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6篇)

栏目:实用范文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篇1

3倍。一个健康人在5周内不吃食物,或5d内不喝水都可能生存下来。但若5min不呼吸空气,会窒息死亡。由于大气直接参与人和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清洁的空气是一切生

物生存的保证。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可能改变大气组成引起大气污染。由于大气的整体性和流动性,大气环境问题常常是全球性的、区域性的。目前国际关注的三大环境问题;全球

性的酸雨、CO2浓度的增加(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都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就其组分的含量变动情况可分为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三种。恒定组分指N2、O2和Ar。N2占空气体积78.09%、O2占20.95%、Ar占0.93%.三者总和占空气总体积

的99.97%,其余为微量的氖、氦、氙、氡等稀有气体。可变组分指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通常CO2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小于4%。可变组分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季节、气

象与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不定组分指煤烟、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它与人类活动直接有关,这些组分达到一定浓度,会给人类、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源

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分为固定源和流动源两类。所谓固定源就是位置和地点固定不变的污染源。主要指工矿企业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冶金、钢铁、建材等工业企业都

是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固定源。流动污染源是指交通工具在行驶时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而形成的污染源。

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划分,还可以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1、工业污染源由火力发电、钢铁、化工和硅酸盐等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烟、粉尘及有害化合物等形成的污染源。此类污染源由于不同工矿企业的生产性质和

流程工艺的不同,其所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大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排放源集中、浓度高、局地污染强度高。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2、农业污染源主要是不当施用农药、化肥、有机粪肥等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挥发扩散,以及施用后期NOX、CH4、挥发性农药成分从土壤中逸散进入大气等形成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污染源由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运行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这类污染源属流动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是烟尘、碳氢化合物、NOX、金属尘埃等,

是城市大气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4、生活污染源是指居民日常烧饭、取暖、沐浴等活动,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烟尘、SO2、NOX等污染物。这类污染源属固定源,具有分布广、排量大、污染高度低等特

点,是一些城市大气污染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但是,随着城市电气化的推进,城市生活污染源将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二)大气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则是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

染物与大气正常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其毒性一般较一次污染物强。

2、常见主要大气污染物简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含物及光化学氧化剂等。

三、大气污染的类型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危害了人体的舒适、键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一)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分为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

(二)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四、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地形及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①煤烟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问题,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②汽车尾气污染明显增加,并逐渐上升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③酸雨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多以硫酸酸雨为主;

④工业“三废”任意排放是目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农业引发的大气污染仍不容忽视。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

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

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1、急性中毒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通常不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事故,大量有害气体泄露外排,外界气象条件突

变等,便会引起起人群的急性中毒。如印度帕博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直接危害人体,发生了2500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的惨剧。

2、慢性中毒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慢性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污染物质在低浓度、长时间连续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患病率升高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很

高,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郊区。

3、致癌作用这是长期影响的结果,是由于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如果生殖细胞发生突变,使后代机体出现各种异常,称致畸作用;如果

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作用,又称致突变作用;如果诱发成肿瘤的作用称致癌作用。

(二)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

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

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三)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影响天气和气候。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

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大气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对全球气候的最主要影响。地球气候变暖会给人

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六、大气污染的防治

从大气污染的发生过程分祈,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方法,是从污染源着手,通过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物扩散稀释等措施来保证大气环境质量。但目前现有的经济技

术条件还不能彻底根治污染源,因此,大气环境的保护就需要通过运用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目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求大气污染的控制途径。

(一)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

2、改善燃料构成

3、进行技术更新,改善燃烧过程

4、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废气”

5、开发新能源,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变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煤碳、石油的用量。以上新能源多为可再生性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

生化石能源开采使用的环境问题,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二)采用各种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

1、烟尘治理技术

2、二氧化硫治理技术

3、光化学烟雾的治理技术

(三)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保护大气环境

1、搞好总体规划,合理工业布局

(1)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调整工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

2、做好大气环境规划,科学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3、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

4、发展绿色植物,增强自净能力

(四)加强大气管理

大气环境管理就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规划,从宏观上、战略上、总体上研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法律是环境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篇2

关键词:利弊;玻璃幕墙;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玻璃幕墙光污染产生原因

1.1光污染

光污染是不恰当的自然光反射或者不合理的人工光照导致的违背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和心理健康,或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包括眩光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以及紫外线污染、红外线污染和视觉污染等。光污染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又一大环境问题。

