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采购经理指数,我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PMI(PurchasingManagers'Index)。最近听说,有个叫PM2.5的兄弟很火,千万不要把我和它搞混哦。很多人都不清楚我究竟是做什么的,那我就自我介绍一下吧。打个比方说,如果您想知道明后天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那么您就要看天气预报了。但是如果您想要知道未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您就要看我啦。通常人们会把50%作为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线,如果我高于50%,就说明经济处于扩张区间,反之如果我低于50%,则处于收缩区间。换句话说,我就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我是美国出生,美国长大的娃儿。别看我小的时候长得不怎么起眼儿,长大后却十分引人注目,全球三十几个国家纷纷向我抛出橄榄枝,敞开大门,欢迎我的光临。2005年,我漂洋过海,来到了让我心驰已久的中国。两年后,为了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他们又打造了我的孪生兄弟——非制造业PMI。可是在当时,我们除了被少数业内人士所熟知外,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我这个外来的“和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那一年,金融危机给了很多企业和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不少人在没有预知的情况下损失惨重,也正是在那年,一直被忽视的我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预警作用。当年7月份,我首次跌破50%临界点,该月我被后,当日香港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随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走势出现了“拐点”,是我十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一时间,我成为中国统计数据中的耀眼明星,受到了社会的密切关注,也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属于我的时代来临了。
嘉宾观点
观点1:PMI被称为先行指数为哪般
蔡进:采购经理指数(以下简称PMI),是国际整理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景气程度分析的先行指数。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捕捉到经济运行中的拐点,包括它的高峰期拐点及衰退期拐点,能够及时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景气程度。20世纪90年代后,PMI被全球三十几个国家广泛使用。把它作为先行指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PMI指数中的11个指标涵盖了若干先行指数,如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企业的采购量、企业原材料库存等。另一方面,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会把经济景气分析报告放在每月的1日,早于其他数据,具有一定的先行性。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PMI作为先行指标当之无愧。
观点2:PMI的中国“今生”
蔡进:PMI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美国建立、,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2005年,我国正式引入使用PMI指标体系,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金融资本对于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不断加大。而金融资本最大的特点是流行性较强。因此,它推动了中国整体经济运行节奏的加快。如此一来,过去的一些统计数据或指标体系便显得很难适应,所以我国引入PMI这个快捷的指标来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景气情况。其次,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迫切需要一套全球公认且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体系,用来了解其他各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及把握世界整体经济的运行脉搏,而PMI正好能够满足上述需求。再次,庞大的市场需求。PMI指数的填报者是采购经理人,故称为采购经理人指数。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的采购业和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这样便形成了采购经理人阶层,于是便有了报送的基础。最后,美国在运用PMI指数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它对美国经济的把握很准确,影响也很大。综合来说,2000年以后引入PMI,是中国社会经济运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观点3:PMI,科学严谨没商量
朱煦:PMI指数的科学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沿用至今,PMI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成熟的指标体系。而我国正是在此基础上引入使用的。其次,在样本的甄选上,严格遵守地域代表性及行业代表性等。在全球三十几个使用PMI的国家中,我国的样本采集企业是最多的,其中涵盖了大、中、小型企业。为了确保样本的全面性,在采集样本时充分考量,兼顾企业代表性、行业代表性、地域代表性等多种因素。此外,参与填报的采购经理人所填写的内容对企业本身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造成任何程度上的伤害。综上所述,所得出的PMI数据是真实、客观、可信的,它是能够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的,而这也是中国引入PMI的根本目的。
观点4:PMI,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的风向标
蔡进:PMI指数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所有涉及经济发展的领域对这个指数都应该有所关注。对于宏观的政府层面来说,PMI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大多数政府决策都可以将其作为风向标。对于企业层面来说,PMI作为先行指标对企业的运行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关注PMI综合指数外,还要关注一些分项指数,如订单类指标、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等先行指标。因为它反映的是整个经济运行在当前阶段的需求情况,这对市场经济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观点5:高效、合理利用PMI
汇丰PMI初值从上月的49.3%下滑至47.8%,目前的汇丰PMI数值已经接近于2008年9月份,显示当前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从具体分项指标看,除了就业指数与上月持平、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外,其余分项指标均比上月下滑。
经济呈现生产下滑、需求回落、库存增加的格局。生产指数为47.9%,比上月下滑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至44.7%,创41个月以来的新低,显示外需疲弱,出口面临较大压力,这与7月全球PMI表现乏力相一致。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3.6%,比上月提升3个百分点,上月统计局公布的PMI中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刚刚出现明显回落,本月受制于需求的低迷,库存再次反弹,令经济进一步承压。
汇丰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比较低迷,在政策迟迟不发力的情况下,经济继续下滑的压力较大。就业指数在本月虽然没有进一步恶化,但是经济如果进一步下滑,必然会带动失业率的提升,当前正面临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点,从实际情况看,就业压力已经明显加大。从该角度讲,政策需要做进一步的放松,尤其是在投资领域。
月底流动性压力上升,逆回购加码应对
时至月底,接近月底考核时点,同时外汇占款下降导致的流动性被动紧张因素叠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压力有所上升。
