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能源需求量也迅速增长,同时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迅猛增长。
伴随石油资源的紧缺,汽车使用替代燃料成为解决我市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代用燃料的范围也由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扩大到醇类燃料、生物燃料、氢能源等。目前,我市除全市封闭使用乙醇汽油外,燃气汽车从10年前的几十辆,发展到今天的几千辆。由于燃气汽车基本都是公交车和出租车,直接关系着市民的出行和生命安全,因此,规范汽车使用代用燃料行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我们当前立法工作的着重点,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
一、我市目前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基本情况
1、推广汽车使用代用燃料机构的情况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我市自1994年开始推广汽车使用代用燃料,主要是液化石油气(lpg)。1995年6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市双燃料汽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市计委、经委、建委、科技局、环保局、交通局、公安局等×××个委办局主管领导组成,组长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市双燃料汽车管理的发展规划、地方法规和各项标准及双燃料汽车充气站新建和改建的审定等7项职能。20*年9月,经市编委批复该领导小组更名为××市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原设在市经委改设到市发改委,并将负责双燃料汽车充气站新建和改建的审定职能划入市商务局。
2、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情况
截止目前,国家没有制定出台汽车使用代用燃料方面的法律法规。我省于20*年10月出台了《黑龙江省调配和销售车用乙醇汽油暂行规定》,对调配和销售车用乙醇汽油行为进行了规范。1997年4月,××市政府出台了《××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管理暂行规定》,对我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进行了界定和规范。该规定所称代用燃料是指可以代替现行汽车燃料-汽油、柴油的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或压缩天然气。20*年6月,因该规定中的部分条款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在政府规章清理工作中,将其废止。
3、目前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情况
目前,我市车辆除全部使用乙醇汽油外,其中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使用液化石油气。截止2007年底,我市共有燃气汽车×××余辆,其中燃气公交车×××余辆(包括9辆液化石油气单一燃料公交车),约占全部400×××余辆公交车的×××;燃气出租车×××余辆,约占全部1200×××余辆出租车的×××。同时我市已建成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座,其中×××为油气合建站,主要分布在市区内,部分建在郊区(县)。上述加气站中,有中石油××石化分公司(哈炼油厂)×××座;中石油××销售分公司(市石油公司)×××座;市汽车总公司×××座;市运输总公司×××座;市液化气公司×××座;其余为多种形式投资建设。
二、我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产生的效果
1、拉动了经济发展
通过推广清洁汽车,激发和带动了一批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飞机制造公司、××建成机械厂生产的液化石油气车用钢瓶,已形成年产一万只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炼油厂建成的年产×××万吨车用气生产基地,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座汽车加气站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一批改装和售后服务企业,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从业人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调整了能源结构。通过实行多元化的交通能源战略,改变了以往对成品油的依赖,促进了燃气汽车的发展。现全市燃气汽车年用气量×××万吨,年替代汽油×××万吨,年节约燃料费×××万元,减轻了成品油紧张的压力。
3、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推广燃气汽车,大大减少了这股流动污染源的排放,“冒黑烟”现象得到改善,净化了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年同比增加了3天,有利于保护环境。
三、我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存在的问题
1、组织领导不到位,清洁汽车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20*年,由于政府机构和人员的变动,市编办对清洁汽车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但该小组自成立以来至今没有开过一次领导小组办公会议。又因领导小组办公室几经归属,职能发生调整,同时办公室又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难度大等原因,影响了汽车使用代用燃料工作的开展。时至今日我市还没有形成《××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发展总体规划》和《××市交通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我市清洁汽车工作持续发展规划,从而直接限制了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发展。
