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品管圈;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4-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14.045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1-3]。笔者所在医院“安全圈”,以“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为题,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改进,大大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成立安全圈,由4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共12名护理人员组成,调查对象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患者24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并集中培训,展开品管圈管理程流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3年7月-2014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安全圈,推举圈长一名(副主任护师)指导工作,圈员各有分工。每月进行1~2次圈员活动,每次4h。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管理重点、存在问题和困惑,确立安全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选题理由:(1)三甲评审要求中提到有压疮的风险评估与制度,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100%,并有预防压疮的措施。(2)压疮发生率持续不降:我国一般医院2.5%~8.8%;老年住院患者10%~25%;脊髓损伤25%~85%,且8%与死亡有关。

1.3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随机抽查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临床病房护士150名,病房患者500例。发现病房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能力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减压用具不足或使用不当,皮肤评估量表未个体化,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家属对病情了解及陪护情况等,具体见图1。

图1高危皮肤的识别能力较低原因分析

1.4目标设定

目标值的设定为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对分析出的四大主要原因分别进行目标值设定,其中患者入院时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95%。

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或减少因压疮带给患者的危害。发生可避免压疮≤5例/年[4]。压疮的发生率纳入季度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1.52013年7月开始实行品管圈PDCA管理具体措施

(1)由于护士对高危皮肤识别认识程度不同,存在压疮风险量表使用不当的主观判断。2013年7月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圈长对规范压疮评估量表的使用进行全体护理人员的培训,解除大家对使用压疮风险量表的困惑,并规范评估时机。责任到人,科室组长随机抽查。护理人员之间加强交流与相互监督,提高评估的准确率。(2)全体圈员共同参与讨论,圈长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能力,圈员积极发表个人意见,通过个案演示院内减压用具的使用,并到各临床科室面对面地督导,使管床护士切合实际应用减压用具。(3)重视护患沟通技巧,护士的自身素质,技术水平是第一位的。平时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专科内涵。护士还可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及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沟通方式,言传身教,如翻身技巧,也可引导家属及陪护一起参与,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也可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感与主动性[5-6]。(4)随着病房老年、危重病号增加,初、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患者及高危部位也存在差异性,故圈员们到各科室随机抽查病房护士对高危皮肤的患者及高危部位的识别的准确率,通过现场提问、到病区巡视、理论考核等方式提高准确率。

1.6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的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缺陷率、压疮发生率及压疮预防依从性。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施品管圈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后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率、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压疮发生率及缺陷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皮肤识别的准确率,有研究显示,压疮危险因素中护理人员因素大约占40%,那么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在护士繁忙的工作中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的安全[7-10]。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对高危皮肤的识别流程得到标准化:识别高危患者及部位正确使用压疮评估量表落实相关的预防措施护士向家属及患者本人进行理论知识的宣教以得到配合与理解做好实时记录。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从而看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安全圈”活动历时6个月,汇集了全体圈员的智慧与精华。在问题的矛盾点上反复推敲,多次讨论,确定重点,逐步完成,活动后效果良好。每个人员都收获了有形成果;住院压疮发生率降低,也收获了无形成果。活动过程中,各圈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提高了个人工作责任感;同时也融洽了集体关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激发了圈员的创新力与积极性,提高了个人信心。圈员在活动中对品管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家属及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增加了家属对压疮预防的依从性,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家属不了解什么是压疮及压疮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对患者照料过程中注意事项都不了解,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了解了压疮的危害及预防,能够配合护理人员,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

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建立压疮评估报告制度规范压疮管理流程[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221-222.

[2]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58-62.

[3]王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3-4.

[4]杨群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J].护理杂志,2012,29(6):64-65,74.

[5]朱亚,黄莹,曹杰,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11,28(23):47-49.

[6]黄芳.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8,22(增刊2):59-60.

[7]王丽.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8,22(30):2797.

[8]高振辉,刘实.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19):54-55,63.

[9]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范文篇2

一、皮肤科患者的特点

1、婴儿患者特点。婴幼儿患者多起病急,发展快,情绪多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医务人员、医疗和护理操作、住院环境的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这样对疾病的疗效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在多种因素的不良刺激下所表现的种种现象,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优良的品格等。

2、重症皮肤病患者特点。重症皮肤病起病急,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水肿、红斑、水疱、表皮松懈、坏死并大面积剥落呈大片糜烂渗出、如“烫伤”样表现,造成大量体液丢失,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因人施护。以亲切诚恳的语言消除病人的顾虑,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以和蔼的态度,关心和体贴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多交谈,讲解疾病的一些小常识、饮食注意事项等。尽可能地为病人多做一件事,多给一些方便,多给病人一片热心,为病人分忧解难,使患者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

3、急诊患者的特点。急诊入院来势凶猛,抢救配合专科技术有别于一般的特点。过敏性休克病人入院时,抢救必须是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要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防止喉头水肿发生。要培养护士具有娴熟的抢救技术与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忙而不乱,准确无误,迅速有效地抢救技术是配合抢救以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前提。

