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饮水安全工程论文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饮水安全工程论文范文

积石山县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临夏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省水利厅以甘水发[2006]321号文批复了工程的初步设计,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水利厅以甘发改农要经[2005]916号、[2006]491号、[2006]241号、[2007]966、[2008]643号、[2009]21号文分别批复了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年度的实施方案,累计批复总投资2593.53万元。该工程在居集河上游的吊水峡沟道内取水,属截引自压工程,包括截引工程、净水厂、输水管道、配水管道及入户工程等,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工程属类Ⅲ型工程,永久建筑物按3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永久建筑物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设计引水流量0.050m3/s,设计供水规模为4096m3/d,设计年供水量115万m3。人均用水量40L/d,人均综合水用量60.68L/d。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修建截引工程1处,安装DN300钢管540m,埋设DN315UPVC管2813m,修建2500m2净水厂1座(其中1000m3清水池1座、架设S9-50kVA变压器一台、安装SYZ-C-L净水装置1套、CL7685二氧化氯余量检测仪1套、TU7685型浊度在线检测仪1套、SONIC131型起声波液为计3套、自动控制设备1套)。300m3蓄水池2座、100m3蓄水池1座、各类阀门井266座,铺设各类DN63~315UPVC管111.793km,DN25~50PE管25.9km。该工程分批、分段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分别由临夏县康临建筑有限公司、兰州飞宇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兰州四通水电科技有限公司、积石山县建筑公司、兰州长城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和上虞市信绿环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中标,各中标单位按工程建设规范施工,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截止2009年10月30日,共完成截引工程1处,埋设输水管道3353m,建成综合性水厂1座,埋设干管两条,共计43.7km(其中1#干管总长25.98km,采用不同压力的φ280~φ200UPVC管;2#干管总长17.72km,采用不同压力的φ200~110UPVC管)。埋设支管、分支管及入户管999.53km(其中:φ110PVC管11472m,φ90PVC管15978m,φ75PVC管12603m,φ63PVC管35214m,φ50PE管27729m,φ40PE管45838m,φ32PE管149201m,φ25PE管701498m)。建成300m3蓄水池2座,200m3蓄水池1座,各类阀门井558座,完成投资3098.19万元。该工程累计完成40个单位工程,其中优良6个;515个分部工程,其中优良396项,优良率76.9%;2196个分项工程,其中优良1523项,优良率69.4%,该工程由临夏州质监站评定为合格。

2工程效益

该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了积石山县中部寨子沟、胡林家、安集、关家川、徐扈家、郭干、居集、铺川、银川等9个乡(镇)、53个村、375个社、10350户、58397人积石山县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赵国秀摘要: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通过对项目区现状的介绍,提出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紧迫性,主要阐述了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完成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工程效益,并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顺利开展的一些主要实用经验。关键词: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实用经验;工程效益学术交流和10756只大牲畜、23137只小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整体面貌,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有力的推动了项目区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步伐。

3主要经验

3.1为确保中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水利、扶贫、审计、卫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水电局局长任主任,主管副局长为副主任,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各项事宜。

3.2根据中部人饮工程建设的规模和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人饮工作专题会议,在全系统范围内抽调了32名业务精责任性强的同志,全身性投入到中部人饮建设。同时成立了督察组、技术组、施工组和物资供应组,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全面展开工作。经过工程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和乡村社以及受益区群众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3.3与临夏州水电局质量监督站签订了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书,质监站派专职质监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根据施工进度随机进行抽查,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现场跟踪检查,对施工和自检资料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更正措施,杜绝了质量隐患的发生,确保了工程质量。

饮水安全工程论文范文

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甘肃省水利厅决定将2007年作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规范年”,从八个方面严格规范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切实解决饮水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建设程序不规范、资金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全省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作进程。