1.2玻璃幕墙光污染

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属于眩光污染。太阳光近似看作平行光,当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也是平行光。平行光只沿一个方向传播,在该方向上光强较强,看起来非常耀眼,形成反射眩光。玻璃幕墙大多由一块块高反射率的玻璃构成,表面光滑,对太阳光进行镜面反射而形成的眩光射入人眼就会使人看不清东西,射向地面就会使地面的光照度增大,形成光污染。

2玻璃幕墙光污染的危害性

2.1易导致交通事故

矗立在马路两边的一幢幢用玻璃幕墙装饰的高楼大厦,就像一块几十米宽、上百米高的巨大镜子,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对车辆和红绿灯进行反射。它所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有时比太阳光本身还要强烈。在日光较强时,其反射系数超过75%,有时甚至达到90%,比传统的青砖灰瓦和草坪的反射力要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此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高速行驶的汽车内后,造成人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使司机在瞬间头晕目眩,视野遮挡,玻璃幕墙的光反射危害了行人和司机的视觉功能,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2影响居住环境

目前,我国建筑用装饰玻璃,虽然有的采用了镀膜处理技术,但即便如此,其反光率也较高,少则在30%左右,高的可达80%以上(比利时已生产出反射率仅为5%镀膜玻璃)。尤其是当前大量使用的热反射镀膜玻璃,反射率更高,其反射光比阳光照射还要强烈。在晴空下玻璃幕墙把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向远近的一些地方,破坏了周围原始生态环境。特别是那些建在居民小区的玻璃幕墙,夏日将阳光反射到居室中,刺目的强烈光线破坏了室内原有的气氛,还会造成周围楼的背阴面变成了阳面,使房屋两面夹击,室温增高(可使室温升高4℃~6℃),这样在长时间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一些居住在高大玻璃幕墙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他们纷纷诉苦说,白天都要挂厚厚的窗帘,否则谁也受不了强光、强热的反射。

2.3存在火灾隐患

有些玻璃幕墙潜伏着火灾隐患。尤其是那些凹型建筑设计的楼房,玻璃幕墙形成了一面大型聚光镜,其焦点处的高温足以引燃那里的易燃材料和物品。1987年,德国柏林曾发生过因玻璃幕墙聚焦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即使不发生火灾,那些经常被照射的室内家电和家具也容易老化,使使用寿命缩短。目前,我国虽然尚未有类似的报告,但谁也不敢担保以后不会发生。

2.4对人身心造成重大伤害

有些玻璃幕墙含有一定有害污染物质,挥发和释放后可直接构成对人体的危害。例如,茶色玻璃的合成成分中含有金属钴,它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容易使人受到放射性污染。它随太阳光反射到人体上,时间一长,可诱发眼部疾患、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等疾病。人们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中,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和诱发心动过速、心脑血管等疾病,有心血管病的人还可引起猝死。强烈的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诱发皮肤癌。

3玻璃幕墙的优点

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玻璃幕墙能够有效的运用的现代化建筑中,确实存在其不少的优点:如可以较好的体现建筑艺术特色,突出建筑立体感;材料单一,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维护维修较为方便;墙体自重轻,有效降低建筑物总造价;除此之外,还可有效适应旧建筑外墙翻新的设计要求。如:

(1)调节室内光线。玻璃所具备的透明性,可以让自然光有效的摄入室内,给室内创造出明亮的环境,使室内光纤充足,白天可减少或不需要室内人工的照明,有效实现节能目的。

(2)降低室内热能,实现保温隔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吸热玻璃吸收红外线以后,有效减少20%-30%太阳能的入射量,以此来降低室内热量,达到保温隔热性能。

4防治措施

4.1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当前,要想解决安全隐患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让城市大型玻璃幕墙在规范和限制中慢慢发展。质量是决定玻璃幕墙发展的关键和前提,这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为确保玻璃幕墙的工程质量,一定要加强建设部门的监管力度,明确玻璃幕墙的管理范围、管理主体、开启面积必须在30%以内,将城市建筑玻璃幕墙的管理纳入到建设部门长效管理机制之中,鼓励用户使用自然风实现降温等。其次,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安装,以此来确保玻璃幕墙的安全与质量。工程设计施工中,切忌使用一些不合规格的材料。第三,打造专业施工队伍,同时加强玻璃幕墙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

