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收集3篇)

栏目:实用范文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篇1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我们中学教育教学也应该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现在的教育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有的学生遇到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批评,动辄便闹情绪离家出走;有的因琐事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等等。针对当今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我们曾经设计了问卷对初一新生进行调查。从反馈数据看,感觉到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非常模糊。比如对“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一题的回答:有18%的学生认为要有奉献精神,向雷锋、袁隆平等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45%的学生认为要有权有钱;有23%的学生认为要有影响力,像周杰伦、蔡依林等拥有众多的粉丝歌迷;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对生命的意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由于当今物质社会的丰富多元和环境的复杂纷扰,使学生的心理成熟期明显提前,由此产生心理、生理与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挫折教育少之又少,青少年自杀现象也呈上升趋势。警钟在每位教育者耳边敲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二、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浇灌生命常青之树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老师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在新课标理念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因素,做到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钻研文本时联系生命教育,课堂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适时适度地开展多样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动。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通过生命教育,使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1.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做生命之树的守林人

当今社会信息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不断学习正逐步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教师不只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要真正的加强自身的学习。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开展已有数十年,而大陆仅在上海、辽宁、江苏实施,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要了解与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自主实施生命教育。另外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系列的书籍,如法・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奥・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只有多读书与大师进行生命对话,才能了解别人的思想经验,加深自己对生活感悟的积淀,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2.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厚实生命教育之树的土壤

目前的教育体制,使家长、学校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智力,而忽视了情感、心理方面的非智力教育。为了应对考试,学生整天忙于学习,精神生活却贫乏荒芜。所以,学校应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如可以建筑关于活力青春、生命力量的艺术雕塑;张贴“生命的起源”“防火”“交通安全”“远离”等科学彩画;制作展示学生、教师关于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照片展板;报道校内外有关生命教育的时事动态;班级墙体布置可张贴有关珍爱生命的名人名言、感悟生命的学生作品;黑板报每学期可出1-2期与生命教育有关的主题内容;张贴名人画像,丰富书画走廊;校园网创建生命教育的网页、贴吧,让学生了解、关注、探讨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创设浓郁的生命化校园氛围,为学生生命之树的成长厚实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这生命化的环境里接受熏陶,感悟生命的内涵和美丽,生命发展就能得到真正的舒展。

3.挖掘语文教学资源,让生命之树沐浴阳光雨露

课程是生命教育的载体,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无不闪烁着生命光泽,体现着生命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不光注重解题技巧、考题规律的训练,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读,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生命的交流、思想的对话,通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潜移默化地健全个性,提升人格,唤醒自身的生命意识。如读《紫藤萝瀑布》,会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读《敬畏生命》,会感悟到生命的延续是不计成本的;读《散步》,会欣赏到生命的温馨、和谐之美;读《伟人的悲剧》,会体味到生命的悲壮、崇高之美;读《重塑生命》,会惊叹于生命的奇迹、活力之美;读《生命生命》,会赞叹于生命的坚韧、顽强之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背诵这些美文名篇,可使其沉浸在美好的氛围里,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

4.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生命之树承受风暴雷电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篇2

上期我们做的专题《遭遇飞来横祸,总有办法应对》,探讨了孩子在校园内遭遇欺负该如何应对。收到大量读者短信、QQ留言、微信留言,他们问:如何说不?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不同阶段挨的打,无论是程度还是性质还是后果,都不一样。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受欺负,也略有差别。所以,应对方法就不太一样。

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个案,希望抛砖引玉,家长能由此得到启发。

一年级的女儿

自己搞定“恶霸”同桌

一年级暑假,我把兜兜放在全托管的暑期班,连续两三天兜兜的裤子总是很脏,我问兜兜:“你在地上爬的吗?”

兜兜很委屈:“没有,是Eric踢我,我们在一个桌子上做作业,他就嫌我占地方,要把我踢出去……”

原来是小同桌的三八线矛盾啊,想想自己童年也是这样熬出来的,不由觉得好笑:“没事,你靠边一点儿,Eric比你大一岁又比较胖,确实需要更大的地方。裤子回家妈妈洗洗就行了!”

又是一周,兜兜裤子依旧会脏,也不再跟我说缘由,只是每天早晨可怜巴巴地乞求:“妈妈早点来接我啊!你不来,我自己走回去也行!我不想在这里了……”

洗澡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兜兜的两个膝盖都淤青了。我问兜兜:“你是不是在学校跑太快摔倒了?”

