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范文

2013这个年头有点特别。虽然安然渡过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但伴随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投资困惑却也不亚于末日恐慌。

放眼全球,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市场信心和预期不稳,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眼看股票没有底线地“跌跌不休”,诸种现状,让投资者对未来的判断越来越没有信心,什么投资品种才是2013年的“定海神针”?

百家机构展望新年投资

《投资有道》继2012年的大规模调查问卷后,再次在新旧交替之时对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方理财机公司、投资机构以及房地产商等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了如诺亚财富、启元财富、融义财富、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德信资本等上百家机构。

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机构认为最值得配置的3大投资方向以及最该退出的3大投资方向;二是各机构对8大类、32小类资产在2013年的投资建议(分买入、持有、卖出三种)。

第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第三方理财机构认为最值得配置的投资方向共14个,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固定收益信托产品、A股基金以及债券和债券类基金。其中,前两者为“众望所归”,获得三分之二接受调查机构的推荐;债券和债券类基金则获得三分之一机构的推荐。

至于最该退出的投资方向,各机构提出的选项也有14个,民间借贷得到一半机构的“推荐”并“荣获冠军”,艺术品、金属期货也跻身前三。

在第二项调查,即对8大类32小类资产的投资建议中,获“买入”票数最多的前十位分别为:固定收益信托、A股及A股基金、债券和债券基金、PE基金、宏观对冲基金、国债/企债、人民币、商铺写字楼、房地产基金、保障类保险产品。

获“卖出”票数最多的前十位分别是:民间借贷、艺术品、金属期货、欧元、艺术品基金、住宅、房地产QDII、银行存款、房地产基金、红酒。

2013买入之一固定收益信托荣居榜首

众所周知,由于投资品种的稀缺,2012年固定收益信托就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对象。犹如一位银行理财经理所介绍的,“300万元起步的产品,半个小时就被销售一空,这已经是普遍现象了。”固定收益信托产品在2012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众多机构看来,2013年将持续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固定收益信托产品刚好符合了市场的逻辑。”华宝信托产品创新与研发中心负责人卢晓亮分析,在利率市场化的尝试方面,固定收益信托产品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投资收益基本反映了利率市场化情况下的真实利率,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固定收益信托产品便显得非常正常。”德信资本同样表示。

“我们预测2013年银行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要想跑赢通胀,在投资者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品的情况下,这时投资固定收益信托产品是一个好时机。”利得财富的赵莉说。

目前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2012年固定收益信托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2%左右,2013年浮动不大。2013年投资固定收益信托仍是个较好时机。

更为关键的是,固定收益信托依旧有刚性兑付的保障,在2013年,这种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依旧将继续,这让投资者找到了保住本金的自信。由于银监会不愿意看到信托公司面临无法兑付的窘境,采取了压力测试、项目报备、控制规模速度等监管手段,要求信托公司进行“刚性兑付”,这更为投资者撑了腰。

当然,虽然固定收益在来年将风采依旧,但调查机构一致建议,固定收益信托比较适合中长期投资者。“对于那些投资风格稳健、追求中等的投资回报率,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在2013年将是首选。”

2013买入之二A股基金被投资者“不离不弃”

虽然A股市场经过近两年多的持续下跌,已经与投资者的信心一起跌到“谷底”,其平均市盈率也处于最低的点位,但2013年对于投资者依然有很大的“魅力”。或许是信奉“物极必反”的原理,这次调查中不少机构将票数投给了它,使它一跃而成为2013年值得“买入”的投资品种前三名。

“随着经济企稳复苏的预期加强,2013年出现‘牛熊分界点’的概率较高。”宏信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经济增速对于股市的抑制作用将得到一定的改善,这时候股票有可能慢慢开始回升,进取型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A股。

预计2013年我国GDP增速有望回升到8.1%左右。这个时候投资A股和A股基金,能够从底部进入而获得收益。

“A股进入‘1’时代后价值将逐步显现,2013年经济形势将明朗于今年,股票市场或进入弱势恢复期,可趁底部建仓。”南京证券分析师认为。

“到这个时候,A股基金越跌越有配置价值。”融义财富创始人兼总经理陆晓晖也表示,从长远投资的角度,政治的不确定对股市的影响逐渐消除,加上全社会融资有进一步放宽迹象和QFII进一步的开放,如果现在进入A股市场,由于估值较低而带来的比价效益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影响中国经济增速的周期性因素有所减弱,增长“L”型拐点已经出现。不过,结构性因素与体制性因素依然严重,中国经济反弹的动力也比较有限。因此,也有调查机构建议,对于那些投资偏保守的投资者而言,还可以再“等等看”。

