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收集3篇)

栏目:实用范文

辣椒栽培技术规程范文篇1

[关键词]辣椒高产无公害栽培北镇市

[中图分类号]S6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1-0153-01

北镇市辣椒产业的发展要顺应时代,要积极应用现代的先进技术促进生产,生产无公害的、健康的、让百姓吃得放心的辣椒。因此在高产栽培技术上也应该注意到无公害这一点。

辣椒栽培的过程中要从选择和整理生产地,种子的选定与处理,播种育苗以及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及及时采收等栽培技术上努力,为辣椒的无公害生产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为北镇市辣椒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

一、选择和整理生产地

在辣椒种植生产地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品种的辣椒是以生长的环境选择区域。在夏季一般是多高温高湿的天气,这样辣椒就容易发病如:炭疽病、烟青虫、枯萎病等,因此,要选择在山地中夏季较凉的区域中,同时也要选择地势平坦、便于排灌、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壤中的重金属、硝酸盐等不超标的地域,要远离工业区,避免“三废”对种植环境的污染。同时为了正常的销售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另外,选好生产地之后,最好可以按行距60cm开沟作畦。

二、种子的选定和处理

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的消费习惯,应该选择适销对路的辣椒品种,同时还要考虑到辣椒的高产、质优、抗病能力强,成熟期适中等条件,在北镇市位于山区地域种植适合种植的品种,在平原地区种植适合种植的品种。

在播种之前还要注意对种子进行消毒,要在播种之前将种子晒两到三天,这样就可以杀掉一部分病菌。然后,将种子放在18摄氏度左右的清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去掉表皮之后再浸泡将近四个小时,捞出并晾干表面的水分,用1%硫酸铜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之后再浸泡在温水中大约20个小时,用湿布包好,放在29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催芽。

三、播种育苗及苗期管理、定植

播种要适时,如果种植早了,销路不会太好,播种晚了,就容易遭受霜冻的危害,因为北镇市地山脉地形,海拔不同的地方种植得时间也不同,如在海拔高的地方播种要稍微早一些,海拔低的晚一些为宜,这样也可以形成辣椒淡季的连续供应。

育苗可以采用小拱棚的方式来培育,育苗的土要利用田园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混合配制,有机肥的量要适度,然后用50毫升的福尔马林和3千克的水混合起来对1平方米的苗床进行喷洒消毒,用薄膜密封五天后揭开,再过十五天播种,播种时还要注意播种的密度要适中,播种之后还需用多菌灵恰当的消毒。

对于苗期管理应该在幼苗出土后,要有稳定的相对较高的温度,白天大约要在25摄氏度左右,夜间应该保持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这样可以保障辣椒叶子肥大,常绿,叶子的长短适中,健康茁壮。当叶子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土温的要求就必须是十七摄氏度以上。对于幼苗一定要注意保温防寒,注意适时通风。待幼苗长到3片叶子时就要去掉幼苗和杂草,进行分苗,达到合适的密度,此时可以喷一些防苗枯倒的药,调控好温度。

定植主要是控制好株行距,要选择天晴的时候定植,定植后浇水要适量,增加地温,促进根部的生长。

四、田间管理施肥

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最好可以是腐熟的优质粪,定植时正确使用辣椒专用肥,定植后以粪水作为定根水。到成活后,将粪水和辣椒专用肥作为提苗肥,促进辣椒苗的生长。

开花前根据辣椒生长的情况,生长偏弱的施一次清淡的有机肥,开花盛期要控制氮肥的量,避免辣椒的徒长,导致落花落果或者是无果、果实质量不高,等到第一批果实生长的比较稳固之时可以继续施一次复合肥,结果的后期,为了增加后期产量,发出新的枝叶,要加大肥料的用量,结果期叶子上喷一到两次的磷酸二氢钾可以增加坐果率,增加产量。在辣椒成长每一个阶段都要是足够的,合适的肥料才能保证辣椒的正常生长,达到多花多果,结果期延长,产量增加,质量优的效果。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青枯病、白粉病等,辣椒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烟草虫,茶黄螨等。这些病虫害会造成辣椒质量和产量的下降,轻则影响辣椒的表面如光泽度,重则会造成大面积的辣椒无一收获。病虫害问题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出现问题时要优先农业防治法(实行轮作、优化品种、及时消毒、加强水肥管理)、物理防治法,使用无公害的化学药剂。

各种病虫害都有自己的病发时间,以及特点,症状不同因此在用化学药剂防治之时也是不同的,对于病害一般是在6、7月份多雨的季节产生,容易产生病斑,软腐或落叶,对于这种病首先要避免连作,做好排水工作,发病初期要用65%的甲康霜1000倍的液采取喷雾的方式来缓解病情。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药剂去治疗,合理的利用换血药剂,及时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六、及时采收