兜兜:“每次我在玩球的时候Eric都来抢,我不给他他就推倒我;我再去玩跳绳,他又扔了球故意绊倒我!”

“告诉老师啊!”

“没用!老师就说他一句,他更恨我了!等老师一走他就打我,昨天一拳打我鼻子上了,我都流鼻血了……”

我也懂育儿理论知识,知道孩子打架应该自己处理,也尽量不必给老师添麻烦,可我也是亲妈啊!能忍心看自己孩子被打破鼻子,摔青了膝盖还淡定说无所谓吗?

摸起电话给Eric爸爸打过去:“您好,咱们孩子在一起上托管班……”才说这半句,Eric爸爸果断转入正题:“是吗?那你最好让你们家孩子离我儿子远点儿!我儿子可喜欢打架啊!”

这诚恳的与敏锐的话语让我感觉继续聊什么已无必要,兜兜在身旁用悲情的小眼神迷茫地与我对视,我双手一摊,无奈地和兜兜商量对策:“你看,妈妈帮不了你,妈妈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我能想出来的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打,奋力反抗一次,让他知道你不是随便可以欺负的;二是躲,你离他远一点就像他爸爸说的那样。”

这一夜我们都睡得很不踏实,我们无奈地领悟出一个残酷的现实:走出这个家就像步入了江湖,免不了“血雨腥风”需要自己去闯荡;母爱不是万能创可贴。

既然被推到绝地,只能让兜兜自生自灭了,索性我也是个大大咧咧的糊涂妈,工作的繁忙很快掩盖了我对这件事的耿耿于怀。七月即将过去的一天,兜兜开心地对我说:“妈妈,Eric不打我们了!”

“为什么?”突如其来的和平倒是让我莫名惊奇。

“以前呢,Eric不仅打我,还打Kevin,我们试着两个人联合起来反击,但是我们两个太小了,起义失败了,我们就开始想别的办法。”

“打不过就躲吗?”

兜兜撇撇嘴:“躲不过去!学校就那么大点儿的地方,躲到哪里他都能找到。”

“还有其它办法吗?”

“当然!我们发现每次Eric要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猛夸他,比如说:Eric是大力士,全球第一的超人,谁也打不过他,我们都服了……然后他就很高兴,不打我们了!”

“是人都经不住三句夸。”我竟然没有想到这个最简易的处理办法!很庆幸我们都没有参与孩子之间的纠纷,让他们有了自我调节、物竞天择的能力。虽然这一个月给兜兜留下不少血泪的回忆,但是经受了委屈又摸索出与人和谐相处的经验,算不算风雨之后的彩虹?

很多育儿书上说看到孩子打架应该把孩子拉开教育,告诉孩子打架不对,教孩子文明礼貌。其实六岁的孩子早已熟记这些文明礼让的大道理,他们需要的是怀揣着理论去实践,在挫折中摸着石头过河,即便有很多不安,但是我们也该放手做个旁观者。

“Eric总是打架,离他远一点!别跟他玩儿!”幸好我没有把Eric爸爸这句话重复给兜兜,没有轻率地给兜兜一个答案,也没有随意地去定义一个未知的可能。兜兜尝试了各种解决打架问题的办法,在思考与体验中慢慢累积交友的经验,最终悟出与这一类朋友的相处之道。

经过了Eric事件,兜兜越来越有信心跟不同类型的孩子成为朋友,并渐渐摸索出与各种性格小朋友的交往、处理不同纷争的秘籍。

无厘头的开局与结尾

文∷杨樾(资深媒体人)摘编∷孙立峰

校园暴力一直存在。资深媒体人杨樾认为,男孩变成男人的过程中,大半要经历些腥风血雨。听杨樾说说他上中学时与小混混们的纠葛,也许对现在的家长以及孩子有所启发。

本刊特别提示:别玩斧子!!也别让孩子玩斧子!!!

小混混世界的真相

人在少年时,三观都散乱得很,到了青春期,突然进入一个随时豪情万丈血脉贲张的阶段。多看几部邵氏的武打片,就觉得浑身气力无用武之地了。这时候有些早熟且彪悍的少年,就会脱颖而出,身边聚集一帮上嘴唇毛茸茸的兄弟。

那时候没有微博,除暴安良杀富济贫根本找不到目标,于是一身的蛮力就鼓舞他们歪跨着28自行车集聚在校园门口,等待着哪个不长眼的看自己一下,立即围过去,像个怨妇一样反反复复地问一句话:“你看吗,你看吗,你看吗?”懂事的就低头不吭声躲过一劫,嘴硬的自然就是一顿暴打。