从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可以看出,最近几天,银行间市场利率有上升的压力。但是经过周二2200亿元的天量逆回购后,利率有所下降。
23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释放流动性1450亿元,其中7天期800亿元,14天期650亿元,利率均维持周二的水平,分别是3.4%和3.6%。此外,23日还通过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方式做了三月期的国库现金管理定存招标,共释放400亿元。
对于降准的必要性和央行当前对降准政策的抉择问题,我们在月度金融数据分析、降息点评、以及最近几期日报中已经做过详细的阐述。如果从短期可能的降准时点来看,最近这个周末应该是关键时期,如果这周末还不降准,那么银行间资金最紧张的时刻就基本过去,下一个紧张的时点就是国庆前的季末、月底考核,外加长假的时点叠加。因此,在9月份的时候,除非外汇占款等高能货币释放通道未能有效打开,那么9月份央行就只能在不断滚动的超过千亿的逆回购和降准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贷款降幅大、存款降幅小的不对称降息为何最终导致银行净息差上升?可能是由于给企业贷款利率降幅小于吸收存款利率降幅,也可能因为给企业贷款较少而更多地做同业存款。无论何者,都影响降息效果向企业传导。那么,为何银行不愿意以更低利率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
当前经济尚在底部徘徊,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受到侵蚀,无论银行还是企业对经济前景都没有十足信心,因此贷款风险依旧困扰银行,贷款执行利率依旧高企。据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贷款执行利率上浮占比在6月份非对称降息后仍然高达67.0%。因此,当前贷款需求不足并不是因为企业不需要钱,而是因为在银行给定的风险利率水平上,企业贷款意愿不足。不难理解,6月、7月两次降息,并未能有效释放企业贷款,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增加了以房地产消费贷款为主体、风险相对较小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新增规模。
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加大有效供应和惠民力度
国务院副总理日前指出,我国将确保保障房的公平分配,并将完善配套形成有效供应。李副总理称,保障房是解困房,要真正分配给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保障房不是福利房,要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者获得保障房。李副总理着重对住房质量、配套实施、拟建保障房项目问题进行了指示,指出一定要围绕市场出清、尽快完善、确保便民展开保障房建设。同时强调要继续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制造业经济略显改善
8月份,四川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虽仍运行于荣枯线以下,但改变了6月和7月连续下降的势头。PMI每项指标分别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制造业PMI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
从以上数据表明,当前四川制造业经济发展情况尽管仍欠理想,但出现了改善迹象。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九升两降”
8月份四川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呈现“九升两降”的特点(见表1)。
从行业情况看,多数行业处于扩张状态
调查涉及的20个大类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整理设备制造业等10个行业的PMI高于50.0%,行业发展处于扩张状态。
其中,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整理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的PMI下降外,其余7个行业的PMI均有所上升,行业发展情况不同程度趋好。PMI低于50.0%的10个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5个行业的PMI有所上升,虽然行业发展情况依然不佳,但其收缩态势较7月份有所收敛。
从重要产业看,四大产业PMI“三升一降”
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PMI为52.7%,环比微幅回调0.4个百分点,产业发展情况依然较好,但发展速度略显放缓。装备制造产业和消费品产业的PMI为50.9%、50.7%,环比分别上升1.2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均从荣枯线下回升至荣枯线上,两大产业重现了扩张态势。高耗能产业的PMI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为47.7%,产业发展情况仍然较差,但萎缩程度较上月略显收窄。
与全国对比看,四川制造业PMI依旧低于全国
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0%,较7月份上升0.7个百分点,较四川高1.6个百分点,表明全国制造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而四川制造业经济由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比重较大行业发展欠理想,整体发展情况仍差于全国(见上图)。
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所缓解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四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或困难依然较多,并仍突出反映在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上涨、订单不足等方面,但企业选择占比较7月份均有所下降,显示三大问题困扰企业发展的情况有所缓解。
资金紧张状况稍显改善
8月份,四川受调查企业中,有46.2%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困难,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尽管企业选择占比仍居各类问题之首,资金紧张制约四川企业发展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但较7月份有所减轻。
制造业中,有12个行业选择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超过50.0%,较7月份增加1个行业,特别是木材制品及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整理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4个行业,选择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仍达60.0%以上,行业资金紧张现象较为普遍。
劳动力成本上涨情况略显缓解
8月份,四川受调查企业中,有46.1%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较7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
制造业中,纺织业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现象仍然最为普遍,企业选择占比高达76.9%;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制品及家具制造业、服装制品和制鞋业等10个行业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也都超过了五成。
订单不足的情况有所改善
8月份,有40.6%的受调查企业认为订单不足是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较7月份下降2.6个百分点,显示企业订单不足的情况已有所改善。
制造业中,仅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制品及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3个行业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比重超过50.0%,较7月份减少5个行业。
制造业企业发展信心继续增强
8月份,所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认为未来3个月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占25.9%,较7月份增加5.3个百分点;认为生产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占62.2%,较7月份减少1.6个百分点;认为生产经营状况偏差的企业占12.0%,较7月份减少3.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