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特产;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扶贫;孝感市
中图分类号:F323.5;D923.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3-5535-04
GeographicalIndicationProtectionoftheSpecialtyResourcesinXiaoganCity
XIONGWan-zhen,SUNZhi-guo,HUZai,HUANGLi-min,WANGShu-ting
(SchoolofResourceandEnvironmentScience,Hu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ning437100,Hubei,China)
Abstract:ThegeographicalindicationprotectionofthespecialtyresourcesinXiaogancitywasintroduced,andsomesuggestionstoprotectthegeographicalindicationswereproposed:①Tostrengthenthedeclarationofgeographicalindication.②Tocollectandarrange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ofthetraditionalproducts.③Tocombinetheprotectionofthegeographicalindicationswith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ofthetraditionalspecialty.④Toestablishnationalqualitystandardsofthevariousgeographicproducts.⑤Toencouragetheuseofallspecialsignsofgeographicalindication,cultivatethespecialtybrand.⑥Tostrengthenthepovertyalleviationofgeographicindicationonspecialtyindustry.
Keywords:specialty;geographicalindication;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overtyalleviation;Xiaogancity
大别山革命老区横跨安徽、湖北、河南3省。在2011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建议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1年2月17日,湖北省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该试验区初期范围包括湖北省黄冈市的红安县、麻城市、英山县、罗田县、团风县、蕲春县,孝感市的大悟县、孝昌县8个县市。湖北将实现“红色的大别山、发展的大别山、绿色的大别山、富裕的大别山”这一总体目标,把试验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生态保护示范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3)》明确指出,未来10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为大别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并确定了扶贫方面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任务,专项扶贫中产业扶贫的思路,行业扶贫中发展特色产业的方法。
地理标志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7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是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3大议题之一[1-2],主要是针对传统名优特产(如农产品、酒类、食品、工艺品、纺织品等广义的特产)的知识产权保护[3-10]。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命名制度发源于法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2]。然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实施时间不久,始于1995年,先后主要有5个地理标志保护系统,现存其中的3个: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②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③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位于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孝感市辖孝南区、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其中,大悟县、孝昌县为部级贫困县。该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特产资源优势。因此,如何利用WTO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并结合传统特产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1-15],培养孝感特产品牌,提升其国内与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孝感传统特产产业进一步发展与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开发值得深思。鉴于此,探讨孝感市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1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自2000年1月31日绍兴酒成为我国第一种原产地域产品(即地理标志产品)以来,迄今为止,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检总局先后依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已对国内957种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四川、广东、湖北、福建、河南等5省地理标志产品种数名列前茅,其种类涉及果品、中药材、蔬菜、粮食、茶类、水产品、工艺品、酒类、家禽、牲畜、食用油、调味品、纺织品、饮料、花卉等15个大类。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9种产自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欧洲特产(阿让李子干、干邑、孔泰奶酪、洛克福奶酪、马吉那山脉橄榄油、布列高科尔多瓦橄榄油、苏格兰威士忌、西乡农场切德奶酪、苏格兰养殖三文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湖北省对73种特产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孝感市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种:朱湖糯米、肖港小香葱、太子米、云梦鱼面(表1)。
2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始于1995年。迄今为止,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32个省市自治区地理标志商标1004件(含台湾省的池上米)。其中,浙江、山东、福建、四川、江苏、湖北等6省地理标志商标件数名列前茅,其种类可分为果品、蔬菜、茶类、粮食、中药材、牲畜、家禽、水产品、工艺品、调味品、花卉、纺织品、食用油、酒类、饮料、烟草等16个大类。
此外,国家工商总局还注册了产自泰国、美国、墨西哥、牙买加、意大利、英国、德国、韩国等8国的地理标志商标泰国香米、IDAHOPOTATOES、GROWNINIDAHO等36件。
湖北省注册了42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孝感市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件:大悟绿茶、孝感米酒、庙头黄花(表2)。
3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始于2008年。迄今为止,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农业部登记了966种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山东、四川、黑龙江、山西、江西、河南等6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种数名列前茅,其种类可分为果品、蔬菜、粮食、牲畜、水产品、中药材、茶类、家禽、食用油、饮料、花卉、纺织原料、烟草、调味品等14个大类。
湖北省登记了35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孝感市只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即安陆市蔬菜研究所申请的安陆白花菜,其保护范围为安陆市境内巡店、棠棣两乡镇的31个行政村。
4孝感市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发展对策
4.1加强传统特产资源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
孝感市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名优特产有安陆白花菜、安陆银杏茶、安陆油菜、白湖莲、大悟板栗、大悟花生、大悟绿茶、大悟乌桕、大悟银杏、刁汊湖莲子、凤凰茶、汉川鹌鹑、汉川百子鹅、汉川荷月、汉川湖豆、汉川辣椒、汉川麻鸭、汉川水磨糯米粉、汉川乌鸡、黄滩酱油、江汉鸡、马口小麻油、脉旺酥饼、庙头黄花、潘同春豆瓣酱、三合射干、双峰云雾茶、太子米、西河黄栀子、孝感荸荠、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孝感早蜜桃、肖港小香葱、杨店油桃、应城膏枕、玉皇李、玉兰石膏、云梦鱼面、朱湖糯米,等等。