校园的土鳖黑帮也不是只会等着人看自己,他们也会为了讹点钱买包烟或者看到哪个四眼儿好学生跟校花一起走向图书馆而大打出手。一般来说,本校的土鳖好对付,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跨校而来的土鳖最麻烦,吃了亏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复仇。

有时候,校园黑帮也会诞生一些奇葩。我隔壁班有个瘦高的哥们儿,文文弱弱的,戴个黑框眼镜,经常被欺负,每次眼镜被打在地上摔坏,他就用白胶布粘一粘。到后来,整个黑框眼镜都被白胶布包裹了起来,看起来十分惊悚。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校门口的那帮外校黑帮一看到眼镜哥就迅速作鸟兽散。慢慢地,有关眼镜哥的神话就在校园里传开了,他们的逻辑也很简单,一个人的眼镜被打成这样,这个人还活着,必有过人之处!

再往后传得越发离奇,说眼镜哥每砍一个人,就在眼镜框上贴一条白胶布。这些传说反过来鼓舞了眼镜哥,他被裹挟在传说中仿佛奥特曼附体,半年内就真的砍倒了多个土鳖,成了校园里下手最狠的“杀手”,江湖名声远播。再后来,我跟他考上同一个高中,他在那里又当了三年老大。

别怕,斧子不是砍人的

我中学那会儿可没少遭事,一是因为从不追随任何帮派,没人罩着;第二个原因有点儿惊艳,我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把白衬衣的袖口和领子从老式绿军装里翻出来穿的孩子,那股子青春靓丽实在太招摇了,于是天天有人在校门口堵我。

我找到了个好办法。那会儿一个留级的大哥把小斧子这种东西引进到班里,那种斧子比我们正常用来劈柴的斧子要小好几号,不沉,但还是一把斧子,最重要的是它刚好能塞进军挎包,很含蓄地露出一点点斧子把儿。

自习时间,我们班就像个铁匠铺一样,男生都把脸贴着桌子,整个身子伏在桌下,手里拿着那把小斧子噌噌噌噌地磨啊,磨上两分钟就要举起来很高调地吹吹发烫的斧子刃,其实只是为了昭告天下:哥也是有斧子的人。

我也弄了一把小斧子天天背着,也学着同学的样子开始上自习磨斧子,磨的时候觉得自己浑身是胆,满脑子都是自己怒砍校园黑帮的壮烈景象。

露在军挎外面的斧子把儿还真见效了,尽管土鳖们的斧子就插在自行车把上,但是对于有斧子的人,他们多半还是选择了无视。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把我当成同一门派,总之,他们很少再惹我。

跑,不是怂,是常识

就在我手操斧子,倍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时,我摊上大事了……

有天我抱着足球去操场,路过一个高中班的教室,临窗的一个女生戴着眼镜正在四处张望,就在我们目光相对的一刹那,是的,目光相对,你一定以为我们瞬间擦出了爱的火花。不!那一刹那我透过她的眼镜片看到她斗鸡眼了千分之一秒,哥瞬间笑场,笑得足球都掉在地上。趁弯腰捡球,我又抬头看了她一眼,那女孩一脸的茫然,茫然中带着些许愠色。然后我就去踢球了。

一节课以后,操场上突然出现了一群高年级的学生,个个高大威猛,人手一把小斧子。我们正在好奇今天谁又该倒霉了,但见挥动的斧子中间挤出一个娇小的身躯,走到离我十米远的地方手朝我一指,大喝一声:就是他,就是他笑我!

嗬,这不是刚才那女孩吗?摘了眼镜我都没认出来,还真是挺漂亮的。但就在我琢磨眼镜是如何毁掉一个美女的时候,们已经拎着斧子大步冲到我的面前。

我认出为首的是我们校队的队长,我丢下球撒腿就跑啊,他们还蛮矜持的,举着斧子冲着我的背影比划,并没有追。我一口气跑出了校园,惊魂未定的我决定在外面躲一躲,吃个肉烧饼再回教室拿书包回家。

肉烧饼挺香的,但我并没有被它的美味冲昏了头脑。长期的革命经验告诉我,此刻回教室必定凶多吉少。我从教室后面的花房爬到窗前,敲敲玻璃,我的同桌扭头一看吓了一跳,以为我又在恶作剧。

我让她把窗户打开一个缝,悄悄跟她说:“你去教室门口看看,有没有拿斧子的高年级学生。”其实不等同桌汇报,当她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我已经看到门前台阶上坐着一排拿斧子的人。

有些智慧,操练不出来,而是急出来的

于是我让同桌从书包里帮我掏出我自己的斧子,心想这事总归得有个了断,我今天跑了明天他们还得来堵。

我把自己的小斧子插在后腰里用衣服盖着,长长地吸了口气平定一下自己狂跳的小心脏,然后假装没事儿一样走到教室门口,那群呼啦全站起来了……

们看着我自己走回来都有点儿吃惊,但马上拥过来,校队队长用斧子头挑着我的下巴问:“你为什么笑我女朋友?”