3.2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针对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笔者以为,不同城市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解决措施,一些特殊城市的特殊地带应严禁使用玻璃幕墙,一些城市可适当控制玻璃幕墙的使用比率。除此之外,人们可通过玻璃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来控制其可见光反射率。

而光污染作为一种潜在的危害,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提高人们的重视力度。同时,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不能像其他污染一样通过有效的转化、分解或稀释等来减轻或消除,因此,玻璃幕墙光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提高人们对玻璃幕墙的正确认识;③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控制;④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及其设计水平。

5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除了要美观,同时还需要安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需要发展,但人的生存环境及安全更需要密切保护,只有二者之间和谐发展才是最为理想和科学的解决办法。玻璃幕墙只要使用得当,在带来建筑的通透性和现代感的同时,把光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城市的形象品味和人们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侯盛楠,刘双双,韩庆.浅析我国住宅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J].河南建材,2010(6):82-83.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篇3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354-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方法和时间效益要求日趋突出,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施工等所不能分离的工具,但与此同时,又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在用机动车尾气随之而来。为了让人们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了解,共同行动起来,预防和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本文从机动车尾气的危害、产生、以及治理等方面略作分析。

1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1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上路行驶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人们看到的各种机动车排气管里喷出的白色、黑色、浅兰色的烟气,这就是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中含有12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在1988~1998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翻了1.1倍,从1988年的1.7亿增加到1997年的3.6亿。机动车保有量由1988年的540万辆,猛增到1997年的1730万辆,翻了2.2倍。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8亿,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5900万辆。这些车辆大多集中在城市,而且正以年均增长率10%以上的速度增长。此外,随着各地经济交流的日趋活跃,城市过境车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无形之中加剧了过境城市的空气污染。汽车总量的迅速增加,增加量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大城市过境车增多,由于这样一些特点,导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汽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2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的危害

由于机动车是低面污染源,基本是在离地面1m左右的层面排放。正处在人的呼吸带附近,最易被人体吸入,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1985~1990年,广州市卫生防疫部门对广州市城区抽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宽染区的疾病感染率为41.9%,窄街高污染区的疾病感染率为58.3%。广州市交警在职人员平均寿命为38.4岁,死亡人员中患肺癌、肝癌的占55%。

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碳氮化物(NOx)、铅(Pb)等。

一氧化碳(CO)是汽油燃烧不充分时的产物。尾气中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它的亲和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和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削弱血液向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人体内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氮氧化物(HC)主要指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NO2浓度为9.4mg/m3(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指这二者的总称。NO排放到大气中,也会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日光照射下与氧起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一种有毒的烟雾,它刺激人的眼、鼻粘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当人们长期处于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的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死亡。NO2也是形成硝酸性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而酸雨对动植物、建筑及工业设备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极强,每年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另外,汽车用油大多数掺有有机铅(四乙基铅或甲基铅)。铅及其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四乙基铅是铅的最重要的烷基化合物,挥发性特别强,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有剧毒,可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的催化作用。另外,汽车废气中还含有不少的致癌物质。

2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根据国家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生产厂家

新生产的机动车尾气是否能够达标排放,关系到整个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否正常进行。为此,各级经贸、质监部门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做为汽车能否出厂的硬性指标,适当提高新生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大力淘汰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辆生产线,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多种能够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技术,从源头上控制车辆尾气污染。

2.2鼓励生产厂家发展环保型汽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海南环保汽车论坛上指出,随着环保意识与日俱增,环保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环保是汽车工业必须跨越的关口。从汽车诞生那天起,汽车工业就面临环保、能源消耗和安全问题,中国要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就必须跨越这三道关口,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型汽车。再者,现代柴油机在车用动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动力性高、经济性好、节能、环保的优点日益显现。我国柴油汽车大幅度增长,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推进我国汽车清洁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3在使用中严格监督,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应该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纳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内,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新车上路前,要全项监测尾气污染物指标,达标后,登记造册,经审批,到公安交通机关办理上路手续。严防机动车非法落户和尾气排放超标的国外车辆入境。各地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公安交警要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定期检测、巡检、抽检制度,禁止排气不合格的车辆运行,并及时淘汰油耗大,污染重的超期服役车辆,堵绝报废汽车非法交易。