新鲜的辣椒适宜在花谢之后的二十到二十五天采摘,这时的果实已经充分的长大,,果肉变硬并且有色泽鲜艳,采摘阶段不允许继续施肥,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合理的包装、存储、运输,从而避免二次污染。

七、结语

对于北镇市辣椒产业的发展,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首先要选好品种,因地制宜,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选种、播种、育苗、定植、施肥、防治病虫害、适时合理的采摘。只有在栽培技术上有了提高才能实现辣椒的高产,并且,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辣椒质量,保障辣椒销路,从而跟好的促进辣椒产业的发展,促进北镇市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和军;和丽珍;芮文.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09(12).

[2]毛艳梅.辣椒青枯病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11).

[3]热西旦,吐尔逊娜依.地膜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0(04).

辣椒栽培技术规程范文篇2

关键词:宝鸡辣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2-03-0038-02

1宝鸡辣椒发展史

宝鸡市位于关中西部,辖九县三区,面积18656.8km2,年降雨量609.8mm,平均气温13℃,无霜期220d,≥10℃的积温3419℃,自然条件优越,是辣椒生长的最佳适生区。宝鸡种植辣椒、吃辣椒的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辣椒称为秦椒、辣子或线线辣子。据《宝鸡市志》记载,辣椒明末引入宝鸡,清代以后种植渐多,产品称为“秦椒”。据清道光《千阳县志》记载,蔬菜有花椒、辣椒……21种。又据《宝鸡县志》记载,辣椒(又称秦椒),明代始有种植,清代渐多。民国年间,渭河、千河川道的农民皆喜种植。另外,据《风翔县志》记载,辣椒,建国前千河、渭河一带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广为种植,每年辣椒产品大宗外运。20世纪60年代末,辣椒在宝鸡地区大面积种植,并逐渐形成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等6县40多个乡镇为主的辣椒商品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庄灿然研究员与宝鸡市农技中心合作,在广泛收集国内外辣椒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选育出具有宝鸡辣椒特色的优质、高产、抗病辣椒新品种“8819”、“陕椒2001”、“陕研168”,研究出麦辣间套栽培新模式,种植面积迅速提高,宝鸡地区年种植面积最高达3万hm2。以“宝鸡椒干”、“宝鸡辣椒面”、“宝鸡辣椒酱”等为品牌的辣椒产品,出口贸易量占到全省的60%~80%,内销湖南、四川、湖北、青海等十几个省市,外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超过50万t[1]。

2“宝鸡辣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认证

2.1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辣椒产业发展1999年宝鸡市政府在岐山县雍川镇马江村成立了“宝鸡市辣椒专家大院”,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庄灿然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组建了辣椒科研技术团队,专门进行辣椒良种选育、繁育和辣椒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的研究。2010年宝鸡市政府与陕西大红袍公司合作,在宝鸡市陇县张家庄村建立万亩辣椒科技示范园,同年宝鸡市农技中心在岐山县雍川镇马江村建立“万亩辣椒科技示范园”。示范园的建立为宝鸡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宝鸡辣椒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2.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宝鸡辣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2009年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函成立宝鸡市辣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委员会〔宝政办函(2009)82〕。经搜集、整理,汇编“宝鸡辣椒”地理标志材料。2011年宝鸡市政府决定由宝鸡市农业局、财政局、质检局联合成立宝鸡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委员会,组织对宝鸡辣椒品种“8819”、“陕椒2001”、“陕研168”进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请。

2.3“宝鸡辣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13号公告,将宝鸡辣椒品种“2001”、“8819”、“陕研168”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宝鸡辣椒”保护、传承与创新

3.1品种传承创新2010―2015年,在宝鸡市农业局、科技局、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宝鸡市农技中心整合辣椒种质资源,组建辣椒科研团队。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举攻克了线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育种技术难关,采用“三系”育种技术,先后选育出保持“宝鸡辣椒”特色的杂交种“宝椒10号”、“宝椒11号”、“宝椒12号”、“宝椒13号”,产量水平显著提高,为宝鸡辣椒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

3.2制种技术创新针对人工杂交制种工作量大、成本高、种子纯度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研究辣椒杂交制种技术。从2012年起,开展了网室熊蜂、壁蜂、意蜂虫媒授粉及自然隔离开放授粉技术试验研究,2014年“熊蜂传粉制种方法”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210302551.4),为杂交种规模化制种奠定了基础。

