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文明和继承弘扬与转化的关系
A、历史唯物主义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C
2对于国家而言,关于如何实践厚德载物说法错误的是?()
A、站在国家立场,作为一个重德的文明传统,应该提倡对于传统美德的提炼
B、减少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节省社会资源
C、宣扬和教化,积极引导民众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D、正确应对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盛兴的社会环境中所暴露的种种道德滑坡和信仰缺失,重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结合
答案: B
3明帝尊师的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是哪两位?()
A、西汉明帝 桓荣
B、东汉明帝 桓温
C、东汉明帝 桓荣
D、西汉明帝 桓温
答案: C
4下列哪一项全部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富强、自由、法治
B、和谐、公平、民主
C、文明、平等、友爱
D、公正、法治、诚实
答案: A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合作共赢
答案: D
6从制度层面倡导诚实守信不包括()。
A、发布《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
B、要建立健全国际间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
C、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D、加快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建设。
答案: B
7关于为何要敬业乐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事学业、事业仅仅是一种手段或途径,而获得知识或生存资本才是根本目的,因此不必对自己所做的一份工抱有崇敬之情,只需重视最终结果即可
B、即便我们以一种崇敬的心态完成事业,但未必要通过团队的形式来达成
C、敬业乐群可以作为提升我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乃至提升我们生命价值的伦理准则。
D、敬业过程中的乐群会形成所谓利益集团的小圈子,比如在业界拉帮结派、打击异己,影响整个大环境的公平正义。
答案: C
8哪位先圣在古代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
A、帝尧
B、周公
C、孔子
D、孟子
答案: C
9在()时期,佛教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不仅对本土宗教文化构成巨大挑战,甚至对当时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都构成一定的威胁。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西汉
D、清朝
答案: A
10关于如何仁爱孝悌认识错误的是?()
A、要通过理论分析,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仁爱孝悌。
B、仁爱孝悌必须建立在对别人了解的基础上。要真正地帮助别人,必须了解别人的处境,知道别人的需要。
C、要通过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更多人对仁爱孝悌有直观的感受。
D、对于古代的二十四孝我们应该全面地继承学习,实践仁爱孝悌。
答案: D
11以下言论的作者,哪一位与其他三位不属于同一历史时期?()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下只有一个正当道理,循理而行,便是天。
C、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D、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答案: A
12中国古代哪位皇帝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废除了肉刑等酷刑?
A、汉文帝
B、汉武帝
C、汉宣帝
D、汉献帝
答案: A
13关于尊师重道说法错误的是?()
A、道由师传,无师则道难显;而尊师源于有道,无道便无师。
B、古代老师是与天地、君王、至亲相并列的尊崇对象。
C、尊师社会风气的形成又是人才培育、国家强大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保障。
D、三代以来私学的盛兴,使师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日益丰富和重要。
答案: D
14下列不属于宋代道学家的是?()
A、周敦颐
B、王守仁
C、朱文公
D、陆九渊
答案: B
15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期大约是?()
A、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300年
B、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
C、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300年
D、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
答案: B
16对于个人层面而言,不能体现厚德载物的是()。
A、厚德载物在当今社会的个人身上已难觅其踪,急需我们重新发掘。
B、厚德载物思想体现出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文化元素,为中国民众精神信仰的多层次交错,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C、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就是一位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的前贤,他虽因主改革而屡遭贬斥,却依旧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D、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和对担当、包容意识的推崇,是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强盛繁荣、和谐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答案: A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分别是说《周易》的哪一卦?()
A、艮、坤
B、乾、坤
C、乾、震
D、震、兑
答案: B
18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
A、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B、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拣选的成果。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华传统文化,前者包含后者。
答案: C
19关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论述错误的是?()
A、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陷
B、表达了万物齐一,浑然一体的思想
C、出自《庄子•逍遥游》
D、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表达的思想一致
答案: C
20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由此可见敬业乐群是秦汉以前儒家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具体要求。
B、敬业是向师长学习相关志业,并对之尊敬且亲近。
C、乐群是乐于同公司的同事和谐相处。
D、敬业乐群就是入读三年后的一项考核标准:即能否心无旁骛、专注学业,能否和乐他人以共同探讨切磋。
答案: C
21如何理解孟子的说: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A、只要为了取义,一定要先舍生
B、舍生并不是取义的唯一方法,在可以不死时不必牺牲生命
C、舍生和取义关系不大
D、舍生一定能够取义
答案: B
22关于冯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冯道历经四个姓的朝代,在十个皇帝手下做过大臣。
B、冯道以非凡的辩才和政治智慧阻挡了许多可能的战争与屠城,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C、历史上对冯道的评价一致认为他没有气节。
D、冯道自号长乐老人。
答案: C
23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作用。是哪位领导人说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答案: D
24下列符合理学思想的是()。
A、天下之物皆有其所以然之理
B、吾心即道
C、致良知
D、人人可以成尧舜
答案: A
25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念是以哪位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
A、胡锦涛
B、江泽民
C、邓小平
D、习近平
答案: A
26舍生取义出自?()
A、《礼记·哀公问》
B、《尚书・大禹谟》
C、《礼记·礼运》
D、《孟子•告子上》
答案: D
27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追求是什么?()
A、知善行善
B、克己修身
C、内圣外王
D、舍生取义
答案: C
