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山西师范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工业革命的发生
C.机器大生产的实现
D.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
答案: 工业革命的发生
2、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严复
B.魏源
C.林则徐
D.龚自珍
答案: 魏源
3、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天津条约》
4、 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黄埔条约》
B.《广州条约》
C.《望厦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答案: 《望厦条约》
5、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A.日本侵略军
B.英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 英法联军
6、 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
A.英国
B.葡萄牙
C.俄国
D.日本
答案: 日本
7、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答案: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8、 西方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手段包括( )。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9、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答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0、 在威海战斗中殉国的北洋舰队将领有( )。
A.邓世昌
B.刘步蟾
C.丁汝昌
D.左宝贵
答案: 刘步蟾,丁汝昌
第二章
1、 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答案: 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2、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答案: 洪仁玕《资政新篇》
3、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答案: 缺乏科学理论
4、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答案: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答案: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6、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答案: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见证时代的功能。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戊戌变法
8、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戊戌变法
9、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答案: 政治制度
10、 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①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②鼓励商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④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①②④
第三章
1、 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创立民国。
A.对
B.错
答案:A
2、 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所以它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
A.对
B.错
答案:B
3、 1904年至1905年,( )在中国东北爆发,这是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发动的战争。
A.英法战争
B.英俄战争
C.德日战争
D.日俄战争
答案:D
4、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立宪,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其13名成员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 )。
A.君主专制内阁
B.人才内阁
C.好人政府
D.皇族内阁
答案:D
5、 20世纪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指(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D.改革开放
答案:A
6、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D
7、 1913年3月国会召开前夕,革命党人( )被人刺杀。孙中山为他题写挽联: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A.陈其美
B.徐镜心
C.宋教仁
D.陶成章
答案:C
8、 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答案:D
9、 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
A.没有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B.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D.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答案:A
10、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 )。
A.同盟会四分五裂
B.列强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立宪派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
D.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答案:ABCD
第四章
1、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支持
B.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C.中国有专制主义的传统
D.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着复辟势力
答案:D
2、 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民主,其含义是( )。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C.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D.资本主义的政治
答案:A
3、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 )。
A.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让具有各种思想的学者当教授
C.活跃学术研究气氛
D.倡导并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答案:D
4、 在五四运动中,站在最前列,起先锋作用的是()。
A.工人阶级
B.市民
C.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答案:D
5、 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主要是指( )。
A.拒绝中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B.迫使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D.竭力袒护曹汝霖、陆宗舆、张宗样三个卖国贼
答案:C
6、 马克思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是( )。
A.共和与专制之争
B.立宪与共和之争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文学革命与文学改良之争
答案:A
7、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E.《谈政治》
答案:ABCD
8、 参加党的一大的正式代表中,来自武汉的两位是( )。
A.陈公博
B.周佛海
C.董必武
D.陈潭秋
E.张国焘
答案:CD
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是( )。
A.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打倒封建军阀
C.争取民族独立
D.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E.建立统一战线
答案:AD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E.大资产阶级
答案:ABCD
第五章
1、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其特点有( )。
A.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答案:ABCD
2、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 )。
A.军事问题
B.组织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答案:AB
3、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
A.坚决纠正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C.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D.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答案:ABC
4、 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进行拔乱反正所写的重要文章有(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ABC
5、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包括(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抢渡大渡河
D.翻越夹金山
答案:ABCD
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对
B.错
答案:A
7、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在中共八七会议。
A.对
B.错
答案:A
8、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的是秋收起义。
A.对
B.错
答案:B
9、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是在南昌起义。
A.对
B.错
答案:B
10、1937年夏,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
1、 为了克服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是( )。
A.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B.劳资两利、公私兼顾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精兵简政
答案:C
2、 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是指( )。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答案:C
3、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至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先后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件
答案:AB
4、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喊出的口号有( )。
A.还我青岛
B.反对华北自治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答案:BCD
5、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把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延安创办了( )。
A.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B.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
C.延安自然科学院
D.西南联大
答案:ABC
6、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答案:ABC
7、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其中中间势力是指
A.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
C.地方实力派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国民党亲英美派
答案:BC
8、 日军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是在日军占领南京。
A.对
B.错
答案:B
9、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1936年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
A.对
B.错
答案:A
10、中国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战略反攻。
A.对
B.错
答案:B
第七章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间路线的鼓吹者所主张的.实质上的道路
A.新民主主义
B.旧民主主义
C.帝国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
答案:B
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由( )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A
3、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国家政权问题
B.耕者有其田
C.推翻一切反对者
D.实现四个现代化
答案:A
4、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其中由学生发动的有( )
A.一二·一运动
B.抗暴运动
C.五二O运动
D.二二八起义
E.抢米风潮
答案:ABC
5、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同民族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爱国分子
D.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爱国分子
E.中统
答案:ABCD
6、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最主要的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手工业者
D.国民党
E.小资产阶级
答案:AB
7、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A.对
B.错
答案:A
8、标志着民盟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的会议是民盟一届四中全会。
A.对
B.错
答案:B
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答案:ACD
10、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承担者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对
B.错
答案:A
第八章
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互助合作
D.股份制
答案:A
2、 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