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钟内指针不停旋转-云上文化之旅,仍未停下;文化问道之旅,亦未停下。
公元2055年,正式推出虚拟现实三代,通过微电流刺激等方法,让人体首次能够成功在虚拟世界中拥有全套的感知系统。
我睁开眼睛:10点43分。不过今天放假,我要试试云上文化之旅,虚拟现实三代的最大亮点之一。匆匆洗漱了一下,我赶紧穿戴好新型设备。连接开始······成功。“你好,我是这次的陪同AI,柳絮。”这是自带机器学习的AI,它的行为模式会随着之前的使用者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先去中国-甲馆吧。”根据我的用户画像随机挑选出的由300件可能符合我喜好的藏品组成了甲馆。灯光调成了很合我胃口的暖黄色,第一件藏品是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应该算是19世纪的象牙工艺巅峰了。这套球足有24层,但球体直径才12厘米都不到。
我又走向第二件藏品,曜变天目茶碗,散发着幽深神秘气息的蓝色茶碗,上面还有一层曜变天目的反光膜。“这种工艺,现代的人反而研究不清楚了,柴烧成色,难比登天。”柳絮突然向我解说了一句。我点点头,拿起了现实中远在京都大德寺的茶盏仔细端详。“你觉得这种东西还有保存的意义吗?”“什么?你说这些文物?”我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柳絮的全息影像。“是啊,毕竟你们已经能够全方位地复制这些文物。人类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存这些文物、遗迹吗?拿来做别的事情不好吗?”
柳絮的话听起来没有攻击性,只是疑惑。但我竟一时语塞,我受到的教育、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本能地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坚决的否定回答,然而她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又确实都在理,我没想到什么可以反驳的。“我懂了!实际上你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吧!”“什么意思?”柳絮小心地问道。“这就是你们这些程序所理解不了的东西了。比如有一本你从小写到大的日记,倾注了所有真实情感,但是如果我把每一页都扫描录入,却扔掉了日记的本体,你怎么想呢?”“其实我可以理解这种情感,但是关键是你们现在不仅仅是80%的碎片化还原,而是完完整整地让它在另一个世界重现了啊。”柳絮似乎对我的答案有些失望。我摇摇头:“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最关键的还是要它真正存在,以一种真实的物质形式存在于真实的世界。这里和现实是不同的,永远无法干涉到现实。”说着,我将手中的茶盏往地上狠狠一摔,没有任何声响,只是平常地掉在了地上。“你看,我在这里摔它,没有任何变化,它的本体还是好端端的。”对于我的解答,柳絮似乎并没有全盘接受:“你是说,关键在于,现实中的物质具有唯一性?那这样看来,毁掉这麻烦的唯一,让我们人手拥有一个互不干涉的个体,岂不是更省心?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
我惊叹于现在的机器学习能力之强大,AI竟然能和我进行如此深人的探讨。我又陷入了思考。的确,现实当中的唯一性并不是很好的反驳点,也有可能,能够进行客观学习和思考的AI提出的想法才是最适合接下来的发展的。难道真是我的想法错了吗?抱着有些负隅顽抗的心理,我仍然不停地思考着:“兴许是信息量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保真·····”“对!说不定就是这样!”柳絮接过我的话,兴奋地说道:“我们都以为现在的技术好像能完美复制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你看你刚刚摔了的茶碗,如果真的一模一样,那为什么不把它摔碎的样子呈现给我们看?既然已经能够复制,那为什么还没有弄清它的制作工艺?”我似乎是被她的话点明了我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是了,就是这样的。保护这些文物、遗迹正是体现了我们的自知之明。我们自知,我们始终没有明白这些比我们更早诞生于世、历经时间、有着时代意义的物件的全部,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保护它们,为了能够更完整地了解。”说完,我们都陷入了沉思。不同的是,AI或许在飞速浏览网上的文本资料学习,分析我的语句,准备接下来的发言。而我却在想,似乎不仅仅是这样,总应该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隐含其中。突然,我幽幽地对着眼前的全息投影说了句:“你相不相信,建筑也是有生命的。”