3.3栽培模式创新针对“麦辣间套”栽培中存在的小麦机械收获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种植面积下滑等题,探索新的栽培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益。2011年在大田生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收获后机械栽植辣椒的设想。2012―2013年积极开展早熟辣椒新品种选育、小麦收获后机械栽植试验〔3〕。2014年“麦茬辣椒机械化栽培”模式试验成功,同年11月“麦茬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列入宝鸡市现代农作物种业项目。2015年宝鸡市农技中心在岐山、凤翔、扶风、陈仓4个县区,进行“麦茬辣椒机械化栽培”模式示范推广。

4“宝鸡辣椒”保护存在的问题

4.1品牌建设滞后一是“宝鸡辣椒”虽然国家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但我市至今尚未对“宝鸡辣椒”进行商标注册,致使外省市辣椒产品以“宝鸡辣椒”名义在市场广为销售,严重影响“宝鸡辣椒”声誉。二是对“宝鸡辣椒”未能在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致使这一地方特色名优产品知名度未能进一步提升。三是虽然“宝鸡辣椒”制定了生产技术标准,但在生产中未能严格执行。四是“宝鸡辣椒”在销售过程中,缺乏组织管理,产品没有统一标准,各自为政,缺乏市场竞争力。

4.2缺乏龙头企业我市现有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研发能力弱,仍以加工辣椒面、辣椒粉、辣椒酱等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难以上档次,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

4.3扶持力度不够“宝鸡辣椒”虽然国家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但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宝鸡辣椒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辣椒企业收购加工本地辣椒数量少,辣椒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造成我市辣椒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4.4市场占有率低新疆辣椒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相反宝鸡辣椒种植分散、规模小,以人工操作为主,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宝鸡辣椒加工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主要采购新疆生产的辣椒,很少收购本地辣椒,造成“宝鸡辣椒”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减少,制约了宝鸡辣椒产业的发展。

5加强“宝鸡辣椒”保护,促进宝鸡辣椒产业发展

5.1加强品牌建设一是积极扶持企业注册“宝鸡辣椒”商标,实施原产地保护,打造“宝鸡辣椒”品牌。二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在主流媒体上大力宣传推广“宝鸡辣椒”,提高“宝鸡辣椒”的知名度。三是农业部门要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宝鸡辣椒”生产标准,大力推广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宝鸡辣椒”的特色和品质。四是农业部门要加强“宝鸡辣椒”生产销售的组织管理,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业执法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宝鸡辣椒”的伪劣产品,净化辣椒产品市场,维护“宝鸡辣椒”的声誉。

5.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政府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更新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宝鸡辣椒”的市场竞争力,拉动宝鸡辣椒产业发展。同时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辣椒加工企业来宝鸡投资,从事高科技辣椒产品开发,延伸辣椒产业链条,提高辣椒产品附加值,壮大宝鸡辣椒产业。

5.3建设辣椒产业园区借鉴学习外地成功的经验,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强辣椒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采取“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宝鸡辣椒”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辣椒种植面积[4-5]。

5.4扩大市场占有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持宝鸡辣椒特色的基础上,加快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杂交新品种,改善品|,提高产量,增加种植效益;二是研究完善辣椒杂交制种技术,利用“熊蜂传粉制种方法”专利技术,快速繁育辣椒杂交种,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减少辣农生产投入,增强宝鸡辣椒市场竞争力;三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麦茬辣椒机械化栽培”、“地膜辣椒机械化栽培”等辣椒栽培新技术,良种良法配套,节本增效。四是鼓励辣椒加工企业,积极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扶持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产品打入国内外中高端市场,提升辣椒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宝鸡辣椒”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乃林,刘永生,刘景辉,等.2011-2012年线辣椒三系杂交种区域试验报告[J].陕西农业科学,2013(05):54-57.

[2]徐乃林,上官金虎,史联联,等.第15届国际辣椒圃地试验报告[J].陕西农业科学,2008(03):58-60.

[3]刘景辉,徐乃林,史联联,等.麦茬线辣椒试验示范报告[J].陕西农业科学,2012(04):92-93.

[4]李颖,王恒明,徐小万,等.红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C].杨凌: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2002.