这八个方面为:一是规范前期工作。所有项目的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均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的要求规范操作,按技术文本规范审查审批。二是规范水源论证。对Ⅲ型以上的工程项目,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深化对水源地来水、供水保证率和供水可靠性的系统分析论证,确保选择的水源可靠。三是规范建设管理。在认真落实“四项”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建设程序,对调整和设计变更的项目严格按建设程序办理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杜绝违规、越权审批。四是规范财务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市级报帐、转帐结算,严格现金支付,坚决杜绝资金转借、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果。五是规范水质监测、检验。重视工程水源地保护,研究有效防治农村污水排放的措施和办法,防止形成新的污染源。加强水质日常监测工作,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六是规范建后管理。明晰产权、落实管理责任,分类确定管理模式,合理设置供水管理机构。单户工程实行农户“自建、自管、自有、自用”;联户工程受益农户自愿组建用水户协会管理,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采取供水站与用水户参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七是规范水价形成。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核算供水价格,力求做到按制水成本批复工程水价。对于执行水价暂达不到制水成本的,设定最低限价或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保证工程运行费用。八是规范项目验收。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项目自检自验,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按基建项目的要求,整理完善项目建设管理资料。

这次“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规范年”活动,分整改、提高、总结表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地在5月底前,对本地已建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回头看,认真对照检查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第二阶段,用4个月的时间,对查找出的问题,对照相关规定和规范,落实措施,认真进行整改。第三阶段,对饮水安全工作“工程规划好、工作质量高、建设进度快、管理规范”的市(州)、县(区)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甘肃省水利厅厅长许文海告诉记者,“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规范年”活动的开展,将有效解决该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跨上新的台阶。

饮水安全工程论文范文篇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措施2013年,省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通过3年时间,解决新评估的全省3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将其列为全省为民办实事首件实事。为做好这一民生工程项目,通州区政府从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建设管理、积极筹措资金、严格质量控制四方面采取建设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尽快使通州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通州区政府在全省统一部署的基础上,计划提前1年,用2年时间完成规划的26.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任务。时间缩短,运作效率提高是关键。通州区政府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建设、国土、财政、卫生、环保2015.3中国水利和水利等方面,仅仅靠水利部门一家推进这个项目显得势单力薄。2013年10月24日,区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印发南通市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3—2014)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成立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区长担任常务指挥,成员由区发改、住建、财政、卫生、环保、国土、水利和招标投标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协调项目各项涉及本部门事务的运作。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水利局,由区水利局明确一名分管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协调工程项目推进。由于项目涉及通州区11个乡镇,面广量大,文件同时明确项目镇镇长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第一责任人,由项目镇成立法人,具体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种模式改变了“十一五”期间通州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水利局成立项目法人、项目镇政府给予配合的模式,更有利于强化项目镇政府的属地责任,加大统筹各方的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区水利局将重点放在了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上,从组织设计上达到了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有力保证了项目的整体推进。

2.规范建设管理为了规范用好政府的投资建设资金,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前期区级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项目镇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由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区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水利局进行联合审查,审查时对照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提纲,查看初步设计中是否进行了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比选,确保采取的方案既满足功能要求,又投资经济。审查通过后将概算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查,概算审查完毕后,各项目镇法人行文上报初步设计报告,由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联合进行立项批复。各项目镇法人根据立项批复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并邀请专家进行施工图审查,确保施工图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考虑到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管网工程,材料质量是关键。因此,材料执行政府采购,采用甲供材料方式,资格审查要求供应商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材料设备产品信息年报》入选企业。

3.积极筹措资金资金落实到位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在省政府将通州区定位为普通县、没有相应上级补助的情况下,通州区政府通过追加年初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项目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一类镇按审计决算审定金额的60%补助,二类镇按审计决算审定金额的50%补助(一二类镇由区财政局根据各镇的财政收入分类)。补助范围为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待摊投资中的工程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费及检测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统一由各镇财政所进行核算,各镇须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积极探索采取市场化运作、融资、“一事一议”和镇财政配套方式落实其余资金。

