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6篇)

栏目:实用范文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篇1

一、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学习:向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护士长学习,学习她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向外院护理同仁们学习,学习她们的先进管理机制、排班方法、工作状态;向科里的护士们学习,学习她们工作中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多与其他科护士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随时调整工作状态,跟上医院的步伐。

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科里的护士,有困难主动帮助。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名护士的优点,调动护士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护理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

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3、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为患者解决难题。

2、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弹性排班,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患者晨晚间护理、上午处置晚、患者对责任护士不熟等实际问题。

3、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抢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训。人人达到面对重患不慌张,抢救配合有章法。

四、“三基三严”培训及带教工作

1、按科室计划,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一次技能培训,并按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评、有总结。

2、严格要求护士按规范书写,及时检查并改正发现的问题、错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3、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计划带教。

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结、记录。

2、按医院感染科要求,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六、打造普内科自己的护理品牌——细微之处现温情

普内科经常有肿瘤晚期的患者住院,这样的患者不但身体状况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虑。在护理这样的患者的时候,护士们往往会更加的小心和细心。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别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却要花上半个小时。每次护士都是一身汗却毫无怨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善意言语和理解的微笑。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护理质控欠缺:一是体现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两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篇2

  医院护士长个人计划1

  20xx年ICU将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下,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注重细节服务”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ICU护士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ICU护士的综合实力,努力开创ICU护理新局面。现制定新一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培训,落实ICU各项规章制度

  20xx年已完善ICU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2014年将继续加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考试、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每月进行考核一次,并有奖励措施。

  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细微处做起,将人性化护理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1、优化排班,在现有条件下,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护理部下发的相关文件组织护士进行优质化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

  2、注重细节,ICU收治的病人均是急危重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极高,治疗、护理缺一不可,由于封闭的环境和疾病的痛苦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小到为病人修剪指甲、外出检查为病人做好眼部遮盖、一句温暖的问候等,在细节中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三、成立质控监管梯队,努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实行护士长——质控小组长——质控护士监管梯队

  1、加大护理质量监管力度,分级进行检查,充分发挥质控护士,各组长监管作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2、专人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由各组组长负责当班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检查工作,责令书写不规范的护士及时更改,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士在职教育。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培训。科室认真落实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组织护士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

  2、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积极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对工作2年以下的新护士主要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训;对工作2-3年的低年资护士主要进行专科知识、专科技能的培训;对工作4年以上的护士进行护理管理知识、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理、危重病和疑难病症护理等方面的培训。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低年资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教学。

  3、加强新进及轮转护士的管理。加强护理文件书写、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培训,根据科室的培训计划认真执行,帮助尽快胜任ICU的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4、科室开展ICU在职护理人员专科培训计划由护士长及去省级进修的骨干护士对ICU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及考核。

  5、鼓励护士积极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参加护理部组织的“5·12”护士节相关活动等。

  五、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强化ICU护士的“慎独”精神,强调用药安全,注意冷藏药物的使用及“三查七对”,试行护士长不定时进行跟班,利用跟班时间及时督查违规行为,并予以严惩,每月组织学习和考核常见药或新药用药知识一次。

  2、严防计划外拔管,对有引流管、气管插管的患者加强看护,必要时在征得病人家属签字同意后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及时悬挂各种警示标示(如防管路滑脱、防压疮、防渗出等),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全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

  3、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4、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按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批评、罚款,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必要的防范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每月质控小组会分析点评当月全院及科内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5、继续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六、积极响应护理部号召,学习制定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计划,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能力,积极在护理实践中应用。

  按病种制定科室常见病的危重病人护理计划,体现中医护理内容。科室新进护理人员继续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理业务学习,其他人员按科内制定的中医护理业务学习计划参加执行。对于科内制定的两项中医操作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内容人人熟记并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得到应用。

  七、加强院感与消毒隔离工作

  按照医院ICU感染控制标准,做好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护及管理工作,规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指定专人进行负责,每周在护理质控小组会议上将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监督消毒隔离的执行情况。每季度组织全科护士进行院感知识学习,所有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原则,一次性医用品按规定定时更换,医疗废物按院感要求分类放置,严防各种医疗废物外流。对保洁人员进行一般消毒工作的培训,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八、以病人为中心,工作中方便病人,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1、针对ICU无陪护、探视时间短等特点,要求护士每日主动与家属联系,必要时替家属取药,尽力解决家属的实际困难。

  2、继续开展选评ICU护士形象大使活动,根据平时的理论操作得分、值班医生和护士的综合评价、护士长考评及日常病人家属满意度的调查,评出1名护士形象大使,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医院护士长个人计划2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要求大家做好护理工作计划及总结。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做好护士长,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

