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齐国真的是因为士气不振输的吗?揭秘春秋时期作战方式!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春秋时期,发生在齐国与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不仅是两国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更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战争原理:一鼓作气。但是,细读历史,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战争不断的年代,为何只有曹刿知道一鼓作气的道理,齐国真的是输在士气上吗?
要解开这两个谜团,需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作战方式。春秋时期,齐鲁两国战斗编组基本一致,军队的基本编制是“乘”。一乘包括一辆战车,车上三名甲士,还有所属步兵方阵。这成为当时军队的基本方阵布局。
曹刿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按照后人一般的理解是,齐军在战鼓声中完成了三次冲锋和三次撤退,在数次的冲锋与撤退中,士兵的士气被消耗殆尽,而鲁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照这样的理解,齐军在每次冲锋后,都需要完成180度的集体掉头进行撤退,这很容易导致战斗队形发生混乱。
同时,按照常规推理,鲁军也不可能看着齐军掉头而无动于衷,他们肯定会趁齐军转身撤退时全面出击。这样,齐军将会被彻底打乱,会迅速失败。
另外,古代战车作战时采用的是错穀格斗的方式,只有在双方战车相交错时,战车上的甲士才能互相击刺。如果双方的战车相互交战,那么,齐军必须冲进鲁军的阵地内才能进行。这种状态下,齐军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战斗中退出。因此,要弄清鲁军为何取胜,首先要弄清“齐人三鼓”的真实含义。
据《周礼·大司马》记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各国都会在农闲之际广泛开展军事演习。演习开始时,军队首先列阵,然后主帅击鼓发令。负责击鼓的士兵听到主帅的鼓声后开始击鼓。这是第一次击鼓。各级军官听到鼓声后将旗帜竖起来,士兵们起立,前进,和战车一起向敌方行进。
第一次击鼓时,全部人马在有节奏的鼓声中稳步向前推进。
前进一段时间后,主帅发出停止的信号。这时,军官将旗帜放倒,士兵坐下稍事休整。在观察敌情及时调整后,主帅再次下令击鼓前进。
这是第二次击鼓。全军听到鼓声后继续向敌人行进,但速度比第一次加快了很多。
当全军行进到接近双方弓箭射程时,主帅再次下停止令。这时,军队开始做最后的冲锋准备。
当主帅第三次击鼓时,军队开始冲锋。战车飞驰,士兵跟在后面跑步前进。在急促战鼓的助威下,战士们一面射箭,一面冲向敌人,双方以戈、戟等兵器相互刺杀。
从古书记载的军事演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三鼓”,是在战斗发生前,军队向敌人前进的三个阶段。根据这种作战方式,还原一下长勺之战的场景。
齐鲁两军列队完成后,鲁庄公根据以往的作战惯例,准备下令击鼓前进,但曹刿制止了他。而对手齐军则按照惯例,开始向鲁军开进。
齐军前两次击鼓前进时,鲁国的士兵始终坐在原地不动,注视着齐军的前进。当齐军开始击鼓冲锋,并在快到达鲁军近前时,曹刿才让鲁军击鼓前进,向齐军发起反冲。双方经过激烈的交锋,齐军大败。
曹刿让鲁军等“齐人三鼓”之后再接敌,这使得原本该齐鲁两军各走一半的路程,变成全部由齐军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齐军行进的距离增加了一倍。而鲁军始终停在原地待命休息,他们无形中就保存了实力。
当齐军第三次击鼓,发出最后冲刺时,因为之前已经消耗了大量体能,士兵的体力大大下降,齐军以疲惫之师对待养精蓄锐的鲁军,这就是“彼竭我盈”。
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军的溃败不是士气低落,而是体能下降。曹刿成功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他比别人高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