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分红保险具有固定的较低的保底预定利率,它能够减少客户利率风险,客户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永远取得公司实际的经营红利分配的权利。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规定,经营分红保险的保险公司每年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保单持有人告知分红业绩情况。
投资策略:
由于固定收益的分红保险产品保险期多为1至5年,因此比较适合愿意短期投资、又不想担风险的消费者。由于各种分红保险的设计有一定差异,分红保险所能提供的保障和收益程度各有不同,投保人应全面把握分红产品的保障和投资作用,不要将不同分红保险产品的红利多少做简单、片面的比较,更不能与其他类型的产品收益作比较。
另外,购买投保分红保险还是要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而不能凭借红利情况的演示冲动性地选择投保。
风险提示:
分红产品不一定会有红利分配,特别是不能保证年年都能分红。分红产品的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经营分红产品的可分配盈余。其中,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是决定分红率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投资收益率越高,年度分红率也就越高。但是,投资收益率并非决定年度分红率的惟一因素,年度分红率的高低还受到费用实际支出情况、死亡实际发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的每年红利分配要根据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确定,必须符合各项监管法规的要求,并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投连险适合20~30年长期投资
产品特点:
投资连结保险一般不保证投资收益率,而将保险费分为保障和投资两个部分,其中保障部分的风险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其保险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投资部分的风险是由投资人承担,客户在承担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完全享有投资回报。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专业基金管理人员操作,每月公布一次投资收益情况,客户也会收到年度报告,详细说明账户的投资收益、财务状况、投资组合等,类似于基金的管理方式。
投资策略:
由于投连险在设计的时候,是为长期寿险量身定做的,因此比较适合缴费期长达20年至30年的投资者。投保人应重点了解该类产品投资收益与投资账户的关系、对投资账户收取的各项费用的情况、投资账户面临的主要风险、投保人退保时保险公司要扣除的费用和投保人可退还份额等事项,同时,在购买时也要设定最合适的保障额度。
风险提示;
投连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但带来的风险也大。另外,投连险的收益不固定,一旦资本市场行情转坏或者保险公司运作不当,投资者可能遭到损失。
万能险适合闲置资金投资
产品特点:
万能保险承诺保底收益,其优势在于缴费灵活,可定期、不定期,其保障部分的保险金额可以根据投保人的经济状况随时调整,并有加保的选择权,可以充分满足客户不同时期的保险需求,既具有较低保底收益的可靠性,又具有高回报的可能性。
投资策略:
万能寿险,由于保险期以短期为主,因此适合于家中有闲置资金,而风险承受能力低、对投资需求不高的对象。在购买时,要综合考虑费用、保障成本和回报的不确定性,并且要明白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超过最低保底收益以上的测算数字只是对未来收益的假设,不能作为对未来实际收益的保证。
风险提示:
万能险超过最低保底收益以上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能将万能产品和银行储蓄、国债等简单地进行比较,更不能将万能保险产品视作银行储蓄的替代品。
一些保险人在推销分红险、万能险或投连险时,会给消费者高收益率的暗示。很多消费者往往经不住诱惑,一时冲动购买了投资类保险,等明白过来这种产品根本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又想要退保,而退保又将蒙受很大的损失。结果,往往落得一个“持有也不是,退保也不是。”的两难境地。
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投资型险种属于中长线投资,它不像投资股票、基金一样可以高抛低吸、频繁进出,买的时候不应当冲动,退保时也不应妄动。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理财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对于投资者而言,保险理财的整体风险较股票要低很多,并且保险理财回报率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基于这一优点,保险理财正成为股票之外一种理想的长期投资方式。为了能够在保险理财投资中获得较高的收益,提高资金收益率,我们应对保险理财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正确分析保险理财的特点,结合保险理财的销售规则,对保险理财资金的投资方向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具体的保险理财投资策略,最大程度提高保险理财的整体收益。
关键词保险理财整体收益具体措施
一、前言
从目前理财产品的类别来看,保险理财是理财产品的重要种类,虽然其持有周期较长,但是其整体收益相比金融理财要高,成为了投资者比较青睐的产品之一。为了保证保险理财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理想的收益,在购买保险理财时,我们要对保险理财产品进行认真分析,同时要制定具体的保险理财策略,满足保险理财投资需要,为提高投资者收益,发挥保险理财作用提供有力支持。基于这一分析,我们应从保险理财的购买、投资种类的选择、投资风险的关注和保险公司的选择等方面入手,保证保险理财的整体收益能够持续提高。
