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死后,为何把大权交给了司马师,而非司马昭?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这句话应该没人没听过,语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注》,意思是司马昭要篡权的用心十分明显,恐怕路人也看得清楚。但在司马懿死后,真正奠定司马家篡魏之路的人是司马师不是司马昭,连司马昭都说这天下是我哥哥的。
司马师在司马懿的九个儿子中是长子,与司马昭同为张春华所生。据说司马师为人沉稳,当司马懿将高平陵之变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两兄弟后,晚上查看两个儿子听到此事的反应,司马昭担心得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这让司马懿下定决心要传位给司马师。
不过按照史实,司马师不吃惊的原因,是因为高平陵政变根本就是他和父亲一手策划的。在司马懿引退、在家装病期间,司马师为司马家暗中培养三千死士,这些人就是后来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本钱。
事变当日,司马师亲自率兵夺司马门,控制整个京师。可说高平陵之变的谋划与发动,司马师都表现出远强于司马昭的魄力、能力与实力,选择他当继承人也是理所当然。
司马懿去世后,面对拥护曹魏老臣的反扑,司马师一边通过联姻强化与郭太后的同盟,另一方面不调动官员安抚人心,等待局势稳定,才有条不紊扫除了中央与地方的反对势力。
曹芳和中书令李丰等企图扳倒司马师,推举夏侯玄辅政,司马师同样先下手为强,以企图废易大臣的罪名将李丰连同夏侯玄等人全部抓住,诛三族,同年废曹芳,立曹髦为帝。
毋丘俭和文钦在寿春起兵,司马师眼疾复发疼痛不已,依然决定御驾亲征。当时有人建议派其他人领军即可,司马师在京师安心养病,不过遭到严词拒绝,他认为此役决定司马家族的命运,岂可交托给别人,毅然决然带病出征。
此战中司马师交代邓艾做出不堪一击的样子,引诱毋丘俭、文钦出击。毋丘俭果然中计,派文钦追击邓艾,司马师趁隙指挥大股骑兵,从后方包抄文钦,文钦大败。毋丘俭听到消息,也慌忙弃城而走,后躲在河旁的草丛里被百姓射死,文钦则抛弃一家老小逃往东吴。毋丘氏与文氏两家的人,凡是留在魏国的,都一起被司马师屠杀。
要不是此役,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致使眼睛震出眼眶,或许司马师不会这么早死。但司马师生前已是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将所有大权集于一身,奠定篡魏的基础。
到司马昭、司马炎的时候,所有篡魏的阻碍已经被司马师摆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