2013买入之三债券和债券类基金“稳如泰山”

在本次调查中,同2012年年初一样,债券以及债券类基金获得多数机构用于“买入”的投票。“2013年证券机构将大力发展上市公司再融资,债券类产品将是稳健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南京证券分析称。

以2012年来说,债券和债券类基金一改往年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局面,成功实现平均上涨5.44%大逆转。不仅实现了绝对收益,而且跑赢同期融智对冲基金指数(下跌1.82%),无疑成为市场资金的避风港。“按照这样的势头,债券和债券基金将获得稳定的需求,虽然随着特殊时间点以及供需不平衡有可能发生波动,但总体上讲配置价值明显,投资者可酌情考虑。”一家不愿具名的调查机构称,尤其是高收益类信用债,在2013年较适合投资者配置。

随着经济企稳以及流动性向好的预期,债券以及债券类基金产品2013年罕有实质的违约风险。“如果说有风险,主要风险在于经济复苏的力度,若权益市场回暖和资金分流,有可能带来对主要投资高收益债券机构的挤兑。”

而按照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投资建议,在投资债券以及债券类基金中,由于2013年利率债窄幅震荡,收益率即将陡峭上行,应该进行短久期防御。

尤其是对于信用债利差而言,“它有望在上半年宽货币低通胀背景下小幅收窄,但资本得利空间有限,投资策略上以退为进,坚守票息至上,推荐中低评级中票、中等评级城投债和低评级短融组合,久期在3左右,建议对受出口拖累的航运、造船、光伏行业,产能压力大的钢铁、电解铝、铅锌、焦炭行业和应收账款占比高的工程机械行业保持谨慎。下半年通胀回升,策略转向防御,缩短组合久期,并提高组合流动性。”

2013年卖出之一民间借贷避之犹恐不及

在信贷紧缩、贷款渠道匮乏的情形下,不少借款需求无处释放,加上不少现金流无处流动,民间借贷成为不少融资者眼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也是它在2012年一度火爆的主要原因。然而自从温州民间借贷崩盘事件之后,各地民间借贷的弊病也四处可见。也因此,在2013年的投资调查中,民间借贷别列入投资者重点回避的名单中,三分之二的机构把它列入了投资的。

“由于目前监管不明确,未形成规范化市场,相当多P2P理财公司或者个人背后难有监管,没有过硬的放贷借贷资质。”江川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赵鑫介绍,P2P整个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也正因此,“民间借贷的疯狂背后,不乏高息泡沫的蒸发。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不做好风险保障,一旦遇到融资方无力偿还,将使得民间借贷血本无归。”

“2013年,民间借贷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融资成本将逐渐降低。”宏信证券表示,2013年投资民间借贷不是明智的选择。

同时,融义财富也建议2013年的投资要回避那些无保护的民间借贷(此保护不包括企业、个人互保)。“虽然‘跑路、崩盘’等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后就血本无归、风险很高,因为收益和风险并不对等,即使表面看起来能够对等那也只是期望值对等,不少投资者没有考虑到‘肥尾效应’,因此建议投资者坚决采取回避的态度。”

当然,也有少数机构认为,如果要投资这类产品,更多的是要看融资用途是否被看好。包括对其还款来源、抵押风控、偿还能力多做评估,只有做好了充分的风控准备,才可能降低民间借贷投资的风险。

2013年卖出之二艺术品投资“黯然退场”

虽然艺术品投资在前两年被炒得“沸沸扬扬”,投资界一派火爆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景象从2012年就开始回落。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各信托公司总共发行艺术品信托13款,而第二季度便成为4款,第三季度仅有3款。

同时,从成交额度来说,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报告显示,2012年春季艺术品市场全面回调,2012年上半年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为281.60亿元,与2011年同期数据相比下降了34.27%。到了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只有68.99亿元,同比下降41%,艺术品投资已是风采难再。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机构把艺术品投资打入了“冷宫”。

