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书法天地中,感受书法之美,感悟书法之魂,是一件美事,亦是一件幸事。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李昕霓书法,有古韵之美,亦有和谐之美。书法使人才情灼灼,书法使人怡情悦性,书法更能使人宁静致远。“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淡淡墨香,跃然于轻如蝉翼白如雪的宣纸之上,它时而轻健飘逸,时而浓重稳健,时而婉转婀娜,笔触间的多变使得书法更加充满生机。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你可以欣赏《曹全碑》之秀美。《曹全碑》字帖全文虽然仅900字不到,但确属隶书作品中破损最少的一块碑文。远看《曹全碑》,全文小巧精致,既不显妖艳,又不突狂野,典雅秀美应当算得上是它最好的诠释。走近观赏之,虽是用石碑刻出来的,但它并无其他碑文的刻板生硬,反倒是如书写出来一般自然流畅。你看那“女”中一笔燕尾圆润秀丽、流畅自然,犹如一位披着墨染青丝的少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曹全碑》之美,你怎能不爱?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你可以领略《张迁碑》之古拙。《张迁碑》字体形态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奇。字体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较之《曹全碑》有很大差别。一个秀美,一个古拙。尽管《张迁碑》中有许多别字,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欣赏其浑然天成的独树一帜。当你临摹《张迁碑》时,虽怪,虽拙,但整体不飘,特别浑厚,甚至还带点抖笔。《张迁碑》的浑厚朴茂算是当时的独特创新之举,
难怪人人都说,《曹全碑》最为浅显易懂,《张迁碑》则比其深厚,《石门颂》为隶书碑文中的最高阶。《张迁碑》之拙,你又怎能不喜?
行走在书法天地中,你还可以领悟《胆巴碑》之柔美。虽然形容《曹全碑》与《胆巴碑》的词语中都有“美”字,但这美有所不同,《曹全碑》的美在于笔画字形之美,而《胆巴碑》在于整个字之美。赵孟顺用笔虽无大起大落,但往往以微妙的表现手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真可谓是方寸之间,笔笔到位。《胆巴碑》虽是楷书,但其中有许多笔笔相连,既有楷书之规整又显行书之潇洒飘逸,两种字体的混合用在此,反而体现出书法自由状态之美。赵孟顺的标新立异也使得他成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胆巴碑》之柔,你不得不叹!
以碑帖窥书法之美,我与书法的渊源也源于碑文。一次西安之行的误入碑林博物馆,让我从此对隶书念念不忘。妈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多久就带我去认识了一位书法老师,第一次试听许老师的文字演变史便深深地吸引了我。汉字渊源于象形,它是由图画发展而成;汉字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书法作为汉字的一种表现形式,更好地诠释了汉字的艺术性。这节课仿佛是一盏指路灯,照亮了我通往书法天地的道路。
每天一完成作业便是我潜心临帖和创作的时候。洗去一天的烦躁,静静打开《曹全碑》,蘸墨提笔,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挥毫运笔,每次一写就会忘记时间,有一次妈妈陪在边上都睡着了,我还在痴迷地练习着。习字需要极高的专注力,脑、眼、手全身心地投入,每每练习完便会消耗我大量的精力。依然记得去年的冬天,我为了创作一幅隶书长卷《心经》,一站就是4小时,妈妈多次催促吃饭,我竟然一点儿也没听到,直到屏气凝神落下最后一笔,我才抹了抹满头的大汗,托着酸到直不起的腰开心地欣赏着我的“珍宝”。
正所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书法于我是一种兴趣,亦是一位人生旅途的良师。练习书法不仅仅提高了我的自身修养,积累了我的学识,更能练就我的耐心细致。
行走于书法天地中,感受书法之美,感悟书法之魂,是一件美事,亦是一件幸事。
——题记
指尖,轻轻滑过教室的黑板,想要把我六年的幸福刻进无限的时光。
空气中浮着淡淡的幽香,纯洁而温暖,充满了记忆中你们的芬芳。
