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宫女都是什么人?为何无人敢娶?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宫(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句话就是“必剩客”宫女的真实写照。年纪轻轻花容月貌的进了宫,结果年老色衰獐头鼠目的出了宫。
你还别觉得我说的夸张,我认为这对当时的清朝宫女来说,用词还是很恰当的。
我们先了解一下,清朝宫女都是些什么人?
首先她得是个八旗女子,其次她得十三岁以上,符合了这两点获得宫女选秀机会之后,就要太后、皇后、敬事房挑选了,选上的留下参加半年培训,学习一下宫中的规矩、礼仪,在精进一下女红和梳妆打扮的技能,就可以上岗工作了。
工资不低,新宫女一个月最少还有三两银子呢,这个数目绝对不是宫外的普通人家能够挣到的。
接着她们会按照各自的业务水平,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工作:
最优秀的一批宫女肯定要留给皇上,而这些分配到皇帝身边的宫女,注定就要别其他宫女幸运,不说被宠幸飞上枝头变凤凰吧,也会因为尽心尽力伺候皇上,被指派给侍卫,获得一段好姻缘。更有甚者,会被封为格格,人生自此走上巅峰。
其次就是太后、皇后和妃子的宫女。看过宫斗戏的都知道,每个妃子必有一个心腹宫女,这样的宫女与主子共荣共损,主子风光一天她就风光一天,能风光到出宫大嫁最好,主子还会给她准备不少嫁妆陪嫁。
成不了妃子的心腹红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就像溥仪的回忆录中写到的一样,伺候嫔妃的宫女要谨小慎微,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没了性命,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下的身体肯定不会太健康。
嗯……那溥仪怎么就和宫女相处得那么“好”呢?
而被派去干粗活的宫女就更苦不堪言了,长期劳累饱受摧残,和那些妃子身边不受宠的宫女一样,被奴役欺压,饱受劳累。
宫中十余载,最后落得一身病。
等到宫女25岁出宫时,已然成为大龄剩女,而且容貌也不可能太出挑。在那个十几岁就结婚生娃的年代,正是结婚年龄的少男们很少会接受这种“老女人”,适龄的男人又大多有了妻室孩子,她们的豆蔻年华献给了高墙黄瓦,还会引来不少偏见。
首先会认为她们久居皇宫,眼界高心高气傲,看不上普通人家,不愿意受那清贫的苦,自然也就没啥人来向她们提亲。其次她们自己也更偏向于达官贵人的公子哥们,但你想,达官贵人也看不上她们啊。
最重要的是,在漫漫的后宫生活中,有的宫女可能有的会被赏赐给太监对食,或者与侍卫发生私情等等,这种损害名声的事情发生了,必然会引来大众对宫女的一致偏见。
而最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无后!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最大。
不能生育的女人,很少能获得好下场。而在看我前面说的,那些不受宠的宫女或者整日做苦活累活的宫女,身体长期在高压负荷状态,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再加上古代医术有限,宫女又很难做到正常饮食睡眠、劳逸结合,所以对于病情的调理十分不利,最后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女性的不孕。
不孕的宫女,自然不会有人家愿意娶进门,而且就算吃药调理,也必定是一大笔钱。
这些清宫中饱受压迫的底层宫女,成为了封建制度下的可怜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