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标语大全 童话故事 幼儿故事 名人故事 名人名言 历史故事

曹丕篡汉孙权在做什么 难道他一点也不着急吗

时间: 2019-11-25 19:20; 作者: 大河网  电脑版浏览

  还不知道:曹丕篡汉孙权在做什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北方的一代雄主曹操抱憾离世。曹操非常务实且很有远见,他掌控朝政多年,却迟迟不肯登基称帝,就是担心在时局不稳的时候贸然篡位会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掌控的实权。

  而曹丕接位之后跟他老子的做法就完全不同了,既要实权又要名正言顺地俯视天下。因此,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终于得偿所愿圆了当皇帝的梦,在这一年的冬天威逼着汉献帝禅位,在洛阳登基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并改元黄初。

  刘备跟曹操谋斗了多年,相互之间攻伐征战互有胜负。对于曹操之死,刘备既喜又悲,因此还特意派出使者前去调研。可就在不久之后,刘备又得知曹丕篡汉称帝的消息。于是他高举着匡复大汉的旗号,在巴蜀众多文臣武将们的簇拥下,于公元221年四月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登基称帝并改元章武。

  不过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三国之中的两位雄主也都先后建国称帝了,东吴的孙权却没有动静,那么他在干什么呢?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曹丕和刘备先后建国称帝后,孙权从荆州的公安迁到了鄂州县并改名为武昌,然后把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等六个县合并成武昌郡。孙权的这一行为确实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同为一方霸主,别人都已经正名号且昭告天下了,而他却在忙着迁都并县,难道他就一点也不着急?要说孙权不着急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孙权在这个时候有他的自己的小心思。

  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魏略》中载,当孙权知道了曹丕和刘备称帝之后,就命令身边负责查看天象星云的官员看看“星气何如”,也有急于想要称帝正名的心思。不过得到的结论是“位次尚少,无以威众”,于是孙权就改了主意,“欲先卑而后踞之”。这其中的意思是:先假意卑躬屈膝的顺从,趁机从中捞些好处,等到登上大位遭到征讨的时候就会激起大众的愤怒,到那个时候大业就成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孙权做了一个决定:“深绝蜀而专事魏。”

  从这个记载来看,说明孙权当时并不是不着急,而是感觉建国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就静下心来图谋发展,为以后的顺利登基称帝做着积极的准备。关于这一点,在他对文武百官们的一番训话当中也有体现。

  据《三国志吴主传》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八月,孙权在武昌对文武百官进行了一番训话。他说:“大丈夫在安乐之时仍不忘危机的存在,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训诫。汉武帝末年出仕的名臣隽不疑,在平安盛世之中任然身披铠甲、穷兵黩武、刀剑寸步不离,时刻保持着警醒并防患着祸事的发生,终究成了大汉朝的一代名臣。何况我们现在身处魏、蜀征讨的边界,身边常有虎狼相伴,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轻视威胁的存在而不时刻保持警觉呢?

  最近常听说,诸位崇尚谦虚简约的优良作风,出入行事也都是轻车简从少带护卫,对自身的安全做得很不到位。为了死后留下一个好的名声,而让君主和家人们都不放心,这与崇尚谦虚简约相比,哪个更使自己处于危险受辱的位置?所以,诸位应当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切勿盲目自大而辜负了我的期望。”

  从这段对话当中也能看出来,孙权已经明示了文武百官,向魏乞和只不过是一时的权益之际,最终还是要走上征战的道路上来的,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掉以轻心。

  孙权向曹丕乞和归顺,为了表示诚意不仅派出了使者亲自前往拜见,而且还将在荆州解救出来的于禁等将领一并送回。对于孙权的乞和,曹丕也很快给予了回应。他以魏国皇帝的名义给孙权下了一道诏书,册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荆州牧等等。

  不过,孙权根本没有将这些赏赐、册封之类当成一回事,这只是表面文章做给外人看的。曹丕的诏书下达后,孙权召集群臣开会,商议要不要接受册封。当时有很多人提出来不应该接受魏国的册封,应当自称上将军九州伯来统领东吴。但孙权却说:“九州伯这个称呼,在以前的君主当中就没听说过。再说了,当年刘邦不是也受了项羽的册封成为了汉王吗?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又没有什么损失。”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孙权的目的只有一个:积蓄力量、等待有利时机,为之后建国称帝做准备。

  参考书籍:《三国志》

    返回栏目
  • 上一篇:为什么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秦国对楚国做了什么?
  • 下一篇:平等、博爱、功利主义、和平崛起……墨子的价值是否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