2、管理服务不到位,各相关职能部门处于多头管理、工作无序的状态
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我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管理存在着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现象。相关部门仍按着固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审批。仅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立项审批就涉及到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建委及市清洁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作各自的规划,各自强调各自的权利,致使申请单位无所适从。同时,气、站、车多家管理,造成配套服务设施不能同步协调发展,资源和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制约了我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发展。
3、规章规范不到位,缺乏统一明确的法规规章及相关制度管理操作规程。
20*年6月,原《××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管理暂行规定》废止后,由于有关部门在管理职责和审批权限上意见不统一,致使新的管理办法迟迟列不上市政府立法计划。因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和相关企业的权责也得不到明确。同时,一些使用代用燃料汽车的改装维修、汽车加气站建设和生产经营、安装维修点等安全管理制度、相关管理规范、操作规程也没有得到制定和修改。
4、技术改造不到位,使用代用燃料汽车用气质量达不到安全要求
目前,由于柴油公交车发动机改造技术滞后,我市尚有×××多辆柴油公交车无法进行燃气化改造。同时我市的燃气汽车和燃气装置技术落后,与之配套的燃气装置也自然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而部分加气站为追求经济利益,自行购进大庆炼油厂销售价格较低的不达标液化石油气进行勾兑,对输气铜管和燃气装置中的膜片腐蚀较大,既加快了膜片更换维修周期,还会因为检查不及时引起漏气失火等安全隐患。
四、我市推广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要求的不断提高,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两大问题对汽车使用代用燃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应该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到推广汽车使用代用燃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汽车使用代用燃料工作的领导,强化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建设、燃料生产、资源利用、汽车使用和配套服务等多学科、多领域密切合作。
2、理顺关系,加强协调。要保证统一行动,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组织和协调。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应尽快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落实各部门领导责任,充分利用综合协调的优势,推动推广汽车使用代用燃料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对我市汽车使用代用燃料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同步协调发展配套服务设施,做到资源和基础设施都能有效利用、综合管理。做到制定的规划制度、目标明确,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气源管网布局压力级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47-02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一、二、三线的建设,燃气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燃气规划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也是燃气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要向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现行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天然气燃料。
1燃气规划存在问题
1.1气源安全性
随着国家天然气输气管网的不断建设,城市居民对天然气利用更加重视,天然气作为城市能源地位的日益突出,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天然气用户迅速发展,供气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一旦气源安全出现问题,就会对社会生活、经济及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无论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天然气供气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对城市天然气中远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2场站建设规模
