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商纣王到底是不是暴君?纣王真的非常残暴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封神演义》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著作,它以武王伐纣为背景,写了一系列的正战胜邪、神打败妖的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很大。书以商纣王为中心,他是一个人人恨之入骨的暴君。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否真是这样的一个君王呢?
商纣王其人
商纣王,名帝辛,是商朝最后一位皇帝。“纣”是“残义损善”的意思,“纣王”这一称呼是后人对他的批判贬损之评价。史书上记载商纣王“沉溺酒色,奢糜腐化”。
据说,纣王甚喜饮酒,他凿地为酒池,网池中注满酒,在酒上行船。纣王就同姬妾亲众在池上一边划船游玩,一边饮酒作乐。
他在宫中竖起一些木桩,像树林一般,在上面挂满或烤熟或煮熟或烧熟的肉,然后叫俊男靓女们裸着身子在这“肉林”间追逐打闹。饿了就吃,吃了就玩,没有昼夜。
他还大兴土木,用7年时间造一座鹿台。此鹿台地基3里见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以及抓来的美女聚集到台上,宴饮狂欢,常达7日7夜,君臣姬妾都忘了时日。
他还有一种罪行就是“残忍暴虐,荼毒四海”。他施行炮烙之刑。这种残酷的刑罚是把中空的铜柱子用炭火烧红,然后让他认为的犯罪之人在上面爬行,最终被烙得皮焦肉糊而惨死。
还传说他为了观察成长中胎儿的样子,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看着她她鲜血流尽,痛苦死去;他为了知道寒冷的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那么不怕冻,叫人砍掉农夫的双脚,来砸骨验髓。
他还宠信奸臣,残害忠良,重用小人,不敬先祖等种种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这样,他大大的失去了民心,终于被武王一举打败。他一把火将自己烧死,皇后妲己则被武王送上了断头台。
纣王真的如此残暴吗?
历史上的商纣王真的会如此残暴?传说孔子学生子贡怀疑过这一点,认为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种种残酷至极的罪恶都加在了他的头上。近代一历史学家在考证了纣王的70多条罪行的先后次序后,发现这些罪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这也就是说,这么多罪行中许多是后人编造的。这使得纣王暴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有意地丑化商纣王呢?
第一点原因,是他的政敌们别有用心,做的宣传。例如暴虐荒淫,奢侈腐化,镇压反叛,剪除异己……其实这些是一切帝王的共性,并非商纣王独有。但这些表现在商纣王身上为什么就那么骇人听闻、令人发指?可以肯定的说是他的政敌在故意搞丑化和宣传。“胜者为王败者寇”,灭掉商纣王的帝王的御用文人们怎样说他都有可能,于是就塑造了这样残酷的纣王。
其次,是想把罪恶的祸水引到女人身上。妲己本是商纣王剿灭苏部落后的战利品之一,也是纣王的玩物。可武王伐纣1000后年的《列女传》却把所有的罪恶都归于妲己一人,这是一直以来的“女祸亡国论”。其实,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若帝王本性凶残、独断专行,是不会受一个女子所左右,可是,怎么一旦亡国世乱,就让女人来当替罪羊呢?夏桀时有妹喜,商纣时有妲己,周幽时有褒姒,唐明皇时有杨贵妃,仿佛若没了这些女子,他们就会成为圣明天子了似的。因此,在纣王的故事中就罪恶归于妲己,既是小说作品的调味品,也是封建文人为开脱昏君罪名、愚弄人民认知的阴暗心理在作祟。
第三,是后代统治者想抹杀纣王的真实历史功绩。据《史记》记载,商纣王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博闻强知、思维敏捷。他的才智表现在对复杂的问题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他的力气之大表现在足以徒手杀虎、托梁换柱。传说他一手抓9头牛的尾巴,往后一拉,9头牛不得不向后退。他曾经指挥打败东夷,把国土开拓到我国东南部一带,从而开发了长江流域。
当时,东夷经常向商朝发起进攻,掳去很多商朝百姓当奴隶,它对商朝是个威胁。纣王的父亲帝乙也曾和东夷大战过一场,只是未能取得胜利。等纣王登基之后,他下令铸造足够的兵器,并亲自率大军去攻打东夷。虽然东夷的各个部落联合起来抵抗,仍然无法挡住纣王的攻势。
在纣王的指挥下,商这边的箭镞是用青铜制造的,精巧锋利、射程远、杀伤力也更大。所以在两军对阵时,东夷的军队很快就一批批倒下,商军一阵猛攻、并将之层层包围,结果东夷的大部分士兵都做了商的俘虏。传说,商军对东夷的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直追打到了长江的下游地带,征服了大部分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百姓,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从此之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也得到了较大的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起来。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渗透到了东南地区,使那里的人民学会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生产。公正地评说,这些历史功绩应该归到纣王身上。当然这些多是传说,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到底什么样呢?这有待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
相关链接——妲己:古今第一怨女
我国历代的“红颜祸水”的故事里,最恶毒的莫过于商纣的宠妃妲己了。《封神演义》中妲己是因为被千年的狐精附体,受到女娲命令来祸乱商朝的,所以才使纣王变得那么怪戾不堪,做出那些残无人道的事来。
这是迷信说法,不足为人所信。妲己肯定是由狐狸精附体的。按《晋语》的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意思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后得胜的“战利品”。而这个苏氏部落又恰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所以才有了《封神演义》中的这种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附体,可照样可以把纣王迷得惟命是从——惟妲己之言是从。
但是,妲己真是那么坏吗?不管是正史典籍的记载,还是稗官野史传述,妲己都被形容成一个蛇蝎美人,可以说是千古淫恶的祸首。这样的论调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了,但是,历史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先来说商纣王,千百年来,他已被符号为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事实可能是,这个历史形象离他真实的形象有很大差距。孔子学生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在春秋时期,纣王罪状传说还仅仅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时期,关于比干的死法就丰富生动起来了,屈原说他是被投到水中淹死的,吕不韦的门客却说他是被剖心而死的;到了汉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已经有了更具体生动的演绎,说商纣王之所以剖开他的心,是为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圣人”的心是否是七窍;而在晋朝,皇甫谧因为是医生,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难免犯“职业病”,跟为深入的演绎出纣王在妲己怂恿之下,还解剖了孕妇的肚子,要看胎儿形状。纣王纵有千般不好,也不至如此之毒。后世文人们根据个人好恶,加工演绎,以讹传讹,这其中的谬误不大才怪呢?
纣王形象残暴化得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在逐步升级。从《尚书》中武王伐纣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晋语》:“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先识》:“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这些都还算是不太离谱的推断性评价。到后代,年岁越久,想象的成分就越加的增多,写出来成为“史料”的记载也就越生动,在以后就到了小说《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记史的顾虑,综合历代文人传下来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就更加忘乎所以了。因此“千古恶女”这一罪名,也必须扣到她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