4、性病患者的特点。性病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充满了痛苦、恐惧和懊悔。往往对自己的病情难以启齿,羞于就医。在院外自行乱用药物,害怕无法治愈及病情反复。护理人员在性病患者面前应自信、技术熟练、热情,令患者感到亲切、可信、有依靠感,要求护理人员仪表大方、端庄,举止稳重,谈吐适度;病人在悲哀、孤独甚至恐怖时,最怕受到冷遇,因此,护理人员态度要温和,语言诚恳,对他们不要歧视,不要厌恶,应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对行走不便的患者可协助一些生活护理,如打饭、打开水等,使他们感到生活没有抛弃他们。医护人员要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以便协助诊治和追踪传染源,要为患者的发病情况保密,要给与患者自我思想改造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增加病人心理健康意识,减轻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老年病患者特点。老年皮肤病患者增多,且伴随多种内科疾病。如呼吸、心血管、消化、肿瘤系统疾病等。因此,要求护士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并且耐心、细致、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老年人病情变化急骤且复杂,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病情观察细致、全面、及时、准确,具有熟练的应急能力,准确使用各类急救器材及药品,有效的做好急救工作,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老年人各脏器储备功能明显减退,免疫力地下,一旦发病或因用药不良会使病情恶化,护士应把预防发症作为护理重点。

二、皮肤科护理工作特点

1、基础护理量大。护士除了每天进行常规的护理外,要为病人抹药、封包、湿敷、煎药、照光等。对于皮肤大面积破溃、糜烂和溃疡的重症患者,不仅体无完肤,而且血脓淋漓,恶臭阵阵,护士常常需要近距离的操作。要求护士具有吃苦耐劳、不怕脏、关心体贴病人及强烈的爱心,才能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2、治疗多。皮肤科除常规治疗外,还拥有大量的光疗仪器辅助治疗,同时也要求护士掌握其基本操作程序及相关的维护知识,治疗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告知患者光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3、静脉穿刺难度大。由于皮肤科病人的疾病特点,决定了这类病人经皮肤静脉穿刺条件非常差,所以对皮肤科护士要求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

4、健康教育特殊性。由于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疗效欠佳、病程长、康复慢,需要终身治疗,对医护及治疗效果不满意,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护士需要具备专科知识理论,善于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改善病人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教育的可信度,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患者经住院治愈或病情缓解出院,此时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疾病复发。此时应从宣传教育入手,引导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首先讲解预防皮肤性病复发的有关知识,根据病情注意饮食调节、劳逸结合。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不要饮酒,吸烟。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定期到医院检查。

三、皮肤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皮肤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皮肤科;多媒体技术;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341-01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旧式的教学来说,改变了原来教学形式过于简单、课程缺乏灵活性、缺乏趣味性等方面的缺点,通过使用信息时代的电脑多媒体技术,把书本上的内容制作成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来分别体现出来的各种皮肤病的发病原理、诊断办法、治疗方法等详细情况的CAI课件。通过普通的课本知识和CAI课件的完美组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要把学习和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

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成长,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妥善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趣味性。和旧式的教学模式相比,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老师主动传授为重心的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重心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渴望获取知识是新型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在学员自身所具有的学识和履历的基础上来进行,最大限度的让学员自觉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且还要引导学员在学到的知识上进行更大限度的拓展。为了充分展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要求老师在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去进行更多的实际操作。

二要多开发多媒体课件,不能只停留在建设硬件方面

为了使得多媒体教学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的开发出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课件。皮肤科之所以在多媒体教学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已经成为解决多媒体教学难题的当务之急。但是一个良好的教学课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制作出来的,需要教课老师多多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仔细的分析皮肤科的教学特点,从而制作出受到学生喜爱的、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教学课件。良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产生出很好的教学效果。老师通过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制作出可以取代原来课件过于简单、针对性差的教学课件。为了使得皮肤科教学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为着陆点,把复杂的内容变的简单化、把难懂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这样就可以制作出让学生有浓厚兴趣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优质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多媒体课件需要不断地创新

为了让学生持续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奇的地方,就需要经常的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创新。如果课件一直不进行创新,每次学生上课都是看到同样的多媒体课件,老师也只是死板的进行课堂教学,也许学生刚刚见到多媒体课件时会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长时间都是同样的课件,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也就缺乏激情。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没有以学生为重心,老师也没有合理的进行教学引导,很难实现多媒体教学所要求的个性化的特点化。要以建设特色化的教学课程为课件制作的目标,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在选取教学资料、制定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体现办法等方面的工作时,老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点和自己的教学规划为参考。举个例子来说,在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太好的中职卫生学校学员进行皮肤科授课时,应该制作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搭配几个张简单易懂的图片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而不是一下子讲很多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是没有办法很好接受的。

四使用多媒体让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皮肤病是一个通过直接观察就可以进行诊断疾病,一个合格的皮肤病医生仅仅通过简单的肉眼查看皮疹的类型、分布情况、颜色等就可以准确的判定出疾病类型,同时这也是一个皮肤科医生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和我们学习汉字首先要认识拼音是一个道理,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到皮肤科的学员想要准确的分辨皮肤病的类型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皮疹分为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原发损害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水疱、脓疱及囊肿等,继发损害有鳞屑、浸渍、糜烂、溃疡、裂隙、痂及瘢痕等,同时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有时也不是绝对的,对皮损的正确认识是掌握皮肤病症状、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是诊治皮肤病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同学们提供一些皮肤病图片,让他们进行描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他们对皮损的描绘,让他们找出和这个疾病所有相关的知识,而不是仅仅的不是让学生去判断皮肤病的类型就行了。学生经过不断的练习,不知不觉的就增进了对皮肤科理论的了解,同时也懂得了学习皮肤科的正确方法,同时对他们在未来临床工作方面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提高中职皮肤科的教学成果,就需要充分的把多媒体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入进来,不仅使教学内容变的更加的丰富,使生涩难懂的课程变得简单易懂,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皮肤科的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工作总结书写格式(5篇)
  • 下一篇:中职英语教学的年终工作总结(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