28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涉及的典故和人物是()。
A、囊萤映雪 车胤 杨时
B、程门立雪 程颐 杨时 游酢
C、囊萤映雪 程颐 朱熹
D、程门立雪 程颢 杨时 朱熹
答案: B
2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体现?()
A、民惟邦本
B、民主法治
C、民贵君轻
D、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答案: B
30关于西汉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司马迁创作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C、文景两帝崇尚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民力得到恢复。
D、汉武帝一直推崇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使汉代国力进一步发展。
答案: D
3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属于()。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制度自信
答案: C
32当父母在某些事情上有错误的想法与不理性的行为时,我们应如何做到仁爱孝悌?()
A、不孝顺父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B、谅解父母的苦心,反省自己的问题
C、赞同父母的观点,并按照父母说的去做。
D、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瞒着父母去做
答案: B
3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A、毛泽东
B、习近平
C、邓小平
D、胡锦涛
答案: B
34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以民为本,敬德保民
C、整齐划一,消灭差异
D、和而不同,贵和尚中
答案: C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各种思想和学派能够自由辩论、竞争,思想文化的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空间。
B、魏晋玄学的发展也正是在融合了儒、道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诞生的。
C、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土文明不断碰撞融合,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D、《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是融合诸家思想的集众议之作。
答案: C
36天下大同的核心思想是?()
A、没有任何冲突
B、取消一切制度
C、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平等、和谐地相处。
D、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国家
答案: C
3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
B、和是指不同成分的合理配合,同是单调的同一。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把和而不同作为了儒家理性人格的基本要求,同时把同而不和作为了批判的对象。
D、晏婴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关于和同之辩的代表性观点。
答案: D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0.0 分
A、夏、商时期,人们开始逐步产生天命转移的思想。
B、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均主张以德为先、为政以德,无论是亲亲、仁民、爱物还是仁义礼智的四德,都是自强不息的体现。
C、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提倡道德至上,并指出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的以德治国理念。
D、宋明的理学家们也是吸收了《易传》思想,将兼爱万物的思想纳入了仁德的体系之中,进而提倡一种道德理性。
答案: C
39下列属于纪传体史书的是()。
A、《汉书》
B、《春秋》
C、《资治通鉴》
D、《左传》
答案: A
40下列关于要对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有深切的了解错误的是?()
A、要花些时间去阅读其他国家的历史和了解最近的新闻动态
B、尽可能亲自去体验其他国家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
C、想办法占领别国
D、亲眼看到其他人被贫穷、疾病、政治腐败等折磨,点燃内心的正义感与同情心
答案: C
41荀子曰:礼有三本,分别是()。
A、鬼神 圣人 老师
B、天地 先祖 君师
C、圣人 父母 先王
D、天地 圣人 先王
答案: B
42关于如何敬业乐群,说法错误的是?()
A、要培养敬业乐群的精神,应当注重从树立志业理想入手,形成对所从事志业的忠实与专一。
B、在具体的工作中,应保有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无怨无悔。要有勤勉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C、敬业乐群强调的除了敬业外,还有乐群。
D、敬业乐群与学习关系不大
答案: D
43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哪一阶段?()
A、初级阶段
B、奠基阶段
C、高级阶段
D、升华阶段
答案: D
44对大同理解错误的是?()
A、天下大同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平等、和谐地相处。
B、天下大同,是一种理想,应该立刻取消国家。
C、在现阶段,天下大同与爱国主义并不互相冲突,即天下大同并不否定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或国人有特别的责任。
D、我们的时代不适合取消私有制,取消家庭制度,取消国与国之间的界别。
答案: B
45直捣黄龙、要留清白在人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分别与下列哪一位有关?()
A、岳武穆 于少保 文天祥
B、班超 史可法 苏武
C、宗泽 霍去病 谭嗣同
D、徐达 卫青 曾国藩
答案: A
46关于诚实守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诚实守信是个人道德,与经济关系不大
B、倡导诚实守信只需要从个人层面入手即可
C、诚实守信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规范,还是国家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D、倡导诚实守信应该完全依靠国家强制力量
答案: C
47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出自()之口。
A、孔子
B、曾参
C、老子
D、有若
答案: D
48古巴比伦文明大约何时消亡?()
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前1000年
D、公元前4世纪
答案: A
49下列对新文化运动的论述错误的是()。
A、文化转型进入到政治体制文化变革的关键阶段。
B、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往何处去的问题,形成了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两大思潮。
C、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答案: A
50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政治民主,人人平等;经济公有,人无私产;社会和谐,无家无国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的提出者分别是()。
A、张载、康有为、孙中山
B、程颐、陈独秀、孙中山
C、张载、康有为、陈独秀
D、程颐、孙中山、康有为
答案: A
二、 多选题(题数:15,共 30.0 分)
1下列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的是?()
A、尊师重道
B、和而不同
C、勤俭廉政
D、依法治国
答案: ABC
2现代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包括?()
A、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有保留地教学,在业余时间通过家教去为孩子补课挣钱
B、教师节学生给教师送礼的风气日盛,昔日的师生关系被喻为最纯洁、最高尚、最无私的关系,但如今却日益功利化、商业化。
C、教师数量大大增加,导致管理上发生困难
D、,在追求平等自由的现代教育环境下,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管理方面,老师的权威性也受到挑战。
答案: ABD
3各国应如何加强经济合作,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A、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B、推广的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C、帮助别国脱贫致富
D、控制别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 ABC
4对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学说,不断完善。
B、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