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敢直接顶撞领导,这类人不是不想干了就是脑子不大灵光。倘若那位领导是皇帝,那便是掉脑袋的罪名。但却有这么一位,顶了皇帝却被大为嘉许,更甚至于被树立为典范,堪称奇观。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杨洪算是个官三代,他祖父跟着朱元璋一起闹革命,被封为百户。他的父亲在靖难之役中战死,他作为烈属直接顶职。而这位顶班上的青年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不学无术,杨洪骑射极好,而且作战非常勇猛。在和朱棣一起北击蒙古的过程中,曾获得朱棣亲口称赞。
到了朱棣的孙子当皇帝的时候,杨洪被任命为特种兵首领,带着两百名最精锐的骑兵在塞上巡视,负责刺探蒙古人的情报并适时发动骚扰。英宗继位后,兵部令他负责边军的训练整饬工作。正统年间,早期的功臣宿将已经凋零殆尽。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杨洪能打敢打,用兵诡谲,被朝廷大佬们视为将才,因而全都有心保护他。
杨洪这么红,自然就有人妒忌。兵部尚书来边境巡视,杨洪的两个手下就去告状。这一事件得到了皇帝的亲自过问,并且把这俩人交给杨洪自己处理。但是杨洪的领导李谦也和他不对付。这位李将军岁数大了,不想打仗。杨洪在鼓励将士奋勇杀敌的时候他还在旁边冷嘲热讽:“敌人杀得完?死的最后全是咱们自己人!”
监军御史立刻就弹劾这位倚老卖老的家伙,中央的批复是让李谦回家养老,而杨洪代替李谦的职务。杨洪更加感激皇帝的信任,在任上屡战屡胜,即使战马负伤也拼死作战,生擒蒙古九个部落的酋长。蒙古人惧怕他,都管他叫“杨王”。
杨洪治军非常严格,但对士兵也非常好,打仗时总是带头冲锋,手下人自然也拼死尾随。而且他还很注重对士兵的文化教育,在宣府设立了很多学校来教育手下士兵。这支由文化武装起来的士兵,自然也就比那个时代大多数都是大老粗的丘八们更具战斗力。
如此能打的杨洪自然也成为了军队中的标兵。皇帝在敕令杨洪的领导、宣大总兵时说:“你们这些负责剿寇的,进不能追击,退不能防御,跟杨洪比起来要脸不?”敌人自然也敬畏他,也先都给他寄过亲笔信,还送了很多礼物给他。杨洪奏请皇帝,得到了可以接受蒙古人的礼物而不上报的特权。
然而只有一个能打无比的杨洪并不能阻挡此时已经虎视眈眈、准备恢复大元帝国的蒙古人的野心。土木一败,明军数十万全军覆没,皇帝被俘,身为宣府巡抚的杨洪责任顿时重了起来。而也先觉得自己和这位杨王关系不错,于是就想玩点小手段。
也先让朱祁镇去朝城头喊话,要杨洪开门。而杨洪则让守城士兵回应:“我们守的是陛下的城池。天黑啦,不敢开门。您要找杨洪嘛?他不在啊!”而在城中,杨洪则杀气腾腾地说:“谁敢擅自开门,别怪我杀他全家!”
朱祁镇喊了一夜,杨洪这边也没人搭理他。也先很尴尬,只好带上他走人。不过心心念念宣府的也先又让朱祁镇写亲笔信给杨洪,这一次杨洪直接把信送到北京。此时朱祁钰已经登基,他给的批复是:“这是伪造的太上皇亲笔信,但是以后不管真假,一律不收。”杨洪领旨,任凭朱祁镇的信一封封,最后全成了他暖炉里的纸灰。
打不开宣府大门的也先绕道紧逼北京,著名的北京保卫战打响。杨洪迅速亲率两万大军勤王,只是人还没到北京,也先就被于谦打跑了。杨洪又带着人从北京一路撵到霸州,俘获了也先的弟弟,狠狠的出了口恶气。
战后,杨洪被封侯,并和石亨一起负责因为土木之变已经打乱建制的京军。他锐意革新,裁撤冗员,京军风貌为之一新。随后他又和石亨一起被封为镇朔大将军,带上尚方宝剑回到宣府,继续镇守北方边境。
杨洪不仅自己功勋卓著,他的儿子跟侄子也是功勋卓著,儿子杨俊在追击也先的过程中差点殉国。在他回到宣府时,他的两个侄子被任命为其左右参将,儿子则官居一品都督,执掌京军。杨家的势力达到了顶峰。
难能可贵的是,杨洪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他坚决要求退休,并请皇帝把自己的子侄们的职衔调低,并且不要和自己放在一起以让人说闲话。皇帝非常感动,但没有批准,只让他回京养病。不久,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溘然长逝,在汉人和蒙古人中都留下了战神的传说。
作为正统年间第一名将,杨洪无论是从个人操行和作战履历都是威名赫赫。而他的家族作为明代的“杨家将”,最后都能得以善终,在重文抑武的明朝也算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