柳絮愣愣地看着我:“我不觉得。那些文物就和我一样,都没有生命,我只是程序和机器学习的产物,文物只是放在那的一团制作品。”我听着不由得微笑:“我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物质性存在,不同于虚拟世
28界的一堆0和1,也许你改换一段代码,虚拟就不能再被承认,但是实物就不一样,因为它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是无数事件的见证者。”
看着柳絮频频点头,我接着说道:“归根结底,我们保存它们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够相信,因为那些文物和遗迹才是古人和他们的意志、社会存在过的证明。”我走向第三个藏品-云梦秦简。“你看正是因为这些竹简,我们才能够看到一个书吏对于他的工作,也就是法律的热爱和敬畏,我们也得以一窥“秦朝”这两个冷冰冰的字的社会百态。正因为文物和遗迹是经历者、见证者,也因此,它们实质上是一种绝对唯一的价值载体。如果不是真的站在有过血与泪、有过千古佳话、有过勾心斗角的宫廷之内,我不会有所感触,相信它们发生过;如果不是真的站在古人生活过、耕作休息过的那片故土,我也不会相信这片土地的诉说。只有当你真正站在那片斑驳的城墙下;你才会看见俨然有一队整齐的禁卫军向你肃然走来,远处两位老臣相互拱手作揖。这种基于其深厚底蕴而萌发出的触动是任何技术也无法再现的。”
我竟把自己说得心下有些苍凉之感,回头望了一眼那些“生命”,尤为出名的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甚至还有都江堰口滔滔水流的体验区,不禁横生怅惘。看着眼前问我“为什么还要保护文物”的AI,只觉胸口渐闷,而后终于叹了口气。过了好一会,柳絮才解读完,她怔怔地看着我:“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想告诉我,文物和遗迹是你们的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即是文化和历史的证据。”“正是如此。无数个这样的物质,才决定了于其中孕育出的人的气质、文化的气质。换句话说,文物和遗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存在的方式。或许我们现在的生活难以感受到,但是从最本初来说,确实是如此的。我们保护着那些文物、文化遗迹,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存在的意义。”-系统维护,正在为您强制退出······脱连成功。
我有些疲惫地脱去身上的设备,揉了揉太阳穴。在虚拟的世界,我和柳絮追问着文物存在的意义,事实上,我也动摇过。在数字世界已经能完美复制文物的情况下,人类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仍然保护本体?我似乎已经在对话中给出了我的答案。但是重新思考,我不认为在数字化浪潮之下,这个问题会很快拥有一个真正的答案。我们总是习惯提问题,找答案,如此循环往复,不舍昼夜,却忘记了原本就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案的。我想,在这样一个类似“文物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它们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一定会不断地被再次叩问。诚然没有终极答案,但显然是一个终极问题,值得人类以极其漫长的一段历史,作为寻找其答案的旅程。我将目光送至窗外正午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静静流淌了上千年的大江。墙上,钟内指针不停旋转-云上文化之旅,仍未现停下;文化问道之旅,亦未停下。
世界千变万化,疑问层出不穷,答案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何谓美的答案呢?黑格尔曾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各人的思维理念各不相同,原来美的答案也同样是各色斑斓的。而我们寻找美的答案,如同让生活更加绚丽,让平淡的生活因为我们的态度更加美好!
在巴塞罗那有许多令人心迷的建筑,其中有个最为生动名为巴特罗公寓的建筑就诞生于伟大的建筑师安东尼•高迪之手。一位女士有幸搬人后,却百般抱怨这奇异的建筑怎么也容不下她的一架钢琴。这时我想巴特罗公寓的构型的确独特新颖,却不知高迪怎么解决这位女士的疑难。而高迪给了她一句话的回答:您可以改拉小提琴!我想这位女士一定当即会笑出声来,不但怨气全无,说不准真会试着拉拉小提琴呢!现实中有丰富多彩的答案可以回答女士的抱怨,而我们为何不从中选取一些美的答案使生活更加生动呢!