二、保险理财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投资比率
在选择保险理财之前,投资人要对自己的货币资产以及各种金融产品进行整体评估,避免两种极端情况的发生。
首先,保险理财投资持有周期较长,投资人应合理控制保险理财的购买比例,不能将手里的资金全部投入保险理财中,一旦保险理财遇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发展,会影响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其次,保险理财投资人应具备保险理财的持续购买能力。由于保险理财是一个长期投资过程,需要按期进行投资,如果投资人没有后续投资能力,只顾着短期收益,会给后续保险理财投资带来较大困难,最终造成提前单方面弃保,影响投资人的整体收益。
三、秉持正确的投资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要秉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即“保障第一、收益第二”。
从目前保险理财的功能设定来看,保险理财与金融理财的区别在于保险理财除了具有金融投资功能之外,还具有保险功能,能够在投资收益之外为投资人提供保障服务,满足投资人的生活需要。为此,投资人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的时候,就要对保险理财的这一特性有足够的了解,应认识到保险理财的重要作用,在投资保险理财时注重“保障第一、收益第二”的经营理念,正确理解保险理财理念,保证保险理财能够在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的同时,有效提高资金收益。
四、注意保险理财投资风险,预期收益并不一定会实现
保险理财的投资人往往会关注产品收益,但资本市场有风险,同样保险理财的投资收益并不一定有保障。
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的时候,投资人都会关注保险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预期收益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预期收益率只能作为衡量过去保险理财产品的工具,不能有效计算保险理财产品未来的收益。所以,投资者要对保险理财的预期收益率有正确的认识。在选择保险理财产品时,要注重分析保险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和公司的整体信誉,而不要过分关注保险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更不要用预期收益率去衡量保险理财的收益。
五、谨慎选择保险公司,巧用犹豫期保障自身利益
保险理财产品一般要等三到五年后才开始一次性或分期兑现保额和分红收益,因此投资人必须充分了解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和财务状况。
目前保险理财产品的周期比金融理财产品要长,为了避免投资人的资金在长期投资后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投资人在投资保险理财产品时应对保险公司的历年业绩和整体效益及信誉状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做到优中选优,仔细甄别保险公司实力,选择理财投资业务出众的保险公司。同时,投资人还要对产品犹豫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应在产品犹豫期内做好保险公司的调查工作,一旦发现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应及时退回投资资金。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投资保险理财过程中,要想提高整体收益,就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保险理财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投资比率、秉持正确的投资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理财产品、注意保险理财投资风险,预期收益并不一定会实现、谨慎选择保险公司,巧用犹豫期保障自身利益。只有做好了这几方面工作,才能保证保险理财的整体收益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庹国柱,尹中立,朱俊生.盛世危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危机.银行家.2013(5).
[2]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3.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3]吴小平.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中国保险.2013(3).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今年央行仍有再次加息的可能。银行利率调高了,对购买保险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不同险种影响不一
加息对投资型保险产品是一个利好。央行加息提高了保险资金的利息收入,投保人的投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不过加息对保险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对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健康险等以保障为主的险种冲击并不大,但对长期寿险、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以及储蓄型产品影响较大。