场站,作为燃气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在于承上启下,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场站位置、规模如何选定。
1.3燃气管网布置
在日常燃气规划中,中压燃气管网布置成环状还是枝状,重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1)中压环状管网是否越多,供气可靠性越高;(2)中压环状管网是否越多,管道维修时对居民影响越小;(3)中压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的经济性比较
2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的编制可以协调城市燃气资源的分配,保障和推动城市能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同时对城市天然气发展提供依据,对预留天然气管位及场站用地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规划的编制可以使燃气工程建设有据可依,指导燃气公司有序建设燃气设施,避免了建设中设施不足或资源浪费,为燃气设施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3燃气专项规划编制注意问题
3.1气源选择
3.1.1气源多样化
天然气是一种的清洁、优质、环保燃气气源,天然气供应主要有长输管道、压缩天然气供应(CNG)、液化天然气供应。我国天然气储量分布不均匀,新疆、川渝地区是主产区,现阶段主要部级干线有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川气东送,陕京一线、二线、三线、四线,截止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676亿立方米。
为确保城市用气安全,必须建立完善、多样化的用气安全体系,对于常住人口大于100万人的城市,考虑供气安全因素,应有2个或2个以上气源点,以武汉为例:现阶段武汉主要燃气来源有忠武线、川气东送、淮武线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其中忠武线和川气东输气源主要来自川渝地区,淮武线和西气东输二线气源主要来自中亚,从气源上分析,主要来自两个地区,形成互补,从而能够保证供气安全,从供应商角度分析中石油占75%,中石化占25%,中石油占据绝对优势,不利于供气的稳定性。为实现供气平衡,在积极争取上游气源供应的同时,寻求天然气资源多样化,积极引进LNG,建立多气源供应体系和相互贯通的天然气网络,形成互为补充的多气源供气格局,提高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发展。
3.1.2调峰储气
用气的不均匀性决定了调峰问题的存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天然气作为城市主要燃料,用气范围越来越广,调峰问题也日益凸出,燃气不均匀性分为季节不均匀性、日不均匀性、小时不均匀性,针对用气不均匀性,目前常用的储气方式有高压管道储气,地面高压储罐储气、LNG储气。
因季节性调峰储气量大,一般由上游供应商承担,日调峰和小时调峰储气由地方燃气公司建立相应的储气设施解决,储备量宜按照不少于7天城镇居民用户和不可中断用户的高峰月平均日用气量考虑。
3.2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选择
燃气输配系统的压力是输配系统的关键,与城市规模、供应方式、储气调峰设施密切相关,对于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确定供气规模应考虑远期人口、工业等发展水平,在管网压力级制上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在日常燃气规划中,中压管网的起点压力一般以0.4Mpa为主。
目前我国城市用户管道主要采用两种压力级制方式供气,中低压两级系统和中压一级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道路与住宅建设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这种天然气输配系统成为城市天然气输配形式的主流。中压管道向数量众多的小区调压箱与楼栋调压箱,以及专用调压箱供气,从而形成环支结合的输气干管以及干管接出的众多供气支管至调压设备。一般供应居民在1500户,不跨小区供气,适用于用户较为集中的多层住宅小区。
中低压输配系统很少用于城市新建的天然气输配系统,但常见于人工燃气输配系统,且多为中压B系统。中低压输配系统的中压管道,向区域调压站与专用调压箱供气,其调压站数量远远少于上述两系统的小区调压箱、楼栋调压箱与用户调压器,因此中压管道的密度远比上述系统低。其调压设施通过能力大,可供应2000~3000户居民用气,供气半径0.6~0.82cm。
3.3燃气管网布局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选择确定中压管道的走向布局,做到近期和远期规划相结合,既考虑街道现状,又满足规划要求,为提高输配系统运行可靠性,中压主干线基本成环布置。环网布置的大小,既能充分保证输气的可靠性、互补性,又利于实现区域切断,环内管道可采用枝状敷设,环枝结合保证供气安全。在满足供气条件下,尽量减少穿越河流和其他大型障碍物。见表1。
3.4天然气场站规划
门站一般定位在城乡结合部,它的位置选择在便于和大管线连通的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交通顺畅,禁绝闭塞;二是地势高,不宜低洼潮湿,三是视野开阔,四是朝城市发展方向,而不是背离城市发展,五是无人为和行政分割、障碍,便于统一管理。
根据接受长输管线起源的压力级制,门站可分为一级门站、二级门站和三级门站三类;根据接收长输管线气源流量,门站可分为A类门站、B类门站和C类门站三类。
4结语
在燃气专项规划中,合理布局场站,建立完善的多气源供应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积极推进LNG接收站的建设,充分发挥高压管道和LNG在城市调峰和应急气源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庆辉.城市规划中燃气管网布置探讨[J].China`sFukeignTrade,2010(12).