4.严格质量控制(1)严把工程设计关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涉及范围广,管网的口径多,地形地貌复杂,因此设计工作只有做细做实,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设计变更。因此,通州区把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放在首位,扎实做好工作。水利部门多次与发展改革部门、建设部门、自来水公司、项目镇和水厂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商和审查,与区域供水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衔接,本着“投资省、方案优、操作性强、效益高”的原则,对所有输、配水管道的线路、管材的选定,施工标段的划分等进行了明确。(2)严把工程材料关一是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对于管材采购,建设单位普遍采用甲供材料这种方式。通州区水利部门将材料的接收、移交、验收、付款这一系列环节形成《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甲供材料管理规定》,并要求建设单位将规定作为附件包含在与施工单位、管材单位、监理单位的合同文件中,从制度上保证了管材进场验收工作规范。确保每批进场管材都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保资料,且通过抽检,有效保证管材的质量。二是招标采用合理低价。在管材进行招标过程中,标底采用行业指导价下浮一定比率进行确定,给投标单位一定的竞争空间。同时选择品牌和知名度比较高、信誉比较好的大企业作为候选人,采用综合评标办法,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打分,价格上采用合理低价,有效保障管道产品质量。三是随机抽检进场材料。塑料管材在进场时只能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对其表观质量进行判别。要全面了解其内在质量还需要进行抽样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抽检如何操作需要在和管材单位的合同上予以明确。因为抽检次数较多,相应的抽检费用也较高,一般按照供货批次、数量和规范要求,规定抽检的次数,在材料进场时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检,形成对管材供应单位的压力。四是及时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水质化验。管道压力试验是全面检验管材和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规范要求每1km管道施工完毕后即应组织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及时进行打压试验和水质化验,可在确保管材质量的前提下支付材料款。(3)严把工程施工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重点加强工程施工跟踪管理,狠抓乙供材料、安装、管沟开挖深度、回填、管道试压、冲洗消毒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保证施工质量。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实行公开招标,要求施工单位资质为水利或市政专业,吸引更多的单位参与竞争,达到优选施工单位的目的。在本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狠抓质量管理,贯彻“业主负责、企业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方针,建立施工图会审、工程质量检查、工地例会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4)严把工程验收关南通市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开工前及时进行项目划分,并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确认。整个工程在验收及时性、验收条件具备、验收人员组成和验收程序规范性方面都能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要求进行验收。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在所有分部工程监理单位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所在镇供水服务公司、施工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所在镇申请,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召集发改、住建、财政、水利部门联合进行区级验收。每次验收发现的问题都能落实好整改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5)严把工程运行关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运行管理,依托现有的供水体制,根据区域供水及工程所在镇的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产权明晰。与区域供水相衔接的计量水表以下的新建镇村管网的资产交由工程所在地镇政府管理,负责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各镇集体所有的供水企业作为镇政府领导下的供水单位具体负责工程的试运行。整个管网系统试运行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对管网的末梢水进行抽样并做水质全分析试验,投入试运行72h后,定点测量管网中的供水流量和水压,在水量、水压和水质均合格后,进入试运行观察期,观察期间按供水管理要求作好各项观测记录和水质检验。

二、存在问题

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上措施,有力保障了实施工程的质量并及时发挥了效益,但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①部分镇供水管网由于逐步临近设计寿命渐渐出现老化问题。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拓宽、园区建设拆迁形成了一些农民集中居住区,由于住宅位置的变化,管线随之需要调整,而且集中居住区有部分高层住宅,接水点的需水量和供水压力比一般农村分散供水都要大,一些乡镇由于沿用原供水老管道,这些管道设计标准普遍不高,造成不少地区水量、水压不达标的问题。③近期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设备价格上涨过快,造成工程造价增高,投资压力大,乡镇财政配套困难。④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交由乡镇所属的供水服务公司管理,与水利部门没有体制上的行业管理关系,导致工程建后效益评价难以开展,不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平的提高。乡镇供水服务公司由于实施的是转供水,农村居民用水水价2.98元/t,企业用水价3.5元/t,成本水价为1.75元/t。靠水价差获得营业收入。企业用水量多的地方,经济效益好,仅有农村居民用水的地方,经济效益差。这样导致各个供水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不平衡,这些经济效益差的供水服务公司管理人员报酬低,导致不愿管理和责任心不强。当管网出现故障时,不能得到及时维修。

三、对策

  • 上一篇:中秋节文艺晚会开场主持词(4篇)
  • 下一篇:收集公司销售工作总结范文(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