等等,最出名的要数周培公了,周培公在康熙皇帝削平三藩的时候,立下一大功,也充分发挥了周培公的聪明才智,这到底怎么回事,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周培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10岁那年,李自成攻下荆门,周培公的母亲殉难而死,这个时候的周培公成了孤儿,在生活上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周培公,便去清军的帐下当了一名小卒,因为在军队里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军队的领导就推荐周培公去内阁做事。周培公的才能真正被发挥出来的时候,就是康熙皇帝削平三藩前后,那时的康熙皇帝也是年轻,吴三桂和朱三太子想联手推翻清朝的统治,他们为了推翻清朝,培养了很多太监,作为他们的卧底,潜伏在康熙身边,当时康熙也不知道身边有那么多眼线。
吴三桂和朱三太子想“反清复明”,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就是想通过,他们培养的心腹太监去刺杀康熙,只要皇帝一死,整个皇宫就会大乱,他们“反清复明”的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这个计划却让周培公给打乱了,原来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正在和周培公夜谈三藩事宜,周培公突然发现即将熄灭的蜡烛,没有灯芯,周培公看到这一个细节,料定今晚值班的太监要造反,果不其然,晚上真有太监来刺杀康熙皇帝。那么周培公是如何通过灯芯,来判断有太监要行刺康熙皇帝呢?
皇宫里面的太监,一般都是负责挑水、搬东西、采购,这些都是普通的太监,而皇帝身边的太监负责的就非常多了,传圣旨、照顾皇帝,给皇帝端茶倒水,像这种蜡烛快烧完了,太监应该马上去换,这个时候的快灭完的蜡烛,没有太监去换,而且蜡烛也没有灯芯,没有灯芯的蜡烛很快就灭了,古代没有电灯,晚上没有蜡烛整个屋里都是黑漆漆一片,这一系列反常的情况都看在周培公的眼里。
还有一点最违反常理,康熙皇帝身边的太监,蜡烛熄灭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出现,你要知道太监擅离职守是要掉脑袋的,这个时候太监不害怕掉脑袋,那就是要谋反,这个时候正处于削平三藩的关键时刻,不得不多个心眼,周培公就安排安保人员做了相应的准备,既保证了康熙皇帝的安全,也保证了整个皇宫的安全。周培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关键时刻救了康熙一命,可见周培公真是高人。
周培公通过蜡烛没有灯芯,就判定太监要造反,可见周培公是一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人家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可见周培公不光有真才实学,而且对身边细微的变化,非常的用心。我们在领导身边的时候,也要非常的用心,领导身边的环境发生变化了以后,我们要及时发现,做出应对的策略。什么事情都应该想到领导前面,这样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周培公是做到了。
周培公作为康熙一朝的官员,一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清史稿》称赞周培公“好奇计”,说明周培公的头脑非常的聪明,周培公能够说服王辅臣,说明他的口才非常不错。图海对周培公的评价更高“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周培公退休以后,过起了半隐半读的生活,不知道大家对周培公通过蜡烛灯芯,来判定太监造反有什么别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