辣椒栽培技术规程范文篇3

鄂研8号(楚椒808)该品种早熟,株高68厘米,开展度45厘米×48厘米,第一雌花节位7节,果长14~18厘米,果肩宽4.5~5.0厘米,单果重100克以上,最大可达150克。特适合延秋大小棚栽培和高山栽培。

鄂研9号(楚椒808B型)特大果、特高产最新辣椒新品种。中早熟,株高58厘米,果长20~24厘米,果肩宽4.5~5.5厘米,肉厚0.4厘米,单果重120克以上,最大可达200克。适合春秋大小棚栽培和高山栽培。

鄂椒1号中熟、微辣、粗牛角型一代杂种,果长18~20厘米,粗4厘米,肉厚0.4厘米,皮色绿,果面光滑,单果重60~80克,高温下坐果能力强,适宜夏秋小麦及油茬茬后栽培。

鄂椒2号中熟、微辣、粗牛角型一代杂种,果长18~20厘米,粗3.5厘米,肉厚0.4厘米,果皮浅黄色,果面光滑,果顶钝尖,单果重40~60克,高温下坐果能力强,适宜夏秋小麦、油茬茬后栽培。

1.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育苗。苗床地应提早深翻、晒垡,施足底肥,而后打碎作厢,要求厢高于平地10厘米以上,底宽约1米,厢面宽约90厘米,长度根据播种量而定,一般667平方米用苗床10平方米,厢四周略高,便于浇灌。种子浸种4~6小时后直播于苗床,播种期为10月15~20日。

(2)分苗移栽。当辣椒有3~4片真叶(毛叶)时开始分苗到营养钵内。

(3)定植。辣椒大量开花时定植,大约2月20日前后。定植规格为60厘米×33厘米,密度约3300株/667平方米。定植后管理的关键是调控温度,日温25~30℃,夜温在15~18℃,温差在10℃以上,夜温最低不低于10℃,否则易落果,此阶段易出现因缺素症引起的生理性落果,在武汉常见情况为缺硼,应多次喷施含硼叶面肥。

(4)肥水管理与病虫防治同其他辣椒品种。

2.秋季大棚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秋季栽培的辣椒品种必须具备耐热、抗病毒病、丰产等条件,可以选择楚椒808。

(2)播种。用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液浸种30分钟后捞出,清水洗净催芽播种可防治辣椒的病毒病。

(3)种苗培育。秋季栽培辣椒可营养钵育苗或采用直播,其播种期一般应掌握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其采收期一般为9月中旬至12月上旬,甚至元旦、春节。苗床深沟高畦,播种时浇足底水,覆土后盖上一层湿稻草,搭起小拱棚,使用遮阳网或用薄膜盖顶,秧苗顶土时及时去除稻草。出苗后12天左右,当有2~3片真叶时,一次性假植进钵,假植宜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假植后要盖好遮阳网,以避免强光照射后使秧苗萎蔫。

(4)定植。一般苗龄25~30天,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每畦种两行,株距30厘米,定植后施点根肥,定植时间为阴雨天下午。

(5)田间管理。定植后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缓苗至植株封垄期间要经常浇水;封垄后,可采用沟灌。进入开花期后,每15~20天可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一般每个标准大棚施复合肥3千克(前期可用人粪尿代替);如果单独施肥,则可采用条施,但施肥后,必须进行覆土。

(6)保花保果。秋季栽培辣椒,在开始开花时,由于气温较高,容易落花,应用防落素等生长调节剂点(喷)花,以促进坐果。实际上,即使到了适宜辣椒开花结果的9月下旬至10月间,同样需要采用生长调节剂促进坐果。

(7)覆盖防冻。进入10月下旬后,应对大棚进行覆盖保温,包括覆盖搭配裙边。但到了11月下旬后,外界气温较低,通风一般只能在中午前后进行。进入12月后,除了大棚覆盖外,还需要多层覆盖,以确保适宜的温度。到了霜期,为了防止辣椒被冻死,可将辣椒植株拔起,集中平堆在一起,然后盖上一层厚膜和稻草,这样可以贮藏辣椒一个月左右。待辣椒市场行情好时,再逐步销售出去。

(8)病虫害防治。秋季栽培辣椒,病虫害较多,前期特别要注意病毒病(蚜虫)的防治,中后期应特别注意菌核病的防治。其他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青枯病、红蜘蛛、蓟马、烟青虫、茶黄螨、小菜蛾等,也应及时防治。

(9)采收。秋季辣椒大棚栽培的采收期一般自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开始,具体视播种期而异。前期市场行情较好应及时采收,后期行情较差时,应贮藏一段时间后待露地和大棚辣椒完毕时再上市。

3.越夏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前种子先晒2~3天,以消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病毒,然后用55℃温水浸15分钟,再用35℃的温水泡2~3小时,最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或10%磷酸三钠、1%高锰酸钾、100倍福尔马林),再用清水洗干净催芽。

  • 上一篇:光污染的解决措施(6篇)
  • 下一篇:风俗习惯作文(收集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