“由于价值过度放大,艺术品的投资已经开始出现疲软状态。”中伦基金道出了艺术品投资的弊病。一位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艺术品的估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最适合圈钱。根据《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拥有“不保真”免责条款的权利,因此对艺术品的鉴定颇多猫腻。

“因为艺术品估值的随意性,使得现在艺术品存在鉴定难、估值难、存管难、市场流转难的问题,并不适合作为金融类的标的资产。”

这就意味着,艺术品的价格有被炒高的嫌疑。宏信证券的黄伟认为,“艺术品估值已经处于较高的位置,现在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因此不适合在2013年进行投资。”浙江般若理财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的吴闻君也表示,“当代艺术品的升值其实只是一部分人炒高价格所致,实际上并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2013年卖出之三金属期货

投资金属一直以来被某些经济学家所提倡,为了跑赢通胀,抵制“腰包”缩水,不少投资者在近几年把目光转向投资“金属期货”上。但在本次调查中,“金属期货”已经开始“失宠”,被投资者渐渐封杀在投资领域之外。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金属期货”就已经开始后续无力,在市场上表现不佳。“从2012年最后一个月的有色金属走势来看,我们整体认为反弹空间有限,中线仍将呈现偏空格局。”某贵金属投资机构分析称。

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范文

股票联系票据的概念及其演变

票据,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是指期限在1—10年间的中期债券或固定收益融资工具;而股票联系票据是“利息或本金与一定的股票价格或股票指数相联系的一类固定收益证券”。它是利用组合投资技术所构造出的一种能够增进收益的结构化产品(StructuredProducts)。它允许投资者在不必交易基础证券的情况下,拥有选择获得固定收益或者享有单一股票、一个股票组合或股票指数的涨跌收益的权利。与任何结构化金融产品一样,股票联系票据可以分解为两种基本证券:固定收益证券(债券)和股票(或股票指数)衍生物(买入或卖出期权)。

一、股票联系票据的概念

1880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份复合结构的投资工具,结构化金融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股票联系票据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股票联系票据可以看作是一个债券及一个期权的组合,期权的标的物是特定的股票或股价指数。虽然通过两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可以构造出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的结构化产品,但总体上股票联系票据的风险收益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

本质上,可将股票、普通公司债视为股票联系票据处于两个极端的特例。在不考虑股利的前提下,股票可视为票面利率为零、参与比率100%、无到期日、无上限收益又不保本的股票联系票据;另一方面,则可将普通公司债视为参与比率为零(票据不包含期权因素)的本金保护股票联系票据。根据市场的需要股票联系票据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设计。

股票联系票据通常包含以下一些基本要素:发行价与结算价(结算指数)、行使价或初始指数、参与比率等。由于是固定收益证券,它还约定票面利率、票面收益率与票据期限等基本条款,以及为了控制票据所连接的证券波幅过大所引发的风险,票据发行人有时在票据条款中增加的赎回条款。

股票联系票据虽然含有期权成份,但与在交易所交易的期货、期权比较还有很多差异。首先,交易所交易的期货或期权在场内发行,而股票联系票据通常在场外发行。其次,期货或期权合约必须在买卖双方对价格合意时才产生。股票联系票据则遵循预先约定的发行程序,并符合一般对有价证券发行的规定,事先决定发行数量、价格等。再次,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开设期权或期货仓位,理论上,期货或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数量可以是无限的;但股票联系票据每次发行数量是一个定数,流通在外筹码更有限。最后,期货及期权可以买空卖空;股票联系票据则被禁止做空交易。

二、股票联系票据的几个创新阶段

广义地讲,我们熟知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传统的与股票相联系的固定收益证券。目前,国外金融市场存在大约三类与股票相联系的固定收益证券:第一类是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和带认股权证的债券,第二类是在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和带认股权证的债券基础上经创新衍生出的结构化票据产品,以上两类都是与单一股票挂钩的票据产品;第三类是股票指数联系票据。

