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谁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原型?晚年成为“大清第一罪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从年龄上看,明珠的儿子,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最像韦小宝,生于公元1655年,比康熙皇帝小半年,二人从小就是玩伴,发小。但是除了年龄,纳兰性德最主要的成就还是文学,既没有参加除鳌拜,更没有参与后来康熙朝的一系列大事。
其次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比康熙皇帝小4岁,生于公元1658年,也是康熙皇帝的童年玩伴,小小年纪就进宫伴驾,按照时间推算,曹寅应该参加了铲除鳌拜一事,但从此以后,就离开内廷,做了外放官员,专门到江南为康熙管理织造,盐运等事务。
至于很多人说的魏东亭,本身就是个虚构的角色,历史上并不存在。
索额图才是最符合韦小宝形象的历史人物,虽然年龄比康熙大一大截,但在剪除鳌拜的时候,索额图和曹寅一样,都是大内侍卫。索额图以侍卫的身份,整日里与康熙皇帝呆在一起,谋划除鳌拜有关事宜,清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之后,索额图成为康熙皇帝最亲近的臣子,并参与了平三藩,三征葛尔丹,收复台湾,并曾作为清朝首席代表,前往苦寒的尼布楚,与沙皇俄国针锋相对,边打边谈,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签订《尼布楚条约》,阻止了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扩展的狼子野心。
索额图是康熙朝臣子中,唯一一个全程参与重大事件,甚至主导重大决策,执行重大决策的人。《鹿鼎记》中韦小宝为康熙干的那些大事,如果真有影,那一定是从索额图身上移过来的。
索额图之得力,深得康熙之信任,康熙的文治武功,有索额图的一半功劳,说他是康熙期第一功臣也不为过。
然而在康熙42年,公元1703年,这位为康熙大一统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臣,却被康熙全面否定,定义为“本朝第一罪人”,并在廷议后不久,下令将索额图圈禁,不久,索额图即被活活饿死。康熙自己说索额图是被“处死”的,间接承认索额图饿死之事,是皇帝授意的。
不仅如此,连索额图的同党,同族都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圈禁的圈禁。这样株连九族的情形,在以宽容臣子为风的康熙王朝,是极其少见的。
那么索额图为什么会从第一功臣的天堂,落到第一罪人的地狱呢?原因很简单,康熙皇帝认为太子胤礽之所以变坏,完全是受了索额图的唆使,也就是说,索额图挑拨康熙父子的感情,导致太子对皇帝不尊,还间接导致了康熙晚年诸皇子之间的九王夺嫡,令老康熙晚年焦头烂额,能不恨他吗?
在索额图被杀一事中,高士奇是一个关键人物。此人早年贫寒,是在索额图的推荐下,才逐渐获得康熙皇帝赏识,得到提拔的。但在高士奇已经成为朝廷重臣之后,私下见到索额图,仍然像当年一样行跪拜礼。索额图理所当然就受了这一礼,为自己日后倒霉埋下了伏笔。
后来,高士奇常常随王伴驾,敏锐地发现了康熙皇帝对索额图的种种不满,于是便多次在康熙面前进言,述说索额图的种种不是,促使康熙下了除掉索额图的决心。
康熙把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权力斗争视为党争,所以明珠在康熙皇帝说索额图的坏话,只会令康熙反感。而对高士奇的进言,康熙没有警惕。
同为康熙朝重臣,明珠比索额图的结局要好得多,不仅善终,而且死后葬礼极为隆重,康熙曾派皇三子前往祭奠。明珠的几个儿子,都先后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而索额图的两个儿子,都和父亲一起,做了康熙皇帝的刀下之鬼。
时过几百年,我们再看康熙皇帝对索额图“本朝第一罪人”的评价,无疑是不客观的。与其说这是索额图有罪,不如说这是康熙皇帝自己委过于人。苍蝇不叮无缝蛋,如果康熙父子是亲密无间的,索额图再卑鄙也不可能从中挑拨离间,如果康熙父子之间真的有了裂痕,即使没有索额图,也会有别的人去为太子谋划的。
无情最是帝王家,何况索额图只是个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