独自漫步在黄昏的操场,望着天际浮起的彤云,心中忽然有些伤感。
而回眸时你的微笑,却让我感到,只要阳光撒满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天堂。
感谢你们,我亲爱的老师们,感谢你们让我的童年如此快乐飞扬。
每每想起那个自信、温暖、甜美、宁静的微笑时,忽然就想不下去了,该跟那个微笑说再见了吧,还有那个微笑的主人。可是不想说,也不敢说,怕一说出口就会流泪,怕一流泪就什么也说不出口,怕什么都还没说出口就永远离别。虽然这是必然,可是希望必然中有偶然,但即使偶然也已经无用,反正到头来也只当做迷迷糊糊的一场梦。
从小有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现在忽然觉得很可笑,一个美丽却迟迟未去努力的梦想。如今只想长大以后读一所好大学,然后当一名教师,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那个梦早已不见了踪影,梦想已在成长中消逝,可是,还要夺去我心爱的老师,还要让她也离我而去,还要让我一辈子沉浸在失去她的痛苦中……
和她在一起那么开心,那么快乐,她那么幽默,那么积极,那么向上……可是我们要永远分别了,好象是永远,永远……如果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算是缘分吧,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我抬起朦胧的泪眼,却发现阳光依旧灿烂而明媚,温暖地铺洒在我的心间,以它独特的方式,宽慰着我的不舍,行走在消逝中,一辈子守着宁静的生活,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时间是一条路。
时间之路,很长很长,长到没有尽头,长到你得用一生来走完它;时间之路,很宽很宽,宽到每人都可以拥有一条,宽到几千亿个人人在上面行走都绰绰有余。
这就是时间。
你也拥有时间之路。
你去发现过吗?时间之路,有一个秘密。我相信你已经意识到了。回头看看吧,你走过的每一步路,是不是都不见了呢?尽管你记得是怎么走的,尽管你知道那条路的样子,尽管……但是,它还是不见了,不是吗?
它去哪儿了?没有一个人知道。
它能挽回吗?没有一个人试过。
你试着去挽回过吗?
也许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你大概只有快速地向前进,不拖拖拉拉,不懒懒洋洋,才能真正体会到时间的可贵。那时,你一定知道了吧,时间到底去哪儿了?那时,你也一定抓住了时间吧,你会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用它。直到死了,时间还是会照顾你,让你开开心心地走了。
时间是什么?
时间也是一个精灵。
时间是那么遥望不可及,又是那么和我们密切不分离。它的身上,密密麻麻大大小小都记载着每一个人丢失的时间,你往前走,它往后退。所以,你想见也见不到它。
那么想见到时间吗?那就勇敢地向前冲吧。你所珍惜的每一分,每一秒,上面都有时间的笑容。它对着你笑,你也对着它笑。或者,你也可以浪费时间,当时间充满愤怒的脸出现在你眼前时,也许你就看到了,生气的时间,伸出手拾起你丢弃的时间,哪怕只是一点点,它也会恼怒地出现,飞快地离去。无所谓的人,只是哈哈笑着;明事理的人,会醒悟过来,用行动来向时间道歉。你呢?又是哪种人?
时间是什么?
时间还是一个教师。
不忘恩师。他教导了我们千千万万个道理;他引领着我们亲自体会了“不听时间言,吃亏在眼前”的原因;他教会了我们好好做事,抓紧时间,今天的事今天做,若推到明天,将会得到最严重的惩罚;最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人类行走在消逝中,聪明的人会去做“愚蠢的事”,愚蠢的人却自作主张地做“聪明事”。他说希望我们都去做“愚蠢的事”。有人天真地提出为什么,他笑着和我们说:“如果你很穷,却看见一个可怜的老人,你会去帮助他吗?”
“当然!”我们一齐说道。
“噢,你们都是愚蠢的人,我喜欢你们!”
于是,我们在有空时,都会帮助他人。长大了,渐渐明白什么是“消逝”了,却更加坚定了助人为乐的信念。
行走在消逝中啊,你看不见时间。
行走在消逝中啊,你看得见时间。
怎么样?你打算用你剩余的时间来干什么呢?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还是……
请记住,你行走在时间的怀抱里,不要傻呼呼地扔掉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失去时间,你等于失去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