第一类是可转换债券及附认股权证债券。它们是最为传统的与股票相联系的固定收益证券。这些传统形式的与股票相联系的固定收益证券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类投资工具,是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标的物为单个公司股票收益的投资机会,而以债务的形式出现更可以减少股票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它们与现代股票联系票据的共同点是均隐含着期权成份;不同的地方在于:(1)可转换公司债及附认股权证公司债所隐含的期权系单一的看涨期权(longcall),而现代股票联系票据所隐含的期权既包括了看涨期权(股票联系票据的报酬与股价的正向连动)又包括看跌期权(股票联系票据的报酬与股价的反向连动)。(2)可转换公司债及附认股权证公司债隐含期权的标的资产多系发行公司的普通股股票,现代股票联系票据则倾向于将标的物设定为股票指数,或者说投资组合;在现代种类繁多的股票联系票据产品中,股票指数联系票据最受投资者的欢迎,它是各大票据发行人发行的主力品种,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联系票据中,它也占大部分份额。(3)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可转换公司债及附认股权证公司债的持有者在要求转换或行使认购标的股票时,会增加发行公司的股本总量,从而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但现代股票联系票据到期时,期权‘的行使不会引致所挂钩股票的上市公司股本的变动。

第二类是在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及附认股权证债券基础上经创新衍生出的结构化票据。这类产品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债券发行方式,也很受投资市场的欢迎。创新领域涵盖与股票挂钩的固定收益证券的所有基本结构因素,包括:将基本证券由债券转变为优先股;将票息收益转化为股票溢价收益,即降低票面利率,甚至票面利率为零,但转股比例较高和转股价格较低;转股的折价率设置为可变的,使之与股票价格的表现挂钩;强制性要求投资者在票据到期日将票据转换为股票;所挂钩股票由单一的发行票据的公司股票转向其他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甚至股票组合;可换股债券的基础证券可以是第三者上市公司股票,这类债券也称为“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Debt);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在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设立一个新的投资工具,利用这个中间工具来协调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需求,这类票据称为”综合性股票联系票据“。等等。

第三类股票联系票据的创新品种是股票指数联系票据。股票指数联系票据与单一股票挂钩票据的主要区别在于:(1)股票指数联系票据的期权部分与某种市场指数相联系;(2)股票指数联系票据面向票据投资者,应投资者的需求而进行结构设计,传统单一股票挂钩票据则面向票据发行者,应票据发行人的需求而进行结构设计;(3)股票指数联系票据对发行者而言是纯粹发债融资,而传统单一股票挂钩票据涉及发行公司的股本结构,目的是提高股本金。股票指数联系票据由两种基本因素构成:固定收益证券和股票指数衍生产品;前者通常是零利息债券,后者则包括与股票指数挂钩的期权。股票指数联系票据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收益增强型(yield-enhancementstructures),一类是本金保护型(principal-protectedstructures)。

股票联系票据在国外的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上现代股票联系票据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两个时期。

一、初始发展时期(1985—1990)

进入20世纪下半期,随着市场投资主体的变化,机构投资者大量出现,对风险产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形成了较具规模的股票联系票据场外市场。在美国,推动股票联系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是大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

例如,美林公司最早于1985年发行了不定收益期权票据“LYON”(LiquidYieldOptionNotes),这是一种包含多种与股票挂钩的选择权的无利息票据,是对传统可换股债券的创新。1986年所罗门兄弟公司发行了S&P500指数化票据和日经指数化票据。可见,第二类与第三类与股票联系票据的创新产品基本同时发展起来。1987年3月,美国大通银行推出了市场指数投资票据(ChaseManhattanMarketIndexInvestment),揭开了商业银行进入这一领域的序幕。这一产品在推出时备受争议,市场人士对此一产品是否违反有关分业经营的Glass-Steagall法案争议不休。但最后,银行主管机关还是准许推出此一产品;联邦存款公司(FederalDepositoryInsuranceCompany,FDIC)亦同意将其纳入存款保险。这些定期存款的条款设计非常有吸引力,为大通银行争取到很多的存款。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票市场发生崩盘,以期权规避股票联系票据风险的公司多数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投资者对新发行的股票联系产品的需求也急速下降,股票联系票据的发展陷入停顿。

二、迅速发展时期(1991~迄今)。

1991年1月,由高盛证券公司设计、奥地利共和国政府发行的1亿美元“股价指数成长票据(SIGN)”取得成功。它标志着股票联系票据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SIGN是一保本型票据,在为期5年半的存续期内不支付任何利息;到期时的或有利益(contingentInterest是S&P500指数在债券存续期内变动的100%.票据发行后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