2.4提高燃料质量,强制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高与机动车燃料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原国家环保局从1988年开始,制定有关机动车污染物管理的系列国家排放标准并组织实施。1997年开始推进中国汽油无铅化,全面提高了汽油质量,同时也把油品质量的提高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组织制定并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汽油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在我国首次得到控制。汽油生产及销售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车用燃料监督管理的规定,停止出售含铅汽油,坚决淘汰90号以下的低标汽油,自觉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反规定的要取消其生产、销售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2.5完善环境立法和标准体系

国内环境立法起步较早,也较完善。如果要适应商品经济,那些模糊性、伸缩性、原则性较大的规定条文,实施起来就困难了,某些条款缺乏量化的刑事处罚和经济约束手段要及时补充和修改。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向先进国家看齐,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同时,全国应建立统一的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保证各项政策和规章的落实,包括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排放技术监督、对生产不合格车辆的企业进行处罚、对已报废的车辆要坚决销毁,以此来规范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使汽车尾气排放量降到最低水平,把对人体的危害减到最低水平,还城市居民以洁净的空气环境。

参考文献

[1]姚宝艳.锦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科技信息.2007,(7):227.

[2]孙强,赵丽,孙德岭.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策略.环境保护.1999,(2):43.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篇4

关键词:玻璃幕墙;危害;有效防止;光污染;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师在设计时,为了使建筑物更加美观、为了符合时代的特点,在广泛使用玻璃光幕同时却忽略了周边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玻璃幕墙带来的光污染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力。对于如何解决玻璃幕墙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是当前迫于解决的难题。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概述

1.1光污染。光污染是指由于不恰当地光线给人造成视觉压抑,从而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危害的一种污染,它通常是由一些不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自然光、反射光及一些人工灯照射产生的。光污染有很多种,像眩光污染、紫外线污染、红外线污染等等,而本文讲的玻璃幕墙产生的光污染属于眩光污染。

1.2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含有很强的可见光成分,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视觉伤害会比较大。城市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是属于一种反射系数较强的单一视觉环境,从而造成对人眼的较大伤害。而玻璃幕墙零散的小玻璃组成,由透明玻璃幕墙及银灰色钛金属板构成的白色椭圆形球体中心建筑,建成后将形成对周围建筑、居民和过往车辆、行人较强的光污染,当太阳光射到这些玻璃幕墙上的时候,则会形成眩光,而这种眩光摄入人眼之后则会使人视物不清晰,射到地面会增大光照度,从而形成了光污染。

2.玻璃幕墙光污染的危害

玻璃幕墙光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除了造成人眼的晶状体、角膜、结膜、虹膜细胞死亡或发生变异而加速白内障形成之外,人们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中,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和诱发心动过速、心脑血管等疾病。强烈的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诱发皮肤癌。同时。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造成其他环境危害,甚而危及正常的天文观测。2.1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玻璃幕墙对各种光的反射率都很高,如果将反射出来的光线长期射到人们的眼球上,使视网膜不自觉的反复收缩和舒张以适应光线的变化,长时间的刺激会使视力收到影响,甚至引发其它的眼睛疾病并发症。而玻璃幕墙的使用,使这种反射光产生的污染随处可见,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总会受到这种光污染的影响。过多的光线摄入眼球,会使人产生眼疲劳,甚至会感到头晕的症状,持续晕眩可能就会使人的精神强度受到损害,可能就会造成精神的萎靡、失眠、食欲降低,严重者还会出现神经紧张,影响人们工作的兴趣,打击人们的积极性。

2.2在交通方面产生影响。玻璃幕墙在市中心繁荣地段被广泛的使用,人群流动和车辆流通都比较频繁,而玻璃幕墙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光污染对人群危害极大。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刺眼,是路人眼睛闭合,进而对路面上的情况看不清,很容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或者判断失误。再加上玻璃幕墙的反射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可能会将光线集中在一点,当照射强度非常大的光线射入眼睛时,很可能给行人造成暂时性的失明,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难免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2.3室内温度骤升,居住环境受损。当光线非常充足的时候,玻璃幕墙的反射率就越大,这种反射光折射到室内,会造成温度的急剧升高。当遇到炎热的天气,外面温度已经足够高,再加上反射到室内的光线产生的温度,室内肯定让人受不了。由于玻璃幕墙一般都不能够开启,通风也比较差,只能靠其电扇、空调的使用来降低温度,这就在经济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2.4的玻璃幕墙的曲面设计有缺陷。曲面形设计的玻璃墙,在使用角度上可能会对光线产生聚光的作用,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当光线强烈时,可能引发火灾之类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