然而,目前孝感市仅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种、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显然,该市还有大量的传统特产资源尚未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应该加强孝感特产资源的调查,从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两方面研究特产的地理标志特征,加强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申报。
4.2收集、整理与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而拉开了全球非物质遗产保护序幕[11]。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了高潮,并取得丰硕的成果[11-15]。
除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登录制度。然而在我国34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没有属孝感市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省有75项,其中申报地区或单位有孝感市的仅4项:董永传说、剪纸(孝感雕花剪纸)、龙舞(三节龙)、皮影戏(云梦皮影戏)。显然,这4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传统特产关系不大。
《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全省共有240项,其中,申报地区或单位有孝感市的仅12项:李白在安陆的传说、孟宗和黄香孝行故事、汤池传说、三节龙·跳鼓、皮影戏(云梦皮影戏)、龙舞(杨店高龙)、狮舞(安陆麒狮舞)、楚剧(大悟北路子花鼓戏)、雕花剪纸、膏雕(应城膏雕)、织造技艺(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陶器烧制技艺(马口陶器烧制技艺)。显然,后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特产关系较大。
因此,需要加强收集、整理孝感市与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对特产人文因素的了解,保护与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促进孝感农耕文化时期传统工业文化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
4.3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尽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无关,但是有些传统特产具有地理标志特性,并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恩施玉露”为农业品牌类非物质遗产,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是具重要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或景观。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孝感市国家地理标志特产(云梦鱼面、大悟绿茶、孝感米酒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类),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口陶器烧制技艺、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等相关特产(马口陶器、大悟织锦带等)的地理标志,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4.4建立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
地理标志特产(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都具有部级认定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地理标志这种无形知识产权,必须对其载体地理标志特产有严格的质量技术要求,制定其国家质量标准。
自2005年起,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与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整理要求》(或后来的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整理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了144种地理标志产品的国家质量标准。然而,孝感市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目前只有地方性质量标准,均尚未建立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因此,为了完善该市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急需要制定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
4.5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与培育名优特产品牌
我国目前有3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迄今为止,在国家质检总局保护的国内957种地理标志产品中,共有4055家企业获准使用443种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其中218家企业获准使用武夷岩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然而,孝感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并不好,尚无企业获准使用云梦鱼面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而朱湖糯米、肖港小香葱、太子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仅1~4家。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是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步聚,也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显然,为更好地培育品牌,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品牌效应等,应鼓励与支持地理标志特产(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更多企业使用相应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命名制度,本质上就是要建立区域特产的品牌。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传统工农业品牌类文化遗产,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品牌,培育孝感市名优特产品牌。
4.6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产业扶贫开发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3)》确定特色优势产业方面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力争实现1户1项增收项目;到2023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中,要开展产业扶贫,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传统特产具有重要意义:①发挥名优特产的比较优势;②发挥市场引导与企业组织效应,推进和提升名优特产产业化;③利用技术规范与质量监控功能,加强和提高名优特产质量标准化;④凭借市场认知和产品声誉背景,支持和促进特产的品牌战略;⑤挖掘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和拓展特产产业的综合功能;⑥提高特产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特产贸易的发展;⑦提高特产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加强孝感市(尤其是部级贫困县大悟县、孝昌县)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扶贫开发,尤其是产业扶贫。
5结论与建议
孝感市现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种:朱湖糯米、肖港小香葱、太子米、云梦鱼面;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件:大悟绿茶、孝感米酒、庙头黄花;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安陆白花菜。
基于对孝感市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我们建议:①加强传统特产资源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②收集、整理与传统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③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④建立各种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⑤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与培育名优特产品牌;⑥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产业扶贫开发。
参考文献:
[1]冯寿波.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以TRIPS协议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宋敏.农业知识产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孙志国,陈志,刘成武,等.黄连类道地药材资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2):491-493.