1992年以来,各大银行重新推出各种股票联系定期存款。如花旗银行推出了股票指数保险账户(SrockIndexInsuredAccount),它是一种利息与S&P500指数挂钩、但不保证最低利息的5年期的定期存款。在此之后,其他银行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证券商的新产品亦不断推陈出新,如美林证券推出的使用不同挂钩指数的系列产品,所挂钩的基础证券包括为客户特别定制的国际市场一揽子股票。这些产品一般所使用的指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且被广泛使用、传播。在股票市场好的时候,证券商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也采用窄基指数(narrow-basedindex),或公司自行编制的指数。

根据不同的到期日、参与比率以及所挂钩的相关指数,这些票据产品有很大的结构差异;股票联系票据市场也随产品的不断创新而有了爆炸性的成长。

三、股票联系票据在证券交易所挂牌情况

1991年第一个股票联系票据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目前,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挂牌票据市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股票联系票据业务则刚刚起步,现有交易品种15个,市值约6亿美元。

香港的股票联系票据有两类:一类称作“高息票据(Equity-LinkedNotes,ELN),是一种大额股票联系票据,只能被机构投资者或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购买,该类票据一直在场外市场交易;一类是”上市股票挂钩票据(Equity—Linkedinstruments,ELI),香港证券及期货联合交易所于2002年8月在交易所场内推出该种股票联系票据产品,可由小额投资者购买。到现在为止,联交所有3个主要的票据发行人,现有挂牌品种11个,发行金额4.78亿港元。至今,香港联交所的股票联系票据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流动性,说明票据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股票联系票据的功能

投资工具的创新无非是构建不同市场环境下适合不同风险、取得不同回报的资产组合。股票联系票据在国外的飞速发展,主要也是因为它能够适应新环境下投资者对不同风险一收益组合的金融产品的需求。股票联系票据本质上是通过金融工程的方法对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债券、存款、优先股等)和期权进行组合设计,因应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将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固定在期权和债券之间的恰当水平上。股票联系票据特点明显,结构设计灵活,可提供针对单个客户的特殊产品设计;具有避险的功能;在公司财务处理上可避免涉及股权的复杂问题,财务处理简便。

从整个证券市场来看,股票联系票据产品的发展可以增加证券市场投资品种,分散市场的投资风险,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为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打下基础。此外,股票指数联系票据的大量出现与投资市场流行被动式资产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它便于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收益的比较。

具体来说,股票联系票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首先,股票联系票据结构设计灵活,可进行多种样式的创新,满足投资多样化的需求。

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范文篇3

据Wind资讯统计,光大增利收益A/C自2009年以来分别取得了20.72%和18.69%的净值增长率,位居同类基金的前20名。去年成立的光大信用添益近一年来也取得8%以上的收益率,远超债券基金平均水平。

理财基金同样是光大保德信的一大亮点,作为业内首批申报发行理财基金的三家基金公司之一,光大保德信今年固定收益类资产规模快速扩容,截至2012年9月底,固定收益类资产规模较去年底扩大了两倍以上。

两只债基运行稳健

2008年9月,光大增利收益债券基金成立,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债券类金融工具,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等法律法规或者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固定收益类品种。2011年4月,光大保德信又成立了光大信用添益,该基金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权证等。

这两只债券基金,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海通证券最新的“基金业绩评价报告”显示,光大增利收益A/C近三年分别获得20.45%和18.84%的回报率,在纯债债券型基金中分列第六和第八位。另据海通证券“基金超额收益排行榜”显示,光大信用添益A最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7.96%,以6.61%的超额收益率在偏债型债基中排名第五;光大信用添利C增长率为7.67%,超额收益率为6.32%排名第七。

两只基金的掌舵人陆欣,现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固定收益副总监,曾任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上海交易中心债券分析员,光大保德信基金高级债券研究员、宏观分析师等职。

此外,光大保德信今年的创新产品——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也受到投资者热捧。首只产品光大添天利推出后,引领了短期理财基金热潮,之后又推出了光大添盛和光大添天盈两只产品,满足了低风险偏好投资者获取适当稳定回报的需求。

四季度操作强调平衡性

光大保德信基金指出,四季度市场的风险偏好依旧较低,仍是配置债券资产的较好时点。

  •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字作文[](6篇)
  •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