其实吧,校园斗殴大多都有个无厘头的起因,但是这时候如果再把当时斗鸡眼那事说一遍,估计直接就被砍死了。可我实在也想不出如何去解释这事,因为说什么都挡不住这群为了一个姑娘找面子的冲动。于是我就说,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说实话,真的不是我有多牛多淡定,是我实在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

我从后背掏出斧子丢在地上看着他们,这似乎让他们有点儿无所适从,他们可能设想过各种情况,比如我跟他们耍横或者认怂,或者逃跑被他们追上,他们都可以敞开了痛打我一顿。可是我就这么站在他们跟前,他们都是些快高考的学生,总不能真为了一个姑娘把我当场砍死吧。

校队队长一直盯着我的眼睛,脸都快贴到我鼻子上了,就是在等待我一个抗拒的反应。盯了一会儿,可能他也觉得这样实在无聊,居然开始没话找话:你小学是哪个学校的啊?你家住哪儿啊?你叫什么啊?他问一句我答一句,知道的这是审讯,不知道的简直就像是套磁。

我就是从那天开始懂得什么是朴素的六度空间理论的。因为扯了没几句,居然扯出他跟我堂哥是铁哥们儿,还住在一个楼上。

就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队长一把搂住我肩膀,说了一句我今生难忘的话:“你小时候我就见过你啊,你都长这么大了!以后咱学校谁惹你,你就找我!”

我没找过他,后来也没再见过他。我很怀念他……

(文章摘自《残酷翻篇,既是温柔》,经杨樾先生授权。)

杨樾还讲过一个故事,说连所谓的“黑道大哥”都怕中学生,因为他们做事完全不计后果。青春期的无厘头,必定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的,人做事考虑后果,冲动时必定有理性拉一把。家长关注这些,也防止自己的孩子打人。――小编注

跟杨樾约这篇稿子时,他说怕吓着家长。斧子确实吓人,我们希望家长得到的启示是,孩子有不怕事的气场,受欺凌的事就会少很多。――小编注

男孩容易被一句“临阵脱逃不爷们”毁掉。什么时候都是生命第一,见势不妙,撒腿就跑,这必须得跟孩子说说。――小编注

杨樾最后这一招,确实让人很无语,但又有逼到墙角的智慧。读杨樾的书,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后,会发现他不是在父母羽翼下长大的。不过度保护孩子,而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我保护,他就会有智慧在绝境中突围。记住,我们不主张用斧子!!!最好用嘴,加上脑子!――小编注

青春期女孩遭遇校园暴力,家长应该出面

女孩也会遭遇校园暴力,跟男生还略有不同,说说我的经历。

初中时,男生忙着拉帮结派,女生也没闲着,爱搞小团体。李萍(化名)是其中一个小团体的领袖,自称“大姐大”,但由于学校管理严格,她也不敢造次,也就敢对看不顺眼的女生骂句“”“”,仅此而已。但也算暴力,也有给吓破胆的。

我也是这个小团体里的一员,我没做过恶事,只是旁观,也算是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这时候的孩子完全不觉得欺负人有什么不好。如果家长早有善恶教育,会好点儿。

高中时,我们分在不同学校。我的学校管理严,自己也读一些课外书,心智渐渐成熟。李萍却到了一个没人管的学校,完全没了束缚,迅速成长为暴力“领袖”,带着姐妹们在学校里横行霸道。

有次在街上偶遇,她得意地告诉我,在学校里只要看到哪个女生不顺眼,就找机会约到偏僻处,一脚踹到肚子上,让她疼得满地打滚,直接解除反抗能力。我问她:“人家告诉老师咋办?”她颇不在意:“她要敢,就弄死她。”