当爱迪生的实验室被一场大火一焚而尽时,他的儿子非常难过,也想尽力安慰父亲。而爱迪生却对着壮观的火势说道:幸好一把大火把我过去的错误一一烧尽,我又可以重新开始啦!如果是我,也许我会气愤,也许我会气馁,而看到爱迪生的话,我觉得我浑身充满气力啦!
人生也许就可以看作是一段寻求答案的历程,一个场景,一段遭遇。我们付之于答案,各人的答案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怀着欣赏的目光,涂之以美丽的答案,生活想必更加地美好,让人充满向往。
不久前一次放学我被迫不能骑车回家,等了一会儿公汽也没有着落,于是我就干脆步行回家。其实这在我很自然,我也似乎特别钟情于步行,尽管路途“遥远”。一路上我不自觉地左顾右盼,的确平日匆忙回家,何时顾及身边的看似单调的景致。不自觉地我还哼起了一首久违的老歌,心情越发觉得舒畅。倒是有人好奇地投来目光,也许觉得我这种年龄背个大书包轻闲走路的人很少见吧。最终我花了50分钟才步入家门,出了一身汗,可感觉却无比的好。我想当时我可以气冲冲地搭“的士”赶回家,甚至打电话向家长求援,但是我很庆幸自己给平凡的生活点缀了一滴“美的答案”,使我多年以后仍可回味那段50分钟路程上平凡又似乎新奇的一点一滴。
生活正是如此,你自己可以使它更美丽,当我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它,它的确如同一首待,一幅画或一段乐曲。
在巴塞罗那有许多令人心迷的建筑,其中有个最为生动名为巴特罗公寓的建筑就诞生于伟大的建筑师安东尼·高迪之手。一位女士有幸搬人后,却百般抱怨这奇异的建筑怎么也容不下她的一架钢琴。这时我想巴特罗公寓的构型的确独特新颖,却不知高迪怎么解决这位女士的疑难。而高迪给了她一句话的回答:您可以改拉小提琴!我想这位女士一定当即会笑出声来,不但怨气全无,说不准真会试着拉拉小提琴呢!现实中有丰富多彩的答案可以回答女士的抱怨,而我们为何不从中选取一些美的答案使生活更加生动呢!
当爱迪生的实验室被一场大火一焚而尽时,他的儿子非常难过,也想尽力安慰父亲。而爱迪生却对着壮观的火势说道:幸好一把大火把我过去的错误一一烧尽,我又可以重新开始啦!如果是我,也许我会气愤,也许我会气馁,而看到爱迪生的话,我觉得我浑身充满气力啦!
人生也许就可以看作是一段寻求答案的历程,一个场景,一段遭遇。我们付之于答案,各人的答案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怀着欣赏的目光,涂之以美丽的答案,生活想必更加地美好,让人充满向往。
不久前一次放学我被迫不能骑车回家,等了一会儿公汽也没有着落,于是我就干脆步行回家。其实这在我很自然,我也似乎特别钟情于步行,尽管路途“遥远”。一路上我不自觉地左顾右盼,的确平日匆忙回家,何时顾及身边的看似单调的景致。不自觉地我还哼起了一首久违的老歌,心情越发觉得舒畅。倒是有人好奇地投来目光,也许觉得我这种年龄背个大书包轻闲走路的人很少见吧。最终我花了50分钟才步入家门,出了一身汗,可感觉却无比的好。我想当时我可以气冲冲地搭“的士”赶回家,甚至打电话向家长求援,但是我很庆幸自己给平凡的生活点缀了一滴“美的答案”,使我多年以后仍可回味那段50分钟路程上平凡又似乎新奇的一点一滴。
生活正是如此,你自己可以使它更美丽,当我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它,它的确如同一首待,一幅画或一段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