  医院护士长个人计划3

  1、在总护士长、医务部或门诊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门诊护理工作,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和卫生员完成所分工的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负责护理人员的分工排班,并检查护理质量,复杂的技术操作应亲自执行或指导护士操作。护好带教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3、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并检查指导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4、督促教育护理人员改善服务态度,经常巡视病人病情变化,并通知医生。

  5、督促卫生员保持门诊的整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组织护士业务学习,指定实习或试用员工的工作,并开展护理科研,及时总结经验。

  7、负责门诊用物、器械的计划请领和报销工作。

  护士长日工作计划:

  星期一、星期二下午为护理训练时间,重点是毕業1—3nian的新護士技能训练,全院护理理论上课及操作训练,星期三下午政治学习木曜日下午检查护理文书。

  星期五下午党团活动、周会。在没有召开院周会及全院性活动时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為护士长例会,有召开院周会及全院性活动時护士长例会时间另行通知。

  检查实行登记制度,作为科室季度检查評分依据,扣分依据与护士長及本人见面。处罚按《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处罚条例》执行。

  护理查房

  每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均安排为护理查房时间。星期一、三上午参加院首长医疗查房;周二8:00为机关交—班。星期一、三(无院首长医疗查房日)组織护士长季度检查;木曜日8:00为医务处交—班;星期五8:00为医院行政查房;星期六机動。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全程护理控制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

中图分类号:R9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91-02

【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reducethethreatofoccupationalexposuretoHIVnurses,occupationalexposuretopreventHIVinfection.MethodsApplicationsforfullnursingcareandcontrolofoccupationalexposuretoHIVpreventionknowledgeandtrainingofnursesbeforetheoperationoftheworkenvironmentriskfactors,useofsecuritytools,alwaysmonitortheimplementationofpracticesofnursesandoccupationalexposurestandardtreatment.ResultsNursingcarebeforeandafterfulldevelopmentofbasicknowledgeofAIDSpreventionknowledgeandawarenessofoccupationalexposure,protectiveofskillstomasterasignificantdifference;roomnurseAIDSepidemicthenumberofoccupationalexposureandoccupationalexposurestandardtreatment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FullnursingcareandcontrolwillbeappliedtooccupationalexposuretoHIVprevention,isconducivetoenhancingnursingandoccupationalexposurepreventionofAIDS-relatedknowledge,awareness,conducivetoenhancingnurseswithHIVandAIDSpatientsattitudesandbehaviorsconducivetoenhancingprofessionalnursingstaffexposureprotectionawareness,reducetheoccurrenceofoccupationalexposuretonursingstaff.

【Keywords】Fullcarecontrol;nurses;AIDS;occupationalexposure

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地与HIV/AIDS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的机会很多,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病毒(HIV)暴露机会也相应增加[1],但由于目前AIDS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愈,一旦感染其后果十分严重[2]。为了降低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威胁,将全程护理控制应用于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以减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心理压力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知晓程度,降低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现报告如下。全院204名临床护士。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对照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007.10~2009.9及2009.10~2011.9在传染病区工作护士,全院临床护士均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年龄、职称、从事本专业工龄及工作性质等方面在统计学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培训方式、防护设备上不做统一要求。

1.2.2实验组:由课题小组成员对其实施全程护理控制管理

1.2.2.1事前控制: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①评估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②开展形式多样培训方式,如采用专题讲课、讨论、开动脑筋、小组活动、示范教学、角色扮演、个案学习、宣传专栏及知识手册,对新进护士必须进行强化培训等。③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④做好护理人员入科宣教,包括科室收治病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暴露防护情况。⑤保证足够的医疗防护用品贮存。⑥将职业暴露补救防护药品放在医务人员2小时内能拿取的地方。

1.2.2.2事中控制:①操作前强调对工作环境因素风险评价,使用安全性能工具,如艾滋病患者输液尽量采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试管用塑料采血试管。②随时监控操作规范及标准预防落实。③保证护士良好的精神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干扰。④医疗废物严格分类处理。

1.2.2.3事后控制:①职业暴露后要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由科室其他人员监督其完成。②及时报告院感科及护理部,并进行职业暴露备案登记存档管理。③医院及科室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支持系统,对暴露后护士给予人文关怀。

1.2.3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护士一般资料。②护士对艾滋病知识的态度和行为,被调查者根据问题选择“是”或“否”。③艾滋病知识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13题、传播途径7题、职业防护知识10题分共30题。问卷均为单项选择题,答案选择是或知晓、否或不知晓,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为0分,满分30分。

1.3统计方法:采用SO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正态资料用t检验,计量非正态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护士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2.2护士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情况见表2。

2.3传染病区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比较见表3。

2.4传染病区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规范处理情况比较见表4。

表1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X±S)

