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4 、发愤忘食:用功进修,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纰缪。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劳。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 、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 、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示例: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1 4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