一脚踹到肚子上,女人知道女人的弱点。这种直白的恶,则让我多年来忘不掉。没人敢反抗,让她越来越飞扬跋扈,恶已经写满了她的脸。

校园暴力,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所学校里都时有发生。如果不能有效阻止,这种“恶”的力量就会长大。同时,校园暴力也会“遗传”,低年级崇拜高年级团体,高年级团体吸纳低年级力量,生生不息,简直成“拜恶教”了。家长也该防止自己的孩子变成施暴者,早做善恶教育。

如果孩子遭遇到这种伤害,怎么办?我朋友柳杰(化名)的经验可以借鉴。

当年,柳杰被一个女生盯上,理由是她看不惯柳杰。当她给柳杰一记耳光后,柳杰飞起一脚,把她踢到地上。这一脚当即熄灭了施暴者嚣张的气焰,也惊动了校方。

校长叫来了双方家长,狠批了一顿施暴者。从此,班主任也对那女生严加看管,暴力也就停止了。

说起这事,柳杰说她很感激父母没有责骂她不好好学习,在学校闹事。她母亲拉着她的手说:“孩子,没事,爸妈帮你处理。”那一刻,她觉得好温暖,好有力量。

女孩在遭遇校园暴力时,家长最好能出面解决。因为女孩的世界和男孩是稍有差别的。青春期的男孩思维比较大条,欺负人也就是看不顺眼打一顿,如果受欺负不怯懦,很有可能不打不相识,反而成朋友。而女孩,怎么说,去看看《甄传》吧。我有切身体会,当女孩想欺负一个人,那真是全心全意开动脑筋,手段是无所不用,辱骂、孤立、挑拨、实施暴力……

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校园暴力;防控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内频繁发生各类的暴力事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了高校在建设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方面,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交技能和良好的心里素质等方面是我国高校当前最紧急的任务。

一、校园暴力概述

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称为暴力。其中还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残酷、凶恶的暴力行为。其中校园暴力的存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而在校园当中发生的暴力行为,主要是在师生、学生之间所发生的暴行,还有就是在学校内实施破坏,且使受害人的身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的行为称之为校园暴力。这些行为不仅是在肢体上的伤害,还包含了其他伤害,如:被故意陷害和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所造成的心里和生理上的伤害等方面。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社会上的重视了。而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的,青少年在发育时期遇到事情易冲动和气盛,做事不计后果,而这些都是暴利事件发生的客观因素。人是具有理性和教养的高级动物,如果具有宽容礼让的健康心态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了一些过激的行为。而大学校园频繁的发生暴力事件,就能够很好的折射出这方面的不足。

二、大学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策略

(一)丰富法制教育课堂内容,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工作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犯罪后需承担的罚责,在利用各种形式的法律讲解和知识宣传,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自身的权力和义务,增强法律上的意识,同时还要认识到遵纪守法的必要和重要性,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寻求合理的诉求,来维护法律的尊严。高校存在着对学生法制教育上的不重视,或者在制度的相关制度上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才会造成处理结果上的差异,让学生在面临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在行动上表现为暴力或攻击行为,造成管理者的被动。而高校要组织学生定期的观看法制影视资料、参加法制讲座以及参加劳教观摩等方面的活动,这样就是大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才能在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还能自我矫正、领悟和认识到错误,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提升个体素质水平

对于具有暴力倾向和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转移,帮助学生从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理想事业的筹划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更好地改正错误,明确自己的职责,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在大学校园内,之所以发生暴力事件,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良好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原意与别人沟通,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3)建立心理疏导系统。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应该认识到,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师是自己最好的倾诉对象,应该及时把心理的想法告诉他们,以便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内心的怨恨和不满之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4)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也可以排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如:篮球、足球、跑步、爬山等,应鼓励大学生应该多参加体育运动,以调节他们的情绪。

(三)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

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理想与现实交叉闪光时,无疑会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为实现理想人生而奋斗。

(四)有效应用心理疏导方法,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循循善诱、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人们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

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是通过环境、说服、启发、解释、教育等手段,减轻或消除学生的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等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种心理引导方法。各班班主任及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内部,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对具有暴力倾向、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排查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学会自我心理疏导,不再鲁莽行事,恰当的处理同学间矛盾,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五)及时、适度惩罚校园暴力事件的肇事者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血气方刚而易于意气用事,大学生群体中易出现帮派之争、打群架等现象。因此高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从而起到惩前毖后,杀一儆百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六)充分发挥家长和学校的互动作用

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针对家长管理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交流,努力使家长与学校在对学生管理上达成共识,使学校工作事半功倍。

(七)利用社会力量,凝聚教育合力

  • 上一篇:薪酬管理论文(6篇)
  • 下一篇:对校园文化的建议(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