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电工基础知识讲座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电工基础知识讲座范文

【关键词】数理结合;专业基础;专业拓展;应用案例库

0引言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课时相继大幅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入,要求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应用层面分析,大学物理教学应该承担培养学生高等数学应用能力和传授各理工科专业必需的物理知识两个核心教学任务。但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对各个专业采用统一大纲,学方式,使得大学物理教学的这两个核心任务没有突出专业的个性需求。这给学生造成了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节的感觉,慢慢降低了他们学学物理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导致地方院校各理工科专业的管理者减少大学物理的教学课时,甚至取消大学物理教学。

因此,如何重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物理教学与各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需求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很多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安康学院[1]根据各理工科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精简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的多少分为《大学物理》A/B/C以解决少课时问题。唐山学院[2]的大学物理理论课程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采用了“通用模块”加“专业模块”的方式解决少课时问题。另外,针对个别专业的大学物理体现专业特色的改革需求,贵州民族大学医药专业把《医学物理学》作为大学物理教材[3],实现了大学物理与专业的高度融合。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4]也在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为了保持大学物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我们探讨了一个“三模块一案例”的大学物理内容分专业重构模式,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按照“三模块”重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的涵盖力、热、光、电、近现代物理等共计11个部分的内容。如全部详细讲授完76个A类核心内容就需126个学时。我校理工科专业最多课时数为96课时,显然无法应付如此大容量的具体内容。因此,我们结合各专业的需求,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进行了“三模块”重构,确保了大学物理教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体现了各专业的专业特色。

1.1构建“数理平台”模块,培养学生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

高等数学是各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数学运算工具,各理工科专业学科的规律多以高等数学的语言表述。但,高等数学的教学多以抽象的符号为载体,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而在理工学科中,通常利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描述形象的专业模型所隐含的基本规律。因此,对于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物理承担了高等数学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任务。培养他们利用高等数学解决具体模型的能力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和矢量运算是各理工科专业使用的基本数学工具,而他们的应用几乎贯穿这整个大学物理知识体系。由于力学部分(包括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物理规律直观明了,尽管他们是高等数学的表述形式,也容易为学生接受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这部分的物理规律的教学,重新讲解微积分和矢量的思维以及他们的运算法则。构建抽象数学与具体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数学的形象化和物理规律的抽象化,从而,培养学生数理结合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道砥教ā蹦?榍康魑锢砉媛珊褪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双重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但针对于不同专业,也有所侧重。如我校光电信息类工科专业以电子信息科学和光学知识为基础,材料类专业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力学的物理规律与专业知识体系结合不是很紧密,我们可以以物理规律为载体,重点侧重学生数理模型结合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在数学类专业中,学生的数理结合的能力是培养的重点,因此,教学中,要采取并重原则。

1.2构建“专业基础”模块,传授学生专业学习所必需的物理知识基础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涉及的A类教学内容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物理知识基础,只是根据专业的特性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的取向,不同的专业对这些物理知识的需求有着不同侧重而已。例如,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光学学科为知识基础的专业,因此,大学物理中的光学和电磁学部分与该专业的知识结构有直接联系。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以及光电照明工程是该专业的两个方向,热学部分的物理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校材料类专业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因此,大学物理中的热学部分与该专业知识结构有直接联系。而光电功能材料是材料类专业方向之一,因此,光学和电磁学部分的物理知识也非常重要。由于我校是应用型二本院校,大学物理中的近代物理部分(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与我校各理工科专业的当前结合度不高,为此,我们取热学、光学、电磁学为我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专业基础模块”。通过该模块的教学,为我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物理知识基础支撑。在教学中,我们以物理规律的传授为主,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培养为辅。

1.3构建“专业拓展”模块,保持大学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体现专业的个性需求

电工基础知识讲座范文

关键词:比喻法;电子线路;激发兴趣

一、比喻教学法的定义

所谓比喻教学法就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将两个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事物建立联系,通常情况,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引申到未知事物的影子,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

二、比喻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作用

1.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电子线路》的学习中,学生经常碰到的是抽象的概念以及难懂的结论。而有些知识即使教师分析得到了结论,但因其物理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因而有些学生听了仍然一头雾水。

在讲“电路组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道路”来打比喻,把电流流过的路径称为电路。但在讲解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清:电路与道路的不同之处,道路上的人运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称为人流;而电路必须是闭合的回路,其内部流动是人眼看不到且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电流。在河床中,按一定方向流动的水称为水流,同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就像公路上的车辆,车流有多有少,虽然看上去杂乱无章,但是都是按照靠右的交通规则行驶的。

