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智能电脑网络教育培训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智能电脑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篇1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积极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的有机整合,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提高学生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办公效率效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学校始终高举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旗帜,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学科研究、课题管理、财物管理、学籍管理、人事管理和办公管理等方面的新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水平。

1领导重视,科学规划

通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报刊及网络上相关文章,在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中统一了思想,建立以一把手校长为首,分管校长具体部署,以信息中心、教育处、德育处、综合处、教研组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并着手制订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

2制度健全,经费保障

信息化经费的落实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学校于2003年3月与苏州电教馆合作,规划建设了“校园网”工程,实现宽带接入和“班班通”工程,全校所有办公电脑和学生用电脑都与因特网相通。同年,学校有了独立的Web站点,域名:。2004年4月,学校又建立了校园网数字平台,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开始逐步推广教师电子备课。同年,学校被评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在建设好各种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又充分运用以上各种设备,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2005年,学校投资80多万,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2006年,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信息资源库。2010年,借助达标升级,在镇政府和园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资238万元对所有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的办公电脑、学生电脑进行了升级换代。2011年,学校投入34万元添置了LED显示屏、资源服务器和数字移动影播系统等设备。2012年,学校又投资32万元,对学校的骨干网络和播音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现在,学校有24个班级,在校学生数1100人,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学生用电脑143台,在校学生与网络环境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7.7:1,师机比1:1.4,且均以宽带网接入,全校内部实现网络管理、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3全员参与,资源整合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硬件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校园管理的每个角落,计算机辅助各学科的教学更是显示出突出优势。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这是学校领导的一贯共识,硬件上去了,软件也必须跟上,才能保证计算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此,学校先后搭建了学校网站平台、内部管理系统、资源库、课题管理网、教师博客、电子图书系统、《吴文化100课》专题网站、百年校庆网等平台。

校园网站这是学校宣传和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共分12个一级栏目,37个二级栏目,具有吴韵古风,与学校特色一脉相承。网站有专人管理,能够更新及时,现有信息1500多篇。

校园内部管理系统又称内网,是学校集学校管理、教研管理、信息交流、校务公告等于一体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从2005年开发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目前,该系统已经保存了从2005年以来的学校所有信息,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特色,在区内外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前来学习借鉴。

学校资源库始建于2004年,最初基于FTP管理平台。2010年,学校与南京冠邦进行合作,进一步完善了资源库系统。学校在自主开发资源的同时注重引进、购买现成的正版的教育资源。如今学校拥有教师自制课件及相关购买的素材达到近500GB并在不断完善中。教师均能够熟练使用设备辅助教学。

学校课题管理网现有9个在研课题和4个结题课题,每个课题包括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这6个子栏目,课题负责人和参与者可以实时将相关研究资料、学习资料和成果等到相关栏目,极大地方便了课题的管理。

教师博客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内网建立了教师(博客)网志群,并且要求实名注册,从而真正搭建了教师之间教育智慧分享的信息平台。教师将自己的教研心得、班级管理的体会、读书笔记等在自己的博客上及时,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智慧的火花。

学校电子图书采用中图法分类,已经达到50多万册,并在不断更新中。所有的电子图书对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开放,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吴文化100课》专题网站《吴文化100课》是学校自编的校本课程,为了更好地研究、利用好该课程,以便做好二次开发,学校组织搭建了《吴文化100课》专题网站,并定期将相关信息到该网站。目前该网站已经被多个学校借鉴,已经成为学校研究《吴文化100课》的一个重要平台。

百年校庆专题网站为了更好地展示百年跨小,学校在2012年3月初开通了百年校庆专题网站,收集了历届跨塘实验小学的校友信息、校庆捐赠、跨小今昔以及校庆动态等相关信息,为推动和展示百年跨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重视培训,提高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吸引人。利用网上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时代的步伐相适应,是目前在职教师的一项任务。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参加苏州市电教馆组织的网上培训、江苏省网上在线培训、校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学校经常组织全校教师利用双休日、下班后、寒暑假的时间分期、分批对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进行技术培训、上网培训,学习操作程序,掌握使用方法。并对个别中老年教师进行补习,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软件制作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电脑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育水平,又要求全校教师人人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课,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全体教师都能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已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计算机教师能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编写校本教材,他们自行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

