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幼儿卫生保健的技能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幼儿卫生保健的技能范文

妇幼卫生水平的高低是我国社会文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妇女和儿童占人口总数的60%,妇幼卫生工作做得好,不仅能保证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还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应该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出发,给予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充分重视,主动适应新医改的形势,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真正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作一大契机,提高县级妇幼保健院卫生工作水平,全面推进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1落实指导方针,发挥特色优势

妇幼保健工作既不同于医疗工作,也不同于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必须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和基层开展工作。这既是政府赋予妇幼保健院的职责,又是广大妇女儿童的需求,更是妇幼保健院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发挥妇幼保健院的公共卫生的政策优势、市场优势、专科优势、网络优势、保健特色优势、妇女儿童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优势等,把妇幼保健院置身于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强大市场当中,在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促进妇幼保健院的不断发展壮大。

2明确院长责任,进行科学化管理

妇幼保健院院长在医院管理中是第一责任人,医院的兴衰与院长责任重大。政府组织部门对妇幼保健院的院长人选要求要适合保健院的工作特点,保健院院长要懂得卫生知识,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又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要有一定的妇幼保健工作经验,才能够有利于妇幼保健院的管理和工作的开展。妇幼保健院院长的职责是探求本院的发展规律,找出发展问题,寻找发展机遇,运用现代医院院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保健院自身实际,进行科学管理。

首先,应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面对新医改,各县级妇幼保健院应该首先深化本院的改革,采取措施转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强调依法治院、民主治院,狠抓医院的管理工作,只有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医院秩序井井有条,才能确保医院医疗服务的安全,因此转变妇幼保健院的管理策略意义重大。

3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需要

①市场观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市场地位越凸显重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作为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院市场意识就更为重要。②经营观念。只要有市场就要有经营,经营的目的就是促进妇幼保健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同时,又要维持保健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尤其,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更要保本经营,又要保持增值,使保健院得到发展。③服务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妇幼保健院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妇幼保健院要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更要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服务,二者虽然目的一样,但是工作过程和方法完全发生了改变,也对保健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服务已成为妇幼保健院的主要工作内容,妇幼保健院工作的目的既要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还要追求服务的效果。因此,妇幼保健院工作的宗旨就是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提供满意的服务。

4不断创新,促进保健院的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使保健院的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促进保健院的发展。结合我院创新发展经验认为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创新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做起:①管理创新: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职工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实行制度管人,管理者要为员工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良好舒心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满意,员工让服务对象满意。二要改革人事制度,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合本院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严格人事考核,建立自我评价与医院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制度,中层领导实行末位低聘或免职,职工实行末位落岗或低聘。三是经济管理实行全成本核算,增收降耗,增强医院经营效益。劳动分配打破档案工资制,实行按劳按能取酬,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增强后勤人员责任心,提高了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创新,逐步建立上岗靠竞争,分配讲贡献,管理靠合同的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保健院的健康发展。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要从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出发,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技术,为辖区内的妇女儿童服务。如2002年以来我院围绕女性健康、科学育儿两大目标进行全面技术创新和引进新项目近50项,承担部级妇幼卫生科研项目6项。通过技术创新,既满足了妇女儿童健康需求、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技能,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③服务创新。服务创新的目标应要满足服务对象需求,让服务对象满意。我院的做法主要是引入市场经营机制,由原来单一的医疗保健服务,引入经营,充分满足保健对象需求。其次转换服务模式,再造服务流程。改变过去以医院为中心制定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适应服务对象需求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模式。让服务对象满意。三是改善服务环境。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喜好特点改造环境。通过服务创新,提高了服务满意度,赢得了社会信誉。

5做好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指导和管理

幼儿卫生保健的技能范文

一、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浙江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1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县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普陀区和鹿城区)的工作,加强城乡基层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力度。

幼儿卫生保健的技能范文篇3

一、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年〕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积极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认真落实《关于印发省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年〕254号)。在年基础上,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 上一篇:高二语文陈情表全文翻译(3篇)
  • 下一篇:实用的出纳年终工作总结集锦十(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