[2]乔春争.探讨城市燃气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资讯,2011(10):25.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燃气设计;特点
我国城市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正一步步的由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展。燃气作为一种燃料,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源,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燃气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做好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在经历了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严格区分的时代后,人们发现单一的地产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要求,不能适应地产的迅速发展,于是城市综合体建筑愈来愈多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涌现。
1城市综合体简介
所谓城市综合体,就是建筑面积巨大,具有商务、商业、居住、酒店等功能的综合型建筑,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多种形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如某商业广场,总占地面积约3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8万㎡,总投资额十多亿元人民币。商业建筑地上3层、地下1层,总面积36万㎡;五星级酒店建筑面积达2.2万㎡;酒店式公寓13.2万多㎡;同时配套一个拥有44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影城、五星级酒店、商务、精品公寓等于一体的超大综合型商业航母。
2城市综合体使用燃气的特点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建筑类型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对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尤其对配套的燃气工程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某广场为例,该项目用气类型分为住宅用气和商业用气两大类,住宅用气又分为不带燃气小锅炉(578户)和带燃气小锅炉(720户)两类,商业用气又分为小餐饮(40户)、商务酒店锅炉、大商业锅炉、五星级大酒店四类,小餐饮(40户)的用气总量为1600m3/h,商务酒店锅炉的用气量为150m3/h,大商业锅炉的用气量为2000m3/h,五星级大酒店的用气量为1250m3/h(大灶用气量为290m3/h,锅炉用气量为960m3/h),商业总用气量达到5000m3/h,住宅总用气量达到1080m3/h,总用气量达到6080m3/h,对于一个单项非工业项目,这样的用气量是非常惊人的。
总的来说,城市综合体使用燃气有如下特点:
(1)用气量大;
(2)用气点多、分散;
(3)用气的燃具种类多;
(4)各燃气具的用气压力不一样;
(5)不同的区域用气安全要求不一样。
3燃气设计的特点
(1)针对该广场如此大的用气量,设计人员对周边的燃气管网进行了调查,发现周边的燃气管网修建时间较长,当时未考虑有如此大的用气规模,经过认真测算并与业主充分沟通,最终重新敷设燃气管网来满足要求。
(2)由于用气点的分散,特别是商业用气中的小餐饮用户多且散,经过与业主的多次沟通,设计人员经过多次方案的调整,最终确定了方案完成了项目的设计。
(3)对于不同的燃气用具对用气压力的要求不一样,采取不同的调压设施来满足用户的要求,有采用调压柜,有采用挂式调压器,有采用户内调压器。并且按区域设置调压设施。
(4)根据燃气用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装置,因为计量装置的选择将关系到后期供气商的运行管理、维修保养,特别是供销差率的控制,在这个项目中,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商业用气选择了带温度压力补偿的罗茨表和涡轮表,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结果来看,效果不错。
(5)对不同区域使用燃气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例如对地下室放置燃气器具的情况,则按照相应的规范提出要求,如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提高一个等级,用气压力为低压的管道按中压B进行设计,用气压力为中压B的管道按中压A进行设计,管道选用钢号为10、20的无缝钢管,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对焊口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规定,在室外设置紧急切断阀,并与室内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进行联锁等,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特殊区域使用燃气的安全。
4几点体会
(1)注意综合体周边燃气管网的供气能力,如果现有的燃气管网不能满足综合体的供气需要,那么须对燃气管网进行改造或者重新敷设燃气管网来满足供气的要求。
(2)设计前须充分与业主进行沟通,须掌握业主的具体要求,特别是个性化要求。
(3)针对综合体的用气点多、分散特点,合理布置燃气管道,以达到既能保障安全用气,又经济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4)尽量让同一类型的燃气用具使用相同的燃气压力,如大灶的用气压力统一为2KPa,所有锅炉的用气压力均采用同一压力,这样便于调压设施的选型和设置。
(5)设计人员对相应的规范要充分熟悉掌握并灵活应用,不单是燃气设计规范,对建筑设计规范、电气设计规范都应了解,如果吃不准应请教他们。
(6)体现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与人沟通的技巧、能力等。
5提高城市燃气规划设计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做好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工作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做好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工作可以使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充分实现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城市燃气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
5.1提高对城市燃气的改造和利用能力
要选用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燃气管网,要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升级,淘汰一些不合格的燃气管网,并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对城市燃气供给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竞争合理的局面,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对用户燃气设施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利用。任何燃具的使用都是按照一定的成分进行设计的,当燃气成份进发生一定的变化时,必然会导致密度也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燃气互换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互换性的问题,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影响燃气的发展进程。
5.2提高天然气利用的效率
在天然气的利用过程中,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天然气的利用效率。要不断的加强天然气使用情况的监测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对天然气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此外,要定期对燃气管网进行检测,防止出现汇漏情况,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
5.3增强气源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有效的确保城市燃气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供应体系,而多样化的供气体系则是城市燃气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市燃气供给状况还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提供多元化的供给体制,减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同时,要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地下储气库,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供气方与用户之间因季节峰谷差等造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提高资源的协配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