日前,中国人保财险“金娃投资保障型意外保险”和“金牛第三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两款产品的客户保单自动完成年收益率提高0.27%。提升后,3年期产品年收益率为3.69%,5年期产品年收益率为4.11%。现在购买的投保人可以直接享有调高后的收益,且在保险期内,收益会随着银行利率同步调整。银行加息,保险公司新增投资收益有望提高,产品的结算利率会随之上涨,投保人的收益自然也会增加。
万能险:收益水涨船高
根据近两年国内经济过热的情况来看,逐步加息是必然。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投保人选择购买“息涨随涨”的与银行利率挂钩的保险产品。目前,部分分红、万能、投连等投资型保险产品都有较灵活的抵御利率变动的机制,产品收益率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在加息预期下,这类产品的销售行情将在一定时间内被看好。
以万能险为例,由于万能险由保底收益和结算利率两部分构成,其投资渠道主要是在与利率密切相关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享受保险公司承诺的保底收益,同时还能享受一定的投资收益。虽然加息前账户内资金的收益已经固定,但在加息后,新进入账户的资金的投资收益将有望提高。不过,这个增长不会在短时间内立刻显现,需要一个过渡期。
目前销售的万能险收益与市场挂钩,保底收益一般为2.5%。以中国平安人寿的万能险为例,公告显示,今年2月份,该公司个人万能险折算成年利率为3.50%。
需要提醒的是,万能险的收益仅仅是指投资账户。在投保的前几年,在扣除了各种管理费用、初期费用后,真正进入投资账户的比例通常较低,有的第一年还不到40%。比如王小姐年缴5000多元投保某万能险,第一年真正进入投资账户的可能只有2000元,也就是说,王小姐产生收益的本金只有2000元,而不是5000元。
养老险:受到冲击较大
加息后,养老险等长期寿险产品受到的冲击最大。养老险是储蓄性质的保险,根据有关规定,养老险的身故保险不能超过保额的1.1倍。而目前养老险的保底利率也不超过2.5%。据悉,银行已经几次上调存款利率,而养老险的利率却未做过调整。
据保险专家解释,保险产品的费率是由保险预定利率、死亡率、保险公司业务费率3个方面决定的。保险预定利率越高,保险费率越低,也就是说保险越便宜。一份长期寿险保单一般长达20年甚至30年,虽然一年的保费相差可能不是很多,但累积起来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10多年前由于银行的利率高,长期寿险预定利率高达8.8%,一年大概交几百元就足够了。而现在银行利率相对比较低,30年期的一份寿险一年至少要交一两千元。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2.5%,如果一个30岁的男性,投保20年缴费的传统终身型寿险产品,假设预定利率能提高0.5%,即提高到3%,那么,所交的保费将下降13%左右。也就是说,该男性原来每年要缴保费2700元,调高利率后,该男性每年则需要缴的保费将降低到2347元,20年下来该男士将少缴付7020元保费。
所以,目前不少投保人多对此类长期寿险产品保持观望状态,希望保险费率调整后再购买。对此,保险专家表示,购买保险首先要看重自身保障需求,应该因时、因人制宜。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现在保险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花大量资金购买长期寿险的确不是很划算,可以更多考虑一些意外等基本保障,等待保险利率恢复正常水平后再补充这部分保障。而对于30岁后的中年人来说,进行养老规划就比较重要了,毕竟年龄越大,购买寿险的费用也就越高。如果单纯从保障需求出发,仍然可以考虑传统寿险产品。
很多保险公司已经推出带分红的养老险,以弥补保险利率的不足。投保人可以选择这类养老险购买。
两全险:满期给付型更便宜
加息后,一些两全保险由于带有分红功能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加息后定期存款、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相应提高,一些两全保险的理财功能其实被相对弱化了。因此,投保定期返还现金的两全保险,可能不如投保满期给付的两全保险,后者的保费相对较低,省的保费还能投资。
30岁的徐先生想购买一份两全保险,现在他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方案A:购买定期进行现金返还的两全保险甲产品。投保5万元保额,分10年缴费,每年缴10360元,共计10.36万元。
方案B:购买满期给付的两全保险乙产品,省下的保费自己进行稳健型投资。投保10万元保额,分30年缴费,每年缴3090元,共计9.27万元。
对比一:方案B收益较优
按照方案B,徐先生前10年投保乙产品每年能比甲产品节省10360-3090=7270元。假设徐先生进行稳健型投资,按3年期国债收益率3.6%计算,30年后徐先生共可得到约9.58万元。
按照方案A,如果徐先生每3年可以得到4500元的现金返还,在整个保险期间内共可获得约16次现金返还,总额约7.5万元,比方案B少2.08万元。
上述只是在保险期间两种方案所能获得的生存给付的差别,再看满期时可以得到的给付,方案B也较有优势。根据方案B,徐先生在60岁时,除自己进行稳健型投资可得到的9.58万元外,还可得到乙产品提供的满期金10万元,而甲产品除了每3年给付一次生存保险金外,只给付7.5万元的满期金,而且徐先生要到80岁时才能拿到。
对比二:方案A保障时间长
在一定的生存给付和满期给付之外,两全保险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身故保障,即徐先生身故后保险公司给予的身故保险金。
考察身故保障,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保障期间,保障时间自然是越长越好。从上述两个方案来看,方案A可以提供身故保障到80岁,而方案B只可以提供身故保障到60岁。
如果徐先生更注重身故保障,则方案A更有优势。不过,正是因为保障时间长、给付的生存保险金比较高,所以在身故保额相同的情况下,方案A付出的保费也更多。
建议:省事选A,省钱选B
如上所述,用方案B(满期给付型两全保险+自己稳健型投资)替代方案A(定期返还型两全保险),可以在获得差不多保障的情况下,赚得更多的养老金储备,比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