表2护士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比较(n=204)

表3传染病区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比较

表4传染病区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规范处理比较

3讨论

3.1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

从表1显示,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培训后护士对艾滋病3部分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有培训前的(59.2±17.31)提高到培训后的(88.72±16.46),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41,p0.01)。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有培训前的(50.08±4.64)提高到培训后的(83.33±17.2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35,p<0.01)。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有培训前的(54.56±16.73)提高到培训后的(93.77±18.2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532,p0.01)。通过规范培训,护士掌握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体水平均有较大提高,与相关文献[3-5]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3.2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

从表2显示,护士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及担心职业暴露培训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0.588,p<0.01),但仍有51.5%的护士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及担心职业暴露。造成护士对艾滋病恐惧的原因,首先是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尚不能彻底根治,另一方面,护士对某些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误解,也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资料显示,护士对艾滋病病人歧视心理培训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0.790,p<0.01),愿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和帮助的培训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7.905,p<0.01)。护士本人感染了HIV病毒能正常生活者培训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7.089,p<0.01),会感到绝望、甚至自杀者培训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477,p<0.05)。护士本人感染了HIV病毒会选择隐居者有培训前的26.5%下降到培训后的20.6%,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981,p>0.01),但可以看出通过全程护理控制护士在对疾病的接受态度上正向一种积极的方向转变。

3.3提高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减少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从表3显示,全程控制前后传染病区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护士职业暴露由控制前10人,占护士的21.74%,下降到控制后3人,占护士的5.26%,下降了16.48%,控制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266,p<0.01)。从表4显示,全程控制前后传染病区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规范处理由控制前的30%,提高到控制后100%,控制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550,p<0.05)。从资料显示,通过全程护理控制,护理人员艾滋病及艾滋病防护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了护理人员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行为,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

小结

全程控制是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使整个护理活动中的每一环节实行风险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程序,使整个护理活动的每一环节都能掌控其中,使之不超出管理范围。本资料显示,将全程护理控制应用于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有利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全程护理控制前后护士对AIDS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比较,控制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护士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担心职业暴露。特别提醒是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仍将存在,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级别护士选择不同需求培训方式,帮助护士正确理解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不断改进护理安全用具,以提高护士艾滋病职业防护和暴露后的正确应对能力,将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而更好地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优质、平等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国英,应菊素,王晶,等.急诊科护士针刺伤及其对策的调查研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8.

[2]刘保池,郭瑞章,李敏.艾滋病临床研究与咨询.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1.

[3]李秀兰,陈征,丁丽英,等.对北京护理人员HIVAIDS的知识、态度调查和HIVAIDS医源性暴露风险评估.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73-75.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篇4

科室护理工作计划

20xx年,ICU科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科主任及护士长的直接指导下,进一步巩固三甲建设成果,结合本科临床实际,制定本科护理计划,以护理质量为中心,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医风建设。

1、树立护士良好职业形象,要求护士规范着装,使用服务用语,在岗爱岗,责任心到位。

2、新老护士团结协作,做好传帮带,发扬团队精神。

3、病患反映的好人好事,及时给予表扬。

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完善科内护士各班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标准,实行上级护士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下级护士工作。护士长每星期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分别针对一般、疑难危重等不同病种。

2、针对ICU无陪护、探视时间短等特点,抓好基础护理,坚持危重病人床头交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结合ICU十大安全目标,做好各管道的标识、护理工作。

4、定期组织护士业务学习,以临床随机培训考核为主。

5、利用晨会选择在院的一个病种及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常规的学习,有效提高当日护理内涵质量。

6、开展QC活动解决护理问题。

7、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定期检查护理质量,根据院三级质控及科室一级质控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跟踪,提出护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8、每月召开科室的患者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分析会,公示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对于不良事件、风险评估、会诊、压疮等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验证,及时修订防范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三、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及水平满足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

1、制定科室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逐月逐级落实。

2、做好科室护士的能力培训,做好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及培训;组织科室的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学习。

四、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针对全院及科内出现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分析讨论,提出防范措施。

2、强化ICU护士的“慎独”精神,强调用药安全。

3、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特护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电子护理记录,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4、针对科室存在问题,制定护理质量监控奖罚措施,提高护士各班在岗的责任心。

五、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1、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学历教育。

2、加强低年资护士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3、重视专科护理人员培养。

4、根据科室工作情况,分批选送科内护士去进修ICU专科护理技术。

六、认真落实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认真学习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深刻领会每句每字的深刻含义,通过医院评审工作,使各项护理工作达到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标准。