[5]钟学斌,孙志国,王树婷,等.湖北省水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3):629-632.
[6]王树婷,张敏,刘成武,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京山桥米的保护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771-1773.
[7]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邓村绿茶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0):4277-4280.
[8]熊晚珍,张敏,孙志国,等.江西省橙类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0):163-165,169.
[9]孙志国,程东来,刘成武,等.道地药材咸丰白术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650-2652.
[10]孙志国,张敏,程东来,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利川莼菜的保护现状分析[J].长江蔬菜,2010(6):1-4.
[1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2]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等.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13.
[13]孙志国,黄莉敏,王树婷,等.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95-198,201.
2015年11月30日下午,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全省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大会,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世界的宣言、对人民的承诺,是关系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一步,是巩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特别是的重要讲话精神,站位高远、思想深刻,既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又指明了方法路径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李鸿忠强调,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要通过学习,学深悟透,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政策和重点,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焕发激情和干劲;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基本方略,聚焦“精准”二字,在落实“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上下功夫;增强机遇意识,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把脱贫攻坚变成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全省贫困地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增强紧迫感,以愚公移山之志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李鸿忠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一打冲锋就胜的易事,关键要聚焦精准抓落实。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强化使命感、责任感,既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又要弘扬“工匠精神”,在脱贫攻坚一线亲自抓、带头干,用心、用情、用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落实。要坚持以“三严三实”作风抓落实,建立健全军事化管理机制,实施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李鸿忠强调,前一段,全省各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少数地方还存在对象识别不精准、帮扶措施不具体、工作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对此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迅速整改、切实纠正。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在脱贫攻坚战中考察干部,对“不严不实”、落实不力的地方和个人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对在贫困地区做出优异成绩的党员干部要给予奖励和重用,做到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两手都要硬”,大力营造凭实绩选人用人的导向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我们要学习黄诗燕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的情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黄诗燕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个人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黄诗燕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个人感悟1黄诗燕担任县委书记之初,炎陵县顶着深度贫困县、经济薄弱县、产业滞后县等一堆“落后帽子”。全县贫困发生率达19.5%,农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介绍,上任伊始,黄诗燕抱定“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信念搞“大走访”——自带食材进村入户,与群众一起生火做饭,同桌吃饭,同干农活,倾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跑无电村,钻土坯房,进“杉皮屋”,访贫问苦……黄诗燕调查后痛感,炎陵县交通闭塞是痛点,资源匮乏是难题,贫困落后是大敌。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这是1929年红军在炎陵县留下的标语。“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们要弘扬红军作风,让农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民一天比一天富!”黄诗燕一席话,让全县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他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他给自己立“军令状”,梳理群众最难最忧最盼的事,解决一项销一个号。
黄诗燕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个人感悟2黄诗燕有两本泛黄的《马克思传》,是炎陵县95岁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送给他的。黄诗燕将其视为前辈对他的期许,始终将书摆在书柜最醒目处。
2014年,炎陵县尚有1.49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6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7亿元。
“不能安居,怎么脱贫?”黄诗燕发“狠话”拍板:“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每户还要给一块菜地,造个小杂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
除了多方筹资,他还大力节省开支:老旧的县委大院不装修,红砖裸露的办公楼不改建,掉漆的办公桌不更换……闯过道道难关后,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户实现安居,1.1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档立卡户张连军说:“我2017年从山里搬来,黄书记来我家19次,给我一家3口推荐了工作。他真的比亲人还亲!”
在黄诗燕带领下,炎陵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抓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脱贫7224户24056人,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部级贫困县。
在霞阳镇石子坝村,陈远高告诉记者,黄诗燕去世前几个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树虽然不在了,但黄书记支持村里修的路、改的电网都还在,桃林面积也从百十来亩发展到近2000亩。”陈远高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会一直念黄书记的好!”