这些直观、具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能够看得见、想得到,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客观上还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

2.比喻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生活化,增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电阻”这节内容时,我便运用日常生活的现象作比喻去解释和启发学生。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物理量,我们以学生自身打比喻,可以把班级的学生比喻成为自由电子,座位比喻成为金属正离子(因为正离子本身不会移动),学生从教室向门口流动,如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学生与座位之间发生碰撞,甚至有的学生被挤到座位上,由于碰撞摩擦使学生移动受到阻碍。这个比喻较准确地描述了电阻的含义,使定义拟人化,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比喻具有激发学生想象力、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历史上有不少发明创造以及科学难题的解决都是得益于联想。二极管就相当于一个开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就相当于开关闭合,加反向电压时,就相当于开关断开。二极管导通时所加的电压超过死区电压,可以把二极管比喻成一个弹簧门,当所加电压低于死区电压时,相当于用很小的一点力,门仅开了一点小缝,要想把门全打开,最起码要克服弹簧的压力(所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弹簧门就全打开了,力再大门也就只开这么大了,所以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一般为一个定值。

所以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构思找出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拓宽思路,触类旁通,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4.比喻可以丰富教学的语言色彩,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统的讲授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在台下昏昏欲睡。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用新颖有趣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多数时间还是要靠教学语言来进行的。作为一名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是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精确性与针对性的综合,也还要有启发性与趣味性的和谐。

语言的趣味是语言艺术的技巧问题。在学生吸取知识营养时,不能让学生感到知识是生、冷、硬的知识拼盘。那种“知识拼盘”,尽管营养丰富,却引不起食欲,也难以消化。比喻,尤其是在引起学生兴趣、增加教学语言色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若恰当地使用比喻法,使教学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概念更具体化,更浅显易懂,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有意无意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比喻教学法的优缺点

当然,在教学中运用比喻,并不是以浅显的道理代替较深的理论,更不是滥用玩笑代替耐心细致的讲解,而是通过比较贴近生活的比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一定要注意切记不能乱比喻,否则将会导致学生的概念含糊不清,这是教学的大忌。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紧密地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值得一提的是,比喻终究是比喻,用任何两个事物来作比喻,总是会有一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不可能全部属性都相同。因此在解释概念时,应进一步把它的本性讲清楚,并把新概念与用来比喻的例子进行必要的比较,使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既能理解新概念,又能从比较中得到认识,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深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梅香.浅谈比喻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新余高专学报,2004(02).

电工基础知识讲座范文篇3

关键词:中职生;电子专业;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27-01

从教六年来,一直从事电子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难以理解,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加之教师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通过对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鼓励学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发现大部分中职生因家长、社会、老师对其轻视,加上他们自身基础知识薄弱,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能简单的以听老师讲为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很小的成绩,比如正确回答问题,都要给予表扬;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通过自学和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法弥补。课后热情积极解答学生的疑惑,组织班级学生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探讨、一起进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便会得到提高。

二、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演示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所以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等,将重点、难点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课堂评价方式,不能简单地以“对”或者“错”判定一切,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使其正确的认识自己,拓宽思路,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从整体上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评价他们的评价,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兴趣。

三、理论、实训课课时安排要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到中专以后学习能力也有差异,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热情,但是他们热衷于动手实践,对实训课兴趣较浓厚。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训教学,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训过程中,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践。但是大部分学校因受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课程主要以理论课为主,实训课安排较少,这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合理安排理论、实训课课时,类似《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这样的课程,应全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教师在学生制作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动手过程中爱上这门课。

四、结合专业特色,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工学交替、家电维修社团、洗衣机维修实践等活动,和专业课紧密联系,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和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浓厚兴趣;电子专业人员上门维修礼仪要求、“企业文化进校园”四讲系列活动、“企业能工巧匠讲技术”四讲系列活动、家用电器维修行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讲座等活动,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些平时课堂中涉及不到或者说很少涉及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应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冠名班、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基地等,拓展办学模式,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引入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以电子电器专业“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一是与“国美”、“海尔”等企业合作,依托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校企共建的维修服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二是根据岗位能力培养需要,与“国美”、“海尔”等5个以上基础条件好的大中型电子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要求,校企共同协商,建立由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成员、校外实训基地所属企业、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及相关管理文件;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和有效运行。三是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及学生实习实训综合评价机制,建立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制度;四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咨询与专业讲座,完成专业建设改革方案。五是与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所属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等,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校企共同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完成企业参与的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电子电器专业实训基地改革建设方案,拓展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和就业渠道。

  •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个人工作总结(6篇)
  • 下一篇:三年级打羽毛球作文(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