5着眼应用,初有成效

智能电脑网络教育培训范文

——学习电脑之我见

长沙火星小学贺湘艳

很早以前,就有学习电脑的打算,可以说,算是有超前意识了。然而随着怀孕、生子,等到再来上班时,却发现自己落伍了!面对这一新生事物,自己感觉是那么的惶恐!但是从去年4月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努力我勤问,在学习电脑、利用校园网络以及Internet教育专线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收获,得到了许多启发。在很多老师困惑于电脑的难学时,我想说:要想时间短,收效大,唯有转变角色,勇于实践,方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一变观众为演员

在不懂电脑之前,非常羡慕学校的网管,他们的电脑学得那么棒,我要是他们的万分分之一就好了。所以经常欣赏他们的操作,自己却连软盘怎么插进主机都不敢去试。这大概就如同观众的心理,总希望演员们能够为观众多带来一些好节目,满足观众们的需要,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也可做一做演员,演一些好节目给观众欣赏。这也许就是角色定位的错误吧。但是形势的发展令我感觉:“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只是欣赏,不如自己动手,也许我也会做得好!因此,我开始自己琢磨起电脑来。从打字到编辑文件,从WPS到WORD,从Powerpoint到flash,焦头烂额的时候数不胜数。“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会打印教案了,我会制作课件了,我会从网上下载我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料了。变观众为演员,用自己的智慧加上电脑的智慧,我为我的工作锦上添花。

二变被动为主动

经常听到一些同事说,“人家学得很好,为什么我自己老是学不了、学不会呢?”是不是我们的老师智力、能力不行?其实,能够“为人师表”,足以说明我们的智力、能力并不差。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学习的步伐?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固执的认为:是学校要我学的,不是我自己要学的。这其中就有一个“被动”和“主动”的问题,即:是学校“要我学”,还是自己感到“我要学”?在参加电脑培训中有这么一些老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在于考勤,怕没有参加学习,会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或者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处罚。怀着这样的目的去参加学习,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所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对于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重要。在我学习电脑时,我从不以为这是学校的压力,总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所以学起来有劲头有效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吧”!

三变教师为学生

一直以来,教师本人的身份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而言的,即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因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自以为师,以问为耻”的所谓师道尊严心理。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教师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的投入及其自身学习的成效。我们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学习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学问要“不耻下问”……,我们自己也深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道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当我们为了某个问题感到困惑,冥思苦想却得不到解决之时,若有人指点迷津,方能顿悟、豁然开朗。因此,当面对电脑诸多的疑问时,我们不妨考虑多做做学生,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带来的感受。我们经常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现代社会更提倡“能者为师”,这些言论对我们应当是不无有启发。在我初学电脑时,对于五笔我是死记硬背,不知道伤了多少脑细胞,打字还是很慢。后来偶尔与同事聊天才知道还有智能ABC这一更为方便的打字方法。由此我总结出:必须多问必须多学,方能进步。于是,在我碰到任何疑难问题时,我都会去问比我小7、8岁的年轻小老师,然后自己再反复练习操作,渐渐的,我还真成了我们办公室的电脑“带头人”了。假如每一位老师都能够考虑到从“为人之师”到“为人之生”的角色转变,做到“不耻下问”,相信,我们一定会受益非浅的。

四变指导为主体

智能电脑网络教育培训范文

.DOCX

【珍惜当下,不负遇见】

(本文档共

3

】页/【

1010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教育信息安全与防护培训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20XX年X月,我通过国培智慧云平台学习了《教育信息安全与防护》系列课程,课程有《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师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案例分析-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案例》《常用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与实践-教育网络安全分析》等。通过聆听专家的精彩讲解,我感触颇深。

维护教育信息安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平年代网络信息安全关乎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如何为网络筑起一道“安全门”。需要人民群众上下一心主动投身到网络安全事业中去,全心全意为国家网络安全拉起一道“防火墙”。

互联网虽然是虚拟的,但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在现实中。鉴于网络安全的形式日益严峻,对付网络安全要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让社会上的每一个分子都成为参与者,都能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学习教育信息安全与防护,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网络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的重要条件,只有明白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加的了解网络信息安全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

  • 上一篇:关于年度个人销售工作总结(2篇)
  • 下一篇:大班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