七、做好科室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1、认真做好新进科人员、实习人员的管理,按照入科室的培训、在科间传授技能、出科时的考核的流程进行培训,教、用相结合,注重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做好入科室的培训及科室的带教,选择有能力的护士担任临床带教工作,得到实习生的好评。

2、做好20xx年ICU护理科研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工作。

八、做好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护工作。

1、针对重症医学科的专科特点,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建立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对科室存在的问题每月及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有效地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篇5

一、在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院内感染的监测和控制,以提高医疗质量。

二、负责制定降低院内感染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并检查督促贯彻落实。

三、掌握院内感染的监测、控制动态,经常分析监控情况。有计划地开展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分析,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四、负责检查各科室消毒措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抓好预防性消毒、经常性消毒和终未消毒。检查消毒效果,解决消毒过程中的问题。

五、对全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避免对病叫和带菌者使用不敏感的药物。

感染控制护士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核心能力培训;眼科护士;院感控制;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2)21-0124-02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是个人、职业及专业能力结构中最主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1]。眼科专业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消毒隔离知识和管理能力;安全管理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应急与协调能力;围手术期知识及患者管理;教育、培训、科研与质量监控能力[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特别是眼科患者大多数双眼或单眼视力障碍,行动十分不便,陪护率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为了加强我院眼科病房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和眼科整个护理队伍的护理水平,我院自2009年1月起,对我科共22名护士进行以院内感染为重点的核心能力培训,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共2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理师5名,护理师7名,护士7名;本科4名,大专11名,中专7名。

1.2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广东省医院内感染管理办法》、《职业暴露管理办法》等内容为课程,开展眼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平台,通过问卷调查、课堂理论培训、示范操作、成绩考核等策略来实现研究目标。

1.2.1问卷调查指导老师用自编的“眼科护士对核心能力培训中对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医院内感染问题知晓率调查表”对眼科护士于培训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调查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原则。问卷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由我院自行设计,经相关专家审定内容效度合理,预实验表明信度可靠。调查表主要通过4项条目了解眼科护士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知晓率、洗手执行率以及培训前后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等内容进行调查。

1.2.2课堂理论培训医院内质控小组成员及科室质控负责人员对眼科护士进行理论授课,每周1~2次课,每次30~60min。内容包括:①医院内感染管理的工作制度;②医院内感染的监测管理制度;③消毒隔离制度;④消毒药械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⑦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⑧病房管理制度;⑨治疗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患者的管理制度;■灭菌器械的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手卫生知识培训等。

1.2.3实训演练实训演练时指导老师对眼科护士采用示范操作,如洗手步骤、病房的空气培养方法、消毒液、手表面细菌培养方法、消毒液的配制方法、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方法一一示教。

1.2.4培训后成绩考核指导老师每个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培训再考核。

1.3判定标准

考核分两方面:①护士培训前后闭卷理论考核;②操作考核。成绩各占50%并存入档案,90分以上为优,70~89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指标掌握情况及患者发生院感例数

见表1。培训后,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和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洗手执行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在培训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1眼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对医院内感染的指标掌握及患者发生院感例数

2.2培训前后眼科护士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培训后眼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眼科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先进的眼科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显微手术的广泛开展及眼内窥镜的引入等,对眼科专业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掌握更多更新的眼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更好地配合眼科医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与护理,作为眼科专业护士还应掌握更多的院内感染控制知识来满足眼科临床需要,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3-4]。因而对眼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显得越来越突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眼科专科护士已成为眼科护理发展之关键。本文近年来通过对我科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绝大多数护士均能按期完成培训计划,顺利通过考核及综合评定,基本达到培训前制定的标准要求。

培训过程中我们体会到:①眼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重要性。护士凭在学校学习眼科知识及控制眼科手术患者感染知识较简单,再加上眼科专业性强、技术操作难、手术患者多,且患者大多数是老人或小孩,陪护人员多,患者感染机率增高,只有通过不断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保证患者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②培训的成效。在培训过程中,实行调查问卷可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课堂理论培训可使护理操作更规范,加速了新护士的成长,提高了导师的岗位能力。培训后成绩考核深受护士欢迎,在考核中充分扬长补短,使护士明确自己的水平,自觉、主动参与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理论水平,保证培训的成效,适应医院的发展[5-6]。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不断评估培训方法的有效性,使护士对培训方法和内容满意度逐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③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核心能力培训,培训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及能力明显优于培训前,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洗手执行率都有明显提高,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明显降低,提高了眼科护士的整个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2A):201-202.

[2]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81-91.

[3]张淑梅.运用目标反馈带教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111-112.

[4]何应武.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9-100.

[5]李新萍.不同学历层次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探讨[J].医学文选,2005,24(12):1020-1021.

  • 上一篇: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收集3篇)
  • 下一篇:高端医疗市场分析(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