3.如何防治玻璃幕墙的光污染

玻璃幕墙光污染危害是潜在的,各界人士都有不同的认识,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判定。同时,玻璃幕墙光污染很难像其他环境污染那样通过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因此,其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3.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限制玻璃幕墙的使用。过于密集的玻璃幕墙的使用,可以看出在城市的规划安排上缺乏合理性。城市的规划应该得到重视,尤其城市的规划部门一定要能够从城市的环境、气候、功能和规划要求出发,真正的做好城市玻璃幕墙的使用规划,以下列举了具体的做法:第一要控制安装玻璃幕墙的地区,不能让玻璃幕墙的安装过于集中,要使其分布尽量合理,特别是城市比较繁华交通比较拥挤的路段更应注意;第二限制玻璃幕墙的安装面积,靠近街道的最外层外墙不可以用玻璃幕墙,对于大片的玻璃幕墙可以通过中间加分隔的方式把玻璃幕墙进行水平或者是垂直的分隔;第三不适用凹面、凸面等所有曲面幕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外凸式幕墙对临街的光反射现象和内凹式幕墙由于反射光聚焦引起的火灾。

3.2采用特殊玻璃,降低反射率。玻璃幕墙中高反射率的玻璃是造成光污染的主要成因,所以为了降低光污染可以使用低辐射的玻璃,所谓的低辐射玻璃就是在玻璃的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金属或者是化学物组成的膜系产品,镀上金属或者是这种膜系产品后,会使反射比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以增强可见光的透视比,重要的是还有很好的隔热性能。这种玻璃的使用不但降低了光污染还能使建筑物的采光得到很好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还有一些玻璃贴膜和回反射玻璃,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反射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合理选择玻璃幕墙的材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是玲琅满目数不胜数,就连玻璃幕墙也从原来的单一性发展到了铝板、钢板、铝合金板等等,如果通过合理的设计,把玻璃幕墙和和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幕墙进行有机的组合,这样不仅能够使高层建筑更加美观,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幕墙反光带来的光污染。

3.4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城市绿化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城市绿化带来的好处,如果能够在路边和玻璃幕墙周围种植一些高大树冠的树木,相信一定能有效的遮挡反射光的照射,减少玻璃幕墙造成的有害反射,从而使采光环境得到了真正的改善和调节,另外加大地面的绿化面积也是十分必要的。

3.5进行大力的宣传,加强环保意识。对于当前的各种污染,无论是光污染还是水污染、大气污染,想要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务必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只有每一个人都重视环保了,污染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得以解决,所以对环保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对于玻璃幕墙光污染存在的问题一定要能正视,正确的去引导公众,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促使研究人员不断进取研制新型的环保材料;通过媒体宣传也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逐渐得到完善,同时健全相应的监督机构,有效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

4.结语:玻璃幕墙需要健康的发展,要减小光污染对人们安全和生活的影响,努力使玻璃幕墙既能美化建筑,同时又不对环境带来破坏,兼顾利害,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从根本上解决玻璃幕墙光污染的问题,要确定统一的环境标准,界定范围,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充分减少其污染源的产生。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发挥玻璃幕墙最大的优势,减少污染的损害,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凯,陈亢利.昆山市巴城镇室外光环境现状调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2).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篇5

关键词:雾霾;危害;防治措施

前言

以PM2.5为标志的雾霾天气不仅会使空气能见度降低,而且还会阻碍污染物的扩散,凝聚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从而直接损害人类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污染物排放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依然呈现增加趋势。因此,雾霾天气的预防和治理刻不容缓!