黄诗燕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个人感悟3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等5县脱贫摘帽。炎陵县为全省第一批脱贫的县,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3万余名革命先烈英灵奉上的一声真情告慰。”黄诗燕曾说。
脱贫,黄诗燕带着大家干。2015年起,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一个七品官,每个月都进来村里,不容易!”村民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村民们没想到,黄诗燕最后一次下村,竟是他们与黄书记的最后一面。“这样的书记,少见,难得!”村民们说。
扶贫攻坚是黄诗燕眼里的头等大事。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黄诗燕带着同事们,坚持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脱贫的关键,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吴集会给记者算账:黄桃、白鹅、菌类等特色农业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绿色工业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354家“农家乐”带动211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万元……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诗燕既是一线总指挥,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连一本扶贫手册,他都细致入微研究设计。
过去为压实扶贫干部责任,表格较多,包括扶贫手册、收益核算卡、贫困户退出确认书等,加重了基层扶贫干部的文案负担。黄诗燕很早提出来,化繁为简,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压缩为一本简洁明了的手册,涵盖脱贫攻坚方方面面内容。扶贫部门完成手册初稿后,黄诗燕和相关部门一起,一行一行对照检查,字斟句酌讨论每项内容。“从2017年到现在,炎陵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14—2018年,炎陵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评估,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为0.6%,群众认可度最高,为98.49%;当年6月,炎陵县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零反馈”。
8年多时间,炎陵解决了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县群众都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黄诗燕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个人感悟4连日来,由黄诗燕生前同事、亲属组成的报告团,在株洲和全省各地宣讲。江华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深刻感受到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的情怀、永不懈怠的状态,我们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诗燕深沉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定力操守,和敢担当、善作为的高贵品格。”益阳市安化县扶贫办主任杨正华说。
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说:“黄诗燕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带领20余万炎陵人民继续奋斗,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黄诗燕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激励。”永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贵建表示,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力量。
“黄诗燕同志值得我们所有‘扶贫人’学习。”辰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继才表示,我们要学习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心中有责、担当进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始终心中有戒、清廉自守的优秀品质。”
本报重庆11月17日电(记者刘新吾)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黄诗燕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个人感悟5走进黄诗燕在炎陵县委的办公室和宿舍,记者有些恍如隔世。
办公室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员多次要求做简易装修都被他拒绝。宿舍非常逼仄,用的床上用品比一般的普通人家还差。
“书记宿舍里的东西、热水器、床等,都是上一任领导留下来的。9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书柜、床板、抽屉,我都给修过。每次提出换新的,都被拒绝。”黄诗燕的联络员、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数度哽咽,“一日三餐除了公务接待就在食堂,喝什么茶、吃什么菜、穿什么衣都没有任何讲究。除了接待,一有时间就在走基层,每天都排得很满,经常是在晚上开会。有时候夜里十一二点还在办公室。”
县委书记是个“高危”岗位,稍不留神,就会被围猎。黄诗燕对朋友圈、社交圈、活动圈极其慎重。“我在炎陵县一天,就绝不吃请增加干部负担。”黄诗燕来炎陵第一天就表态。多年来,县里各级干部从没请他吃过一餐饭,谁都请不动他。
“黄书记在炎陵没有私交圈,我们之间也没有私交,只有工作感情,我对他很有感情。”炎陵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红兵说,“诗燕书记常说,‘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感情就是工作上相互支持,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工作中交往最好的感情’。”
“这样的领导还是第一回遇到。黄书记有很多同学在炎陵,但从不参加同学聚会。”县委办副主任陈远见跟黄诗燕共事9年,采访中,他泣不成声,“他不在外吃饭,更不搞娱乐活动,可以说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平时有时间,就一个人在宿舍里看看书。”
回忆起黄诗燕在炎陵日日夜夜,县机关事务中心副主任吴崇智情不自已,泪流满面。“今年8月,黄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来炎陵,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书记家人。因为公务繁忙,书记请我定好神农谷景区的房间和用餐。我想抢着预付款结账,他一再强调是自己结账付款。当时,我以为自己工作不到位,内心非常惶恐,书记一再安慰我,说‘公私要分明’!”
2018年春节,黄诗燕帮扶的贫困户、天坪村村民张福明致富后,去给黄诗燕拜年,带了几斤花生和一条烟。没想到遭到“一顿骂”:“老张,花生我收下,你买烟干什么?我抽烟自己买,你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拿回去退了!”
常年在县里工作,远离家庭,妻子、女儿,黄诗燕都照顾不上。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里米面油上楼,都是妻子一个人做。夫妻俩很少有时间打电话,黄诗燕感觉很愧疚,于是就利用在宿舍洗衣服的时间,边洗衣服边和妻子聊聊天。
这些天,黄诗燕的事迹还在炎陵县20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