一、雾霾的危害

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污染物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灰霾加大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这些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刺激性极大。现在的细粒子已经不是老百姓以前认为的灰尘粒子,而是对人体有毒、可以进入到人体内部的复杂污染物。这些细粒子污染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一)影响人体健康

生活在灰霾天气可出现憋气、咳嗽、头晕、乏力、犯困、反胃、恶心、易怒等不良反应;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环境中,细颗粒物吸附的重金属物或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呼吸过敏甚至肺部肿瘤等疾病出现。灰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导致传染病增多。阴沉灰霾天气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使人精神郁闷,遇到不顺心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二)形成酸雨

酸雨危害众所周知,但专家提醒,相比之下,更需防范的是灰霾这种“脏雾”。灰霾本质是“细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形成“二次污染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曾专门对南京几场浓雾进行分析,用专门仪器收集来雾气水就像浑浊“酱油汤”,甚至发黑。研究表明,灰霾组分中含水量很少,由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废气污染物形成酸雾却较多,含有可溶和不可溶污染物浓度很高。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被酸雾锈蚀的钢铁有上千万吨。

(三)农业减产

雾霾天气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雾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雾霾天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高,农作物、水果、蔬菜生长过程中粘附上有害雾滴,不仅会使果实蔬菜长斑点,而且能促进霉菌的生长,导致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扩散。

(四)对交通出行的危害

大范围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困难。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低,造成高速公路汽车追尾相撞,航班延误甚至发生空难,海上轮渡停航甚至相撞,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雾霾还是输电网路的“神秘破坏者”。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含有多种化学腐蚀剂,容易导致输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出现断电(雾闪)、跳闸现象近期以来。

二、雾霾的防治措施

雾霾天气的防治必须系统着手,统一规划,从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等方面,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工业产能治理

一是坚决淘汰国家确定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淘汰钢铁、建材和纺织等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整顿违规产能。实现高资本,低污染,高附加值发展。二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扶持力度,从而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三是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实现天然气代替煤炭燃烧,加大天然气的使用比重。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新能源代替煤炭燃烧,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出。

(二)积极发展绿色交通

一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限制私家车在城市内的出行时间无论治理交通拥堵还是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都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比如制定好城市道路统筹规划,严格禁止公交车道行驶其他车辆,大力投资发展其他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在城市内的出行时间。主要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和电气化轨道交通等,这些措施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的同时,也能减少城市空气污染。二是加快推进机动车燃油品质升级。尽快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提前实施下一阶段国家油品质量标准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三是加强车辆环保管理。严格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积极开展环保标志电子化、智能化管理,积极推广机动车安装大气污染物后处理装置,提高尾气控制水平,实施在用机动车遥测监管,进一步提升机动车排气监管能力。

(三)强化总量控制,深化重点行业污染和扬尘治理

一是深化重点行业污染物治理。强化各类烟粉尘污染物治理,推进未淘汰设备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确保颗粒物排放达到新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开展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摸底调查,对有机化工、纺织印染、皮革加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专项治理。二是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力度。造成空气污染指数攀升的原因,除了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之外,工地扬尘污染也是重要因素。在市区建设中,建筑施工、拆迁、渣土清运以及道路清扫中,造成的二次扬尘,对市区空气质量PM2.5浓度影响很大。对施工现场的土堆、粉状物料、地面,相关部门要监督施工单位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四)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恢复受损生态环境

一是推进城市及周边绿化和防风固沙林建设,建设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绿化隔离带,在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城市旧城区、旧住宅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建设绿地设施,把污染源与环境敏感区域隔离开来。同时,实施村镇绿化示范工程,开展围村林、公共绿地建设,改变农村“缺树少绿”的现状。二是加快国土绿化和受损生态环境修复,加快荒山绿化步伐,推进现有山区森林资源改造升级,强化矿山植被恢复,加强各类矿区的治理,恢复具备条件的已停产、关闭矿山及其他因采矿活动造成植破坏区域的植被,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建设林、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沙固沙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城市光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篇6

[关键词]霾灰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危害控制治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化石燃料的消耗量随之猛增,汽车尾气、燃油、燃煤、废弃物燃烧直接排放的气溶胶粒子和气态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气溶胶污染物与日俱增,使得霾现象日趋严重,城市大气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灰霾天气,这以大气能见度降低为特征的现象,已引起我国民众和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

1.霾的定义

霾是由天然气溶胶(沙尘)与人为气溶胶(污染物)相互作用后,以细颗粒物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溶胶。中国气象局定义灰霾为:“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2.霾的主要化学成分

霾的主要成分是气溶胶(aerosol),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细颗粒中含有多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除砷(As)、镉(Cd)、氟(F)、钴(Co)、镍(Ni)、铅(Pb)、硫(S)、氯(Cl)、溴(Br)、铯(Cs)、铡(La)、汞(Hg)、铬(cr)等无机元素及一些水溶性无机离子外,主要还有元素碳(EC)、有机碳(OC)、挥发性有机物(VOC)、多环芳烃(PAH)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物质细菌、病毒、霉菌等。

3.霾的成因

灰霾是以细颗粒物(主要是PM2.5)为载体,与气象条件和污染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危害型天气现象,是环境污染在一定气象条件下的体现。灰霾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但其实质是环境污染问题,霾的形成是污染因素和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霾形成的污染因素

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是灰霾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类活动排放。自然源主要包括灰尘、矿物、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物质;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植物秸秆、动物尸体和生活垃圾等)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以及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生活中排放的有毒、有害颗粒物。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机动车辆猛增,使得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污染物浓度增大是导致霾日数增加、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灰霾天气的形成与空气污染的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3.2霾形成的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如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逆温层、降水、日照和大气混合高度等)会影响灰霾天气的形成,其中风速、相对湿度、逆温层被认为是影响灰霾形成的最主要因素。(1)风速增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同时也会使湍流变大,有利于污染物质在垂直方向的扩散和输送,所以风速大时很少出现霾天气。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得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严重阻碍了风的水平流动,地面附近的污染物、扬尘等难以扩散或稀释,在城区内积累形成了高浓度污染,从而导致灰霾天气的出现。(2)相对湿度高有利于霾的形成。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水汽在气溶胶粒子上凝结,从而影响大气能见度。(3)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城市上空容易频繁出现逆温层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层又导致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颗粒物和污染气体等滞留在近地层,极易产生霾天气。

4.霾的危害

灰霾这灾害性天气,不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加交通安全隐患,影响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还加大了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1灰霾天气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灰霾天气可对人类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1)灰霾天气中大气颗粒物尤其是PM2.5浓度较高,颗粒物表面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能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并粘附在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诱发呼吸道疾病,长期积累还会诱发肺癌。特别是灰霾中的主要成分有机碳,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比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及水材、烟草等有机物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其代表物苯并(a)芘(BaP)是最具致癌性的物质,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另外,灰霾粒子中重金属的毒性亦值得注意,如铅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和智力的发育。(2)灰霾大气还会导敛近地层紫外线减弱。由于太阳中的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可能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同时,紫外线也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紫外线的降低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3)灰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灰霾天气容易导致人的情绪低落,让人产生悲观情绪,如不及时调节,很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2灰霾天气增加交通安全隐患.灰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差、大气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直接威胁海、陆、空的交通安全。

4.3影响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灰霾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与日照时数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这可造成农业减产、绿地生态系统生长受阻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

4.4加大了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大量细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在太阳辐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一淡蓝色的烟雾,它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刚光和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如臭氧、醛类、酮等,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现象。灰霾天气会加大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

5.霾的预防及控制治理

灰霾大气的实质是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首先要加大对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包括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等。坚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其次要开展灰霾成因及其控制措施研究,建立灰霾天气的预报、预测、预警系统。

5.1坚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的火电、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对动力煤洗选,以及水泥、电力和钢铁行业的除尘,及施工场所扬尘及喷涂等领域的一次性颗粒物排放进行控制,大力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总量,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防止二次污染的形成。

5.2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有力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采取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调节手段,加快推进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同步实施,提升车用燃油清洁化水平。加强机动车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

5.3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5.4推进城区绿化.各类植物是净化大自然的最好帮手,不仅能有效吸附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还可绿化美化环境。因此协力推进城区立体绿化、道路绿化、屋顶绿化、居室绿化,让城市绿地发挥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及美化环境等环境效益,从而净化城市大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5.5增强灰霾监测能力。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常规指标基础上,逐步增加细颗粒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黑炭等指标;分析各地灰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了解颗粒物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及来源,这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及污染的防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5.6探索建立大气雾霾预警体系,逐步形成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能力。研究制定大气污染防治预警应急预案、构建应急体系,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实行道路清扫、洒水,重点排放源限产限排、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应急措施,积极向公众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 上一篇:汉字历史的研究报告(收集3篇)
  • 下一篇:在烦恼中成长作文600字(收集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